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做青年和青年工作的知心人热心人引路人

2022-03-15路丙辉

高校辅导员学刊 2022年6期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育人思政

路丙辉

(安徽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安徽芜湖 241000)

党的二十大开启了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新征程,提出了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任务。作为一名高校思政工作者,我对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关于教育、科技和人才,青年和青年工作的精辟论述印象特别深刻。

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我们要坚持教育优先发展、科技自立自强、人才引领驱动,加快建设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坚持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全面提高人才自主培养质量,着力造就拔尖创新人才”。教育是面向未来的基础工程,中国式现代化归根到底是人的现代化。高等教育在培养和保障中国式现代化所需的人才方面,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而“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是教育的根本问题”。

高素质是新时代人才的基本要求。人才素质通常包括思想政治素质、科学文化素质、身体心理素质和综合能力素质等方面。其中的思想政治素质既是首要素质,也是在教育和人才培养的理论与实践中遇到的困难和挑战最大、最多、最需要深入研究和加强改进的方面。包括如何处理好育人与育才、思政工作体系与人才培养体系、“德育为先”与“五育并举”、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主渠道主阵地与三全育人、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理论教育与实践养成、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以及教育与学生自我教育等关系,都需要深入研究和积极探索。

所有这些问题,最关键、最核心的是思政工作队伍的素质能力建设和建立健全“三全育人”的体制机制这两大问题。为此,要把高校思政工作队伍纳入人才队伍建设统筹规划,启动和实施思政工作人才培养和建设工程;在前期试点的基础上,全面总结和深入推进党领导下的包括“三全育人”在内的高校思政工作体系建设工程;要抓“关键少数”,以党政管理干部的优良作风带动优良师德师风和教风学风,以德才兼备、德艺双磬“双带头人”的言传身教,涵养“四有”好老师和“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的新时代好青年。

青年是党和国家的未来和希望。正是在这个意义上,“青年强,则国家强”。教育就是为党育人、为国育才。我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深感责任重大、使命光荣。这个责任就是要坚持“用党的科学理论武装青年,用党的初心使命感召青年”。作为一名共产党员和马克思主义学院的教师,要把学好、教好和用好马克思主义和新时代中国化马克思主义作为自己的初心使命。用党的科学理论武装青年,首先要用这一理论武装自己。学习无止境,要在学深悟透践行上不断提升;教学无止境,要按照习近平总书记“讲深、讲透、讲活”的要求不断修炼,和学生一起学会透过现象看本质,既怀抱理想又脚踏实地、既仰望天边又关注身边,“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应用无止境,要坚持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为指导,坚持以人为本、以生为本,坚持问题导向、目标导向、效果导向,以学促教、以教促学、教学相长;以用促学、学以致用,在学用结合中促进学—教—用的良性循环。

思政理论课充其量只能解决学生的思想认识问题,但从知之到行之,却并非是自然而然的过程。一方面,任何道理在现实生活中都面临许多复杂的环境和条件的限制,另一方面,支配人的行为的除了思想认知以外,在具体情境中还会遇到情绪、直觉、心境、欲望等非理性因素的影响。思政理论课教师与学生的交流受到时间和空间的制约。而辅导员则是名副其实的“三全育人”即面向全体(学生)、全程(从入学到毕业)陪伴、全方位(课上课下、线上线下、校内校外、学期假期)关注关爱的育人岗位。他们面对的都是具体的人、事、情境和心境,他们要解决的问题都是真实的、客观的、具体的,需要的思想武器往往不是单一理论原理而是相关道理的综合或融合。这两支队伍作为高校思政工作的专职骨干力量,各有其优势,也各有其局限,迫切需要加强协同。通过协同,把理论优势与实践智慧、认知规律与行为规律、理性力量与感性经验、青年共性与学生个性融合贯通,构成优势互补、合作共赢的育人格局。

我通过兼任辅导员工作,全面深入地了解学生,不仅加强了思政理论课教学的针对性,也丰富和深化了课堂教学的内容。更重要的是,我自己强化了理论联系实际的意识,提升了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启发引导学生在价值判断和选择方面排忧解难、释疑解惑的能力,在这一过程中,自己和学生都有获得感、成长感。

其实,有协同育人愿望的思政课教师和辅导员大有人在。但遗憾的是,这两支队伍的协同育人还面临很多实际的困难。最突出的问题就是各自承担的教学和工作量都很大,特别是青年教师同时面临工作、教学、学习和家庭的多重任务和压力。这一问题的解决,除了个人的努力之外,还需要党和国家的政策扶持和学校治理的人文关怀。思想政治工作要坚持以人为本,在高校就是要坚持以广大师生员工为本,“多做得人心、暖人心、稳人心的工作,在关心人帮助人中教育人、引导人”。对学生是如此,对教师也是如此。高校思政工作者都应该做青年(教师与学生)和青年工作的知心人、热心人和引路人。

猜你喜欢

马克思主义育人思政
文化育人的多维审视
育人铸魂守初心 赓续前行谱新篇
家校社协同育人 共赢美好未来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
关于国企党建与思政宣传有效结合的探讨
思政课“需求侧”
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
马克思主义穿起了中国的粗布短袄
思政课“进化”——西安交大:思政课是门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