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高校劳动教育体系的构建
2022-03-15吴海龙
吴海龙,程 刚
(铜陵学院1学生处;2电气工程学院,安徽铜陵 244000)
劳动教育厚植于中华传统,是中华民族优秀的文化基因序列,“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制度的重要内容,对于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精神面貌具有直接塑造作用”。[1]习近平总书记站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高度和理论高度上,深刻揭示了劳动对人类社会发展的重要作用。他指出:“正是因为劳动创造,我们拥有了历史的辉煌;也正是因为劳动创造,我们拥有了今天的成就”。[2]2018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系统阐述了劳动与劳动教育的辩证关系,并把劳动教育提升到一个新的高度,奠定“五育”并举的新局面,开启了我国现代化教育的新篇章。
一、高校开展劳动教育的价值诉求
(一)弘扬劳动精神的时代需要
“劳动创造了人”,这一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的基本原理,深刻揭示了人类的本质特征和存在方式。恩格斯在《自然辩证法》中也突出强调劳动是人和动物的最大区别,他说:“动物仅仅利用外部自然界,简单地通过自身的存在在自然界中引起变化;而人则通过他所作出的改变来使自然界为自己的目的服务,来支配自然界。这便是人同其他动物的最终的本质的差别,而造成这一差别的又是劳动”。[3]中华民族通过长期的劳动实践,在物质生产、社会政治、科学文化等涉及劳动实践的领域,创造了灿烂的、悠久的中华文明,并在此过程中形成了意蕴深厚、影响深远的劳动文化和劳动精神。这些思想深刻、内涵丰富的劳动文化和劳动精神,一方面体现在历代礼仪制度、学校教育、家训家风、诗词歌赋之中,“耕读传家”成为劳动与教育相结合的典范;另一方面流淌在生生不息的中华民族血脉里,一代又一代勤劳的中国人民薪火相传,才有了新时代中国的国富民强、繁荣昌盛,才有了从积贫积弱的旧中国一跃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的新中国。在继往开来、砥砺前行的新时代,党和国家高度重视劳动教育,对于培养青年学生新时代的劳动精神具有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
(二)践行立德树人的内在需要
劳动教育是培养有德之才的重要环节,因为劳动的功能是锻炼人,教育的功能是塑造人,劳动教育与“德”的养成具有天然的契合点。劳动教育具有综合效应,它不仅能够提升人的劳动技能,而且能够塑造人的品德意志。只有将劳动与教育相结合才能够将综合效果发挥到最大化、最优化。在我国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当下,高等教育要培养德才兼备的高素质人才,必须因地制宜、因校出策,有针对性地强化劳动教育,以劳立德,让广大青年学生充分理解“德”的深刻内涵的同时,多方面加强学生的劳动素质和劳动技能,促使学生在实践劳动的过程中修身成德,逐渐形成理想的人格,形成尊重劳动、热爱劳动人民的高尚品质,进而学习到、体悟到更多实践经验和实践知识。此外,在坚持立德树人的过程中,高等教育要充分认识到德、智、体、美、劳和学生全面发展之间的内在联系,秉承劳动可以健全学生人格、愉悦学生身心的原则,重点培养学生敢于劳动、勇于劳动的坚定意志,形成热爱劳动、赞美劳动的优秀品格,逐步强化青年学生积极向劳、向善、向美的观念意识,争做新时代的好青年,在奋发有为中担当民族复兴的重任。
(三)落实教育改革的现实需要
在德智体美劳“五育”中,劳动教育着重强调“实践”的教育定位和教学目标,处于基础性、关键性和贯穿性的地位。在立德、强智、炼体、育美、促新等各个方面均有其他教育无法替代的育人作用和育人价值,具有综合性、融合性的特点,可以实现“五育”融合,对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这是顺应时代发展需要,加强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必由之路。深入学习领会、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劳动教育的重要讲话精神和劳动教育的重要论述,准确把握劳动教育的科学内涵和精神实质,把“劳动教育”作为人才培养的重要任务抓好、抓紧、抓实,是高等教育当前必须深入思考的问题。但由于学校现有的管理和服务体系较为传统,后勤服务和生活服务均由专职从业人员处理,诸多学生仍停留在“只需要学好文化课的知识”的滞后观念中,即使有部分学生参与一些劳动活动,但劳动教育的观念并未深入他们的内心,更多的是停留在喊口号、贴标语、拉横幅的阶段,仅仅参与几次劳动活动无法使学生真正理解劳动和劳动教育的价值,劳动教育的效果欠佳。因此,高等教育通过开展科学的、正确的、积极的劳动教育,全面细化学生的劳动实践课程方案,可以助力学生自觉认识劳动的本质,切身感受劳动的乐趣,真心体会劳动的价值,进而让学生养成热爱劳动的良好品质,形成吃苦耐劳的朴素作风,保持艰难困苦、玉汝于成的毅力。
二、高校开展劳动教育的现状
现阶段,劳动教育的内涵得到了极大的丰富、劳动的形式较以往更加多样、劳动教育的范围也在相应扩展。虽然劳动教育已经通过各种文件、规定被确认其重要性和必要性,但就目前高校劳动教育的开展现状而言,还没有形成比较成熟、完整的教育体系,再加上劳动教育受各地社会经济发展状况和自然条件的影响,不存在一套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标准”,劳动教育在实际执行过程中仍需进一步探索。
(一)劳动教育教学形式相对单一
目前,无论是高校、家庭、社会还是学生本人,都没有充分认识到劳动教育的科学内涵和本质特征,也没有充分意识到劳动教育在培养过程中的战略地位和重要作用。思想认知上的不到位使得当前多数高校的劳动教育浮于表面,课程开展仍侧重于理论灌输,老师在课堂上仅仅讲解理论知识,学生也通过死记硬背的方式通过考核,课堂互动欠缺,也没有体现劳动教育的特殊性即重在实践。有部分学校确实开设了一些实践类的课程与活动,但是完全是为了劳动而劳动,采用传统的教学方式,基本上就是卫生清洁、生产劳作、志愿服务等基础性、服务性的劳动,活动场所也主要是校园内的教室、宿舍和公共区域,内容设置上与大学生的年龄层次、现阶段的时代特色相去甚远,也与现有的思政课、专业课程没有太多的关联。同时,整体的教学安排上,也没有体现出系统性与层次性,各年级开展的活动都大同小异,并未形成合理、递进的教学活动安排体系,如此,很难激发学生对于劳动的兴趣,更不要谈劳动精神的树立,“以劳育人”效果堪忧。
(二)劳动教育评价体系尚未健全
劳动教育与其他专业类课程不同,它具有滞后性、抽象性、易受多种因素影响等特点,很难采用其他专业课的考核指标和传统的课程考核方式对劳动教育进行评价。在劳动教育实施过程中,“绝大部分高校还未将劳动教育开展情况完全纳入学校工作、教学工作考核范围”,[4]没有制定具体的劳动教育评价指标体系,只是通过传统的教师打分制来作为单一的评价方式,将掌握某一技能的结果作为评估劳动教育有效性的主要依据,忽视劳动教育领域的过程评估。这种单一、主观的评价方式臆断性很强,不能兼顾各方的客观条件,因而也无法确保劳动教育教学评价的完整性、公平性和客观性。需要注意的是,学生作为劳动教育的主体,往往没有相应的重视。从长远来看,这种单一的评价方式将导致教育效果与教育目标的背离,无助于劳动教育的全面实施。另外,不少高校都存在直接照搬照抄其他学科评价标准的问题,导致劳动教育的评价标准不一。比如,以获得劳动技能为基础,重点关注对学生劳动知识和技能方面的评估,而不能准确反映学生在劳动教育过程中的变化,也不能考查学生在劳动教育过程中的收获以及对于日常性劳动活动的迁移,也忽视了劳动观念的培养和劳动精神的形成,这无疑会影响劳动教育各行为主体的参与、协调和有效评价,使得高等院校劳动教育与实际劳动情景脱节,违背国家制定劳动育人政策的初衷,影响劳动育人的实际效果。
(三)劳动教育专业特色缺失明显
从小学到大学,劳动教育应当是螺旋式的上升过程,不同学段要依据学生特点、培养目标开展劳动教育,各个阶段应当相互衔接,形成层级分明、特点突出的劳动教育体系。《意见》明确指出,高等学校要注重围绕创新创业,结合学科和专业,在实习实训、专业服务、社会实践、勤工助学等方面积极开展劳动教育。高校作为教育阶段中的重点环节,是学生了解社会、走向社会、融入社会的桥梁,起着不可替代的连接作用。对于正处于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重要形成阶段的大学生来说,“劳动教育不是独立的一门课程,而是作为综合实践活动的一个板块”,[5]涉及到多个层面和维度,通过劳动教育帮助学生提高劳动实践能力,全面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为他们步入社会发挥应有的功能。但实际上,部分高校和教师把劳动教育与道德教育或职业教育等混淆在一起,把劳动教育简单地劳动化,认为劳动教育就是提高学生的劳动技能,将劳动教育安排为重复性很强的日常劳动,或只是增加劳动强度来区别大学阶段的劳动教育与其他阶段的不同之处,虽然在此过程当中,学生也会获得某方面劳动技能的提升,但是这种方式并没有发挥好大学作为学校与社会之间桥梁的作用,不仅学生劳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没有得到提升,引起学生的逆反心理,而且对于学生即将面对的求职就业等问题并没有实际的帮助。
三、高校劳动教育体系的建构
高校开展劳动教育要根据自身的办学特色和办学定位,强化措施,拓展途径,尝试以“劳动教育+”的运行方式,从宣传体系、课程体系、实践体系、评价体系等方面入手,全面构建劳动教育的新模式。
(一)劳动教育认知宣传体系
高校要深刻认识到劳动教育是学生成长的必要途径,具有树德、增智、强体、育美的综合育人价值,[6]认真落实党和国家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劳动教育的相关文件精神,消除任何弱化和淡化劳动教育的错误观念,让劳动教育真正成为高校教育体系中的关键一环。一方面抓劳动教育顶层设计,鼓励高校成立实施劳动教育的专项工作小组,联合学校各部门,在开展劳动教育的过程中进行全方位指导和监督;另一方面线上线下相结合进行广泛宣传,线上可以充分利用校园网、校园微信公众号、易班学生服务平台等新媒体,师生也可以通过相关平台提供关于开展劳动教育可行的建议或者想法,形成劳动教育宣传双向互动机制,线下可以有效利用校园内的橱窗广告牌、教室里的板报,刊发全国劳动模范、感动中国人物等先进典型事迹,讲好劳动故事,也可以在重要的节日时点如五一劳动节,举办以劳动教育为主题的文艺演出,努力营造浓厚的校园文化氛围。
(二)劳动教育课程体系
劳动教育课程是落实大学生劳动教育的重要载体,“高校开展劳动教育,其重要实现途径之一,就是使高校劳动教育课程化”。[7]虽然大部分高校都能根据国家政策要求开设相关课程,但是仍然存在课时和师资安排、学分认定、课程考核“敷衍”的现象。因此,要构建科学的劳动教育课程体系,让劳动教育真正有理可依、有据可循。第一,开设劳动教育通识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并设置相应的学分和学时。此类通识课主要包括劳动安全、法律、专业理论以及新科学技术等相关内容,对通识课程进行统筹分析与整合,打破单元或章节之间的界线,根据劳动教育内容进行重新归纳、整理,形成一贯的、联系的、系统的劳动教育知识体系。第二,所有课程都要注重将劳动教育融入到课程教学当中,把握好内容和形式。例如在文科课程教学当中,要注意深挖专业理论背后所蕴含的劳动价值元素,引导学生追寻正确的劳动价值理念;在理工科课程教学当中,要强调劳动是科学知识从理论通往实践的桥梁,引导学生把成为大国工匠作为自己的理想追求。第三,加强师资队伍建设,配齐配足师资力量。课程如菜、师资如厨,美味的菜肴需要高水平的大厨精心烹饪,师资队伍的水平直接决定着劳动教育实施的质量。一方面,高校要精心选拔劳动教育的任课教师,可以向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一线专任教师或者劳动教育相关的专业性人才倾斜;另一方面,要定期开展教师专业培训和理论指导,可以通过举办学术交流活动、专题讲座、教学研讨、网络培训等来提升教师的专业能力和业务水平。
(三)劳动教育实践体系
劳动教育实践是劳动教育的关键环节,是由劳动认知转化为劳动行为的必经之路,脱离实践的劳动教育就如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无法实现劳动教育的育人目标。高校要将劳动教育与学生实践活动有机结合,帮助学生从劳动实践中体会劳动快乐、感悟劳动价值、提升劳动素养。一方面,要持续加强校内劳动实践。一般来讲,校内劳动实践活动主要包括宿舍卫生评比、班级卫生打扫、校园绿化美化、勤工俭学、助学助研、校内志愿服务等。对于这些校内劳动实践,学校要广泛宣传、积极落实,例如定期开展“最美宿舍”“最美教室”评选,营造爱劳动、讲卫生的校园氛围,举办“校园志愿服务周”活动,鼓励学生利用所学专业知识进行志愿服务。还可以邀请校内劳动模范、本地大国工匠、当地文化名人等到“大思政课堂”讲述劳动故事、分享劳动体会,在面对面的交流中阐释劳模精神、工匠精神和传统文化精神的深刻内涵,积极营造热爱劳动、尊重劳动和崇尚劳动的良好氛围。另一方面,也要高度重视校外劳动实践。鼓励、支持大学生利用假期参与实习见习、创新创业、暑期社会实践、社区志愿服务以及乡村支教等校外活动,将劳动教育融入社会生活之中,开发社会生活中丰富的劳动教育资源,实现“劳动教育+社会生活”的紧密融合,全面增强劳动教育的活力和实效性。譬如,利用寒暑假组织开展“三下乡”社会实践和志愿服务,“引导学生深入社会、走进基层,在体验劳动、服务社会和服务他人的过程中,提高学生的社会责任感”;[8]还可以组织学生深入农场、林地、厂房、企业、田间、草场、商场和超市等实践基地中去,拓宽劳动教育的渠道和范围,开发富有地域特色的劳动教育内容,引导学生深刻感受到劳动的快乐和劳动的光荣。
(四)劳动教育评价体系
劳动教育评价是整个劳动教育实施过程中的重要环节,可准确诊断劳动教育的问题所在,正确有效地指导劳动实践的实施,提高高校劳动教育教学质量。[9]高校要根据劳动教育开展的特点和目标,对于劳动教育评价实施科学管理,将过程性评价和结果性评价相结合,既强调劳动育人的结果更注重劳动育人的过程。因此,劳动教育评价要动态反映劳动教育的实施过程和实施效果,并且评价结果要充分发挥其价值,作为学生评优评先和毕业就业的重要参考依据。首先,要建立多元的评价主体。在劳动教育课程多元化、主题化和时代化的建构中,综合评价体系需要学生自评、家长辅评、老师补评等多个主体的参与形式,取缔单一的教师评价机制,从而丰富学生的劳动教育评价模式。此外,教师还可以鼓励学生之间进行互评,激发学生参与教学的内生动力,从而提高劳动教育实效。其次,采用多元的评价方式。避免只关注知识能力而忽视情感道德的单一评价方式,通过预习、答问、反馈和访谈等环节,全面把握学生对劳动教育的认知程度和接受程度。最后,要形成多元的评价标准。制定科学合理的劳动教育学分认定办法,建立劳动教育学分管理系统,对于已经按规定完成学习任务和达到实践要求的学生给予肯定性评价,发挥肯定性评价对劳动教育的导向和调控作用,提升劳动教学实效。
从本质上来说,劳动教育是一种综合的实践性活动,而不是单一的教学模式。在新时代背景下,劳动教育应该拥有时代主题、顺应时代发展趋势、对接社会发展的需求趋势,通过有计划、有目的的劳动教育活动促进学生树立正确的劳动观和价值观,真正做到由“劳”转向“动”。在当下,构建新时代高校劳动教育体系不是一蹴而就的,也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一项长期的、艰巨的历史任务。各高校在构建新时代高校劳动教育体系的过程中,要在课程体系、实践资源、专业融合、评价制度上发力,整合资源、协同配合,只有制定出切实可行的实施方案,方能培养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