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初中道德与法治学科核心素养培育的路径研究

2022-03-14唐大燕山东省淄博市高青县第六中学256300

教学管理与教育研究 2022年21期
关键词:教师应道德法治

唐大燕(山东省淄博市高青县第六中学 256300)

核心素养是 “双基” “三维目标”的延续和提升,是我国义务教育阶段由“物”向“人”的价值回归,即由应试教育向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转变。根据《义务教育道德与法治课程标准(2022年版)》要求,课程教学应坚持育人导向,将党的教育方针具体化为课程应着力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体现为培养正确的价值观、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结合该要求,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中,教师应不断加强自身专业能力建设,强化学科核心素养与育人目标的课程内容、组织形式和教学方式相结合,实现学科核心素养的全方位融入。

一、提升教师的专业能力

新时代背景下,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不仅是对学生能力发展的要求,也是对教师专业能力的要求。在课程教学中,为培养学生的政治认同、道德修养、法制观念、责任意识以及健全的人格,教师应具备正确的教育理念、坚定的政治信仰,并将自身信仰融入教学实践,潜移默化中影响学生。同时,教师应在教学工作中勇于创新,通过各种方法提升自身的综合能力,从而为学生道德与法治学科核心素养的提升提供有利条件。此外,教师应结合课程教学内容与学科核心素养培养要求,将先进教学理念、时政热点等内容融入课程教学中,不断提高课程教学质量,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与发展。

首先,教师应注重理论知识的讲授,将社会中的一些热点问题作为课程的主要内容,基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审视社会热点话题、事件,引导学生正确认识社会热点话题,辩证看待我国高速发展中出现的问题,将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取得的建设成就有效融入课堂教学中,以此增强学生的四个自信和认同。教师应时刻坚定政治信仰,为学生树立标杆,以自身言行影响学生的思想和行为,潜移默化中引导学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其次,教师应加强学习法律知识,通过自学和参加法律专业培训,不断提升运用法律知识讲解课程知识和答疑解惑的能力。同时,教师通过将法律知识融入课程教学实践中,培养学生树立法律意识,提升学生的法治观念和责任意识,促进学生遵守法律法规。再者,教师应注重积累教学案例,通过将收集到的法治相关的典型案例融入课程教学中,以此提高课程教学内容的丰富性、生动性,吸引学生相互讨论或自主探究课程内容。最后,教师应加强对时事热点的关注。初中生已经具备一定的社会经验,对时事热点话题逐步形成个性化认知,为防止互联网中社会时事讨论影响学生的认知,教师应正确启发和引导学生认识社会现象和问题,并紧密联系课程内容讲解,促进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二、创建情境化教学课堂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提出“教学做合一”的教学理念,即“教应当结合学情,学应当融合实践,教法、学法、做法应当合一”。在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实践中,教师应结合学情创设学习情境,将价值观导向融入课堂教学中,实现“教学做合一”的教学理念。首先,教师可从友情、生命、权利和义务以及法律知识等方面创设情境,结合学生生活经验的特点,注重学生个性化体验与课程内容的衔接,通过设计、选择、讨论学生的实践经验,引导学生正确认识友情、生命、权利和义务,促进学生从中感受到课程内容与自身之间的联系。其次,教师可以选择义务教育阶段学生的典型行为作为教学案例,采用分组讨论、角色扮演等方法,引发学生兴趣,引导学生正确认识不良思想、行为可能造成的后果,并自觉改正不良行为。在该过程中通过培养学生的政治认同、道德修养、法制观念、责任意识,引导学生正确判断自己的行为与社会道德行为标准之间的差距,促进学生依据社会道德标准自觉调适自身思想和行为,从而实现培养学生道德与法治学科核心素养的目的。

在初中道德与法治学科中创建情境化教学课堂,首先,教师应在课程导入环节精心设计问题,驱动学生带着问题开展学习。例如,教师可以提出情境化的问题,如“同学们,你们如何看待师生关系?你认为应当如何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通过合理设置教学问题,使师生处于同一位置互动交流,促使教师与学生之间形成情感的共鸣。其次,教师应在课堂教学中联系学生的社会经验。由于课程内容较为抽象,学生理解起来难度较大。针对该问题,教师可以将课程内容密切联系学生的社会经验和切身体会,帮助学生快速理解和掌握课程内容要点。例如,在学习正确认识朋友关系时,教师可以联系同学关系,引导学生正确认识同学之间的矛盾、亲疏,掌握交友的方法,促使学生在交友的过程中与朋友共同成长。在学习有关生命的知识时,教师可以将一些社会现实事件引入课程中,通过对现实事件的分析,引导学生树立保护自己和他人的意识,提升学生的责任意识。

三、关注政治新闻以及社会热点事件

在初中的道德与法治学科教学中,时事教学是课程教学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将核心素养培养融入时事教学,有利于培养学生关注和正确认识社会热点问题,自觉抵制不良思想侵蚀。同时,在课程教学中联系和融入社会热点事件有助于学生了解我国的国情,促进学生关注我国历史发展中取得的举世瞩目的成就,促进学生爱国情怀和社会参与等核心素养的形成。基于此,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中融入社会热点时事对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在初中道德与法治学科教学实践中,首先,教师应结合课程内容导入社会热点话题“同学们有没有关注……事件”,由学生叙述事件缘由,学生分组讨论并形成小组意见后,小组代表逐一表达小组的观点。教师对学生观点进行点评和总结,并导入课程。通过学生对社会中不同事件的阐述以及对政治新闻的分析,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并在此过程中提高学生对国家大事以及社会动向的关注度,进而达到培养学生道德素养以及政治认同感的目的。与此同时,教师可以在每天下午为学生留出一段时间,以便学生观看新闻联播。其次,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收集、播放时政纪录片,如我国航天员在空间站直播、载人火箭发射等热点新闻事件,增强学生政治自信、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结合我国当前疫情防控成果,教师可以收集医护人员的先进事迹案例,以生动的事迹体现国家的伟大以及人民的团结。通过多角度地对教学内容进行延伸,将核心素养培养融入课程教学的全过程、全环节,实现学科核心素养培养与时事热点的紧密结合。

四、总结课程教学资源

在初中的道德与法治教学中,教师仅仅采用课本知识为学生开展课程显然是不够的,还需要为学生讲授课本外的知识,并通过将课本中的知识与课本外的知识进行有机结合,为学生树立正确的观念提供有力支持。为实现该目标,教师应充分利用各种教学资源,丰富课程的教学内容,并通过多种多样的教学方式为学生的学习生活增添活力。为确保教学效果,教师可以通过设计各种不同的教学活动来培养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将道德与法治学科的中心思想融入教学活动中,并在活动中设定明确具体的任务目标,以教学任务驱动学生的学习和实践。

例如,学校举办法治安全交流会,通过专业人员讲解电信诈骗知识,提高学生的反诈防骗意识,同时提升学生的法律意识。除此之外,教师可以组织以延续中华文化为主题的实践活动,通过参观当地传统文化、红色文化教育基地,使学生了解中华传统文化以及各项非物质文化遗产,感悟新中国的来之不易,以此实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红色基因的延续与传承。在培养学生爱国精神的同时,教师可以组织开展以“防控疫情,从我做起”为主题的班会活动,由学生交流疫情以来生活的变化,并由教师普及一些疫情防控知识,强化学生疫情防控责任,使学生认识到疫情防控成果来之不易。此外,随着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教育行业中对科学技术的应用日益普遍,为提升学生的科学素养,教师可以借助“科技节”等活动,鼓励学生通过动手实践相应的科技知识,提升学生的内在涵养,并在自主探究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因此,在道德与法治学科的教学中,教师要学会综合课程教学资源,充分利用教学资源的优势,改善目前道德与法治学科教学中的不足,全面发挥多种教学资源的优势,培养学生政治认同、道德修养、法制观念、责任意识以及健全的人格。

五、开创实践教学

在初中课堂上,培养学生的道德与法治学科核心素养应将课堂与实践紧密结合,充分地体现教学的实践性。因此,教师应该正确引导学生体验社会,鼓励学生在社会实践中获得感悟和体会,并与教师、同学分享和交流。教师可以利用当地一些活动中心以及教育基地,通过有计划地组织学生进行实地的研究,促使学生通过自己的实践感受中华文化。例如,教师可以开展以“深入英雄家乡”为主题的实践活动,通过让学生到抗日英雄的故乡进行扫墓,让学生聆听英雄的故事,从而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怀,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

六、结语

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中,教师应锚准学科核心素养,以培养学生政治认同、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为出发点,以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为落脚点,切实将核心素养融入课程教学全过程,利用丰富的教学资源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利用时事热点提升学生对社会的认知,并通过优化教学方法、教学内容构建高效的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促进学生政治认同、道德修养、法制观念、责任意识等学科素养的培养和发展。

猜你喜欢

教师应道德法治
送法进企“典”亮法治之路
头上的星空与心中的道德律
语文教师应具备的“文本素质”
跟踪导练(五)(2)
道德是否必需?——《海狼》对道德虚无主义的思考
反家庭暴力必须厉行法治
浅议优秀器乐教师应具备的基本素养
以德促法 以法治国
小学低年级教师应处理好的几种关系
用道德驱散“新闻雾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