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学生理论宣讲协同体系的构建
——以同济大学为例
2022-03-15矫雨航
葛 畅,矫雨航
(同济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上海 200092)
理论宣讲是传播党的先进理论、推动科学理论走进群众的重要途径,是统一思想认识、凝聚社会共识的重要举措。高校学生理论宣讲是当代大学生向人民群众传播党的创新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的重要途径,[1]是学生结合专业特点和社会需求开展理论学习和实践锻炼的创新工作方式,是高校建设“大思政课”的重要实践。2022年3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关于推动党史学习教育常态化长效化的意见》,指出党史学习教育既要精准有效覆盖,又要生动鲜活开展,使学党史、知党史、用党史在全社会蔚然成风。教育部2022年工作要点也强调,要巩固拓展教育系统党史学习教育成果,推动建立常态化长效化制度机制,深入推进党的历史和创新理论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2]高校推进“大思政课”和常态化长效化开展党史学习教育为高校学生理论宣讲活动的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机遇,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一、高校学生理论宣讲的现实审视
近年来,随着理论学习需求的不断提升,学生理论宣讲活动在全国各高校广泛开展,成为高校积极承担社会责任的重要环节和实践育人的重要载体。高校学生理论宣讲组织在校内外开展理论宣讲,不仅向大众传递理论知识,也为青年学生深入学思践悟新时代理论提供良好平台。由此,学生理论宣讲组织的建设受到广泛关注,相关的理论与实践探索不断深化。现有研究成果多聚焦于高校理论宣讲活动开展现状及理论宣讲社团建设情况,如熊钰等(2018)、高正礼(2017)、黄沐雨等(2018)、管天玉(2021)、董莹莹(2017)等以特定地区、特定高校为案例开展定性定量研究,对高校理论宣讲活动的成员参与、组织架构、外部支持、内容建设等内容进行分析;张琪等(2020)、李玲等(2021)、刘炳全等(2019)、李济沅(2020)、杨宏伟等(2019)则从较为宏观视角对高校理论宣讲活动育人功能的现实表现与内在逻辑进行整体性考察,对当前高校理论宣讲活动面临的现实挑战进行重点分析,并尝试提出解决方法。
从具体实践情况来看,当前学生理论宣讲组织发展迅速,宣讲活动广泛开展。经调研统计,同济大学现有学生宣讲团队15支,其中,校党委学研工部、校团委、校史馆等单位指导4支,专业学院指导11支,宣讲内容包括理论宣讲领学、学科文化宣讲、科普宣传互动、展馆志愿讲解等。从成立年限、团队规模、宣讲频率等方面来看,团队之间存在较大差异:7支团队成立不满2年,占47%;6支团队人数不足15人,占40%;仅2支团队人数超过50人,占13%;3支团队开展宣讲活动逾500场,占20%;8支团队开展理论宣讲活动不足100场,占53%;尤其是近两年新成立的7支团队中,仅3支实现常态化宣讲,4支团队仅在寒暑假或围绕重大活动开展阶段性宣讲。由此可见,高校学生理论宣讲实践机制仍需完善,工作实效有待进一步增强。通过对既有研究的梳理,结合高校理论宣讲实践经验,当前高校理论宣讲工作仍面临如下现实挑战和困境。
(一)内容逻辑系统性有待提高
内容逻辑系统性不足是指当前高校理论宣讲时长及深度有限、内容形式较为单一、叙事逻辑较为单薄、理论思维不够全面等问题。受限于青年学生讲师自身理论素养和内容把握能力,难以支撑时间较长的理论宣讲,当前高校学生理论宣讲实践常常以“微宣讲”的形式展开,这是青年学生讲师的供给能力与宣讲受众效果预期二者的平衡。区别于专家学者时长较长的专题报告,“微宣讲”通常时长较短,课程内容一般为1小时以内,有时甚至只有10-20分钟;同时,“微宣讲”的内容较为固定,常聚焦于特定主题、特定内容而缺少发散与深化,这就造成高校学生理论宣讲活动面临内容逻辑碎片化的问题,主要体现以下两方面。一是叙事逻辑较为单薄。“微宣讲”在实践中具有课件开发门槛较低、课程推广较容易、时间安排较灵活等优势,在宣讲工作具体开展和课务协调安排中有其合理性;但在客观上,这也造成课程内容设计“重故事而轻理论”“重个案而轻逻辑”的倾向,特别是在当前的大数据、人工智能、网络新媒体等新兴媒介技术的催化下,信息本身的碎片化传播与之产生合力,使得青年学生讲师容易产生惰性;课程呈现多以碎片化搜索、跳跃式阅读进行,止步于对个案本身进行分析、停留于碎片化的故事与案例的串联,忽略了对于个案所代表的深层理论逻辑的进一步思考,理论宣讲的内容易流于表面,缺乏逻辑的连贯性。二是理论思维较为陈旧。当前以“微宣讲”为特点的学生理论宣讲形式难以对系列个案所代表的理论现实进行深入探索,在一定程度上破坏了思想政治教育话语内容的完整性与系统性,也容易落于俗套,造成理论宣讲口号性、标语性的宣传话语特点,难以达成以理服人的宣讲效果,无法实现育人效果的不断深入,影响理论宣讲的深入性和有效性,不利于青年学生讲师理论水平的提升。
(二)人员组织统筹性有待增强
人员组织统筹性不足是指当前高校学生理论宣讲存在学生整体对理论宣讲的认同度亟待提高、学生宣讲员自主性与内生动力不足、理论宣讲类社团协同性欠佳等问题。近年来,理论宣讲育人功能的不断凸显,推进了学生理论宣讲组织的蓬勃发展,同一高校常有多个理论宣讲组织,但新成立团队较多、规模差异较大,这就造成两方面问题。一是理论宣讲主体认知程度不一。理论宣讲作为意识形态工作的组成部分,其本身具有较强的政治性,近年来随着高校思政工作逐渐深入,青年学生思想水平和政治觉悟不断提高,但部分学生对于思想政治教育的抵触心理和对理论学习的漠视情况仍然存在,影响高校学生理论宣讲活动的全员性;青年学生讲师所属宣讲组织不同,学历层次、学科背景、知识结构不同,理论基础不一,青年学生讲师培训体系不健全,部分青年学生讲师尚未真正实现理论思维内化和情感心理认同,无法激发提升个人理论素养与知识储备的内在动力和自主创新意识,影响高校学生理论宣讲活动的工作基础。二是理论宣讲组织体系缺乏统筹。当前高校学生理论宣讲活动的育人功能不断凸显,进一步推进了学生理论宣讲组织的快速发展,在此过程中多方主体参与了学生理论宣讲组织的建设,高校党委宣传部、学生工作部、团委、校史馆、马克思主义学院等单位通常牵头建设校级理论宣讲组织。但由于缺乏统筹规划,指导单位交流协作不足,存在宣讲内容缺乏特色、宣讲人员及课件无法共享、宣讲目标群体聚焦模糊等情况,难以形成全校整体性的理论宣讲体系,削弱了“大思政课”的全过程育人效果,不利于高校理论宣讲质量水平提升。
(三)资源渠道整合性有待优化
资源渠道整合性不足是指当前高校学生理论宣讲存在课堂内外渠道衔接不够、学校内外资源整合不足等问题。高校理论宣讲组织既是学习型组织,也是实践型组织,需要培训师资、实践路径等多种资源渠道,但在当前理论宣讲组织指导单位多元化的背景下,资源渠道分散化的问题难以解决,这在供给与需求两端均有体现。一是供给侧缺乏系统性支持。学生理论宣讲作为高校开展实践育人的载体之一,主要以第二课堂形式开展,起到以讲促学、交流进步的积极作用,但由于不同理论宣讲组织的指导单位之间缺乏协同,各宣讲团队之间交流有限,青年学生讲师培训内容和形式单一,无法充分发挥各指导单位的优势资源,尤其是缺乏与第一课堂及专业教师的有机联动,学生理论宣讲工作获取高水平讲师的专业支持不够,难以形成专业有效的常态化理论指导与宣讲培训机制,易出现“短期积极开展、长期后劲不足”的情况,导致学生理论宣讲活动处于课程研发支持力度薄弱、讲师培养成长后劲不足的不利处境。二是需求侧缺乏稳定性通路。作为各大高校思政工作的创新举措,多部门牵头建立的理论宣讲组织往往围绕各自工作要点分别打造课程、拓展资源,但客观上存在资源聚合困难的情况,难以高效匹配校内外理论宣讲需求与课程讲师供给;高校学生理论宣讲活动存在单一理论宣讲组织内部由于无法协调满足预约课程需求,而其他理论宣讲组织的青年学生讲师又无课可上的双重窘境;理论宣讲组织间难以实现预约需求、课程包、讲师库等各类实践路径渠道共享,通路打通难度较大,不利于资源统筹和优化配置,也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活动开展的效率。
二、高校学生理论宣讲的优化原则
基于上述现状分析,优化高校学生理论宣讲需要在理论宣讲内容、人员、渠道等多方面共同发力,理顺理论宣讲工作的整体逻辑,优化完善理论宣讲工作的组织架构,系统整合相关资源渠道,从而促进高校学生理论宣讲工作高质量发展。
(一)提高高校学生理论宣讲内容逻辑系统性
党史学习教育的广泛开展为高校学生理论宣讲的内容优化提供了良好契机。中共党史蕴含着丰富的政治营养和精神瑰宝,是高校学生理论宣讲的重要内容,在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党史学习教育要“准确把握党的历史发展的主题主线、主流本质,正确认识和科学评价党史上的重大事件、重要会议、重要人物”,[3]进一步为高校理论宣讲明确了系统性内容供给逻辑。一是确立理论宣讲的基本价值引领。即明确党史发展的“主题主线”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的两大历史任务:一个是求得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一个是实现国家繁荣富强和人民共同富裕;“主流本质”是对于百年党史的科学认识:中国共产党的一百年“是矢志践行初心使命的一百年,是筚路蓝缕奠基立业的一百年,是创造辉煌开辟未来的一百年”,[4]从而明确理论宣讲的政治性,引导学生把握历史唯物主义立场、观点、方法,牢固把握意识形态工作的话语权与领导权。二是明确理论宣讲的核心内容。即讲述党史上的重大事件、重要会议、重要人物,将之置于百年党史的宏大背景之中进行全面的、历史的、辩证的讲述,从而引导青年学生充分调动感性力量,加深对伟大建党精神的理解体会,进一步坚定“永远跟党走”的信念。三是确定理论宣讲的科学方法。开展理论宣讲必然要求对于中国共产党百年光辉历史进行全面学习与思考,从而引导学生在学讲党史的过程中切实运用马克思主义历史观——历史唯物主义的正确方法,对党史上的重大事件、重要会议、重要人物进行正确认识和科学评价。
(二)增强高校学生理论宣讲人员组织统筹性
教育部2022年工作要点指出,要实施“大思政课”建设方案,统筹推进本硕博、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支持建设一批思政课一体化基地。高校学生理论宣讲组织作为高校“大思政课”的内容供给之一,要针对不同服务对象,发挥各宣讲组织的优势,有统筹、有计划地进行宣讲人员的组织协同,进一步提高学生理论宣讲工作的贡献度。一是聚焦宣讲对象需求,增强课程针对性。学生理论宣讲组织在校内外开展主题理论宣讲,宣讲对象包括学生、居民、职场人士等年龄层次、知识积累、职业背景、社会阅历各不相同的宣讲对象,这些宣讲对象对于宣讲内容和形式的需求各异,这就要求各宣讲组织协同联动,打破组织壁垒,组建课程研发团队,针对不同群体进行针对性的课程设计和打磨,充分发挥各组织的人才优势,提高工作成效。二是发挥宣讲主体特色,提高队伍专业性。理论宣讲蕴含着广阔的探索空间,学生理论宣讲组织要充分发挥各组织和青年学生讲师的特点,结合指导单位和学生讲师的理论优势、专业特长等,找准切入点进行深入研究。如,由党委宣传部、校史馆、马克思主义学院等相关指导单位牵头,联合各类学生理论宣讲组织开展集体备课,联动优势资源,形成工作合力,邀请资深讲师开展理论知识和宣讲技能培训,提高各宣讲组织和青年学生讲师的理论水平和宣讲能力,持续激发宣讲主体内在动力;学生工作部、团委等相关指导单位牵头组织开展多种形式的团队建设,建立学生理论宣讲组织联席会议制度等常态化交流机制,提高青年学生讲师群体对于理论宣讲组织的组织认同和对自身的身份认同;专业学院、附属单位等学科特色宣讲团轮流开展课程试讲分享会,增进各学生宣讲组织交流分享,促进宣讲组织之间互相取长补短,深入挖掘各宣讲组织的特色,打造各宣讲组织和青年学生讲师的专长,形成不同宣讲主体的差异化优势。
(三)加强高校学生理论宣讲资源渠道整合性
新时代尤其是党史学习教育开展以来,大中小学校、企事业单位、街道社区、纪念场馆等社会各界对理论学习的需求日益增加,理论宣讲供需资源的整合成为高校理论宣讲队伍全面锻炼发展和宣讲组织服务效能优化的必然选择。一是对内联动一、二课堂资源。一方面,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课程作为高校开展理论学习教育的主渠道,课内理论学习、专业教师指导、课堂学习成果展示等教学过程是学生开展理论宣讲的必要知识积累和实践基础;另一方面,学生理论宣讲走进思政课堂、探索作为课程学习的有机组成部分,有利于形成思想政治教育主渠道与辅助渠道的有效联动,从供给侧推进“大思政课”建设。二是对外协同多方实践渠道。大中小学校、企事业单位、街道社区、纪念场馆等各类实践平台,为高校理论宣讲提供了良好载体,在积极开拓实践路径的同时,高校理论宣讲组织应当充分重视资源共享与整合,为青年学生讲师全面锻炼提升宣讲能力提供更多机遇,为宣讲对象提供更加符合实际需求的宣讲课程,打造更有影响力的服务实践品牌,提高高校学生理论宣讲的影响力。
三、高校学生理论宣讲协同体系的构建路径
构建高校理论宣讲协同体系,意指由多样化的高校学生理论宣讲组织共同组建学习实践团体,通过共同开展理论学习研讨与理论宣讲实践,共享信息与知识,在学思践悟中不断坚定理想信念,凝聚群体认同,实现理论性与实践性、集体性与自主性的有机统一,提高大学生理论宣讲的代入感、参与感和获得感。
(一)打造多元化课程体系,构建内容供给协同体系
多元课程体系是高校理论宣讲协同体系构建的重要依托,高校各理论宣讲组织要共同打造理论宣讲“课程包”,合力提供高质量课程内容。一是深入挖掘党史。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让青年首先在鲜活的党史故事中扎根深入学习,再结合个人经历深化理解,最终通过宣讲教学的形式予以传播,起到思想引领作用。二是讲活身边资源。聚焦“身边人、身边事”,创新传统教学模式,拉近宣讲人与听众的距离。充分利用红色文化资源,将光荣党史与校史、学科史相结合,打破时间与空间障碍,以青年视角讲清过去与未来,讲好先辈和“我们”。如同济大学时代声音传播社以同济人参与南浦大桥建设的历史开发“四史在校园”系列微团课——“南浦大桥:中国桥梁自主建设的开端”,讲述桥梁工程学科史,展现同济人与祖国同行、以科教济世的精神传承;西安交通大学学生微宣讲团从校史出发,讲述“西迁人”的奋斗精神,鼓励青年为西部发展、国家建设奉献智慧和力量。三是搭配应用场景。提供小规模、互动式、接地气的理论宣讲服务,开展送课进支部、进社区、进学校、进场馆、进网络等“送课上门”活动,提高党史教育的实效性。如复旦大学“星火”党员志愿服务队在上海市《共产党宣言》展示馆(陈望道旧居)讲解陈望道老先生翻译《共产党宣言》、追寻真理的故事。厦门大学、东南大学等全国各大高校采用“云团课”形式为战“疫”助力,课程内容饱含温情,宣讲对象自发通过发送弹幕为医护人员和志愿者点赞、送祝福,充分展现众志成城的抗疫精神。
(二)组建一体化讲师队伍,构建素质提升协同体系
优质讲师队伍是高校理论宣讲协同体系构建的重要基础,高校要充分发挥组织优势,培养理论宣讲“领学人”,带领全体青年学生讲师队伍提升综合素质。一是协同整合资源。统筹校院两级各类学生理论宣讲组织,化各自“单枪匹马”为全体“并肩作战”,以学生理论宣讲为切入点,集全校优势资源打造一支全学科覆盖的青年学生讲师队伍。如,南开大学成才报国青年宣讲团包括了青马工程培训班学员领学团以及“学生永怀精神宣讲团”等多个基层特色学生宣讲团队。二是抓好关键少数。从党支部、团支部、志愿服务团队、实践团队、学生社团、学生会组织等学生组织和获评青年五四奖章等荣誉的青年榜样中,集中遴选优质青年学生讲师,有效保障课程供给数量和质量。面向不同受众群体,紧密结合其所处培养环节和需求特点,分层分类筹备特色宣讲活动,一改一刀切的形式,安排最契合宣讲对象需求的青年学生讲师,精准策划、精准投放、精准服务,充分引起共鸣,满足个性化要求。三是开展专业培训。提高青年学生讲师理论水平和授课能力,邀请优秀思政课教师指导培训,前往各类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实践参访,开展集中备课、试讲、交流研讨、考核评优等,助力青年学生讲师夯实理论基础、丰富实践阅历。如上海理工大学“百人讲百年”大学生党史宣讲团,特聘了专家学者作为指导教师,开发党史宣讲主题微课,建立大学生党史学习教育专题资源库,既为青年学生讲师提供多维锻炼平台和多元展示空间,又为听众提供党史学习资源和途径,使得讲、学双方共同进步。
(三)引入长效化工作机制,构建实践服务协同体系
长效工作机制是打造高校理论宣讲协同体系的重要保障,高校要拓展实践平台,共享理论宣讲“源文件”,积极投身社会服务。一是注重长期培养。青年学生讲师队伍要将重大节点学习研讨和常态化备课交流相结合,开展相关主题沙龙和讲师轮训等培训,为青年学生讲师拓宽交流路径,营造良好的成长环境,在与志同道合的校内外青年学生讲师互学互鉴中,提高青年学生讲师对理论宣讲工作的认识,坚定长期从事理论宣讲工作的决心,提高青年学生讲师的身份认同。二是共建宣讲联盟。将高校青年理论宣讲融入大中小一体化教育中,探索建立长效联动机制,形成大中小理论宣讲合力,从各个年龄层的不同视角出发,共同讲好党史故事、中国故事、学校故事、青少年故事,进一步扩大宣讲范围,有效提高育人成效。如同济大学成立“大中小思政一体化同济大学时代声音宣讲联盟”,协同同济大学基础教育集团共建“大中小思政一体化志愿服务实践基地”,为大中小学生讲师搭建广阔的常态化锻炼平台,为社会提供内容形式更为丰富的党史宣讲志愿服务。三是共享实践平台。利用高校资源聚集优势,拓展课堂至学校周边的社区、企事业单位、中小学、园区等,让广大青年学生讲师在讲课过程中不断打磨课程、积累经验,同时扩大宣讲服务的辐射范围,提高社会贡献度,形成全员参与、全员学习、全员进步的社会氛围。如同济青年志愿宣讲团发挥区域优势,整合社区、高校、科研机构等区域内各领域青年讲师,共同讲好党史故事、弘扬建党精神。
作为高校“大思政课”建设的重要内容,高校学生理论宣讲以思想育人筑牢意识根基、以组织育人锻造标杆品格、以实践育人践行知行合一、以文化育人涵养家国情怀。[5]把握高校“大思政课”建设和党史学习教育常态化、长效化开展的重要机遇,构建高校理论宣讲协同体系,将有助于破解高校理论宣讲的现实困境,切实发挥高校学生理论宣讲的育人功能,为培养堪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发挥更大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