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进阶理念的小学科学课程教学策略研究

2022-03-14张立华山东省无棣县第三实验小学251900

教学管理与教育研究 2022年21期
关键词:科学课程教师

张立华(山东省无棣县第三实验小学 251900)

科学技术改变了人们日常生活节奏,加快了人类社会发展步伐。同时,科学素养也成为衡量国民素质的重要指标之一。因此,科学素养的培养是小学阶段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进阶理念在课程设计中对学生个性化的阶段性成长格外关注,因而基于进阶理念的小学科学课程教学策略研究,在体现学生个性特征的同时,也提高了学生自主学习意识。

一、小学开设科学课程的必要性

小学科学课程的开展是发展科学教育、培养综合型人才的重要途径。教师通过教授常见自然和科学现象,向学生展示科学神奇之处,激发学生科学探究热情,调动学生学习科学的积极性,促使学生自主发展,建立科学学习理念。科学学科的学习在增进学生掌握科学知识的同时,丰富学生对大自然的了解,对于引导学生初步认识物质世界和生命世界,奠定了科学基础,学生可由此提升科学素养,以全新认识观和科学观探究自然界奥秘。小学阶段开设科学课程,可进一步培养学生科学思维能力和科学探究能力,提高创新思维精神,从而养成良好学习习惯和严谨科学态度。因此,小学阶段设置科学课程是极为必要的,是学生了解社会生活的重要过程。

二、进阶理念下小学科学课程教学策略

1.引入多媒体应用,丰富教学内容

在小学阶段科学教学环节中,教师应根据学生心理发展规律和接收知识实际情况,基于进阶理念,改进教学策略。利用多媒体技术展开教学,将枯燥的文字理论知识以图片、视频、音乐等方式进行形象性转述,易于让学生接受。引入多媒体教学,可丰富课堂教学内容,让学生从不同视角了解科学,调动学习兴趣,激发探知欲。开展教学活动期间,要引导学生主动获取学科知识并进行自我总结,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同时,提高学习效率。在利用多媒体手段开展科学教学时,应注意教学内容的分层式讲解。例如,在引入幻灯片进行教学时,基于幻灯片色彩丰富且明亮的特点,触动学生听视觉,调动学生探究欲望;在引入声音教学期间,根据教学内容选择相对应音乐,实现声音与教学相融合,在增强代入感的同时,强化学生对知识的了解和记忆,提高学科知识教学效果。小学阶段的科学教材内容大多贴近自然社会,紧靠实际生活,因此教师在选取多媒体视频时,可以选择一些生活中的科学现象,分类整理后,将教材内容与实际生活相融合,以此加深学生对科学知识的理解和认识。

例如,在《给动物分类》这节课程中,教学目标是让学生掌握常见动物特征,明确动物分类标准,实现对常见动物进行分类。此节课程设置中,利用多媒体技术,在课前引导环节使用多功能设备播放纪录片视频(部分选取《动物世界》),学生通过观看视频,直观且形象地感知到不同动物的样态差异,了解常见动物的生理结构以及生活习惯,感知自然界中的动物多样性。可提出问题 “你最喜欢的动物是什么?为什么喜欢这个动物?可以向大家介绍一下吗”,引导学生积极讨论并示意举手回答。随后,在教学课件中展示一条关于常见动物的谜语并让学生猜解,待学生回答后继续对谜语中动物分类进行提问,此时如果学生无法回答会对教师抛出的问题产生疑惑,教师即可顺着学生疑问引出本节教学内容——动物的分类。通过循序渐进的教学导入,调动学生学习兴趣,逐步进入学习状态。

2.引入实验教学,增强学生动手能力

根据实用教学主义“从活动中学”的要求,小学科学教学要融合实验教学,课堂中要引入科学小实验,对学生进行科学实验引导。通过实际操作,激发学生求知欲,增强学生动手实践能力。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提出“教学做合一”的教学理念,让学生通过亲身操作实验总结原理,在实践中感知科学知识,在实践中强化动手动脑能力,帮助他们进一步理解科学现象,获得对实践的理解和认识,实现理论与实践并重的教学模式。学生通过实践操作,感受到自主实验带来的乐趣,充分调动学生主动学习意识。在实验教学中,教师首先应设置实验主题,学生可根据主题引导,自行收集实验素材,从而调动学生参与积极性,逐步培养学生科学实验情感,养成良好学习习惯。教师指导学生运用实验素材操作实验,并从旁全程观察记录,养成图文声三位一体的实验记录习惯,在增进学生学习科学知识的同时,构建完整的科学学习体系,为之后科学学习奠定基础。

例如,在《变化的世界》一章中,要求学生明确天气、物质的状态、生长以及变化、有趣的变化、农业与技术五个部分内容。研读教材内容,可发现天气与“物质的状态”相联系,因此针对这两节教学设计,可以整合两节课程内容开展相应实验课程。教师将冰袋放置在玻璃板上,演示“冰融水,水成汽,汽凝水”实验,模拟雨水形成过程,让学生直观感受到水循环,帮助学生加深对水循环知识点的理解,拓宽知识面。同理,小学科学课程中的其他独立知识点,也可以引入实验教学,在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的同时,增进其对知识点的了解和掌握。

3.引入生活资源,加强科学与生活的联系

科学与实际生活息息相关,源于生活而又高于生活。在进阶理念下,小学科学课程教学要引入生活资源,将实际生活中发现的新事物和产生的问题与科学知识相联系,通过科学课程引导学生了解探究答案,在探究过程中体验科学学习乐趣,将复杂问题简单化,培养学生自信心,增进自我满足感,满足学生求知欲,促进学生知识理解,并将所学知识运用在实际生活中,形成善于观察发现生活的品质。

例如,在学习《摩擦力》一节时,教师通过引入生活资源,让学生直观感受到摩擦力在生活中的存在,引导他们进行思考。在教学设计中,教师可指定两名学生上台,让A生抓住B生的手柄要求B生进行挣脱,在此过程中B生用很大力气才能完成要求。此时提问“为什么B生挣脱过程如此困难”。在学生讨论原因的过程中,教师拿出提前准备好的凡士林涂在二人手上,要求二人再重复一次刚刚的活动,此时B生就很容易挣脱了。教师接着引导学生思考,“挣脱难度的取决因素到底是什么呢?二人挣脱时有没有感知到‘力’呢?如果有是什么‘力’呢?”通过提问引导学生思考,强化学生对摩擦力的感知和理解。通过生活活动启发,将科学理论知识直观地展现出来,提升了学生对科学课程的学习兴趣。

4.分组合作教学,提升学生思维探究能力

对于技术科学类课程,教师要进行分组合作教学,通过小组合作,增强学生自主创造力和实践独创力,实现科学知识的积累和科学学习能力的提高。小组教学中,要根据学生学习能力划分学习小组,合理分配小组内优生、中等生、学困生比例,确保不同学习能力的学生在组内学习中均可发挥自身优势,体现教学公平。学生之间相互帮助,共同学习,实现不同能力学生之间的优势互补,达到整体层面上科学思维能力的提升和学习水平的进步。通过民主投票选出小组长和副组长,通过组长和副组长的相互配合提升组内学习效果,也能更好体现学生学习自主性。教师还可以组织学生开展小组竞赛,每周或每月固定时间,通过“纸上测试+科学实验”的比赛方式,进行科学理论和科学实践知识比赛,充分展现学生丰富的想象力和实践独创能力。最后,教师分别对各小组理论成绩和实验状况进行评定,分数最高的小组获得“优秀学习小组”称号。在此过程中,教师还可以小组模式和个人模式综合评定学生个人学习能力,并在评定结果公布后进行针对性教学指导,提高不同学生对科学课程的理论和实践双重学习能力,实现教学合作目的。

例如,在《常见的矿物》一节学习中,教学目标要求学生明确矿石的性质、特点和硬度,并能够根据性质和特点对矿石进行分类,学会摩氏硬度计的使用方法,并能够使用其测量矿石硬度。针对此,课前教师可根据学生学习能力进行分组,并为学生发放有关矿物名称、颜色、硬度等信息的记录表格,随后为学生发放各类矿石标本,要求各小组根据表格信息对相应矿石进行匹配。该学习过程中,学生通过小组合作交流,各成员发挥自身优势,完成学习任务,学会摩氏硬度计的基础使用方式,在探究问题的过程中提升学生思维能力。

5.丰富和创新课堂教学方式方法

教学方法的改革创新是小学科学课程教学的重要改进策略,能够有效促进教学活动的顺利进行。首先,要创设与教学内容相符合的教学情境,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教师依照小学阶段学生认知发展规律,创设基于学生角度的教学情境,将抽象问题直观化,营造良好教学氛围,提高学生参与教学活动的积极性。在增进学生基本学科知识掌握能力的同时,引导开展科学知识探究,从而提升教学效率,达到理想教学效果。在教学情境创设过程中,也要注意学生实际情况和教学内容的匹配度,切勿采用形式主义,照搬模板的形式进行教学。其次,改变单一提问模式也是教学方法改革的重要策略。在课堂活动中的提问必须要有针对性,答案必须要有对应性,同时还需确保答案的准确性,才能增进师生互动交流,提高教学效率,推动教学工作开展。此外,教师要根据学生学习能力设置教学重点、难点、疑点等不同层次的问题,让全体学生参与问答环节,充分了解每个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困难,进而制订出具有针对性的教学方案,引导学生进行自主探究,增进教学能力,提升教学质量。最后,科学的评价体系也是提升小学科学课堂教学效率的方式之一。在小学科学教学中,完善科学评价体系,就是帮助学生扭转错误思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要求。具体而言,要建立科学的评价标准,对于学习效果的评定不再局限于考试成绩,而是根据学生课堂表现、实验操作能力、小组合作能力和理论考试成绩进行综合评定;要注重过程性评价,以发展眼光对学生进行定性评价和定量评价,针对整学期学习活动进行反馈,让学生在立体评价体系中发展思维能力,确保科学教学有效性。

三、结语

在小学科学课堂教学中,对培养综合素质为目标的进阶理念教学手段进行研究是有效提升科学教学效率的前提。因此,小学阶段应重视科学学科教学,教师可通过以上教学策略,保持小学生科学探索热情,提升教师科学教学质量,为小学生全面发展奠定良好基础。

猜你喜欢

科学课程教师
最美教师
数字图像处理课程混合式教学改革与探索
软件设计与开发实践课程探索与实践
教师如何说课
为什么要学习HAA课程?
点击科学
科学大爆炸
未来教师的当下使命
A—Level统计课程和AP统计课程的比较
科学拔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