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师院校就业育人实效提升研究
2022-03-15赵心蕊
赵心蕊
(东北师范大学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中心,吉林长春 130024)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党和国家始终高度重视教育发展和教师培养工作,提出“教育强国”“人才强国”等强国目标和战略。高师院校作为为教育行业培养输送人才的重要力量,不仅人才培养规模较大,而且肩负着培育“两代师表”的重要使命。因此,必须要科学研判高校毕业生教育行业就业新趋势,充分认识高师院校就业工作的极端重要性,进一步提升其就业育人实效,为建设教育强国、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培养更多优秀人才。
一、教育行业就业的新形势
教育行业作为高校毕业生就业的重要行业领域,每年吸纳数十万毕业生。随着国家“教育优先发展”战略决策的深入推进,我国教育行业发展形势和就业形势持续向好。从近五年的《全国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数据显示,无论是学校数量、在校学生规模和教师规模,都呈现出稳中有升的态势。但随着毕业生规模持续增加、就业结构性矛盾持续存在以及经济下行压力等因素的影响,当前高校毕业生就业仍存在一定压力和挑战。
(一)教育强国战略为高校毕业生教育行业就业提供了广阔发展平台,高师院校毕业生规模屡创新高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高度重视教师队伍建设问题,习近平总书记在不同场合多次强调教师工作的重要意义,为教育事业发展和高校学子扎根教育事业搭建了广阔平台。2018年出台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描绘了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的宏伟画卷。近两年在“公费师范生”政策基础上,教育部等多部门又先后启动了“优师计划”和“强师计划”,习近平总书记在给北京师范大学“优师计划”师范生的回信中表达了对高师院校学生“毕业后到祖国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去,努力成为党和人民满意的‘四有’好老师,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贡献力量”的殷切期望,[1]吸引了越来越多的高校毕业生立志从教。据不完全统计,2023届高师院校毕业生规模将接近90万,较去年增长10余万人,再创历史新高。
(二)教育行业市场需求总体保持稳定,但人才需求结构有所调整
近年来,受经济下行压力和新冠肺炎疫情影响,部分行业就业形势异常严峻,但教育行业就业始终保持稳定,每年教育行业相关专业毕业生签约就业率均高出全国平均值。尤其是随着“三孩”政策的出台,教育行业人才需求必然将呈现出一定的增长态势,政策红利将进一步转化为教育行业就业吸引力。通过对千余家教育行业用人单位调研分析,半数以上单位表示2023年计划招聘人数总体保持稳定,用人单位和高校毕业生多数持积极乐观心态。但从专业需求来看,新一轮考试招生制度改革对部分学段的学科需求产生一定影响。随着《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体育工作的意见》和《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等政策文件的全面落实,各学段用人单位对劳动教育、体育、美育等相关素质教育学科教师的需求数量必将有所增加。随着《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职业教育法(修订草案)》等相关法律制度的颁布实施,我国职业教育发展势头强劲,职业教育人才需求必将大幅度增长。此外,2021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以及近年来“考公考编热”,也对教育培训机构的人才需求结构产生了重要影响。由此推测,在教育行业就业市场总体平稳的前提下,人才需求结构会随着国家政策、市场需求产生一定调整。
(三)学生求稳求优观念明显,综合性大学毕业生抢占教育行业就业市场情况逐年攀升
近年来,高校毕业生就业期待值居高不下,想在体制内工作、在大城市工作的求稳求优观念明显,导致在目前就业市场形势下,毕业生就业期待与现实的矛盾仍然比较突出。而教育行业正是以其职业社会声誉高、就业稳定性高、薪资水平高的“三高”优势吸引了大批高校毕业生,已成为高校毕业生热门就业行业。通过对部分综合性院校近年就业质量报告以及对部分教育行业用人单位招录情况的研究发现,教育行业正逐渐成为综合性高校毕业生青睐的就业行业。例如,某985高校毕业生在教育行业就业比例从2016年的4.23%增长至2021年的15.08%,增长近4倍,人数超过1100人;某新一线城市核心区的教育系统公开招聘数据显示,其招聘的师范院校毕业生比例由2018年的74.56%下降到2022年的50.68%;某一线城市重点中学近期招聘的66名教师中,全部为硕士以上学历,但是只有1人来自师范类院校,其余65人均来自综合性大学。由此可见,高师院校毕业生就业竞争压力越来越大,同时本科毕业生就业竞争力远低于研究生。这也是越来越多本科生选择考研,甚至坚持考研“二战”的重要原因。
(四)新一轮信息技术革命和产业革命发展对教育行业就业带来新的挑战
新一轮信息技术革命和产业革命给教育模式、形态、内容和学习方式带来了深刻变化,尤其是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教育信息化进一步深化落实,教育部启动“停课不停学”工作,在线教育行业以其独有的优势特色弥补了传统线下教育的不足,更好地促进了教育公平、支撑教育现代化,全社会对教育信息化的认识进一步提升。《第47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止2020年12月,我国在线教育用户规模达3.42亿,较2020年3月减少8125万,占网民整体的34.6%;手机在线教育用户规模达3.41亿,较2020年3月减少7950万,占手机网民的34.6%。下半年,随着疫情防控取得积极进展,大中小学基本都恢复了正常的教学秩序,在线教育用户规模进一步回落,但较疫情之前(2019年6月)仍增长了1.09亿,行业发展态势良好”。[2]当前,在线教育行业获得了良好的发展机会,越来越多的传统培训机构也逐渐扩展线上业务,受教育者可以通过线上教育获得公平、个性化的教学与服务,这也为高校毕业生教育行业就业带来了更多的空间和机会。
二、新形势下高师院校就业育人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
党的二十大明确指出:“教育、科技、人才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3]高师院校就业育人工作的供需两端都在教育系统,是“教育优先发展”和“就业优先战略”的重要交汇点、是高质量教育体系的重要构成要素。实现高师院校毕业生高质量就业,不仅事关学生自身成长发展,更直接影响我国实现教育现代化、建成教育强国、人才强国的历史进程。因此,新形势下做好就业育人工作已成为高师院校贯彻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助力毕业生更加充分更高质量就业、促进毕业生就业工作内涵发展、推进教育现代化、夯实教育强国建设基础的重要保证。然而,当前高师院校毕业生就业工作仍存在定位不准、融合不够、联动不强、实效不高等亟待解决的现实问题。
(一)就业育人本质内涵和价值定位不明确
新时代高师院校就业工作必须坚持以国家战略发展和学生成长需求为导向,而绝非只要学生“有业就”就大功告成。就业育人作为立德树人的重要环节以及“三全育人”的重要内容而提出,有着深刻本质和丰富内涵。然而,在当前高师院校毕业生就业育人工作中存在的首要问题就是对就业育人的本质内涵和定位的把握不清晰、不明确,并没有从根本上对就业育人的重要意义,尤其是高师院校就业育人工作的特殊价值认识到位。一方面表现为着眼于事务性、管理性工作,弱化了就业工作所肩负的培养和教育之责。部分高师院校就业工作者认为就业是“最后一公里”的工作,只要负责为毕业年级学生提供优质服务、开发优质就业资源并帮助学生顺利办理相关签约手续即可,而没有意识到就业工作的实质在于育人,是需要从“入口”到“出口”始终坚持教育引导的育人工作,进而忽视了对学生就业观树立、就业能力提升等方面的教育培养。另一方面是对高师院校就业育人的目标、价值等基本问题认识不到位,虽能够在工作中坚持事务性、服务性工作与育人工作两手抓,但仅从促进学生就业的角度看待就业育人工作,把就业教育定位为“职业培训班”和“工作介绍所”,而未能从促进教育强国建设、培养肩负时代重任的“好老师”“大先生”的高度,导致育人实效差强人意,学生的职业观、就业观、择业观与新时代国家需求导向之间存在明显偏差,弱化了就业育人的价值使命和追求。
(二)就业育人与日常思政、专业教育有效融合不深入
高师院校就业育人工作旨在培养乐于从教、善于从教、安心从教的新时代教育工作者,因此必须要坚持与日常思想政治教育、专业教育的有机结合,做到育德育才融合互促。然而,当前不少高师院校的就业育人工作与日常思想政治教育、专业教育“三张皮”,使得就业质量与人才培养质量不相称。一方面表现为就业育人与日常思想政治教育相割裂。部分高师院校的就业育人工作对学生价值观念引导不足,尤其是对学生就业观、择业观的教育引导局限于学生就业意向和就业市场形势,未能与新时代国家需求导向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融通,也尚未将就业育人工作融入学校“大思政”育人格局,未能将理想信念教育和师德师风教育融入就业育人全过程。另一方面表现为就业育人与专业教育相疏离。部分高师院校的就业育人工作片面强调就业技能提升,忽视了引导学生将专业所长与服务国家教育强国战略紧密结合;或是专业教育片面强调专业知识技能传授,忽视了对学生的职业生涯发展引导和师德师风教育。三者的相互割裂容易导致学生的就业能力养成、价值观念塑造与职业生涯发展难成合力,不利于培养“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的“四有好老师”,因此迫切需要使就业育人与日常思政、专业教育的深度融合。
(三)就业育人的多元主体协同、全过程联通机制不健全
就业育人是一项具有复杂性、综合性特征的系统工程,需要高校、用人单位、社会等多元主体协同联动、聚力共促。然而,当前高师院校普遍存在就业育人的多元主体合力不强、联通机制不健全等问题。一方面表现为校内外各育人主体间的就业育人协同发力不足。在校内,大多数高师院校的就业育人工作是由学校就业工作部门承担,而与学生成长发展密切相关的招生、教学、科研、管理等各部门尚未做到以就业为导向,形成全员联动的一体化就业育人体系。尤其是基层学院、学生导师等优势资源和重要力量尚未得到充分发挥,导致部分高校的就业育人工作存在上热、中温、下冷的现象。在校外,教育行业用人单位、教育行业协会、地方教育主管部门、各类社会组织等在高师院校就业育人过程中,多是以教育实习见习资源供给为主,在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与就业观念引导等方面尚未充分发挥自身作用。另一方面表现为教、学、研、践等各育人环节之间的壁垒亟待破壁融通。过多强化知识技能传授式的就业教育,弱化了就业育人的实践性特质,学生对安心从教、扎根基层等就业观念感受不真切,对教育行业就业的直接体验不足、经验欠缺,导致就业育人成为空中楼阁,迫切需要融通就业育人各环节,让就业观念引导和就业能力提升融汇到学生学习、科研、实践的全过程。
三、高师院校就业育人实效提升的关键路径
就业育人实效提升是新时代新征程高师院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养“大先生”的内在要求,也是助力学生全面发展、实现从教职业理想的现实需要。高师院校需要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服务构建新发展格局,坚持以问题为导向,切实把“就业工作与教育引领结合起来,在高校思政工作体系和‘三全育人’格局中,充分发挥高校就业各级机构和各个环节的育人职能,不断开创新时代高校‘就业思政’工作的新局面”。[4]
(一)树立“师德为要、观念引领”的就业育人理念
树立以师德师风教育为要义的就业育人理念。高师院校就业育人的首要问题就是要明确“培养什么样的老师”。而“教师的职业特性决定了教师必须是道德高尚的人群。合格的老师首先应该是道德上的合格者,好老师首先应该是以德施教、以德立身的楷模”。[5]因此,需要在高师院校就业育人理念中凸显师德师风教育的重要地位,为就业育人奠定有力的思想道德基础。一是要将师德师风教育作为就业育人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关于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师德师风建设的意见》要求,加强高师院校就业育人顶层设计,把师德师风作为评价就业育人工作队伍素质和高师院校就业育人工作成效的第一标准,强化就业育人工作队伍的育人理念。通过就业课程和实践活动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贯穿高师院校学生师德师风培养全过程。二是要在就业指导教材和就业实践活动方案设计中突出师德师风教育内容,既要充分发挥就业指导课堂的主渠道作用,守好讲台主阵地,把师德师风教育融入就业课堂教学全过程,增强就业育人的主动性、针对性,也要在第二课堂中通过就业实践体悟、师德师风典型选树、事迹宣讲等方式,在育人实践中锤炼学生的师德情操。
坚持以就业观念引领为重点的就业育人理念。高师院校学生树立什么样的职业理想,有着怎样的职业选择,对于新一代的教师有非常重要的影响。从高师院校就业育人的职责使命来看,就是要聚焦强师报国,让学生执着于教书育人,有热爱教育的定力、淡泊名利的坚守。因此,需要坚持以观念为引领,教育广大毕业生把自身的从教理想与教育强国战略紧密结合,树立正确的成才观、职业观、就业观。一是高师院校要在就业育人过程中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牢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使命,不断增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凝聚力和引领力,鼓励引导学生把小我融入大我,与乡村振兴战略相结合,扎根祖国最需要的地方长期从教、终身从教,实现社会价值与自我价值的高度统一。二是要“在育人理念上,着力实现‘需求侧’和‘供给侧’协同联动。着眼学生‘关心什么’,增强以社会热点难点问题为导向的解疑释惑能力。聚焦学生‘需要什么’,提高精准满足学生成长成才需要的供给能力”。[6]在把好立德树人“总开关”,给学生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的同时,也要准确把握高师院校学生求职就业和职业发展的现实需要,不断提升正确的成才观、职业观、就业观在解决学生实际就业问题上的作用和价值,使观念引领更具针对性和吸引力。
(二)创建“三元融合、双线互促”的就业育人模式
将就业育人融入专业课堂、纳入“大思政”育人格局。高师院校毕业生承载着传播知识、传播思想、传播真理,塑造灵魂、塑造生命、塑造新人的时代重任,因此既要“精通专业知识、做好‘经师’,又涵养德行、成为‘人师’,努力做精于‘传道授业解惑’的‘经师’和‘人师’的统一者”。[7]一是要把就业育人融入各年级各专业课程,打通就业育人与专业教育的壁垒,充分发挥专业课堂的育人功能,在传授专业知识的同时,唤醒学生职业规划意识和从教准备意识,激发学生的内生动力,自觉主动地提升自身的技能水平,增强学生从教为师的信心和决心。二是要把就业育人全面纳入思想政治教育体系。在思政课堂上将马克思的青年择业观、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和青年就业的重要论述等内容巧妙地与课程内容相结合、与课程案例相融合,并在第二课堂中创建教师职业体验场域,通过模拟、体悟、反思、创造等过程,在实践互动中将理想信念、价值理念、道德观念、就业观念,以及职业素养和知识技能等以潜移默化的形式传递给学生。
推动就业育人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互促共进。实践没有止境,理论创新也没有止境。就业育人是新时代高师院校就业工作面临的新命题、新挑战,尤其是随着教育行业就业形势的不断变化,“00”后大学生发展需求的不断多元化以及新一轮信息技术革命对教育行业发展带来的新趋势,如何做好高师院校就业育人工作已成为一个既需要深入研究的理论命题也需要深入探索的实践命题,因此亟待需要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的相互促进。一是要在已有工作实践的基础上坚持研究先行,强化对高师院校就业育人的本质和规律研究。把理论研究作为找准问题、把握规律和明确方向的重要前提,聚焦高师院校就业育人的本质内涵、目标要求、内容体系、模式创新、方法路径等问题,将工作中遇到的问题转化为课题、将育人成效转化为理论成果,更好地指导就业育人实践。二是要加强就业育人改革与创新的实践探索,充分挖掘高师院校的优势资源,聚焦坚定学生从教理想信念、加强学生师德师风建设、引导学生树立正确从教观、提高学生教师技能、夯实学生专业素养等方面,通过开展典型人物事迹宣讲、教师技能大赛、求职技能专题培训等活动,在育人载体、育人模式、育人体系等方面打造品牌效应,并促进相关工作经验向理论研究转化,有效推动高师院校就业育人工作高质量发展。
(三)健全“协同联动、全程共育”的就业育人机制
构建多元主体共同参与、协同发力的就业育人协同联动机制。“就业育人,不仅仅是分管就业工作部门的‘独角戏’,也要体现‘三全育人’,充分发挥各育人主体的积极作用,构建全员参与的就业育人服务体系”。[8]一是要加强顶层设计,在校内建立“一横一纵”两个联动机制。在横向上,进一步调动招生、教学、科研、管理等相关部门的育人主动性和积极性,明确其在就业育人体系中的职责职能,厘清内在关系,落实育人主体责任。在纵向上,要建立学校就业工作领导小组、就业工作部门、学院就业工作领导小组、辅导员和导师等多级联动的就业育人体制机制,形成全校动员、全员参与、全力以赴的就业育人氛围。二是要加强与教育行业用人单位、教育行业协会、地方政府等校外育人主体的高效联动。合力开发更多优质实习、就业岗位,选聘优秀校外兼职导师通过结对指导、主题讲座、就业实践等方式深入解读教育行业就业形势、积极宣传基层从教就业政策、引导学生转变就业观念、提升学生教育行业就业能力。此外,还要将就业育人与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信息技术深度融合,大力弘扬劳动精神、奋斗精神,宣传教育工作者典型事迹,充分发挥网络资源的就业育人功能。
融通课上课下、职前职后全过程的就业育人全程共育机制。就业育人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并非指向某一特定年级的教育工作,而需遵循人的成长成才规律,结合不同阶段学生的实际需求,建立贯穿教师教学、学生学习、研究、实践、就业全过程的长效育人机制,打通课上课下、职前职后的各环节、各阶段,有重点、有层次地落实就业育人的目标任务。一是要形成课上课下的融通互动。课堂教育是就业育人的主渠道,也是就业育人成效的基础性影响因素,因此应根据不同年级、不同学段学生的特点和实际需求,将就业育人关口前移,设立循序渐进、螺旋上升的就业育人课程体系。为本科、硕士和博士一年级学生开设《教师职业生涯规划》《教师职业道德》课程,为其他年级学生开设不同主题的《教育行业就业指导》课程,厚植就业育人基础。同时,结合课堂教育内容有针对性地开展第二课堂实践活动,强化育人成效。二是要建立职前职后的就业育人成效动态监测和巩固机制。就业工作的特殊性要求就业育人必须要有效衔接学生职前职后的不同发展阶段,建立就业育人跟踪强化机制,通过动态监测学生从教后在师德师风、职业观念、执教能力与职业发展等方面的表现,总结就业育人工作规律,为有针对性地提升就业育人实效奠定坚实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