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十八大以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研究的成果与进展
2022-03-15黄渊林
黄渊林
(北京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北京 100875)
党的十八大以来,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探索和研究取得了丰富的经验与成果,为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发展打下深厚的理论和实践基础。在新时代背景下,进一步改进和深化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方法,需要立足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发展过程中的理论与经验,结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高等教育事业的现实需要,深刻把握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发展趋势。
一、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发展史的研究成果更加丰硕
党的十八大以来,学界对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发展历程给予了较多关注,在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发展史的研究方面取得丰硕成果,从中国古代、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改革开放以来等多个角度对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发展展开了多方面的研究。
(一)中国古代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研究
思想政治教育学科虽是在1984年才正式设立,但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自古有之,中国古代的统治者为了保证其思想在国家中占据统治地位,无不采用各种行之有效的思想政治教育方法,以此实现思想上和政治上的统治。党的十八大以来,学界进一步发掘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思想政治教育元素,主要从社会教化和自我修身两个角度对中国古代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展开研究。从社会教化的角度来看,主要包含四类方法:一是教育灌输、化民成俗的方法,这种方法通过编写经书、发布箴规等方式,强调主流意识形态的灌输。二是身教示范、以身作则的方法,这种教育方法强调教育者应通过自身的行动示范来影响、教导受教育者。三是注重个性、因材施教的方法,强调根据不同的学生对症下药,使他们各有成就。四是环境熏染、潜移默化的方法。除此之外,还包括启发诱导、循序渐进的方法,艺术陶冶、寓教于乐的方法。从自我修身的角度来看,主要包括学思并重、克己内省、慎独自律、践履笃行等四类方法。[1]
(二)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研究
中国共产党在百年来长期的革命、建设和改革实践中也积累了丰富的思想政治教育经验,掌握了行之有效的思想政治教育方法。有学者立足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年的历史背景,深入研究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发展历程,并从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与方法之间的互动关系出发,梳理了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发展状况。[2]有学者从理论和实践两个维度出发,总结了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在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各个时期所取得的成就和积累的经验及不同历史时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特点。
(三)改革开放以来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研究
改革开放以来,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研究呈现出科学化、专业化的发展特征,不仅在具体方法的运用上更加重视教育对象的主体地位,更加强调心理疏导等教育方法,还在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理论体系的构建上更加注重理论思维。有学者系统梳理了思想政治教育学科成立三十年来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论研究的发展历程,从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论的基本问题出发,探讨了思想政治教育具体方法、研究方法与研究范式在三十年间的运用与发展,总结了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论研究热点的发展变化及其演进趋势。有学者运用定量分析法对2008年至2018年期间思想政治教育研究方法的发展过程进行梳理,发现与2008年以前相比,2008年至2018年期间思想政治教育研究方法呈现出三大特点:一是从经验走向理论,思辨研究取代经验研究成为主流;二是从研究范式来看,实证研究开始走向大众视野;三是从单一转向多元,量化和质性的结合、多学科研究方法进入研究视野。
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理论建构的研究基础更加坚实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系统化发展离不开对理论基础的深化研究,马克思主义理论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基石,为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研究提供了指引。党的十八大以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理论基础的研究主要从马克思主义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经典著作、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论述以及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论研究等多个方面展开。
(一)马克思主义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经典著作中的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研究
有学者从马克思主义经典文献入手,归纳出马克思、恩格斯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价值指向,论证了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内蕴的深厚马克思主义理论基础,并提出了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方法需要坚持的价值原则。马克思、恩格斯的经典文本中确立了马克思主义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法论原则,即思想政治教育既要坚持无产阶级立场又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注意灵活使用富有针对性的思想政治教育方法。[3]
(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相关论述研究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思想政治工作,围绕优化思想政治教育方法、提升思想政治教育实效做出了一系列重要论述。有研究提出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论述为做好新时期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理论指南和方法指导,即通过读书学习加强党性修养、坚定理想信念;运用中华民族创造的宝贵精神财富来以文化人;深入学习先进人物,将先进人物的典型事迹讲活、讲透,使其成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生动教材。有学者通过归纳总结得出了习近平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四个结合”与“四个突出”:强调理论教育和实践教育相结合,更加突出强调实践教育;强调自我教育和榜样引领相结合,更加突出榜样引领;强调网下教育和网上教育相结合,更加突出网上教育;强调教育内容的严肃性和教育语言的生动性相结合,更加突出教育语言的生动性。[4]
(三)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论研究
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论是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理论体系。党的十八大以来,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论研究主要从三方面进行:一是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论体系构建研究。有学者基于复杂系统论的视角,认为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论体系的构建经历了具体方法的探索、基于过程方法论、基于认识论的方法论、基于矛盾转化过程的方法论等过程,未来将沿着基于复杂系统论的方法论方向发展。二是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研究范式,有学者从优化思想政治教育的研究范式建构出发,提出要对现行的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系统加以廓清,厘清其间的层次及逻辑关联,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研究方式中需大量采用试验和实验研究的方式。在借鉴西方有关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方法的主张时,应使之经过“中国化”的洗礼。还需要区分思想政治工作的研究方法与思想政治教育研究范式的方法两个不同领域的方法。[5]学界还展开了进一步的研究,提出要规避“‘学科方法论’与‘实践工作方法论’混同现象以及‘具体研究方法’替代‘学科方法论’的研究误区。三是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现代化研究。有学者认为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现代化过程中或多或少地存在着“唯现代化”“去政治化”“泛娱乐化”“偏移植化”等偏向问题,并针对这些偏向问题,剖析了其成因,并提出解决这些问题的守正之策。[6]
三、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具体方法的研究体系化特征更加明显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具体方法是指高校在思想政治教育实践中所具体采用的方法和手段之和,是一个复杂的体系,有着丰富的层次、结构和功能。党的十八大以来,学界在遵循思想政治教育发展规律的基础上,从思想政治教育认识方法、实施方法和评估方法三个维度展开深入研究,形成了系统化的研究成果。
(一)思想政治教育认识方法研究
近年来,思想政治教育认识方法与大数据、云计算等信息技术相结合的趋势愈发明显,引起了学界的广泛关注和争议。从研究的关注重点来看,主要是从大数据等信息技术的应用价值出发,探讨这一技术何以实现思想政治教育认识方法的革新。有学者提出,运用大数据技术可以掌握大学生在互联网等虚拟空间中的数字足迹,通过对这些数据的整合、分析和挖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可以更加真实地了解大学生的思想、行为动态,并通过建立数据库和数据模型实现未来思想和行为预测,从而实现更加科学精准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在大数据预测的具体操作层面,有学者提出可以运用云计算、大数据等技术,整合教务系统、图书借阅管理系统、一卡通系统与校园网管理系统等的相关数据,经过数据筛选,抽象出反映学生的性格、习惯等多个维度的用户特征画像,从而实现对大学生思想行为状态和变化的精准认知。然而这一观点的反对者认为,思想与行为不可以简单地归为因果关系,从人的行为中难以准确地预测人的思想动机,当下研究中对思想趋势的预测、推断往往是基于理想的、简单的前提条件,而在现实环境复杂、理论支撑不足的情况下,这种预测很难达到精准的程度。[6]
(二)思想政治教育实施方法研究
近年来,思想政治教育实施方法的研究呈现出两个趋向。一是从整体层面探讨思想政治教育实施方法的体系构建,有学者对思想政治教育实施方法的体系构建进行了新尝试,认为思想政治教育方法主要包括说理教育法、实践参与法、榜样教育法、自我教育法、舆论引导法、激励教育法、隐性教育法和心理咨询法等,这几种教育方法共同构成了思想政治教育实施方法体系。在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实施方法的构建上,有学者提出可以按照参与者、组织者的主次作用,从五个方面构建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实施方法体系。二是从个体层面探讨单个思想政治教育实施方法的发展变化。这一方面的研究成果较多,呈现出百花齐放之势,例如有研究认为随着时代的发展,说理教育法虽然仍是党的思想政治教育的传统优势,然而单一的说理教育法也逐渐显现出一定的局限性,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要注重与教育对象的双向互动,运用好心理疏导法。还有研究结合当代大学生的心理特点,借鉴心理学、教育学等学科的相关理论知识,探究分析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情境创设方法,提出了语言描述设境法、新型传媒设境法、实践活动设境法和色彩影音设境法等教育实施方法。
(三)思想政治教育评估方法研究
近年来,思想政治教育评估方法研究呈现出系统化的发展趋势,评估体系构建研究从零星到系统,形成了丰厚的研究成果。针对评估指标体系构建的方式与途径,有学者提出,要以科学理念为引领,重视理论与实践的良性互动,综合运用多种方式方法,优化评价过程与测评方式,建构稳定性与发展性相统一、全面性与针对性相统一、内涵性与开放性相统一、前瞻性与动态性相统一的质量评价指标体系。[8]有学者提出在不同时间段下强化追踪评价、在多元评价主体下坚持党的统领、在全面评价内容下促进评价改革等关键环节。
四、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研究的发展趋势
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发展,从根本趋势上来看是为了回应时代发展之需,面向未来的思想政治教育方法需要着力于理论构建、坚持实践导向、贯穿治理理念、创新运用信息技术,推动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发展。
(一)更加着力理论建构,不断深化和优化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体系建构
方法的发展离不开理论的支撑,基础理论是思想政治教育方法体系构建的基石,也是方法研究深化发展的前提。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经历了数十年的发展,在基础理论层面积累和沉淀了丰富的研究成果,为基础理论研究的进一步深化创造了良好条件。面对时代发展带来的新变化、新动态、新挑战,学界将持续关注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基础理论研究,在继承和发展的基础上,结合时代发展的新特点、新变化,持续优化思想政治教育方法体系。
1.深化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发展史研究。党的十八大以来,学界在总结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历史经验上已取得了一定成果,但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在研究视野上,注重从中观和微观层面进行分析总结,研究的关注重点在于思想政治教育学科成立以来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发展状况,对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历史维度的纵深发掘不够深入,宏观层面的规律性研究仍存在一定的深化空间,可以从思想史层面对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进行专门的历史回顾和经验总结,梳理关于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思想诞生以来的发展变化,将对发展历史的规律性总结纳入到思想政治教育方法体系的现代化建构中,有利于提升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研究的厚重感,弥补现有研究在经验总结上的不足。
2.加强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交叉学科研究。从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发展历史来看,借鉴教育学、心理学等思想政治教育相关学科形成的思想政治教育方法是现行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一个重要来源,从这一角度来看,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研究本身就和交叉学科研究密不可分的。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深化发展也需要重视相关学科的理论成果,加强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交叉学科研究。交叉学科视域下的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创新,就是要充分利用现有自然科学和人文社科研究的理论成果,以交叉学科的理论和视角来研究思想政治教育方法,深入挖掘教育学、心理学、社会学、传播学、管理学、系统学等相关学科的最新成果,融入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体系构建之中,为学科发展提供新的学术生长点。
(二)坚持实践导向,在完成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过程中不断丰富和发展具体新方法
时代是思想之母,实践是理论之源。现实问题和挑战是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创新发展的实践基础,也是理论研究的突破口。展望未来,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研究必然要扎根于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坚持实践导向,在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理论框架内回应重大的相关现实问题。此外,坚持实践导向还意味着要及时对实践经验进行总结,理论来源于实践,如何在对现实问题的解决中总结经验,促进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发展,体现源于实践、指导实践的理论思维,在“实践——认识——实践”的循环往复、深化发展中,不断开创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研究的新局面。
(三)贯穿治理理念,使思想政治教育方法更好地服务于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进程
2021年,《关于新时代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指出,要把思想政治工作作为治党治国的重要方式,这一论述为思想政治教育服务于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确立了现实目标与基础。思想政治教育的活动领域提升到整体性、全局性的战略高度,与之对应,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研究也需要贯穿治理思维,从具体微观方法上升到宏观战略层面,更好地服务于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新时代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的指导思想和方针原则,强调要充分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广泛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为人民服务、为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服务。[8]换句话说就是思想政治教育需要发挥治理功能,起到统一思想、汇聚力量的作用。从思想政治教育过程来看,思想政治教育方法作为连接教育者和教育对象,保持要素间协同性的中介,本身就具备治理的特征,进一步的研究需要发掘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在社会治理层面上的运用方式和作用机理。
(四)创新运用信息技术,进一步探索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精准化发展
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发展的目标之一就是要着力解决教育实践中存在的矛盾与问题,精准回应教育对象的现实需求,这直接反映了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科学化水平。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为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精准化发展带来了可能性。目前学界许多研究都赞成能够通过大数据等信息技术实现对学生思想行为特征的刻画与思想行为变化的监测,从而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的精准化发展,从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发展的现实需求来看,这显得非常必要。然而,从大数据等信息技术在思想政治教育领域的现实应用来看,大数据方法在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中的科学性仍有待提升,需要在认识大数据方法的使用限度、融合质性研究方法强化因果关系论证、形成大数据思想政治教育研究规范中推动其科学化发展。与此同时,信息技术在思想政治教育方法领域的深度应用也带来了新的挑战与争议。如何最大限度地利用科学技术成果,在借助大数据等信息技术精准聚焦于教育对象现实需求的过程中,避免陷入唯数据论的困境,仍旧是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精准化发展所需要解决的一大难题。除此之外,思想政治教育学科领域的信息技术人才缺乏和能力薄弱的困境,可能存在的数据存储以及运用不当带来的伦理风险等,都是未来需要回应的现实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