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华优秀垦殖文化视域下劳动教育及其实现路径

2022-03-15乔伟丽

高校辅导员学刊 2022年6期
关键词:中华劳动文化

乔伟丽

(广东农工商职业技术学院计算机学院,广东广州 510507)

中华优秀垦殖文化是中国农耕文明演化进程中集中反映拓荒者开垦、种植等行为特质与精神风貌的文化,其内容主要是历史长期积淀的种种物质的、制度的、精神的优秀垦殖文化实体和先进的垦殖文化意识。2021年是农历辛丑牛年,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发扬“为民服务孺子牛、创新发展拓荒牛、艰苦奋斗老黄牛”精神。在一定程度上讲,这也是对中华优秀垦殖文化的传承与弘扬。因为牛在传统农业垦殖活动中一直是最为重要的劳动工具,“三牛精神”的原意表达的就是垦殖精神。中华优秀垦殖文化对我国劳动教育影响深远。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市场经济的冲击、城市化的影响和西方社会思潮的侵蚀等,我国的劳动教育陷入文化困惑之中,也造成了“劳动的独特育人价值在一定程度上被忽视,劳动教育正被淡化、弱化”。[1]将劳动教育置于中华优秀垦殖文化场域之中,让受教育者接受厚重的文化滋养,指引他们亲近自然、动手实践、出力流汗、接受锻炼,这不仅能磨炼他们的意志,培养吃苦耐劳、艰苦奋斗的劳动品质,还有助于他们形成崇尚劳动、尊重劳动和热爱劳动人民等正确的劳动价值观。

一、中华优秀垦殖文化高度尊重劳动的价值

中华民族自古以来都以勤劳节俭著称于世。无论是垦荒还是种植,人们都是日出而作、日入而息。无论是丰年还是灾年,人们都是克俭戒奢、物尽其用。中华民族重视生产劳动、珍惜劳动成果,用汗水和智慧书写了光辉的垦殖历史,创造了灿烂的垦殖文化。中华优秀垦殖文化包含着丰富的人文精神与和谐理念,是中国劳动人民在长期的生产劳动实践中积淀下来的巨大财富。饱含家国情怀的中华优秀垦殖文化,蕴含着中华民族的精神道统、滋养着炎黄子孙的精神家园。

(一)传统垦殖文化强调勤劳与节俭的统一

古人认为:“农,天下之本也,民恃以生也”。[2]42只有重视垦殖,搞好农业,才能国泰民安。如果“入其境,农不垦殖,田亩多荒”,[3]114则属治理失败。因此,历史上的贤官能吏和有识之士,无不重视垦殖。各地方志也都将“垦殖”用作目名,详细记载本地区垦殖的历史沿革、地域特色、重大事件和发展状况等。中华民族在长期的垦殖活动中,形成了实践性极强的垦殖文化,内容包括垦殖物质文化、垦殖精神文化、垦殖制度文化等。

自秦汉以来,在中国广阔的边疆又增添了一类重要的垦殖形式,即规模化的屯垦。秦始皇曾下旨将被灭六国的豪强共12万户迁徙至咸阳垦荒,后又将3万户农民迁移至琅琊台下垦殖。大将蒙恬在打败匈奴收复河南失地后,又将罪犯与贫民迁往那里屯垦以充实边防。然秦朝历史短暂,屯垦有始无终,真正将这项事业做成的是汉朝。汉文帝时期,晁错上《言兵事疏》《守边劝农疏》和《募民实塞疏》,提出徙民实边、寓兵于农的政策主张。武帝时期对匈奴由防御转为进攻,并以屯垦西域作为军粮供应的主要依托。公元前60年,汉在乌垒正式设立西域都护府管理屯田。自汉以后,西域屯垦时断时续达2000多年。产生了包括军垦、犯垦、民垦、商垦、回垦等不同的屯垦形式。屯垦军民“因戍营田,因田积谷,兼兵民之力,省飞挽之劳”,体现了自立自强的坚强意志和公忠体国的责任担当。他们“且战且耕”“裕军需,省转费”,展现了艰苦奋斗的劳动品质和“纾解民困”的利民情怀。

传统垦殖文化强调勤劳与节俭的统一。晚唐著名诗人李商隐就有诗云:“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破由奢”。[4]50在垦殖文化里,勤是指人们热爱劳动、自觉劳动、积极劳动、努力劳动和不辞辛劳的行为品质;俭是指人们在对自己生存状况理性认识的基础上,进而对个人、家庭、集体乃至国家的消费支出进行克制的行为和品质,是对劳动成果的珍惜。就垦殖活动而言,俭还意味着不贪婪地向自然界索取,严格遵循适度开垦、适量取用的原则,“不涸泽而渔,不焚林而猎”。勤与俭都体现了对劳动的尊重,二者密切关联,不可分割。如果只勤不俭,再多的垦殖成果也经不起浪费;如果只俭不勤,无论怎样节衣缩食,也终将因为无源头注入而受困扰。因此,中华民族始终坚持以勤劳创造财富、以节俭积累财富,将勤与俭和谐统一。

(二)红色垦殖文化提倡艰苦奋斗与勤俭建国

中国共产党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政党。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我国的垦殖事业发展到了全新的阶段,垦殖文化也达到了全新的高度。

在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后,由于日寇的进攻和国民党右翼势力的封锁,陕甘宁边区“曾经弄到几乎没有衣穿,没有油吃,没有纸,没有菜,战士没有鞋袜,工作人员在冬天没有被盖”。[5]892为了克服困难,继续抗日,党中央和毛泽东发出了“自己动手、自力更生”“发展生产、保障供给”的号召。边区留守部队分别到南泥湾、槐树庄、张村驿、大风川、小风川、豹子湾等地军垦屯田,其中王震率领的三五九旅奉命在南泥湾守卫延安的南大门,同时负责开荒生产。三五九旅在南泥湾坚持劳武结合,一边大练兵、一边大生产。大生产运动不仅产出物质成果,更结出精神硕果。军垦指战员们与天斗、与地斗、与敌斗,在艰苦中抗争,以奋斗求生存。他们在屯垦过程中培育和践行了以“自力更生、艰苦创业、同心同德、团结奋斗”为核心内容的南泥湾精神。南泥湾精神是延安精神的一部分,具有中国革命精神的红色基因。边区军垦文化是中国革命文化的一部分,拥有革命者用生命和鲜血染红的文化底色。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初,为保障粮食安全、支援社会建设、维护边疆稳定和安置复转军人,党中央、政务院和人民革命军事委员会决定拓展垦殖事业。1949冬天,已改编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军步兵第五师的三五九旅奉命进驻新疆。1954年10月,这支有着光荣军垦历史的部队脱掉了军装,组建为“新疆军区生产建设兵团”,担负起屯垦戍边的使命;1951年11月,为了打破帝国主义对我国天然橡胶等重要战略物资的封锁,华南垦殖局在广州成立。兼任首任局长的叶剑英向党中央建议,抽调约两万名解放军指战员组建林业工程第一师、第二师和一个独立团,作为橡胶垦殖的骨干力量,后来又加入了大批爱国华侨、知识青年等,他们突破北纬十七度巴西三叶橡胶的种植禁区,将其大面积成功北移;1954年6月,时任铁道兵司令员王震动员从朝鲜战场回国完成森林铁路修建任务后正待转业的铁道兵第五师官兵,请他们留下来开垦北大荒,后来又有大批转业军人、知识青年、支边农民等加入。就这样,以50多万复转官兵为主体的第一代农垦人,经过三场大的“会战”,完成了向边疆戈壁荒滩要粮要棉、突破北纬十七度生长禁区向热带雨林要橡胶和征服黑胶泥塘向“北大荒”要粮的艰巨任务。经过70多年的发展,今天的农垦已是覆盖全国31个省(区、市)、土地总面积约38.56万平方公里、拥有1780多个国有农场、1442.70万人口、6260多家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超过万亿的国有资产的庞大的经济社会系统。[6]37农垦文化就是农垦人在继承传统垦殖文化的基础上,在开荒种地、劈山植胶和屯垦戍边等实践过程中所创造并保存的精神成果。《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推进农垦改革发展的意见》(中发[2015]33号)指出:“大力弘扬‘艰苦奋斗、勇于开拓’的农垦精神,推进农垦文化建设,汇聚起推动农垦改革发展的强大精神力量”。[7]

农垦文化是中华优秀垦殖文化发展的最新阶段和最高成就,为中国农业现代化提供了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撑。农垦文化赞扬劳动光荣、崇尚劳动伟大、强调律己节用、提倡艰苦奋斗,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一部分。创垦之时,广大爱国官兵响应毛泽东主席号召,“把战斗的武器保存起来,拿起生产建设的武器”。[8]123他们带着新的国家使命,义无反顾地奔赴各大垦区。他们开荒种地、劈山植胶、屯垦戍边。劳动之繁重,“条件之恶劣,生活之困难,现在的人们是难以想象的”。[9]但是,垦荒大军没有被吓到,他们在党的坚强领导下,白手起家,用群体的辛劳与智慧为国家创造了巨量的物质财富和厚重的精神财富,他们是“大忠于祖国、大孝于人民”的孺子牛;是艰苦奋斗,辛劳一生的老黄牛;是勇于开拓,变大荒为大仓的拓荒牛。

二、中华优秀垦殖文化是劳动教育的重要资源

垦殖文化与劳动教育之间有着天然的联系。从西方的词源学来看,文化的英文单词“culture”起源于拉丁语“cultura”和“colere”,本意就是指耕作、栽培、养育等,也包含了对人的教育、培养和栽培等意涵。在传统农业社会,随着垦殖业的拓展,垦殖文化也相应地得到了发展,并形成了独具民族特色的垦殖文化大家族,劳动教育也自然而然地被置于这种垦殖文化的谱系之中。然而,随着中国工业化、城镇化进程的推进,垦殖文化也慢慢地被边缘化。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在中西方频繁的交流互动中,西方文化不断渗入,中国的劳动教育受到了多元文化的冲击,陷入越来越严重的“文化困惑”与“价值迷失”。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优秀传统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传承和发展的根本,如果丢掉了,就割断了精神命脉”。[10]中华优秀垦殖文化奠定了我国劳动教育的文化根脉、夯实了我国劳动教育的价值根基、确定了我国劳动教育的基本遵循,是劳动教育不可忽视的重要资源。

(一)中华优秀垦殖文化为我国劳动教育提供了丰厚的文化滋养

如果把劳动教育的对象比喻为成长之树,那么垦殖文化就是树木赖以扎稳根系和吸取营养的土壤。脱离了垦殖文化的根基和谱系,劳动教育便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垦殖文化既具有历史继承性,也具有鲜明的时代性,它真实地反映了不同时期垦荒、种植人员群体的思想规范、观念形态的总体特征。垦殖文化主要包括以下四个方面:垦殖知识与经验、垦殖人的思维方式、垦殖语言的符号表达和相关价值体系等。这四个方面相互依存,融汇于劳动教育活动过程之中,制约着劳动教育目的的确立、内容的选择、方法的使用等方方面面,共同担负起“以文化人”的育人使命。

在中国传统社会里,由于农业是最主要的经济形式,垦殖文化与劳动教育共生互促,浑然一体。然而,随着中国经济社会的整体转型,劳动教育遭遇严重的文化危机。一方面,外来文化大行其道,对中国劳动教育产生了严重的影响。在中国经济融入全球化进程的同时,各种西方文化思潮也在我国蔓延开来,如消费主义、个人主义、享乐主义、拜金主义等,它们已经在中国影响了数代人。外来文化侵蚀了中国传统文化的阵地、削弱了人们对民族文化的认同、冲击了垦殖文化对劳动教育的指导。另一方面,传统文化领地不断失守,劳动教育的文化根基被动摇。在中国大力推进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市场化、国际化的进程中,传统垦殖文化一度被一些人认为是过时的东西,因此受到冷落。劳动教育也因为外部环境的改变和本土文化传承的断裂而混乱失序。疏远垦殖文化之后的劳动教育变得越来越功利、越来越浮躁。有人将其简单化为技艺学习、有人将其戏剧化为休闲娱乐、有人将其丑化为对犯错者的惩罚……由于劳动教育逐步远离自然、远离体力、远离实践、远离荣耀,其价值引领出现了偏差,造成的后果就是“近年来一些青少年中出现了不珍惜劳动成果、不想劳动、不会劳动的现象”。[11]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华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的丰厚滋养”。[12]中华优秀垦殖文化是中华文化的杰出代表,为中国劳动教育提供了丰厚滋养,进而也为中华民族的繁衍生息和繁荣昌盛提供了丰厚滋养。因此,破解当前中国劳动教育中的文化困境,要突出强调中华文化,特别是要通过大力弘扬中华优秀垦殖文化来为劳动教育铸魂强基、固本培元。中华优秀垦殖文化倡导的艰苦奋斗精神,有利于培养青少年吃苦耐劳的劳动习惯。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劳动是一切幸福的源泉”。[13]他还告诫年轻人:“面对外部诱惑,要保持定力、严守规矩,用勤劳的双手和诚实的劳动创造美好生活,拒绝投机取巧、远离自作聪明”。[14]年轻一代要继承和弘扬艰苦奋斗的劳动传统,在劳动教育和劳动实践中涵养吃苦耐劳的“老黄牛”精神;中华优秀垦殖文化倡导的拓荒精神,有利于增强青少年创新劳动的进取意识,拓荒精神是垦殖文化的核心内容。随着时代变迁和文化演进,拓荒精神的内涵在不断深化,外延在不断扩大。年轻一代要大力弘扬拓荒精神,培养敢闯、敢试、敢破、敢立的干劲和勇气,争当新时代的“拓荒牛”。中华优秀垦殖文化强调农为邦本、重视民生福祉,有利于青少年树立正确的劳动价值观。在中华优秀垦殖文化里,劳动的价值不仅在于自己,更在于他人。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垦殖文化,要让受教育者始终情系人民、自觉造福于民,甘当为民服务的“孺子牛”。

(二)中华优秀垦殖文化为我国劳动教育确立了基本的价值遵循

劳动创造了人类社会的一切价值。劳动教育具有树德、增智、强体、育美的综合育人价值,是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要一环。中华优秀垦殖文化尊重劳动、重视劳动教育,其蕴含的辛勤劳动的奋斗精神、和谐劳动的生态旨趣、创新劳动的拓荒意志以及珍惜劳动成果的勤俭意识等,是中华民族千百年历史沉淀的集体智慧,奠定了我国劳动教育应始终坚守的价值原则。

然而,随着经济社会转型和外来文化冲击,我国的劳动教育一度陷入严重的价值危机。有人套用西方经济学的生产要素价值论观点,试图从根本上否认劳动价值论,这些人也大多轻视劳动教育的价值。有人被消费主义思想文化裹挟,偏激地把消费当做实现人生价值的目的,在他们眼里劳动被异化为消费的手段,劳动失去了内在意义,劳动的创造价值被淡化甚至被忽视,他们更不可能真正地重视劳动教育。有人将劳动教育异化为一种简单粗暴的管理方式,譬如教师让犯了错误的同学清理厕所、打扫操场、护理草坪等,这种将脏活、苦活、累活视为惩罚手段的做法,往往会让学生惧怕劳动、厌恶劳动,使他们无法正面理解劳动的价值。此外,劳动教育还存在日益严重的内容“知识化”、途径的“去身体化”和环境的“去自然化”等问题。只有教室里的劳动知识传授,没有“身临其境”的真实劳动体验;只重视劳动精神的培育,而忽视“身体力行”的实践;只在狭小天地里“模拟”演练,而不到大自然中去亲身感受……这样的劳动教育无法真正彰显其价值。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华文明源远流长,蕴育了中华民族的宝贵精神品格,培育了中国人民的崇高价值追求”。[15]中华优秀垦殖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根脉,是涵养正确劳动价值观的重要源泉。首先,中华优秀垦殖文化确定了我国劳动教育应始终坚守的价值取向。在漫长的垦殖历史进程中,中华民族养成了重视劳动、尊重劳动者和爱惜劳动成果的优良传统,这也是我国劳动教育应始终秉持的价值取向。马克思说:“任何一个民族,如果停止劳动,不用说一年,就是几个星期,也要灭亡”。[16]289中华文明能够绵延5000多年经久不衰,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我们民族崇尚劳动、爱惜民力、主张节俭,始终坚持以勤劳为本。其次,中华优秀垦殖文化明晰了劳动教育应始终遵循的价值规范。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劳动创造了中华民族,造就了中华民族的辉煌历史,也必将创造出中华民族的光明未来”。[17]作为劳动延续和创造未来的重要环节,我国劳动教育在长期的实践中形成了独特的价值规范,如吃苦耐劳、脚踏实地;顺天应时、尊重自然;御欲尚俭、物尽其用等,这些规范符合劳动教育规律,是我们宝贵的精神财富。

三、中华优秀垦殖文化引领下的劳动教育路径

在垦殖文化语境里,“孺子牛”“拓荒牛”和“老黄牛”是令人敬仰的美好形象,是广为人知的文化意象,蕴含着勤劳、善良的中国人民自强不息、砥砺奋进的精神密码,指明了一代代中国人筑梦、追梦的价值导向与行为取向。在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新征程中,应以“三牛”精神为引领,在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的高质量教育体系中不断强化劳动教育的基础地位,在整合家庭、学校、社会各方面力量的同时不断增强协同劳育的“合力”,在建章立制的基础上加大对劳动教育的多方面保障。

(一)在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的教育体系中不断强化劳动教育的基础性、全局性地位

在中华优秀垦殖文化当中,劳动教育是其它各类教育的统领。“三牛”精神引领下的劳动教育,不仅能够培养人们热爱劳动、劳动为民和勤劳自强的道德品质,还能够帮助人们增强体质、磨炼意志和养成吃苦耐劳的身体素质。人们不仅能够在劳动中丰富自己对人生的理解和认知,不断增强对自我发展及成功体验的审美情趣,还能够实现把知识进一步转化为能力,进而不断增进智慧等。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强调,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发展道路,以凝聚人心、完善人格、开发人力、培育人才、造福人民为工作目标,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这就要求构建符合国情、以人为本和“五育”并举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体系。只有全面系统整体地考虑德育智育体育美育以及劳动教育,才能真正实现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指出:“劳动教育是国民教育体系的重要内容,是学生成长的必要途径,具有树德、增智、强体、育美的综合育人价值”。

垦殖文化重视劳动教育。劳动教育不仅是“五育”之一,更是“五育”之基。通过加强劳动教育可以实现以劳树德、以劳增智、以劳强体、以劳育美,进而为个体的成长成才奠定坚实的基础。以劳树德是指通过强化劳动教育促进个体形成勤劳节俭、踏实肯干、敬业乐群、团结协作等高尚品格与良好品行;以劳增智是指通过强化劳动教育引导个体在劳动实践中不断丰富学识、增长见识、积累智慧;以劳强体是指通过强化劳动教育引导个体在劳动过程中不断增强体质、锤炼意志、健全品质;以劳育美是指通过强化劳动教育引导个体在劳动过程中体验劳动之真、体会劳动之善、体悟劳动之美,培养“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的劳动价值观。

(二)在整合家庭、学校、社会等劳动教育资源的过程中不断增强各方协同育人的“合力”

在中华优秀垦殖文化里,包含着丰富的耕读传家思想,古人强调耕读结合,学子们应该在参加完农忙之后入学,冬至后则离开学校从事农业生产。元代郑玉的《耕读堂记》也写道:“后世有能昼耕夜读以尽人道之常者……故能耕田以养其亲,读书以修其身。使比屋之人皆如鲍生,皆尽耕田之力、皆有读书之功,则人情自厚,风俗自淳,虽复三代之制不难矣”。在郑玉看来,要想家道不败落,就得既志于学又志于稼,像鲍生一样将耕与读二者统一起来,主张要将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而要真正实现这两者的结合,还需要家庭、学校和社会的协同工作。

事实上,家庭、学校和社会的协同一直都是推进劳动教育落到实处的根本途径。《意见》明确提出:家庭、学校、社会要各司其职,形成协同育人的整体格局。三方协同,可促进教育与生产劳动、日常生活劳动和服务性劳动更紧密地结合。

通过对耕读文化的现代诠释,充分调动家庭、学校和社会的积极性,推动生产劳动教育、日常生活劳动教育和服务性劳动教育走深走实。其一,家庭要发挥在劳动教育中的基础作用。家长要首先树立正确的劳动观念,支持和配合学校的劳动教育活动安排,坚持言传身教,让孩子的家庭劳动教育日常化,从而帮助他们尽早养成热爱劳动的好习惯。其二,学校要发挥在劳动教育中的主导作用。现代学校的功能已远非旧式私塾、学堂所能比拟,它们可以更好地保证劳动教育的规范化实施。学校承担起劳动教育的主体责任,根据学生身体发育情况,科学设计课内外劳动项目,采取灵活多样的形式,激发学生劳动的内在需求和动力,循序渐进地培养和提升学生的劳动能力;其三,社会要发挥在劳动教育中的支持作用。《意见》着重强调了各级政府部门的积极协调、高新企业的鼎立支持以及工青妇等群团组织的平台搭建等。只有大家都积极行动起来,才能营造全社会关心和支持劳动教育的良好氛围,才能保证劳动教育真正落到实处。

(三)在综合考虑各方实际基础上,逐步建立健全劳动教育保障机制

没有相应的保障机制,劳动教育就无法落地。《意见》明确要求“着力提升劳动教育支撑保障能力”,并强调要搞好拓展实践场所、建设人才队伍、健全经费投入、强化安全保障等工作。中华优秀垦殖文化倡导的耕读传家理念,内在地包含了对劳动教育所需的时间、场地等基本保障条件的考虑。随着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的开辟和人类文明新形态的创造,国家需要与之相适应的大量的高素质劳动者,这对劳动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开展高质量的劳动教育,就需要高层次的教育保障。

考虑到各地发展水平、自然条件等客观差异,劳动教育的保障条件不能简单划一,更不能盲目攀比,而应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量力而为,尽可能地做好劳动教育保障工作。一是要加大经费投入力度。各地要通过多种形式筹措资金,将中央补助资金、地方财政资金、社会支持资金等统筹起来使用,建设好校内劳动

教育场所和校外劳动教育实践基地,不断完善劳动教育设施,保证劳动教育器材、耗材等能及时得到补充。二是要抓好师资队伍建设。应根据新时代劳动教育的需要,积极采取多种措施建立起专兼职结合的高素质师资队伍。学校应配备必要的专任教师,还可酌情设立劳模工作室、技能大师工作室、荣誉教师岗位等,聘请相关行业专业人士担任劳动实践指导教师。三是要保证必要的劳动教育时间。根据《意见》指示,劳动教育作为必修课程应得到课时保证,其它课程也要预留一定时间将劳动教育融入其中,各类学校还要积极开展劳动周活动等。四是要多渠道拓展实践场所。推动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需要好的劳动教育实践场所。农村地区可安排相应土地、山林、草场等作为学农实践基地,城镇地区可确认一批企事业单位和社会机构,作为学生参加生产劳动、服务性劳动的实践场所。五是要强化劳动安全保障。一定要树牢安全意识,尽可能排查清除劳动实践中的安全隐患。制定劳动实践活动风险防控预案,完善应急与事故处理机制。强化劳动风险意识,建立健全安全教育与管理并重的劳动安全保障体系。

猜你喜欢

中华劳动文化
劳动创造美好生活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年味里的“虎文化”
快乐劳动 幸福成长
谁远谁近?
热爱劳动
Satiric Art in Gulliver’s Travels
An Analysis of "The Open Boat"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Naturalism
On the Images of Araby and Their Symbolic Meaning
A Study of the Feminism in Mary Shelly`s Frankenste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