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熟杏新品种川杏1号的选育

2022-03-15宋海岩刘春阳孙淑霞涂美艳徐子鸿银登贵许红飞江国良

四川农业科技 2022年2期
关键词:侧枝主枝新品种

宋海岩,刘春阳,陈 栋,孙淑霞,李 靖,涂美艳,徐子鸿,银登贵,许红飞,江国良*

(1.四川省农业科学院园艺研究所/农业农村部西南地区园艺作物生物学与种质创制重点实验室, 成都 610066; 2.四川省达州市茶果技术推广站,四川 达州 635000)

杏属于蔷薇科(Rosaceae)杏属(Armeniaca)落叶乔木,在我国杏栽培历史悠久[1-2],其果实营养丰富,风味独特,外观漂亮,还有着提高人体免疫力的保健功效[3-4],深受广大消费者的喜爱。四川杏种质资源丰富,但栽培面积较小,栽培品种主要是国外引进的“凯特”和“金太阳”[5],当地选育的优良品种少见。为选育出适应性更强、熟期配套的杏新品种,2002年以来,四川省农业科学院园艺研究所持续开展杏种质资源收集保存与利用工作,从意大利引进的杏品种资源经实生播种选育出优良单株“CX-1”。该优株自花结实能力强、坐果率高、极丰产,适应性强、不裂果,于2018年6月5日顺利通过四川省种子站组织的果树新品种田间技术鉴定,并最终命名为“川杏1号”。“川杏1号”是四川省自主选育的首个中熟杏新品种,在成都地区成熟期比“金太阳”晚13d左右,对延长四川省杏主产区应市期和拓展杏栽培区域具有重要意义[6]。

1 选育过程

2002年四川省农业科学院园艺研究所从意大利引进一批杏品种资源,并将获得的种子进行播种。2009年获得优选单株“CX-1”定植于成都市新都区泰兴镇四川省农业科学院现代农业科技创新示范园内。2014年开始进行嫁接扩繁和多点试验,通过连续4年对该品种进行树体生长发育、开花结果习性及果实品质等情况的现场调查与观测,确定其优良性状遗传稳定,与省内现有栽培的杏品种有明显区别,初步命名为“川杏1号”。每年果实成熟时,邀请同行果树专家、果树种植大户等相关人员进行现场品尝和评价,得到了省内同行和农户高度认可与好评,2018年6月5日顺利通过四川省种子站组织的果树新品种田间技术鉴定,最终命名为“川杏1号”。该品种极丰产、外观商品性佳、汁多味甜,综合性状优良,是一个与四川省现有杏品种有明显区别的中熟杏新品种。

2 主要性状

2.1 植物学特征

该品种树势较旺,树姿开张,萌芽力中等、成枝率高。短、中、长果枝均结果能力强,花期抗低温,自花结实能力强、坐果率高、极丰产,适应性强、不裂果。

2.2 物候期与早结丰产性

该品种在成都市新都区2月上旬萌芽,2月底至3月初开花,果实5月下旬开始转色,6月上中旬成熟(比“金太阳”成熟期晚13d左右),11月上旬落叶。1年生嫁接苗定植后第2年成花株率和坐果株率达100%,第3年平均单株产量3~5kg,第5年进入盛产期,平均单株产量39~43kg。

2.3 果实经济性状

该品种果实圆形,平均单果重35~55g。果顶平,缝合线明显,两侧对称。果面光洁,底色金黄色,阳面着少量红晕,外观美丽。果肉橙黄色,软熟后果实可溶性固形物13%~15%,汁多、味甜,可食率96%,粘核。

表1 “川杏1号”与“金太阳”品种物候期比较 (成都新都,2016~2018年)

表2 “川杏1号”与“金太阳”果实性状比较(成都新都,2016~2018年)

2.4 适应性与抗逆性

该品种适应性强,在四川盆地及山丘区栽培,均表现早实、丰产,外观商品性佳,汁多味甜,适合在四川盆地及长江中下游杏产区发展。“川杏1号”为中熟杏新品种,连续多年观测未发生严重病虫害,适应性强,不裂果。

3 栽培技术要点

3.1 建园

该品种对土壤要求不严,宜选用山杏作砧木,以选择土层深厚、不积水的土壤为佳。对土层浅的土壤最好改土起垄或起堆定植。土壤酸碱度以pH在6.0~7.5的微酸性至弱碱性土壤为宜,微碱性土壤亦可种植。四川省以11月至翌年3月上旬杏苗萌芽前栽植为宜。栽植密度以行距4.5~5.0m、株距2.5~4.0m,栽培密度54~75株/667m2。该品种能自花授粉,不需配置授粉树。

3.2 整形

该品种长势较强旺,宜采用三主枝自然开心形或两主枝“Y”字形等树形,具有成形易、投产早、光照好、管理易等特点。三主枝自然开心形树形要求树高2.5~3.0m,主干高40~50cm,有3个势力均衡的主枝,基部角度为50°左右,在主枝外侧各留1个侧枝,作为第一侧枝,在第一侧枝的对侧选留第二侧枝,使两侧枝上下交错分布,每个主枝留3个侧枝,在侧枝上着生枝组和结果枝。两主枝“Y”字形树形要求树高2.5m,干高40~60cm,全树只有2个主枝,配置在相反的位置上,在距地面1m处培养第一侧枝,第二侧枝在距第一侧枝40~60cm处培养,方向与第一侧枝相反。两主枝的角度是45°,侧枝的开张角度为50°,侧枝与主枝的夹角保持约60°,每个主枝上有3个侧枝,在主枝和侧枝上配置枝组和结果枝。

3.3 修剪

该品种幼树以中、长枝结果为主,冬季修剪宜采取长放、疏枝修剪,夏季宜采取拉枝、扭梢、摘心等修剪技术。成龄树以花束状短枝和中枝结果为主,冬季宜采取选留30~70cm的枝条进行长放修剪,疏除长旺枝,同时需对当年结果枝适当短剪更新,保持合理的长短枝比例。

3.4 花期管理

在花期遇到连续低温和阴雨天气,开花前后叶面喷施0.3%硼砂、0.2%尿素及0.3%磷酸二氢钾混合液2~3次保花保果。该品种长势旺,谢花后应及时控梢,防止梢果矛盾引起幼果脱落,推迟疏果时间10~15d,幼旺树选留弱枝结果,适量多留果。

3.5 土壤管理

杏园行间可间种白三叶、紫花苜蓿、菊苣等绿肥作物和牧草,有利于改善土壤结构和增加土壤有机质。树盘采用稻草、秸秆、绿肥、地布等材料覆盖,有利于保持树盘水分稳定,培肥地力。清耕果园每年9~10月份结合秋施基肥深翻扩穴,夏季适时进行中耕除草、松土。

3.6 肥水管理

幼树施肥以薄施勤施为原则,从发芽前至7月,每2个月施肥1次,以速效氮肥为主,结合有机肥和磷肥施用。9~10月施基肥1次,以有机肥为主,配施磷肥。成年树须氮、磷、钾配合施用,由于该品种长势旺,低氮、高磷钾。在9~10月落叶前施基肥,占全年60%,以有机肥为主,施人畜粪水(粪∶水=1∶4)2000~3000kg/667m2,过磷酸钙60kg/667m2。在谢花后(4月初)施春肥,占全年15%左右,株施氮磷钾均衡性复混肥(15-15-15)1~2kg。在5月中下旬施果实膨大肥,占全年25%左右,株施高钾果树复合肥(15-10-20)2kg。增施有机肥,在果实膨大期增施钾肥,多次根外追施微肥,均可提高果实品质。在萌芽开花前、谢花后及果实膨大期等关键时期,若干旱则应及时灌水,有利于促进果实生长发育、增加单果重和提高产量,雨季应提前做好排水防涝工作。

3.7 病虫害防治

该品种应重点加强蚜虫、绿叶蝉、梨小食心虫、潜叶蛾、螨类及缩叶病、炭疽病、褐腐病等病虫害的防治。宜采用频振式杀虫灯、性引诱剂、黄板、糖醋液等物理防治手段进行预测预报与综合防控,同时在关键时期选用高效、低毒、低残留的化学农药和矿物源、植物源、微生物等农药进行防治。通常在冬季进行清园,喷1次5波美度石硫合剂,此外在萌芽开花前花蕾露红时、谢花后幼果期、果实膨大期前后、采果后等关键时期进行病虫害防治。

猜你喜欢

侧枝主枝新品种
现代苹果园春季幼龄树及改接树管理技术
新疆塔城地区苹果树整形修剪中的问题及改造措施
新疆塔城地区苹果树整形修剪中的问题及改造措施
樱桃番茄新品种——“改良冬韵”
圆茄新品种——“京茄黑宝”种植栽培技术
青菜新品种介绍
纺锤形桃树如何整形
西红柿侧枝什么时候疏除好
冬枣开甲技术的改进措施
栀子花怎样修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