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研究生校园文化育人研究
——基于7所省属师范类大学的调研
2022-03-15严俊
严 俊
(安徽师范大学研究生院,安徽芜湖 241003)
研究生校园文化育人是高校实现立德树人、人才培养的重要途径之一,也是高等教育时代发展的必然趋势。在推进研究生校园文化建设中,高校应充分发挥主体意识,坚持“三全育人”的工作理念,不断提升研究生的教育质量,扎实推进校园文化育人工作,落实高校“为谁培养人才”“怎样培养人才”的建设目标。
一、研究生校园文化育人的概念及特征
研究高校校园文化对研究生育人工作的功能,需要对高校校园文化、研究生校园文化育人这两个概念深入地探讨,从内涵、特征上予以分析,为高校研究生校园文化育人研究奠定理论基础。
高校校园文化是指在高校校园的特定范围内,由所有校园人在与教育和被教育有关的一切过程中创造形成的物质、精神财富及其创造形成过程的总和。校园人既包括广大的师生,也包括校园中的管理者、服务者。这一过程包含了教学、管理、服务、学习、文化活动、日常生活等各个环节。[1]
研究生校园文化育人是指高校在特定的时空下,以全体研究生和高校教师为主体,以立德树人为根本目标,形成共同的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制度文化和行为文化等,具体表现为师生共同的行为准则和价值追求。
研究生校园文化育人工作相较与本科生的校园文化育人工作,具有开放性、专业性和实践性等特征。研究生校园文化育人工作是加强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抓手,是提升研究生综合文化素质的有效途径,对本科生的校园文化育人工作具有引领和示范作用。
二、研究生校园文化育人工作的现状与问题
为了有针对性地了解高校全日制研究生校园文化育人工作的组织情况、育人质量和服务质量的满意度,此次抽样调查采用线上问卷和电话访谈的方式,选取7所省属师范类院校:安徽师范大学、山东师范大学、南京师范大学、江西师范大学、贵州师范大学、云南师范大学、广西师范大学等1400名全日制在校研究生为样本,其中有效问卷1253份,有效率为89.50%。男生为523人,占41.70%,女生为730人,占58.30%。样本中学科门类信息缺失者占1.88%,学科门类占比由高到低依次为:文学(19.51%)、理学(15.72%)、工学(13.79%)、管理学(10.54%)、教育学(9.25%)、哲学(7.46%)、历史学(6.43%)、经济学(5.58%)、艺术学(4.36%)、法学(2.91%)和农学(2.57%)。
(一)高校研究生校园文化育人工作的现状
1.参加校园文化活动的动机。根据数据统计结果显示,全日制硕士学位研究生参加校园文化活动的学习动机,主要体现在外部动机上,有33.65%的学生认为“文化活动是学校安排的,必须参加”,22.18%的学生是因为“老师上课点名,不得不上”,15.18%的学生是“为了拿到学分,应付考试”选择参加。而有28.99%的学生因为内在动机,如个人学习兴趣、提高个人综合素质等原因选择参与校园文化活动,其中,有15.87%的学生认为“文化活动内容有意义,感兴趣”,值得学,还有13.12%的人选择“学知识”的理由。
2.组织校园文化育人活动的方式。育人活动方式的合理使用,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研究生校园文化育人的质量。因此,合理的文化活动方式是构建研究生校园文化育人体系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有41.20%的研究生选择参加了人文素质社团活动,28.16%的学生选择参加了文娱体育活动,18.26%的学生参加了科技竞赛活动,12.38%的学生参加了“其它”活动。通过这些数据显示,高校研究生的文化育人工作所涵盖的内容非常多,其中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是重要的组成部分,继承优秀的文化传统对学生的“三观”形成具有重要的意义。
3.有关校园文化资源的建设。文化育人是满足研究生文化需求,促进研究生自我发展的过程。近年来,优秀文化资源的发现、提炼和积累,受到人们越来越多的关注。校园文化资源从内容上可以分为道德文化、学术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物质文化等;从使用的空间上可以分为课堂文化、平台文化、校际文化等。在研究生认为的校园文化资源最紧缺或最严重的问题中,有52.36%的学生认为校园文化育人平台建设不足,有48.19%的学生认为学校文化育人课程资源不足,还有46.55%学生认为高校文化资源不足,文化活动存在闭门造车的现象。在访谈中有66.74%的学生希望高校间能加强联系,达成文化资源共享联盟,促进优秀文化成果共享。
4.校园文化课程的教学使用方式。现代化的信息教学手段正在被逐步运用到研究生校园文化育人教学和社团工作中,研究生对于多样性的文化课程和开展方式还是充满期待的。有48.26%的学生最期待课堂上使用案例教学、多媒体教学和研讨式教学相结合的混合式教学模式,有25.13%的学生希望课堂上使用多媒体教学方式,13.80%的学生选择研讨式的教学方式,12.81%的学生选择案例式的教学方式。
5.校园文化的主体参与情况。研究生校园文化建设的主体就是所有校园人,即生活在校园中师生的集合体。在对研究生校园文化建设主体参与情况的调查中,有51.80%的研究生认为自己是参与校园文化建设的主体,36.40%的学生认为自己和老师都是参与的主体,10.10%的学生认为教师是参与主体,还有1.70%的学生认为是其他管理人员。主体的共同参与和协作是校园文化生长、传递、延续和发展的根本保证。
6.校园文化育人诉求情况。校园文化育人诉求指研究生对高校的文化育人要求以及期望。在对研究生校园文化育人工作的希望与诉求调查中,有42.51%的研究生希望校园文化的开展形式能够多样化,有33.24%的研究生希望文化育人的内容能更丰富,建议加强学校的文化育人资源平台的建设,有25.18%的研究生希望学校能与校外同类院校加强联系,共同开展活动。
7.校园文化育人质量评价。研究生校园文化育人质量评价是以立德树人为根本目的、以实现“三全育人”为根本目标,由育人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组织保障体系、制度保障体系、资源保障体系和服务保障体系等组成。本文主要从评价对象的校园环境满意度以及制度文化的评价两方面来分析。
(1)校园环境现状满意度评价
学生满意度理论最早起源于美国,满意度调查给国家、政府、高校提供了一个从学生角度系统观测教育服务质量的新途径,是监测高等教育运行质量的有效手段。[2]根据调查结果显示,全日制硕士学位研究生对校园物质文化环境的总体满意度不高,仅有14.51%的人对学校的绿化环境、图书设备等表示“非常满意”,32.14%的研究生“比较满意”。此外,对校园精神文化方面感到不满意的研究生比例高达25.50%。
(2)制度文化评价
制度文化作为一种约束性的文化,它既对校园文化成员的行为进行约束和规范,同时作为一种保障性的文化,它又能促进校园文化管理保障体系的建立。研究生对校园制度文化的评价和认可从两个维度进行考量。一是从符合规定维度考察研究生制度文化育人工作质量,关注校园文化育人理念是否先进、组织是否健全、条件是否齐备、队伍是否精干、机制是否顺畅等,从而判断制度文化对文化育人目标的坚守情况。二是从需要满足维度考察高校研究生校园文化育人服务质量,关注研究生主观认可度和客观接受度、判定制度文化育人对研究生成长需要的适应度,从而提高研究生对社会进步需要的贡献度和满足度。根据调查结果显示,全日制学术学位研究生对校园文化制度文化的总体满意度不高,为50.02%。其中,有22.39%的研究生对学校校园文化的制度文化表示“还能改善”,还有11.42%和16.21%的人表示“需要发展”和“需要建设”。通过调研发现,7所高校都没有独立的研究生校园文化建设组织机构,都是挂靠在本科的文化育人工作体系之内,研究生文化育人工作制度不完善。
(二)研究生校园文化育人工作存在的问题
研究生校园文化育人工作的核心在于“育人机制、育人资源和育人实践”。通过调研发现,当前各高校普遍存在研究生文化育人机制不健全、文化育人公共课课程资源和开课资源不足、文化育人考核机制运行不畅等问题。
1.文化育人机构不健全。在现实实践中,很多高校没有发挥好校园文化建设机构的功能和作用,文化制度方面不完备、文化育人活动形式单一、文化活动内涵不够,单纯为丰富校园文化而开展活动,文化育人活动存在流于形式的现象。
2.文化育人保障机制不完善。通过对研究生指导教师和管理工作者的访谈了解到,大多数高校更重视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对文化育人专项活动投入的经费有限,使得一些文化育人活动无法顺利开展或者效果甚微。部分高校还存在对育人队伍的建设与发展重视程度不够,没有建立考核和激励机制,部分教师工作积极性稍显不足。
3.文化资源共享能力不足。各个高校都很重视自身校园文化传播手段的建设,能充分利用学校的校报、校刊、校园广播、校园网站、官微等,将文化宣传内容规范化、制度化,通过励志题材、感恩题材、红色题材内容的宣传,引导研究生树立正确的理想信念。[3]但是也存在文化活动“闭门造车”、文化育人课程资源开发不足的现象。高校间的文化育人联盟平台尚未搭建成功、文化资源共享能力微弱、缺乏校际间的工作经验交流,高校研究生之间缺乏更多的交流,文化育人成果转化率低。
4.文化育人评价体系不健全。近年来随着高等教育规模的不断扩大,高校之间的各项竞争也日趋激烈。在目前的高校排名评价系统中,学位点数、生源录取率、就业率等都是主要的评价指标,这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校园文化评价被忽视的现象。研究生校园文化评价体系的构建,需要全面加强对校园文化建设的指导思想、组织机构、经费投入、校风建设、人文环境、特色校园文化建设等诸方面的关注,方能更有效地对研究生校园文化的建设进行科学有效的诊断。课题组通过调研发现研究生校园文化建设存在的问题和困境,积极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案。从短期来看,大幅改善研究生教育资源的分配现状不大可能,唯有高校自身转变理念,探索出符合自身特色的管理机制,提高研究生文化教育资源的配置效率。[4]因此,高校迫切需要利用现代化的信息技术,整合、优化文化优质资源,建立校院和校际研究生文化资源共享平台。利用平台大数据的优势,完成文化机构、规章制度、文化课程、文化活动等的建构,强化研究生校园文化育人体系的评估与服务功能。
三、师范院校研究生校园文化育人工作的推进策略
2020年4月,教育部等八部门在《关于加快构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体系的意见》中提出,要“繁荣校园文化。坚持培育优良校风教风学风,持续开展文明校园创建活动。建设一批文化传承基地。发挥校园建筑景观、文物和校史校训校歌的文化价值。加强高校原创文化精品创作与推广”。[5]这为师范类院校如何全面完善研究生校园文化育人机制、提升研究生校园文化育人质量提供了指导。
(一)完善研究生校园文化育人机制
1.设立校院两级学生校园文化领导机构。课题组通过调研发现,在一些省属师范类大学研究生校园文化建设取得的成功经验里,校园文化建设办公室发挥了指导性的作用。鉴于这些成功经验,建议高校从顶层设计考虑,理顺本科生和研究生校园文化管理关系,构建校、院两级学生校园文化建设领导机构。校级校园文化建设领导组由学校党委副书记担任组长,研究生主管部门负责人、本科生主管部门负责人、宣传部负责人、保卫处负责人、后勤管理处负责人等任副组长,各学生培养单位副书记任成员。下设校园文化建设办公室,由专人负责本科生和研究生的校园文化建设与管理。为了完善相应的组织功能,办公室可下设“文化宣传组”“社团管理组”“财务办公组”等部门。培养单位的学生校园文化建设组织结构可参照学校的结构模式进行设立。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立足学校区域文化特点,构建本土化、有特色的校园文化育人体系,加强资源共享,探索高校本—硕—博一体融合的校园文化育人工作新模式。
2.健全研究生校园文化育人制度。坚持以制度护航,制定《进一步改进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工作的意见》《进一步加强人文素养和科学精神教育必修课和选修课教学工作的意见》《研究生校园文化体系建设指导意见》等文件制度,明晰任务、夯实责任,凝聚工作合力。深化教材、教师、教学等领域的改革创新,全面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帮助研究生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提升自觉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和方法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实现立德树人的根本目标。同时注重发挥研究生社团的主阵地作用,把人文素质和科学精神教育融入到研究生人才培养的全过程,推进研究生素质教育。高校的各保障部门应在校园环境、校园安全、食品质量、教室环境、宿舍环境等服务工作中,使学生感受到来自校园文化教育的人文关怀和文化熏陶。形成高校教学、管理、服务岗位齐抓共管的全员育人局面,保障研究生校园文化建设的顺利进行。
(二)构建信息化的研究生校园文化智慧平台
1.文化资源体系的设计。研究生校园文化资源内容主要包括校园文化讲座模块、校园文化知识竞赛模块、校园文化宣传片模块、文化素质教育课程模块、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模块等。校园文化讲座模块主要是将思想政治教育、学术道德规范与高校校风、校训、办学理念相结合,强化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育人效果。校园文化知识竞赛模块主要通过丰富多彩的文化知识竞赛活动,加强学生间的交流,将校园文化内化于研究生的日常学习生活中。校园文化宣传片模块主要通过信息化的技术手段,将体现校园文化理念、价值、特色的内容展现出来,帮助学生深化对校园文化内涵的认识等。
2.文化资源平台的设计。在构建研究生校园文化网络资源模型时,需要将网络页面做到简洁明了,注重提高研究生的学习参与率。页面内容分为文化课程简介、讲座报告简介、优秀导师团队介绍、文化活动展示、学习交流版块等专项,各个项目互相独立又存在着一定的联系。高校主管部门可以依托师范类院校的优势,凸显教师教育特色,按照文史经典与世界文化、数理化基础与科学精神、艺术欣赏与审美体验、人文素养与社会责任等不同模块设置课程,深化教师教育课程改革;依托政府、科研院所、企事业单位等科研项目,有效整合校内外的教育实践资源,开拓研究生文化创新创业活动基地,以教助学,以学促教。不断丰富研究生校园文化内涵,增强研究生文化自觉,坚定文化自信。
3.文化资源平台的管理。学校要充分发挥网络等新型媒体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的重要作用,建设好融思想性、知识性、趣味性、服务性于一体的校园文化资源管理平台,不断拓展校园文化建设的渠道和空间,积极开展健康向上、丰富多彩的网络文化活动,形成网络文化建设工作体系,牢牢把握网络文化建设主动权,使网络成为校园文化建设新阵地。[6]在丰富多彩的各类研究生文化活动中,融入思想政治元素,深挖校园文化内涵,找到两者的最佳结合点,开展特色化、项目化的实践活动,助力思想政治课实践教学高效开展。研究生辅导员、心理健康咨询教师,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对研究生进行思想引导,还可以通过文化资源平台关注学生的内心想法和思想动态,对学生进行线上辅导与帮助。学校可以充分发挥各级研究生会、研究生社团等研究生组织在校园文化平台建设中的重要作用,全面推进研究生“三全育人”工作,提高育人成效。
(三)推进研究生校园文化评价机制建设
把研究生校园文化建设工作落到实处,对研究生校园文化建设做出实事求是、准确的分析评价,有利于改进提升。要建立和完善研究生校园文化建设评价机制,将校园文化建设纳入到学校教育教学评估体系中,以评促建、以评促管、以评促改。[7]高校要构建研究生校园文化建设评价机制,首先需要建立研究生校园文化的质量监控体系,随后建立与体系相关的各类标准,最后根据目标设计、组织保障、监控方法、反馈调控等形成闭环监控,完成评价机制。
1.设立评价机制标准。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引领,坚持“三全育人”的协同育人机制,围绕研究生校园文化教育内涵,结合高校各自的实际,确立具有针对性的评估标准,建立具体的制度,保证评价的时效性和科学性。所有的校园文化工作开展均需要设计科学的管理流程,实现所有事项的信息化管理,明确质量监控标准,是研究生校园文化资源管理平台运行的基础保障。高校在具体实施中要把握以下重点:利用这一平台,建立起丰富优质的文化课程学习资源,建立起各类文化活动资料库;制定研究生通识课程的选修政策;鼓励研究生自主设计文化活动案例,开展成果评选、成果展示等。鼓励高校间交流研究生校园文化资源平台经验,实现优质资源共享和共创。
2.完善评价激励制度。为了实现对研究生校园文化资源平台的优化管理和实时监控,高校需要建立起相应的评价激励制度。建立文化课程督导制度和实践活动监管制度。建立师生双向评价制度,客观地评价教师的教学情况和学生的课堂参与情况。建立文化课程和文化活动第三方评价制度,给予文化课教学和文化活动质量更客观、公正的评价,促进文化课程和文化活动质量提升。
3.健全质量监控评价体系。通过研究生校园文化资源平台进行质量监控与评价,需要考量校园文化建设的指导思想、校园文化建设的组织机构和经费投入情况、校风学风建设、人文素养和科学精神教育、文化活动的开展情况、校园人文环境建设、特色校园文化建设等多项评价指标,有针对性地对校园文化的建设进行诊断。建立和完善校园文化工作检查评估制度,借鉴管理科学中的检测与评估方法,对研究生校园文化工作进行全面分析,注重从教师、学生角度多维度进行客观而有效地分析、评价,对应做出相应的结果反馈,指导现行的文件制度修订,为保证校园文化建设长效机制的有效运行提供可靠保障。
文化育人工作作为全面推进“三全育人”工作的重要抓手之一,迫切需要我们加强理论探索,积极研究新形势下如何加强和改进研究生校园文化建设的新思路、新举措,切实解决在校园文化建设进程中遇到的实际问题和困难,大力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的可操作性和实效性,扎实推进校园文化育人工作,从而提高研究生的培养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