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质量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体系的构建
2022-03-15王娜
王 娜
(东北师范大学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中心,吉林长春 130024)
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提出,“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和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必须“坚持创新在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提升国家创新体系整体效能……形成具有全球竞争力的开放创新生态”。[1]作为高质量教育体系、国家创新体系和创新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构建高质量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体系,必须深刻把握其核心要义与框架内容,提出真正解决问题的新思路新办法。
一、高质量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体系的核心要义
高质量发展是一种立足根本、统筹全局、着眼未来的全新发展理念。高质量创新创业教育体系构建必须以补齐短板为基础目标,以转变模式为核心手段,以落实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
(一)要以补齐短板为基础目标
推进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必须坚持问题导向。经过长期探索与实践,中国的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已进入全面深化改革阶段,一系列长期积累和新出现的难题亟待解决。破解这些难题成为创新创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基础目标。
一是破解大学生创新精神、创业意识和创新创业能力培养难题。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我们要坚持教育优先发展,全面提高人才自主培养质量,着力造就拔尖创新人才”。[1]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是大学生全面发展诉求和国家对创新型人才迫切需求的内在统一。构建高质量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体系的首要任务在于培养大学生的创新精神、创业意识和创新创业能力,本质在于培养拔尖创新人才。二是破解创新创业教育与理想信念教育融合难题。育人是创新创业教育的基本价值导向,创新创业教育是理想信念教育的重要手段、载体和平台。二者在目标、内容、方法和功能上具有一致性,可以在发展中实现相互助力与联动。从大学生的需求角度分析,创新创造精神与理想信念都是大学生成长成才的必要素质与基本遵循。二者相融具备相应的理论基础与现实条件,但是缺乏行之有效的融合机制。因此,构建高质量高校就业创业教育体系要坚持育人导向,落实“大思政”育人格局与“课程思政”的改革要求,着力实现二者有效融合,强化育人实效。三是破解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体系协同性难题。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体系由政府、高校、企业、社会、教师和学生多方主体共同参与,包含知识传授、信息咨询、实践养成、成果转化与价值引领等诸多内容,是一项复杂的系统性工程。协同性是其建设与运行的重点和难题。因此,构建高质量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体系,要有序调配各育人要素,优化内部结构,高效协同各育人主体,激发内生动力,实现多方联动、系统推进,提升运行效率。
(二)要以观念引领为核心手段
创新创业是个人价值观念、管理技能、经验和行为的组合体,其中个人价值观念是核心。创新创业教育实现高质量发展,核心在于转变模式,需要从注重知识讲授的传统模式转向注重观念转变的新模式拓展。创新创业教育观念引领主要体现在如下两个方面:首先,破除“观念性矛盾”,引领其投身创新创业。大学生创新创业主要面临个体求稳就业观念与创业观念冲突、个体观念与家庭观念之间的矛盾。这些“观念性矛盾”是制约大学生创新创业的主要障碍。破除这些障碍,构建高质量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体系,重点在于创新由情感、态度、价值观—过程与方法—知识、技能的教育模式,根本在于以情感、态度、价值观的转变推动学生投身创新创业。其次,破解思想冲突,引领其树立正确的创新创业观。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已逐渐成为就业新常态,大学生也成长为创新创业的主力军,表现出强劲的势头与活力。但是处于市场经济场域中的大学生极易受到个人主义、物质主义、功利主义等错误思想影响,出现价值观念偏差,既限制了创新创业的可持续发展,也遮蔽和异化了创新创业的价值内涵。在此背景下,构建高质量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体系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帮助大学生坚定理想信念,勇于创新创业,树立正确的创新创业观。
(三)要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
创新创业教育作为高校人才培养的重要内容与形式,肩负着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历史使命,必须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首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是创新创业教育的必然要求。高校的立校之本在于立德树人。党的十九大报告和二十大报告连续强调:“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需要不断深化“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持续提升育人的高度、力度和效度。创新创业教育是“‘三全育人’的重要范畴,目标指向围绕‘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一根本问题展开”,[2]需要多主体、多要素统筹联动、协调配合。由此来看,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为创新创业教育建立了目标指向,提供了政治方向与科学方法论保障。其次,创新创业教育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必然选择。创新驱动发展和大众创新、万众创业背景下,创新创业教育成为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时代内容和新载体。创新创业教育与时代精神、新发展理念高度契合,服务于大学生成长成才需要和国家发展战略需求,基本遵循了立德树人的指导思想,体现了立德树人的内在要求。在价值导向上,创新创业教育旨在培养大学生乐观坚强、诚实守信、勇于创新、矢志奋斗、乐于奉献的创新创业观,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高度契合。在具体内容上,创新创业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中的理想信念、政策法规、职业道德、心理健康等密切相关。在平台载体上,创新创业教育既注重精神能力培养也注重实践教育,是思想政治教育具体有效的载体。因此,构建高质量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体系要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统筹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与创新创业观引导。二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
二、高质量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体系的框架内容
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构建高质量创新创业教育体系,高校应坚持系统观念,精准把握其框架内容,重点从课程、实践、保障三个方面进行顶层设计,不断提升育人实效。
(一)“广谱式+个性化+融合型”的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
课程体系是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重要载体。高校应结合自身类型特色和国家培养拔尖创新人才的战略需求,在建设好就业创业指导课的基础上,将创新创业教育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探索构建贯穿全过程与产学研创交叉互促的课程体系,推进创新创业教育体系高质量发展。一是“广谱式+个性化”课程体系。高校应结合创新创业教育的宗旨要求和大学生成长成才规律进行顶层设计,面向全体本科生和研究生开设《就业创业指导》课程,旨在传授基础理论知识、基本技能方法,培养创新创业意识、精神和心理品质;面向有明确创业意向和有创业需求的大学生研发开设精细化的创新创业教育,旨在强化专业技能和创业实操能力。二是“融合型”课程体系。高校应将创新创业元素融入专业教育教学,促进二者有效融合。具体可以采取辅修二学位等方式设置跨学科、跨专业辅修课程,将创新创业知识技能融入其中,以多学科体系支撑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促进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由单一型向多学科融合型转变。三是教学方式与内容的实践化。高校在丰富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的同时,应该“通过课程教育的实践化等手段实现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从有到优’的转变”。[3]具体而言,包括课程教学方式的实践化和教学内容的实践化。通过实践案例丰富理论知识,通过理论知识指导创新创业实践。
(二)“项目+竞赛+基地”的创新创业教育实践体系
高质量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体系应坚持理论性与实践性相统一,有效整合实践教学、创新创业竞赛与基地实训,实现“项目+竞赛+基地”深度融合,着力提升大学生的创新创业实践能力。一是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高校应做好各级创新创业计划训练项目的选拔、指导和保障工作,尽可能扩大参与覆盖面,促进项目的实践转化。具体以项目驱动实践教学,依托立项运行的高级别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优化教学设计,组织学生团队开展模拟演练,指导学生拟定创业计划书、评估项目可行性和风险、撰写创业报告等,带领学生全过程体验创业过程,使其从中积累经验、学习方法,提升对于创业各个环节的把控能力。二是创新创业竞赛活动。高校应依托各级大学生创新创业竞赛活动,充分利用“互联网+”平台,创设和开展校园创新创业竞赛,以赛促教、促学和促练,促进理论知识的实践转化。建立健全各级创新创业竞赛平台,为各级竞赛组织提供专业化指导和优质服务。创设完善创新创业竞赛奖励机制,营造创新创业良好氛围,鼓励师生积极参与,扩大参与面。三是实训基地。高校应联合地方政府与企业共建一批包括科技园、创业园、孵化园等在内的大学生创新创业实践基地,为大学生创业孵化提供场地、技术、管理服务和政策支持,完善国家、地方、高校三级创新创业实践体系。
(三)“政策+队伍+平台”的创新创业教育保障体系
政策、队伍、平台是高校开展创新创业教育的基本保障。高质量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体系必须具备匹配兼容的政策体系、一体化专业化的师资队伍、信息化智能化服务平台。一是匹配兼容的政策制度体系。高校应将创新创业教育列入学校改革发展重点工作,实施弹性学制、放宽毕业年限、设立创新创业奖学金、实现创新创业实践活动与通识选修课学分互认、以此鼓励大学生尝试创新创业。制定校企合作支持政策,打破校企边界,吸引企业参与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整合资源、推进产教融合。完善科研管理制度,鼓励创新创业教育与科学研究有效衔接。完善人事管理制度,把教师的创业经历以及创业研究和实践成果纳入职称评聘体系,鼓励教师投身创新创业实践或到企业挂职锻炼,学习企业运营管理,积累实践经验,提升创业技能。二是一体化、专业化的师资队伍。高校应建立包含专业教师、创新创业导师、素质拓展教师、政策导师、实践导师等在内的专兼结合的一体化师资队伍,负责各类知识传授、政策法规咨询,成果孵化、转化以及创新创业意识、精神和心理品质的培养。同时增强师资队伍的专业化程度,引入跨学科、跨专业师资力量,加强师资培训,提升创新创业理论素养和实践指导水平,同时强化育人能力提升。三是信息化、智能化服务平台。高校应开启“互联网+思维”,运用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打造信息共享、数据共融、智能服务、流程整合、业务协同、动态监控的信息化平台,有效开展认知训练、模拟仿真、项目孵化和成果转化。同时还应在调研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实际需求的基础上,着力建设数据交互融合的创新创业教育大数据库。
三、高质量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体系构建的整体思路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高校创新创业教育进入新时代,既经历了工作目标、政策体系和体制机制的深刻变革,也面临着“实践与理论不同步”“要素、主体不协同”“创业与育人两层皮”的深层次结构性矛盾。实现高校创新创业教育高质量发展,必须长效开展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研究,高效协同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主体要素,有效融合创新创业教育与理想信念教育。
(一)长效开展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研究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理论创新只能从问题开始。从某种意义上说,理论创新的过程就是发现问题、筛选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4]破解高校创新创业教育领域中的新问题,迫切需要我们把它当作一门学问去研究。要着力长效开展四类研究:一是对象研究。要时刻关注研究大学生群体的思想观念变化、成长成才规律以及心理特征,精准把握大学生内在需求,使创新创业教育做到“有的放矢”。二是理论研究。要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和新时代中国共产党的创新理论为指导,强化研究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本质、价值、目标、方法、评价等问题,加快构建新时代中国特色创新创业教育理论体系。三是实践研究。要以理论研究成为支撑,结合时代特点,统筹国家战略需求、高校特色和学生需要,深入研究如何提升创新创业教育质量的问题,增强育人实效。四是比较研究。要坚持中国立场,围绕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实践体系、保障体系建设等问题,开展中外比较研究,重点研究国外典型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普遍性规律和差异性特点,全面把握国际经验与教训对于我国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体系构建的有益启示和镜鉴,创新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中国话语。与此同时,确保创新创业教育研究长效开展,需要变革体制机制、创新工作模式,激发研究热情与活力;需要构筑高质量研究平台,坚持内合外联,如成立创新创业教育研究院,组建创新创业教育工作室和专家团队等。
(二)高效协同创新创业教育各主体要素
构建跨部门协同、层级协同和校内外跨界协同的创新创业教育体系,是高校推动创新创业高质量发展的必然选择。一是高校内部跨部门横向协同,形成完整的创新创业教育生态链。各相关部门联合制定公认的资源共享、责任分摊、风险承担、收益共享以及监督机制,合理分担责任风险、共享资源收益。成立专门的负责机构,协调各部门建立合作伙伴关系,实现长期稳定合作,提升服务整体性质量。此外,还要搭建各部门沟通的平台机制,方便及时有效沟通,增强部门之间以及与学院之间的交流互动,逐步增强信任感。二是高校内部跨层级纵向协同,为学生提供不同层次的、一以贯之的创新创业教育服务。成立学校创新创业教育工作领导小组,制定总体规划,明确重点难点工作;成立学院创新创业教育领导小组,根据学院学科、专业特点制定针对性策略方案并具体推进。同时建立两级领导小组的协商对话机制,畅通沟通渠道,实现上下两级纵向联动。三是校外跨界协同,汇聚育人合力。2015年,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明确要求:“探索建立校校、校企、校地、校所以及国际合作的协同育人新机制”。[5]高校在政府协调下,可以根据自身学科和专业特点联合其他高校和相关企业成立产学研联盟,整合资源、加强合作,实现工作目标共同、资源共享、机制共建、协同发展。校企合作中要尤其注意明晰资源投入责任和产权关系,兼顾各方利益需求。
(三)有效融合创新创业教育与理想信念教育
创新创业教育与理想信念教育有效融合有助于突破各自局限、取长补短,既能引导大学生创新创业,提升创新精神、创业意识与创新创业能力,又能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创新创业观。这也是高校创新创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题中之义。一是必须以理想信念教育引领创新创业教育。在目标引领上,要引领大学生培育创新创业理想,并将个人创新创业理想融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融入党和国家的事业中,建立积极向上的价值定位和目标导向,让大学生把国家发展、民族复兴、社会进步、人民幸福作为创新创业的出发点和归宿,为其创新创业注入强大精神动力。在方法引领上,要把理想信念教育融入创新创业教育全过程,实现全过程、全方位育人,深入推进“课程思政”建设,引领创新创业教育课程将价值塑造、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融为一体。注重实践能力培养,使大学生创新创业真正接地气。在内容引领上,引领创新创业教育培养大学生理想信念、艰苦奋斗精神、团结协作意识、良好职业道德和心理素质等。在评价引领上,要改革评价体系,从知识能力本位转向育人本位,强化创新精神、创业意识和创新创业观塑造,为大学生创新创业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基础。二是必须充分利用创新创业教育的平台载体作用。创新创业教育注重实践,强调个体体验对于意识形成和能力培养的重要作用。依托和利用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训练项目、竞赛活动以及实践基地等,让大学生在实践中感悟和成长,有效克服理想信念教育理论与实践脱节的问题,使理想信念教育有抓手、有阵地,从理论走向学生生活,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三是必须充分发挥文化的涵养功能。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也是正确回答时代和实践提出的重大问题的方法路径。因此,必须充分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蕴藏的创新创业精神元素,激发大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增强其创新创业的文化自信,培育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的创新文化,为大学生创业营造良好的文化生态。
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必须以高质量为建设目标,坚持问题导向、育人为本、系统观念的方法论,遵循“核心要义—框架内容—解决策略”的逻辑理路,构建完善体系,培养拔尖创新人才,深化高等教育改革,服务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支撑国家现代化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