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学科核心素养下农村小学数学作业设计优化策略初探

2022-03-14安徽省潜山市河镇中心小学严尔良储美丽

教育文汇(综合版) 2022年11期
关键词:作业数学设计

安徽省潜山市河镇中心小学/ 严尔良 储美丽

一、引言

科学的作业设计是保证教学质量的前提,也是培养学生课外主动学习的一种有效手段。本文讨论的核心是如何通过数学作业设计发挥作业的育人功能,同时根据最近发展区理论、多元智能理论以及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相关研究成果就如何优化农村小学数学作业设计提出如下解决方案,希望对农村小学数学作业设计有所帮助。

二、作业设计现状

本文以农村同类学校小学数学作业调查研究所得的分析数据为依据,主要从作业功能、作业内容、作业类型、参与主体四个方面来阐述农村小学数学作业的设计现状。

(一)作业功能上,重知识技能,轻核心素养

调查小组在关于“农村小学数学家庭作业现状的问卷调查”中发现,有近五分之四的学生认为作业的目的是巩固新知,有近四分之三的老师布置的是有关知识与技能的作业。显而易见,作业设计中大家关注更多的是对知识的巩固功能,而关于个性化发展、学习习惯塑造的功能常常被忽略。这些倾向不利于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

(二)作业内容上,重教材练习,轻生活应用

当前农村小学数学作业多数取自教材或基础训练,多半是“拿来主义”,能根据学生生活实际、掌握程度进行选编、改编、创编的作业少之又少,大量低效、重复的机械训练消耗了学生过多的精力。这样的数学作业设计不利于学生锻炼思维,激发学习兴趣,更不利于学生培养数学灵感。

(三)作业类型上,重书面训练,轻实践操作

当下,多数家庭作业都是书面作业,更不用说农村小学数学家庭作业了,大都囿于教材内容,动手操作、动口练习、社会实践等很少。调查小组在“农村小学数学家庭作业现状的问卷调查”中发现,小学生喜欢有探索性、开放性的实践作业。书面作业多、实践作业少的局面不利于学生的数学表达、动手实践、逻辑思维、抽象思维等能力的发展。

(四)参与主体上,重独立完成,轻合作共赢

目前数学家庭作业还是以个人独立完成的方式为主,需要合作完成的课外作业很少。独立完成家庭作业虽然可以复习巩固课堂知识,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习惯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但儿童的学习是一种社会建构活动,它需要在家长、教师和同伴相互作用过程中完成。而合作类作业需要学生与他人共同完成,在作业完成过程中,学生可能形成不同的意见,这时他们不仅要完成作业,还要学会交流、理解和宽容。合作类作业能让学生寓教于乐、开拓思维、展示才能、发展个性,能促进孩子的全面发展。

三、问题原因分析

(一)教师对小学数学作业的功能认识不足

教育部办公厅发布的《关于加强义务教育学校作业管理的通知》指出“作业是课堂教学活动的必要补充”,明确作业应该起到“帮助学生巩固知识、形成能力、培养习惯,帮助教师检测教学效果、精准分析学情、改进教学方法”的作用。当前的农村小学数学教学中,人们对数学作业的功能认识还不足,作业功能有弱化的趋势。因此在今后的教学中,教师不仅要让学生掌握课本知识,还要以这些知识为基础,重视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数学文化,通过科学的作业设计发挥作业的育人功能,培养学生学科核心素养。

(二)教师的教育理论欠缺

农村小学数学作业设计存在问题的原因之一是教师没有对数学作业设计进行全面、深入、系统地研究,大多数仅停留在经验总结和实践操作层面。而教师缺乏数学作业设计方面的理论知识储备,不会利用科学理论指导实践也是其中的一个原因。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强调重视儿童的经验、需要以及兴趣,“作业设计要关注学生原有知识经验水平的差异,开展‘因材施教’式的作业布置”,作业内容应随学生发展水平的变化而不断更新;多元智能理论关注学生的差异性,强调要布置分层性的作业;最近发展区理论下的作业设计,则要满足学生不同时期的最近发展区的需要,有针对性地设计小学数学家庭作业。很显然,对上述三大理论,多数教师并没有深入研究,更没有于当前作业优化设计中实践。

(三)学生的主体性未充分发挥

在大部分现实版的课堂中,教师都是绝对的权威,学生只能当看客、听众,没有机会充分地参与到教育教学中。作业类型、作业内容、完成方式都是教师上课前预设好的,很少有生成性的作业,学生也没有机会参与作业设计。如果把作业比作一块责任田,学生就是这块责任田的主人,知识的种子种下去后,学生自己除草、施肥、浇水。学生只有发挥了主观能动性,知识的种子才能破土发芽、枝繁叶茂、开花结果。

四、优化解决方案

为落实学生学科核心素养发展的基本诉求,摒弃内容乏味、类型单一、设计盲目、完成主体单一的传统作业,设计出高质量的农村小学数学作业,笔者提出如下优化设计策略。

(一)丰富内涵,体现素养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指出,教师要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水平和经验,通过实践活动,采用主动学习的方式理解事物本质,更新原有知识结构。根据这一理论,教师在教学时要帮助学生找出数学知识背后的本质、知识间的联系,掌握数学基本思想,因此在作业设计时教师要精心挑选出能体现数学本质和数学基本思想的作业内容。如在“圆柱的认识”一课学完后,教师可以设计一道这样的问题:今天学习的立体图形与以前学习的立体图形有哪些相同点?学生通过认真观察生活中的三个立体图形,再展开这三个图形,最后通过展开图找出它们的相同之处,经过分析比较进一步认识了立体图形点、线、面之间的数量关系,加快了空间概念的建立,打开了学习思路,培养了数学学科素养。因此,在小学数学作业设计中,教师要带领学生努力挖掘教材背后蕴含的数学本质,揭示数学本质,培养数学思维,渗透数学思想。

(二)活化内容,联系实际

数学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因此,教师必须将课本中抽象的数学知识融入到学生的生活中。小学数学作业设计应考虑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在学生已有水平的基础上,设计出扎根农村大地的数学实践活动。只有插上学生原生态生活的翅膀,数学知识才富有生命力,学生学习的意愿才会强烈,学习的目标才会明确。

如在学习“大数的认识”后,教师可以设计这样的作业:假如我们每人每天节约1 粒米,全国人民一人一天可以节约1412600000 粒米,一年大概可以节约28252 千克大米,这些米大约可供一个成年人吃155年,所以请同学们珍惜每一粒粮食,每天争做光盘行动小达人。请同学们根据上面列举的数据,读出或写出所列举的数;讨论一下,生活中哪些地方能碰到这样的大数字,请读或写出3—5 个这样的大数字。这样的作业就把读、写数变得生动有趣,学生通过寻找数学知识与生活的连接点,引发对读、写数方法的深入思考,学会用数学的眼光看问题,感受到数学的妙趣并对数学产生亲密感。同时通过这道题养成节约粮食的习惯,增强珍惜资源的意识。

(三)创新形式,重视实践

南通大学曹秀华提出的关于关注学生差异的分层作业设计中提到,作业种类可以有阅读教材和课外读物的作业、谈学习方法的作业、观察型作业、探究型作业、研究型作业等,并且是在作业量、作业难度、作业自主选择性三方面上实现分层。只有教师创新了作业形式,学生才能在理解数学的同时,形成良好的思维品质、积极的情感态度。

例如:学习了“圆的认识”“轴对称”后,学生就可以做美丽图案设计的实践性作业;学习了“乘法分配律”后,可以设计图形分析的概念表征型作业,通过圈、画后引导学生分析并发现乘法分配律,再让学生画图举例,学生通过图形结合的方法,理解抽象的乘法分配律,从而突破教学重难点;学习了“三角形的认识”后,可设计让学生观察自家农具或周围环境,看看哪些物件、设施用到了三角形的原理,思考这些物件、设施为什么要设计成三角形,而不是四边形、五边形或其他图形。

这样的作业设计打破了常规作业形式,学生的思维是外显的、学习过程是可见的,教师能看清楚学生在作业完成过程中是怎样思考的,是如何运用课堂所教授的数学思想方法的、解题过程中遇到了哪些思维障碍等情况。教师能根据学生学习情况随时调整教学进度,最大限度地体现因材施教的原则。学生也有自由发挥的空间,尽可能实现个性化发展。

(四)尊重主体,注重合作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22 版)》指出“数学还是表达和交流的语言”。数学作为一种文化交流工具,需要有一个交流空间,教师就是交流空间的创设者、组织者,小学数学作业就是一个重要的“学习共同体”交流合作平台。

一要建立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学习共同体。如五年级的学生在学完“因数与倍数”“统计”知识后就可以合作完成相关知识的手抄报、黑板报;学习“长方体、正方体的认识”之前可以设计这样的作业:同桌合作完成制作长方体、正方体的纸盒作业,要求每位学生先自行收集并观察长方体、正方体的包装盒,再合作完成制作。这样人人都能参与到作业中来,各展其能,发挥特长,取长补短,合作共赢。

二要建立学生与教师之间的学习共同体。教师邀请学生参与作业设计并让学生点评其他同学的作业。这样的方式,能让学生更主动地学习,更努力地了解知识的来龙去脉,进一步加深对知识的理解与掌握,提高学习的积极性。同时也能让教师更清晰地了解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更有针对性地优化课堂教学和作业设计。

三要建立学生与家长之间的学习共同体。比如:低年级的同学可以通过和父母玩扑克牌游戏认识数字并理解数字间的排列规律,通过算24 点的游戏提高计算的灵活度和计算的准确性;节假日孩子与家长一起参与活动,活动结束后写“数学日记”。家长与孩子共同完成作业可以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谐亲子关系。

五、优化设计实践要点

(一)要让作业设计策略可视化。作业设计前要正确定位作业功能,对作业设计的整个流程和注意点有清晰的认识,并系统思考作业的目标、内容、形式、难度、时间等因素。教师在作业设计中要展示设计的思维过程,对作业各个关键的属性有清晰的判断。作业设计后要对照《安徽省中小学作业设计评价量表》进行整体思考,弥补作业设计前和设计中思考的不足。

(二)优化设计策略,分学段各有侧重。学生每个年龄段的身心发展特点、生活环境各不相同,即第一学段要侧重一个“趣”字,第二学段要侧重一个“活”字。

(三)作业设计要遵循“最近发展区理论”。作业设计前要充分调研学情,熟知学生已有知识水平,还要明白学生通过努力能达到的潜在水平。根据已有水平与潜在水平之间的差距,设计“跳一跳,能够着”的作业,让学生的能力得到进一步的提升,学习的自信心得到进一步的增强。

(四)作业评价要立足于学生发展。首先作业评价要立足于学生知识水平的提高,教师作业批改要及时、反馈要精准、矫正要有实效性。其次要立足于学生良好习惯的养成,学生通过反馈的评价能养成端正态度、书写工整、勤于思考等优秀的学习品质。最后要立足于学生主体意识的树立,作业评价方式要灵活多样,自评、互评与教师评有机结合,使学生的发展动力十足,使学生的核心素养提升有法。

六、结语

优化小学数学作业设计,发挥作业自身的价值,能让农村的学生感受到数学就在身边,体会到数学学习是一件快乐的事情,明白做数学作业是一件有趣的事情。只有科学合理地设计小学数学作业,学生才能在作业完成的同时锤炼思维品质、培养学科素养。

猜你喜欢

作业数学设计
瞒天过海——仿生设计萌到家
设计秀
有种设计叫而专
作业
我为什么怕数学
数学到底有什么用?
我想要自由
三十六计第七计:无中生有
设计之味
错在哪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