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培养“新时代好青年”:高校思政工作者的核心要务

2022-03-15孙伶俐程凌洲

高校辅导员学刊 2022年6期
关键词:工作者育人思政

孙伶俐,程凌洲

(1浙江经济职业技术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浙江杭州 310018;2浙江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浙江杭州 310058)

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广大青年要“立志做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的新时代好青年”,[1]71这为高校思政工作者在新时代紧紧围绕“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人以及为谁培养人”[2]这一根本问题开展育人实践指明了工作要求和工作方向。培养“新时代好青年”,是高校思政工作者的核心要务。

一、“新时代好青年”的丰富内涵、基本特征和重要意义

“新时代好青年”是党和国家立足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开局起步的关键时期,根据新时代的实际需要对“培养什么人”这一育人根本目标提出的新要求,从素质能力、精神状态、使命方向上丰富了“时代新人”的科学内涵,对人才培养工作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一)“新时代好青年”的丰富内涵

1.新时代青年是坚定理想的好青年。坚定志存高远、胸怀天下的理想信念,这是对新时代青年思想觉悟提出的要求。志存高远才能登高望远、胸怀天下方可大展宏图,广大青年不仅要怀抱梦想,更要以深邃的历史目光、宽阔的世界视野思考人生方位和价值选择,立足“两个大局”,胸怀“国之大者”,将个人理想与社会共同理想紧密联系,以“请党放心,强国有我”的主人翁意识,投身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建设大潮,把个人的小我融入祖国的大我、人民的大我之中,不断增强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将个人成长成才与人民需要、时代发展同频共振。

2.新时代青年是担当有为的好青年。涵养敢于担当、勇于斗争的自觉意识,这是对新时代青年政治品格提出的要求。面对国际国内局势的深刻变化,党和人民事业遇到的风险挑战前所未有。广大青年应在急难险滩中冲锋在前,发扬担当和斗争精神,坚持以国家大局、人民利益为重,爱党报国、敬业奉献、服务人民,承担强国建设的时代重任,更加刚健自信、开放包容,增强做中国人的志气、骨气、底气,努力成为可担大任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3.新时代青年是吃苦实干的好青年。锤炼吃苦耐劳、脚踏实地的干事能力,这是对新时代青年行为意志提出的要求。时代各有不同、青春一脉相承。社会主义不是敲锣打鼓、轻轻松松就能实现的,而是在一代又一代人的实干、苦干中开创出来的。青年人要能“涉险滩、啃硬骨头”,以先进典型和榜样示范为前进动力,在平凡岗位上奋斗奉献,在基层一线经受磨砺,在实践中学真知、悟真谛,坚持知行合一、增长本领才干、磨练意志品质,既“敢想敢为”又“善作善成”。

4.新时代青年是砥砺奋斗的好青年。提振踔厉奋发、勇毅前行的奋斗精神,这是对新时代青年精神气节提出的要求。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对于广大青年而言即是最好的时代际遇。站在新的历史起点和伟大征程上,广大青年要以永不懈怠的精神状态、永不停滞的前进姿态奋力走向时代前列,以锲而不舍的精神直面挑战,在接续奋斗中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变成现实。

(二)“新时代好青年”是时代新人在新征程的新特征

从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培养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的“时代新人”,到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培养“新时代好青年”,既有一脉相承,又有与时俱进。

1.立足盛世中国,致力民族复兴。党的二十大报告首次把关于“强化现代化建设人才支撑”的内容摆放在“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这一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之后,充分体现了我们党站在现代化国家建设、实现党的奋斗目标的高度,认识教育作为基础性、先导性、战略性支撑的极端重要作用。“新时代好青年”的最大现实规定性就是立足“新时代”。“我们经过接续奋斗,实现了小康这个中华民族的千年梦想,我国发展站在了更高历史起点上”,相应地,“当代中国青年生逢其时,施展才干的舞台无比广阔,实现梦想的前景无比光明”。[1]71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征途上,“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指向的是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新时代好青年”是对处在新时代新征程历史方位的当代中国青年的特指,赋予当代青年所处的时代方位特性——立足当代盛世中国这一前所未有的最好时代,“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火热实践中绽放绚丽之花”。

2.政治期待与自立自强的契合融通。“时代新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对中国青年来说都是带有强烈政治属性和目标属性的要求表述,是站在党和国家事业后继有人、实现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千秋伟业的战略高度,体现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内在要求的青年发展目标。站在全面开启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建设新征程,新时代青年的要求定位也迈上新台阶。“有”“敢”“能”“肯”体现了党和国家对青年的殷切希望,“理想”“担当”“吃苦”“奋斗”是青年奋进新时代必须的素质品质。“新时代好青年”的提出,不只是素质内容的丰富,它更指向精神状态的昂扬奋进——“青年一代更加积极向上”,[1]10即完成历史使命的人应该具备的发展状态。从文化自立自信的角度来说是体现整个社会对人的核心价值和精神气节的期待,展现出新时代中国青年向好、向善的精气神,同“做个好人”一样是全社会人人矢志努力的方向。此外,站在民族伟大复兴使命高度的“时代新人”立意深远,表述更书面化、实现路径较为抽象;“新时代好青年”阐释简明扼要、朗朗上口,是对每位青年提出的要求,具有宣传上的通俗性、接受上的带入感和感同身受性。从远在天边到近在眼前,“新时代好青年”的提法体现了党和国家对青年达成与民族复兴远大目标的情感契合与理性认同的殷切期盼。

(三)“新时代好青年”体现了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人才培养要求

党和国家一直高度重视人才培养,根据每一时期不同的历史使命而对青年提出不同的培养要求。毛泽东同志根据新中国建设起步发展的现实需要,提出培养“又红又专”的接班人,“成为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3]385要求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兼具政治担当和能力素质。邓小平同志根据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要求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四有”新人,提出“坚持发展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坚持五讲四美三热爱”。[4]110江泽民同志提出要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增加了“美育”的育人目标。胡锦涛同志在继承发展“四有”理论的基础上,提出做“四个新一代”的社会主义公民,体现了跨世纪的鲜明特色。习近平总书记立足新时代我国处于的历史方位,提出培养“堪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将人才培养放在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征途上考量,继承了中国共产党人薪火相传、一以贯之的人才培养观,体现了鲜明的时代特征、民族特征,不断实现守正创新。一代人有一代人的际遇,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开局起步的关键时期,“两个大局”的时代变化又对新时代中国青年提出了“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的更高要求。

二、高校思政工作者:“新时代好青年”培养的关键力量

“现在在高校学习的大学生都是二十岁左右,到二〇二〇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时,很多人还不到三十岁;到本世纪中叶基本实现现代化时,很多人还不到六十岁。也就是说,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你们和千千万万青年将全过程参与”。[5]17大学生作为青年中的主体,是培养“新时代好青年”的关键对象。作为人才培养的主阵地,高校将大学生培养成“新时代好青年”是新时代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目标。

(一)大学生是“新时代好青年”培养的关键对象

1.从大学生群体在青年群体中的规模占比来看,大学生群体是“新时代好青年”培养的主要对象。《2021年全国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显示,我国各种形式高等教育在学总规模达4430万人,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57.8%,居世界第一。[6]据“教育这十年”“1+1”新闻发布会介绍,十年来,我国研究生教育在持续完善学科专业结构、人才培养结构方面取得重大成就:全国800多所研究生培养单位向社会主战场输送博士超60万、硕士超650万,为党和国家事业发展提供了有力人才支撑;我国超80%博士生和近60%硕士生的培养任务由“双一流”建设高校承担,是基础研究主力军和科技创新人才的生力军。[7]

2.从大学生群体在青年群体中的定位功能来看,青年的价值选择日趋多元,青年群体内部高度分化,呈现出复杂性和多元性相互交织、个性与不确定性相互杂糅的发展趋势。《新时代的中国青年》白皮书指出,当代大学生群体“拥有更高质量的发展条件”“享受更全面的保障支持”,[8]大学生作为具备高学历层次、接受高质量教育的群体,本身文化知识素养高,理想追求更有高度、更有境界、更有品位,在青年群体中具有良好示范效应。根据认知同构原理,“精神示范效应最易在同层次的群体中发生”,[9]青年示范群体是社会主流价值传播的有效载体,提升大学生群体的精神面貌有利于对社会青年整体实行正确的价值引导并促进其自觉的行为养成,形成较好的思想政治教育“涟漪”效果。

(二)高校思政工作者是“新时代好青年”培养的关键主体

“三全育人”,强化课程育人、科研育人、实践育人、文化育人、网络育人、心理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资助育人、组织育人“十大育人”体系建设,构建“大思政”格局。经过长期探索和积累经验,高校思政工作已逐步树立“学生在哪里,我们的思政工作就在哪里”的育人理念。[10]

从由谁培养新时代青年的方面看,高校思政工作者是新时代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力军。习近平总书记在2016年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根本在于做人的工作,中心环节在于立德树人,核心在于提高人才培养能力。[2]高校思政工作者是培养“新时代好青年”尤其是大学生的关键力量,主要包括两类主体:一是负责日常思政工作的辅导员,二是专职思政课教师,负责有目的、有意识地向学生传授思想观点、道德观念与价值规范。

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强调:“办好思想政治理论课关键在教师,关键在发挥教师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11]这既是对专职思政课教师提出的新要求,也是广大高校思政工作者的行动指南。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高校思政工作者素养的重要性,指出要坚持教书和育人相统一、言传和身教相统一、潜心问道和关注社会相统一、学术自由和学术规范相统一,这是高校思政工作者培养“新时代好青年”、更好履行教育责任的应有之义。

高校思政工作者要成为塑造“新时代好青年”的“大先生”,必须坚持教育者先受教育。具体而言,一是做坚定信仰者。即高校思政工作者要始终坚定对马克思主义、共产主义的信仰、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信心,并将这些观念传递给青年,帮助“新时代好青年”成为“有理想”的青年;二是做家国情怀者。只有谈心“动真情”、谈话“有故事”,使得充满人文关怀的革命故事、红色文化达到得人心、暖人心、稳人心的效果,加强与社会接轨的形势与政策教育,才能升腾起新时代青年走向社会后的“敢担当”精神;三是做思维创新者。通过情境式、问题式、对话式乃至“寓教于乐”等方式,以学生乐于接受的话语体系把思想传递给青年;四是做视野宽广者。当前不同育人主体存在“一亩三分地”的思维定式,[12]高校思政工作者要运用历史思维、系统思维、辩证思维,善于协作育人,将各种育人要素结合贯通起来;五是做严格自律者。高校思政工作者只有突破“疏于德、弱于体、抑于美、缺于劳”的瓶颈,[13]才能感召青年“知德双栖”,在砥砺自身实现全面发展的道路上强化“能吃苦”的宝贵品质;六是做人格魅力者。高校思政工作者以“倾听者”的姿态感知学生在成长为“新时代好青年”中遇到的阻碍,做青年朋友的知心人、青年工作的热心人、青年群众的引路人,吸收、感受青年成长个性化需求的同时给予其人生启示,使青年坚定“肯奋斗”的自觉。

三、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培养“新时代好青年”的理路创新

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培养“新时代好青年”,除需要继承和借鉴以往的一些经验外,还需要创新思维方式,从更广博的视野观察和审视关涉教育对象成长成才的各类因素。教育生态学是从生态学视角来研究教育内部与外部环境两者的关系以及演变的规律,从而审视和解决教育领域的生态问题,它主张多要素的镶嵌互动,促进内部要素与外部环境的相互影响,提升“新时代好青年”培育的实效性。

(一)微观:健全以“导—学”为主线的“新时代好青年”培育机制

高校思政工作者与学生的关系,是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中最基本、最重要的关系。因此,“导—学”子系统也成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生态中最核心的子系统。从一般意义上讲,高校思政工作者与学生应实现平等、共生的良性关系,达成具备生态整体性的共在与互促效果。当前,探索以“导—学”为主线的培育机制具备相当的可能性。在自身优势方面,高校思政工作者本身为较高层次的人才,有较强的自省、自学能力,经培训后能有效地弥补育人中的不足;在政策支持方面,《新时代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建设规定》等文件要求为高校思政教师设置岗位津贴,为思政工作者改进育人效果提供物质激励,不少地区的辅导员也参照思政课教师标准享受类似津贴;在实践探索方面,清华大学等高校率先进行“导学思政”实践,[14]为该模式的推广积累经验。

培育“共情”理念,形成“导—学”协同进化的良性循环。高校思政工作者通过“从学生中来,到学生中去”的共情式沟通实现师生之间的互惠互利、内化互动。探索“共在”模式,开辟“导—学”紧密链接的互动场域。高校思政工作是需要系统性、长期性坚持的工程,仅依靠有限次的个别谈话、课堂互动难以达到全过程、全方位育人的效果。因此,高校思政工作者应主动开拓思政工作新场域。维系“共振”状态,实现“导—学”相互适应的动态平衡。高校思政工作者与学生作为同一生态子系统中的矛盾统一体,理应保持教育要求与受教育者思想品德发展之间的适度张力。根据“适应超越律”,受教育者思想品德发展状况,决定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层次、手段和方法,而教育内容、手段和方法付诸实施,对受教育者思想品德发展具有反作用。[15]因此,高校思政工作者应坚持“因材施教”理念,遵循思想政治工作规律、教书育人规律和学生成长规律开展思政实践活动。

(二)中观:确立“思政工作者+”的理念,形成“新时代好青年”培育共同体

“导—学”之间的微循环并非“孤岛”,而是与高校的其他环境因子相互制约、相互调节,构成具有主动性、联动性的高校思政工作体系,着力实现要素联动和生态平衡。[16]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指出:“人才培养体系涉及学科体系、教学体系、教材体系、管理体系等,而贯通其中的是思想政治工作体系”,[17]这对于高校各种育人力量发挥协同效应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1.确立“思政工作者+其他主体”理念,形成育人强大合力。当前,高校的学工部门、教学部门、管理部门、服务部门、二级学院等呈现平行关系,而非隶属关系,存在要素孤立和角色错位现象。[18]因此,高校思政工作要敢于破除协同壁垒,如可与学校资助中心联动,通过察觉学生在奖助政策下的问题和矛盾,引导学生理性看待奖助学金的意义;可与校内红色社团联动,结合学生兴趣爱好,为思想政治教育注入可持续发展的信仰之力,发挥红色社团的政治优势、专业优势和组织优势,定期组织研学、专家指导、辩论交锋等活动,引导学生进行沉浸式体验,激发学生对红色文化真懂真信、真学真用的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可与学生家庭联动,整合家校资源,通过开展“家庭故事我来讲”等活动交换双方的育人理念,力争实现家校育人同向偕行、同轨发力。

2.确立“思政工作者+专业课程”理念,塑造育人崭新形态。教学是高校的核心职能,应充分发挥课程建设“主战场”、课堂教学“主渠道”和教师队伍“主力军”的作用。从整体上讲,各课程的育人目标存在高度契合性,强调价值性的思政课程、强调知识性的专业课程应协同发力、互为补充,遵循课程育人的教育理念。因此,建议探索学科交叉融合的专业集群建设,通过召开集体备课会、建立共享资源库等方式推动更广视野的“新工科”“新医科”“新农科”“新文科”建设;[19]为专业课教师开设思政课程定期培训,探索思政课教师与专业课教师一对一结对帮扶交流机制,推动思政课程与专业课程双向嵌入、深度融合。

3.确立“思政工作者+五育融合”理念,促成育人方式联动。当前的高校思政工作存在渠道分布上的失衡现象,即“主渠道过于繁忙而拥堵,微循环则闲置而无力”。[20]因此,要推动“课堂革命”,在更高层面和更宽视野中探索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其他育人形态实现多育并举、融合育人。针对高校劳动教育被边缘化、虚化的现象,通过挖掘马克思主义经典文本、组织学生党员先进典型和劳动模范宣讲、开展沉浸式劳动体验等方式,共建劳动教育与思政工作融通新格局。针对高校美育的形式化现状,可通过校园文艺活动、网络宣传平台构建德育美育协同育人载体。针对学生创新创业热情不足的问题,可与企业、科研院所协力打通产学研深度融合机制,探索校所共建融合学院新形态,“内培外引”建设高水平师资队伍,增强“新时代好青年”培育的全面性与实效性。

(三)宏观:善用“大思政课”理念,优化“新时代好青年”培养格局

习近平总书记在2021年全国“两会”上强调:“‘大思政课’,我们要善用之”“思政课不仅应该在课堂上讲,也应该在社会生活中来讲”。[21]高校思政工作要打破教育生态“花盆效应”,就要贯彻“大思政课”理念,打开“书斋”之门、“教室”之门、“学校”之门,[22]激活社会育人资源,用好社会的“活素材”,打好育人“组合拳”。比如,针对不同学段的同样内容重复讲、重要的内容漏讲等问题,要积极推动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通过搭建同城市大中小学思政课教学的线上信息共享平台、定期召开集体备课会与协助评课活动,减少思政教学内容在纵向衔接上的“信息鸿沟”,帮助学生在培养“新时代好青年”所需素质上实现价值递增。针对社会文化资源的整合、转化、发展不足问题,可通过搭建UGES(全学校、全政府、全企业、全社会)协同育人平台,充分盘活文化育人资源。例如,可通过实行思政课特聘教师制度促进“师资联动”,[23]鼓励党政领导干部、企事业单位管理专家、社科理论界专家、行业先进模范进课堂,提高社会各育人主体协同育人的素养与能力。针对我国高校媒体融合优势未能充分彰显、网络思政育人环境亟待净化等问题,可探索思政“微”传播机制,[24]整合校园官方媒体,实现多高校媒体齐声发力;调动朋辈思政队伍力量,打造特色自媒体;开拓社会实践教学共建平台、教学资源共享平台与网络教学合作平台,构建思政价值传播“微”矩阵。

猜你喜欢

工作者育人思政
文化育人的多维审视
育人铸魂守初心 赓续前行谱新篇
家校社协同育人 共赢美好未来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关爱工作者之歌
关于国企党建与思政宣传有效结合的探讨
致敬科技工作者
我们
——致敬殡葬工作者
思政课“需求侧”
思政课“进化”——西安交大:思政课是门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