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让写作成为儿童的“学科需要”

2022-03-15赵龙

语文建设·下半月 2022年1期
关键词:初学习作学科

书名:写中学:让学习更有效的

学科写作教学

作者:钟传祎

出版社:江苏教育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3年

ISBN:9787549929733

定价:30元

一直以来,单一、窄化的写作认识观深深地影响着孩子们,他们认为写作是语文老师教会的,是“上课上出来”的。怎样改变这一写作认识观,让写作教学与学科教学深度融合?由江苏教育出版社出版、钟传祎著的《写中学:让学习更有效的学科写作教学》为我们带来了对大学科、大作文的教学实践与思考。

本书聚焦习作和学科的整合,为初学写作的儿童积极创设学科交融的习作生活,让写作成为他们共有的“学科需要”。本书共五章,包括学科作文研究缘起及表现形式、学科写作教学的基本课型、学科写作的指导策略与方法、学科写作教学的基本流程及案例评析、学科写作教学的实施模式等。作者认为,学科作文使各学科融为一个整体,可以让学生直接在学科学习中选取写作素材,最大限度地利用各学科的信息,同时提高学生的观察、思维与言语表达的能力,让学生在学习中写作,在写作中学习。此外,全书还详细列出了小学、初中不同习作内容与学科学习内容的对照表,对一线教师很有参考价值。

阅读本书,我们可以获得这样一个理念:只要孩子在生活,在学习,就一定有收获,就可以用文字把它记录下来。例如,美术课上,学生学习色彩和各种造型,尝试从不同的视角看世界;数学课上,学生学会了一题多解,在一次次茅塞顿开中感受着数学的魅力……在孩子们神采飞扬的时候,各学科的老师可以挤出一点时间,引导他们用文字记录下难忘的瞬间。长此以往,学生会越来越深刻地感受到,写作不是只能在作文课上做的事,也不是只有语文老师才能教的事。在写作与学科学习的融合过程中,学生会认识到写作更多的功用:科技小论文是写作,有自己的论点、论据,还有论证的过程;整理课堂笔记是写作,可以让自己的思路清晰化、条理化;綜合实践课上项目研究成果的展现也是写作,是用文字表达自己的思考与收获,等等。

阅读本书,再对照《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对“作文”的表述,习作就是“练习把自己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内容或亲身经历的事情,用恰当的语言文字表达出来”,会发现是我们将写作或作文看成了叶圣陶老先生反对的“特殊”“呆板”的事情。其实,写作不“特殊”,更不“呆板”,它“犹如泉流,或长或短,或曲或直,自然各异其致”。对于初学写作的孩子,教师一定要鼓励他们将自己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或亲身经历的事情写出来,写出来就好,写出来就是胜利。很多学生害怕写作文,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很少有老师与家长在孩子习作完成后首先就给予肯定,他们更多的是提出更高、更多的要求。这样下去,孩子完成作文后好不容易有的一点获得感,在老师和家长这样那样的要求下很快就会丧失殆尽了,取而代之的是对写作愈来愈严重的反感与畏惧。因此,在学生初学写作时,首要的是对其进行肯定和鼓励,文章只要写出了自己的心声,写清楚了自己的经历,就是成功的。

本书选择学科与作文融合的研究视角,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为习作教学的创新改革提供了一条新的路径。

(江苏省海安市教师发展中心 赵龙)

猜你喜欢

初学习作学科
科学构建超学科STEAM课程
无解≠增根
深入学科本质的深度学习——以“表内除法”为例
你看到的是点,我看到的却是函数
“超学科”来啦
比较二次根式的大小
轮滑苦与乐
学生获奖及学科竞赛
习作展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