网络甜宠剧对女大学生恋爱观的影响
2022-03-15张爱莲
张 倩,张爱莲
(山东理工大学1马克思主义学院;2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中心,山东淄博 255000)
网络甜宠剧是以“甜”和“宠”为特征,以剧中年轻人的恋爱生活、恋爱细节为主线的一种网络剧。在“高糖无虐”的甜宠剧中,甜美的爱情是普遍存在的,爱情仿佛是其唯一核心的意义源泉,“暖暖”“甜甜”“美满”是此类剧中反复展现的基调、“单纯”“热爱”“美好”“幸福”是其叙事的关键所在。政协委员于欣伟提出:“情感婚恋关系是影响大学生心理健康的重要因素。现在不少言情小说、电视剧、电影灌输的都是不切实际的爱情婚姻观……这些都在潜移默化影响着大学生”。[1]为此,她呼吁构建并完善高校婚恋教育体系。在多种因素影响下,很多女大学生对甜甜的恋爱倍感期待,而网络甜宠剧中“一切围着爱情打转”的情节设定恰好迎合了女大学生的需求。“网络甜宠剧以‘去物质化’的方式强调爱情的纯粹”,[2]将爱情的偏执提升到新的高度,仿佛爱情可以脱离金钱而存在。网络甜宠剧营造出一个单纯的“美丽新世界”,故事情节、人设以及营造出来的爱情看似真实,实则是被建构出来的真实,在现实生活中很难找到缩影。在精心构造的虚拟空间里,所有的一切都围绕男女主角两人的爱恋展开,女大学生无法辨别反而将其作为衡量标准来反观自身,激发出与现实世界脱钩的情感欲望。简言之,网络甜宠剧展现出的恋爱景观一方面是“简单爱”“单纯爱”,另一方面又是“想象的简单”。
一、网络甜宠剧影响女大学生恋爱观的内在逻辑
网络甜宠剧作为一种新兴的文化现象,市场需求大、投资回报高,逐渐形成一种“景观”态势,随着“甜宠+”剧集模式的不断发展,成为名副其实的“流量捕获机”。演员的高颜值及适配度在媒介渲染下,不断刺激着女大学生的观剧神经,其和谐完美的情感逻辑仿佛打开了一扇可以暂时逃离现实世界的梦境之窗,唤醒着女大学生对爱情的憧憬与向往。同时,我们还应注意到:“网络甜宠剧用单纯和美好营造出一个‘情感世外桃源’,不断向受众输出一个看似理想实则是‘乌托邦’的完美恋爱模板,这不仅会影响大学生的恋爱观,还会影响大学生的情感判断和现实选择”。[3]鉴于此,通过分析网络甜宠剧影响女大学生恋爱观的内在逻辑和具体体现,可以为发挥网络甜宠剧对女大学生恋爱观的积极引导作用、丰富和完善大学生恋爱观教育提供参考。
(一)情感共鸣:“甜宠”模式下的认同与接受
当女大学生主动或者被动去承担各种压力时,从现实生活中获取“甜”的机会变得越来越少,而通过追剧补“糖”可能是大多数女大学生选择的最直接的方式之一。网络甜宠剧中女主的身份设定大多是普通人,但又渴望得到身边异性的爱慕。例如《致我们单纯的小美好》中由沈月扮演的女主“陈小希”,由班级里的“后进生”变成“漫画家”,同时也和自己一直爱慕的“江辰”幸福地生活在一起。网络甜宠剧的叙事逻辑是通过想象一种近乎透明的乐观和毫无理由的单纯,使得女大学生沉浸在由虚拟影像构建“甜宠”模式中,并借由此模式实现了自身境遇的重新审视与建构,不自觉地带入了自己的现实身份和情感,并总能发现剧中的情节与自己情感经历的相似之处,总是幻想自己就是剧中的女主,幻想自己也可以得到完美的恋爱。对她们而言,“花式撒糖”的情节设置并非是令人厌恶的“狗血剧情”,而是一种令她们沉浸其中的存在,并有意无意地向着剧中人物的恋爱观靠近,当剧中的女主收获美好时就相信自己的快乐也有可能实现。
(二)媒介渲染:互动性促进“多元化”文化的传播
在媒介高度发达的时代,受众作为独立的文化节点,不再满足于被动地接受信息,而是逐渐向生产性消费者转变,借助媒介积极表达自己的见解,输出自己的价值观念。互联网时代的网络甜宠剧用户常年活跃于各类社交平台,深谙媒介传播规律,既可以通过弹幕等进行互动,又能在各类社交平台上发起相关话题进行讨论。女大学生由于价值观仍不够完善,缺乏辨别非主流文化和主流文化的能力。网络甜宠剧为满足受众追求新奇的感官快感,不单拘泥于甜宠,还大胆融入其他元素,对女大学生产生巨大吸引力。近年来,网络甜宠剧的叙事风格有明显的后现代性特征,而“后现代主义的本质就是‘解构’,在‘去中心’‘不确定性’中构建一种‘多元化’的精神放逐范式”。[4]13因此,诞生于互联网语境之下的网络甜宠剧在媒介渲染的影响下,进一步拓展了非主流文化生存与传播的空间,释放了非主流文化在影视文化实践中的创新潜能,那些缺乏思想定力的女大学生由于自控能力不足或出于求异的心理,容易被不良的恋爱观念影响。
(三)受众解读:“网生代”解码方式不同
据艾瑞智库发布的调查数据显示,“90后”“00后”在青春校园剧的受众构成中占有很大比重,观众总体呈现出“网生代”的特点。“网生代”每天大多数时间都用在网络上,女大学生更是花费大量的时间用在刷剧上。女大学生不断接收“生产者”的信念,眼睛所看到的东西即是一套完整的信念与欲望,加上网络甜宠剧具有对艺术创新的追求与大胆实验、对年轻“网生代”观众欣赏趣味充分了解的特点,更是为网络甜宠剧在女大学生之间的传播提供了不竭动力。从传播学角度分析,对于网络甜宠剧中所传递的恋爱观念,不同的女大学生会采取不同的解码方式。通常会采用“首选性解读、谈判式解读、对立式解读”这三种解读方式。[5]而采用何种解码方式将直接影响她们的恋爱观念。
二、网络甜宠剧影响女大学生恋爱观的具体体现
网络甜宠剧成为女大学生情感满足替代品。网络甜宠剧用单纯美好的叙事特点及童话般的拍摄手法营造出一个“拟像世界”,设定了一个不同于现实世界的差异空间,来试图躲避人生出现的各种难题与恐慌,这种由人创造出来的虚拟世界会反过来影响人、控制人。
(一)单纯的恋爱动机:网络甜宠剧的“童话式”表达
行为与动机密不可分。“恋爱动机是在生理、心理等需求的综合影响下,个体呈现的一种特殊心理状态”。[6]恋爱动机标示着个体的恋爱目的,是恋爱行为产生的原因,影响着个体的恋爱态度和恋爱模式的选择,反映出个体恋爱观的价值取向。网络甜宠剧重在言情,以“去物质化”的爱情叙事手法重点突出爱情的纯粹,剧情大多强调的是恋爱中单纯美好的一面,部分甜宠剧甚至被称为“成人爱情童话”。网络甜宠剧的剧情并不复杂,琐碎的现实矛盾仿佛被抽空,没有强烈的戏剧冲突,有意规避现实世界中不愉快的问题,剧中的主人公恋爱平顺舒适,整个过程单纯而美好。甜宠剧更多强调的是糖分的“直给”,甜宠剧里面的爱情是专一的、纯真的,在甜宠外壳的包裹之下,用童话般的拍摄手法为女大学生设定了一个似乎只有“爱与不爱”“如何去爱”的不同于现实的情感空间。网络甜宠剧将世间的残酷与复杂置换为爱情的单纯与美好,在满足女大学生“少女心”的同时,又会使得女大学生被剧中男女主人公奋不顾身的恋爱故事触动,并允许自己以剧中的情感认知为脚本,使自己根据剧中的叙事和角色展开互动,建立深厚的情感纽带,并相信这样的爱情是存在的,从而纯化其恋爱动机,自觉形成追寻简单唯一爱情生活的理念。
“喜爱看甜宠剧的人总能从轻松诙谐的剧情中获得强烈的快感,并与剧中人物共赴心灵之约”。[7]105的确,轻松诙谐的剧情往往更能引发共鸣,网络甜宠剧中一些有悖常理的事和逗趣的言行、一些元素的错位搭配,会引人发笑并获得快感。高度视觉化的网络甜宠剧为迎合“网生代”的喜好,除了呈现简单清爽的人物关系和高甜的剧情设定之外,还有一个重要的准则——“看脸准则”。因颜值在媒介文化构建中承担着传情达意的特殊任务,因此,近年来几乎所有的“爆款”网络甜宠剧都是“帅男靓女”的组合,且很多人本着“好看的人谈恋爱,恋爱才好看”的原则看剧,这也正迎合了女大学生的观剧心理。网络甜宠剧通过讲述一个个“治愈型爱情故事”,借由童话般的“浪漫学”来抽空爱情的全部内涵,用精心制造的“美的瞬间”,创设出一种单纯的恋爱关系,使钟情于这些视觉消费产品的女大学生产生情感共鸣。轻松、治愈、温暖的网络甜宠剧采用“甜+宠”元素的碎片化叙事方式,“童话式”的情感表达,“CP感”(某两个人让人感觉很般配)很强的男女主角,“诙谐幽默”的叙事风格都深深印在女大学生头脑中,在满足精神和情感需要的基础上,追求“单纯美好”的爱情成了女大学生的强烈愿望。
(二)“幻想式”择偶标准:沉浸在“男性典范”中无法自拔
“择偶标准是人们选择配偶时指向配偶的基本要求和条件,反映当事人的主观心态和要求”。[8]为什么网络甜宠剧会影响女大学生的择偶标准呢?“使用与满足”理论认为:“受众的媒介接触活动是基于特定的需求动机来使用媒介的,媒介使用过程即个体的特定需求得到满足的过程”。[9]注重满足女性受众情感需要的网络甜宠剧是女大学生群体的高频集聚地。通过看脸来满足受众的需求成为新风尚,高颜值的男性角色成为甜宠剧的标配,剧中的“男朋友”长相俊美、温文尔雅、霸气多金……身上具备所有符合理想主流意识形态的美德,对“女朋友”极尽呵护、赴汤蹈火、坚贞不移,并只爱“她”一人,而对其他女性的好感则自带免疫。“剩余快感是女大学生沉浸在幻想中产生的一种虚拟快感,并非一种确切的、现实的感受”。[3]网络甜宠剧传递的爱情故事终究是与现实恋爱有异的,有些甜宠剧不顾生活本身的逻辑,甚至不惜以牺牲人物和情节的合理性为代价。女大学生通过观看“他人的恋爱”来满足自己需求的同时,也会用“剧中男朋友”标准来定义“现实中男朋友”。而女大学生心理建构的“完美男友”形象实则是创作者精心布置的“杰作”,一旦这种剩余快感逐渐褪去,实则暴露的是现实中的情感焦虑。这种剩余快感只能给女大学生带来虚拟与想象的情感,并非真实的存在,当女大学生醉心于拟像世界且无法辨别时,容易造成现实情感中的“单身逃避”,进而在一个“童话般”的世界里尽情地幻想呓语。
情感的需求标准具有社会性,会随着社会环境的变化而发生变化。现实生活中人际情感关系的淡化,致使女大学生产生一种莫名的“情感饥饿”,情感需求的满足越来越依赖于市场提供的情感产品与服务。而网络甜宠剧通过建构一种自我隔离式的差异空间,恰好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此种情感需要,特别是甜宠剧通过具有强大魅力的明星塑造和编织的“完美男友”,给渴望完美爱情的女大学生带来心醉神迷的观影体验和效果。网络甜宠剧中男主人公的共同特点是深情专一、温柔体贴、幽默风趣,而这些恰好是女大学生喜爱的人设,显然,这种纯情男主人公的人设强化了广大女性观众的观感体验。剧中“完美男朋友”既有帅气的外表也有丰富的内涵,有钱有权,最重要的是对“女朋友”也是视若珍宝般地宠爱与呵护,那些迷人动情的示爱方式与痴缠情景常常让女大学生沉醉其中、难以自拔。这些看似理想,实则是“乌托邦式”的幻想。女大学生沉浸在由自己和媒介角色建构的社会关系中,停留在甜宠剧精心制造的绚丽多姿且浪漫纯真的故事中,从而产生“幻想式”择偶标准,并试图用想象出来的虚拟情感来替代真实的现实情感。尤其是对于一些还未形成独立人格与价值观的女大学生,具有一定的误导性,甚至会使其迷失择偶方向,影响现实生活中的情感判断和选择。
(三)“开放”且“理性”的性观念:网络甜宠剧的情欲表达
爱情生物理论认为:“处于恋爱中的个体受依恋、呵护、性等内在驱力的影响,会表现出依赖对方、以恋人为中心、产生性的需要等特点”。[10]因此,大学生在恋爱过程中出现性的欲望和性行为是爱情内驱力的重要表现。有研究发现:“52.1%的大学生认为‘若真心相爱,可接受婚前性行为’;8.3%的大学生把婚前性行为看作是恋爱中的必要组成部分”。[11]网络甜宠剧大多脱胎于甜宠文,其中固然少不了对“性”的相关描写。女大学生在观看甜宠剧的过程中,受剧中“开放式”叙事的故事形态和价值取向影响,会将性驱力这一重要的爱情驱力在原来心理认知的基础上扩大化,亦或是甜宠剧中的性欲表达会激发其性驱力,并还原到相应的神经中枢之中。
性驱力是爱情中的本能驱力,性成分是婚恋中必不可少的重要成分之一,然而,性教育却是我国教育中的一个薄弱环节,家庭、学校、社会层面性教育严重缺失。有关性爱的描写是网络甜宠剧中不可或缺的部分,由于长期以来性爱教育的缺失,身心成长中的女大学生对于剧中的“情欲”充满好奇。故从这一意义出发,网络甜宠剧通过展示审查范围内的欲望尺度,为女大学生提供恰当的情欲幻想,满足女大学生对于性的好奇心,并了解性在恋爱过程中的角色,理解性与恋爱、婚姻、人生发展的关系,为其提供了基础的性教育。此外,网络甜宠剧为我们呈现的是男女主角在相识相知相爱的基础上才有的亲密动作或性行为。如《传闻中的陈芊芊》中女主陈芊芊与男主韩烁,从“针锋相对”到“误会化解”“相知相爱”,在经历了这些之后,两人才正式“圆房”。从这一角度出发,观看网络甜宠剧能够使观剧中的女大学生认识到“相爱”是俩人恋爱关系维持下去的基础,同时能够让观剧中的女大学生正视恋爱中的“情欲”幻想,引导女大学生追寻爱情的同时学会自爱,理性规范“性”在大学阶段及婚恋不同阶段的位置与角色,在潜移默化中形成“理性”的性观念。
三、网络甜宠剧影响下女大学生恋爱观教育引导的完善与优化
爱情是一个亘古不变的主题,网络甜宠剧从兴起到飞速发展的今天,深受女大学生群体的支持与追捧。但任何事物的存在都具有复杂性和两面性,为此需要引起我们的关注,从多方面进行规范、教育和引导。
(一)创作者:迎合主流,坚持文化自觉
创作者的文化自觉是一部“好”剧的重要基础。在各类文化因素相互影响、相互融合的热潮下,增强主流文化权威性、引领性,减轻非主流文化对女大学生恋爱观的负面影响,离不开主流文化的介入。网络甜宠剧以“甜”“宠”为核心要素,但如果仅仅把“甜”“宠”作为观众对于甜宠剧的主要印象,显然是不够的。因此,这就要求创作者要具备社会责任感,加强行业自律,创作出来的影视作品既要有娱乐性也要有情怀,主动传播主导价值体系下的主流文化,自觉成为优质信息的“生产者”和“提供者”。创作者应始终坚持正确的方向引领,强化文化育人的思想自觉,努力为受众提供思考人生和观察现实的窗口,努力实现网络甜宠剧育人的教育功能,为大学生健康恋爱观的形成提供积极正向的网络氛围。创作者还应提高自身的文化修养,除了要塑造“纯真唯美”的爱情故事,还应通过塑造形象鲜明的人物和具有现实意义的故事情节来引发情感共鸣,而非仅仅停留于“眼球文化”阶段。创作者应洞悉大学生关注的情感问题,不断提高自身素养,通过剧中人物高尚的道德情操、崇高的人生信仰,来培养大学生的恋爱责任感。通过优秀的网络甜宠剧引导受众感受剧中人物对待爱情的真诚、负责、执着,以严肃、尊重、认真的态度追寻爱情,自觉做健康恋爱观的诠释者,这才是网络甜宠剧创作者应当追求的“正道”。
(二)政府部门:加强监管,实现管理“制度化”“精细化”
消费社会视觉文化盛行,网络甜宠剧作为一种典型的类型剧,多采用杂糅、戏仿等后现代主义文本策略,无论是在视觉上还是在听觉上都能给观剧的女大学生带来强烈冲击。为此,政府相关部门应从宏观层面加强对网络甜宠剧内容生产者和传播平台的监管。其一,需要建立健全准入机制。多数网络甜宠剧都存在剧情逻辑设计不合理、台词对话简单直白等“硬伤”,甚至有些更是为博得眼球,滥用“网络用语”,已严重脱离主流文化的轨道,为此,政府相关部门应完善准入机制,减少“无营养剧”“无头脑剧”的市场流入。其二,加强监管力度,规范约束过度越轨的制作者。审视当下的网络甜宠剧,在内容生产上仍然难逃过于随意、娱乐的窠臼,浅层次叙事甚至是无叙事可言,情感线逻辑不清晰,甚至是混乱,越来越偏离“主流文化”的轨道。因此,政府相关部门应加强监管力度,对违背中国社会伦理与道德的剧作内容和参与者进行约束和规范,剔除和净化不良因素。同时,还应加强传播媒介的舆论管理,严格规范微博等媒体平台对剧情和人物的解读。总之,政府相关部门应制定更为详尽的行业标椎和监管制度,从内容题材、审播流程、奖惩机制等各个方面将网络剧的管理制度化、精细化。
(三)大学生:自我教育,成为“真实”“理性”的观剧人
“一切教育的最终目的是为了不教育,要努力把强制的外在教育内化为受教育者一种自觉自愿的自我教育”。[12]网络甜宠剧中良莠不齐、泥沙俱下的信息使女大学生健康恋爱观的形成面临着巨大挑战。虽然网络甜宠剧近几年获得快速发展,但其为受众呈现的作品质量仍然参差不齐,其中既有催人奋进的上乘之作,也有内容低俗、欲望狂欢的糟粕之作。从这一意义上说,女大学生要形成健康的恋爱观,就需要树立起理性自我认知,明确自身择偶标准、恋爱目的等,增强自我教育意识,理性看待剧中的“流行文化”,不盲目跟风,学会自我思考和理智辨别。女大学生应自律自控自悟,汲取剧情中优秀的思想文化元素,自觉摒弃不良思想和低俗内容,应保持独立的思考意识,批判性地看待各类媒介景观,成为一个“理性”的观剧人。针对剧中过于超前的思想观念,应秉持一种严谨的态度。除此之外,面对复杂的网络环境,不要将“剧情”过度应用于自身,不要用剧中“男朋友”“老公”的标准去过度衡量“身边人”,自觉辨别因剧情需要塑造出来的那些“虚无缥缈”的存在,不被媒介景观的虚拟幻象所牵制,成为一个“真实”的观剧人。
(四)高校:与时俱进,提升恋爱观教育实效性
高校是大学生恋爱观教育的主要阵地。教育者应在真正了解和尊重大学生恋爱需求的基础上开展恋爱观教育。高校教育者应当充分利用学校的文化传播氛围,与时俱进,借助剧中的教育资源,创新教育方式,加强媒介素养教育,提升恋爱观教育的实效性。课堂是育人的主渠道,学校开设的影视鉴赏等相关课程应有明确的教学目标、有针对性的教学内容设置、系统化的教学体系,利用课堂良好的互动氛围,引导学生积极主动、理智理性分析影视作品中的恋爱观念,主动成为有益信息的“接收者”和“传递者”,使影视鉴赏课达到应有的效果。性驱力是爱情中的本能驱力,高校应重视大学生性心理教育。可利用学校网络教育渠道,以网络传播平台为依托,分析热播剧中的典型人物或情感故事,批判一些不符合主流文化价值观要求的剧情,通过这种方式直面大学生的性问题,帮助大学生从根源上了解性欲望背后的心理基础。传递全面系统的性心理知识以及性在人生不同阶段的角色,引导大学生树立科学的性观念,同时明确责任在恋爱中的重要性。高校还可利用学校的相关活动,借助恋爱观教育素材,利用学校官方微博等平台发起相关话题,让学生主动分享自己的所观、所思、所想,了解大学生恋爱的心理特征,对大学生进行因势利导的恋爱观教育,提升恋爱观教育的实效性。
网络甜宠剧作为一种承载着社会意识的情感产品,其本身即是一种以“超真实”代替“现实”的拟像文本,它的出现让身处情感饥饿的女大学生以轻松愉悦的方式获得“想象式”情感体验,并使女大学生体验到片刻的情感共鸣。甜宠剧将爱情的意义定格在精心制造的“美的瞬间”,在这里,瞬间即永恒,演绎着初恋童话般的浪漫想象,创设出一种看似理想的恋爱关系,重点突出单纯美好的“小确幸”,这或许就是甜宠剧的魅力所在。钟情于此类情感产品的女大学生会带有自我投射的情感体验,
使自己沉醉于一个可供幻想的虚拟化的独立空间。甜宠剧的流行背后暗含的是女大学生渴望现实中复杂的恋爱历程能够被想象中单纯美好的浪漫爱情所替代的愿望,它不仅代表着青春文化本身的发展演变,也折射出当代女大学生的恋爱焦虑。具有青年亚文化特性的网络甜宠剧,必然存在正负两面的价值功能,如若女大学生总是试图追求区别于现实世界的完美典范和完美角色,非但无法收获真实的恋爱,还会对同质化剧情产生依赖,在始终无法得到现实满足的拟像世界里越陷越深。总之,网络甜宠剧的涌现是一种值得关注的文化现象,基于其可能引发的负面效应,需要我们理性地看待并加以积极引导和规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