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讲通 讲深 讲透 讲活
——以高中政治必修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学为例

2022-03-14浙江省杭州高级中学鲁新民杭州市源清中学吕佳

教育文汇(综合版) 2022年11期
关键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理改革开放

浙江省杭州高级中学/ 鲁新民 杭州市源清中学/ 吕佳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思政课的本质是讲道理,要注重方式方法,把道理讲深、讲透、讲活,老师要用心教,学生要用心悟,达到沟通心灵、启智润心、激扬斗志。”思政课既要讲好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也要讲好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之理,还要讲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之理。统编版普通高中思想政治在整合原来几个模块的基础上,新增了必修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选择性必修3“逻辑与思维”。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学实施三年来的课堂观察看,教学设计按部就班的居多,独具匠心的偏少;浅表性理解较多,生成性见解很少;给学生的感觉是一道细碎庞杂的“大锅饭”,而不是一串随抓就起的“珍珠项链”。如何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上得有跨度、有厚度、有高度、有温度,把思政课道理讲通、讲深、讲透、讲活,是摆在思政课教师面前的一道难题。笔者在此谈一些粗浅的想法和做法,以抛砖引玉。

一、处理好史实与政论的关系,把讲“历史”变为讲“政治”,把思政课道理讲通,要有跨度

历史是大写的精神,精神是内化的历史。了解历史的一个根本目的,是让青少年有身在历史和创造历史的方位感和价值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学需要教师抓住中国共产党史、中华人民共和国史、改革开放史、科学社会主义发展史的史实本质,阐述其中所蕴含的政治结论,须始终坚持论从史出、史论结合、史实为政论服务。最根本的是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铸魂育人。

(一)政史也“分家”,各有侧重点

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第一课第一框“原始社会的解体和阶级社会的演进”中,介绍了人类社会从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的发展演进,并阐述了社会主义终将代替资本主义的历史必然性,在讲解时只需三至四个课时,但是有的老师在教学这一框题却耗费六个课时甚至更多,这是不合时宜的,其中最根本的原因便是没有处理好建构历史资源与阐述政治结论的关系。历史侧重于阐述已发生的事实状况,提供相关的时代背景;政治则要透过表层现象,探寻事实背后所蕴含的发展趋势。在讲解相关课题时,引用历史是为了阐述现象、提供背景与拓展书本知识,总结原因、论述本质并最后得出结论仍是政治课程的主题。因此,我们思政课老师要讲“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仅仅要去阐述历史事实,扩充历史素材,让历史知识更丰满,而更要跳脱历史表象,抓住关键史实,让最后的政治结论更具说服力。在这一框题中,无论人类社会的五个发展阶段有多么丰富的历史材料,都离不开“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上层建筑适应经济基础”的基本规律。阐述历史事实,从根本上要为揭开与论述在背后推动社会阶段演进的两大规律服务。

(二)守好“自家门”,种好“责任田”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从时间跨度上看,从原始社会到资本主义社会再到中国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非常简明扼要。但是我们思政课老师要引导学生从社会历史发展进程中明白,找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样一条正确出路是何其艰辛,多么不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回顾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历程与胜利,意在告诉学生“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讲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的确立、改革开放以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是要学生懂得“只有中国共产党才能发展中国,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全面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道理,也为必修3“政治与法治”第三课“坚持和加强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埋下思想的“种子”,打下信仰的基础。尽管当下强调全面推进“大思政课”,但是我们思政课老师术业有专攻,要忠于职守,做思政课教师该做的事,守好“自家门”,种好“责任田”,而不能越位去做历史老师的事,不种“他人田”,况且也难以“种”好。

(三)政史相融合,助力“四史”入教学

历史是过去的政治,政治是未来的历史。讲好新时代的思政课,必须具有历史大视野,从中华民族五千年文明史中汲取思想政治教育的丰厚资源,从社会主义500 年历史中把握社会主义发展规律,从马克思主义170 多年历史中感悟马克思主义的真理力量,从中国共产党百年历史中感受党和人民的伟大;从新中国70 多年历史中认识当代中国发生的历史性变革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势,从改革开放40 多年历史中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形成发展的必然性,从而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

二、处理好事例与学理的关系,把讲“故事”变为讲“道理”,把思政课道理讲深,要有厚度

故事容易走心,会讲故事是好事;道理需要入脑,会讲道理是本事。在日常教学中,我们发现,有的故事走心了,但是道理没有入脑;有的只是干巴巴讲道理,自然也难以走心。讲好党的故事、新中国的故事、改革开放的故事、新时代的故事,根本的是要把故事里的道理讲深、讲得令人信服。

(一)明确思政课课程宗旨,不为讲故事而讲故事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在“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一目提到:经过28 年的浴血奋战和顽强奋斗,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各族人民,在经历大革命、土地革命战争、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四个阶段后,终于在1949 年夺取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有位老师论述这四个阶段时,分别讲了北伐战争、南昌起义、百团大战、淮海战役的故事,看似生动的故事感染人,但这四个故事之间的关系以及要说明的道理却没有讲清楚点明白,学生仅对故事本身津津有味而忽略了其中穿插的联系。其实,这四个阶段的故事都要紧紧围绕寻找一条正确的革命道路——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这样一个主题展开,而不是一味以哪个故事好听、讲哪个故事拿手而随意选择。因此,我们思政课老师不能只为讲故事而讲故事,不能把思政课上成故事式、聊天式、噱头式,要坚持创新为要,通过讲故事来揭示大道理,把“大道理”讲深讲透才是思政课的宗旨。

(二)坚持“有意思”与“有意义”统一,推动学思践悟相结合

在课堂上讲故事是为了让思政课变得有意思,但有意思不一定完全要依赖在课堂上讲故事。“有意思”体现为教学方法的创新性,比如在课下可以采用拍微视频、演情景剧、做调研走访等形式来丰富故事的呈现形式,让学生沉浸式体验,同时利用“三微一端”新媒体平台,让学生学思践悟故事背后的大道理,要善用社会大课堂资源,把思政小课堂与社会大课堂结合起来,使得学生不仅聆听故事,更学会去自主探索道理。

如果说讲故事是采取有意思的形式的话,那么讲道理则是有意义的内容,坚持内容为王。“有意义”是从教学内容的价值性上说的,思政课历来强调以事载理、以事说理。选择贴切的事例来说明教材所呈现的“道理”是非常关键的环节,防止“事不达理”“事理两张皮”的现象。同样的,如果仅仅是表达“在近代以来中国人民开展救亡斗争的基础上,中国共产党在领导新民主主义革命过程中逐步探索出一条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最后夺取全国胜利的新民主主义革命道路”这一政治结论,而不通过具体的经典的革命故事加以论证,显然对这一道理的理解是不深刻的,就讲道理而讲道理也往往会枯燥、乏味。

(三)“三力一度”提升学习效果,把握规律讲好思政道理

“三力一度” 即加强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对思政课建设的“支撑力”,提高思政课教师的“宣讲力”,提高不同学段的“衔接力”,提升学生对思政道理的“接受度”。在讲解“人类社会历史的进程和趋势”时,我提出了一个学生感到困惑的问题:一百多年过去了,如今资本主义还垂而不死、腐而不朽,马克思失算了吗?

这里既要引导学生认识到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的必然趋势,社会主义尽管在前进中有困难,在发展中有曲折,甚至出现局部倒退和反复,但是作为最先进、最合理的社会制度,它的建立是历史发展的必然,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和光辉前景;更要引导学生认识到社会主义取代资本主义的长期性,当代资本主义国家还拥有较强的实力,可以凭借其经济、科技和军事上的优势,进行自我调整和修复,使资本主义制度不会很快进入灭亡的境地。同时社会主义优越性的发挥也需要一个长期的过程。不要以必然性否定长期性,也不要以长期性否定必然性。总而言之,要增强思政课讲好马克思主义的道理自觉性,螺旋式上升讲道理,在直面现实中把马克思主义道理学懂悟透弄通做实。

三、处理好知识与讲点的关系,把讲“枝叶”变为讲“主干”,把思政课道理讲透,要有高度

教材的知识体系如同由根、干、枝、叶等部分构成的一棵树,要理清叶长于的枝、枝出于的干、干所植的根。不能廓清脉络,就会陷入细枝末节、庞杂无序的状态中。

(一)区分“枝叶”与“主干”,明确知识与讲点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第二课第二框“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的确立”中,有对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和“总任务”以及从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的历史必然性、中共八大内容及我国国内主要矛盾的论述,这些内容也会出现在历史教材中,是历史课的重要知识讲点,是“主干”。但在思政课中,这些只是介绍现象或背景的“枝叶”,没有体现发展变革中蕴含的马克思主义道理,因此不是思政课的主要知识讲点,要因需而讲。

(二)搜寻阐释本质规律的核心知识,找到讲点

“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的确立” 这框内容要探究的核心问题应当是“为什么说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是中国历史上最广泛最深刻的社会变革”,这才是思政课的“主干”。要引导学生懂得,我国经历了多次社会形态变革,但每一次都是以一种私有制代替另一种私有制,只有1956 年社会主义改造的完成,第一次以公有制代替私有制,消灭了人剥削人的制度。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的确立具体有以下几个讲点:第一,为中国现代化的建设创造了制度条件。第二,使广大劳动者真正成为生产资料的所有者,这是中国几千年来阶级关系的最根本变革。第三,增强了国际社会主义阵营的力量,对世界政治经济格局和维护世界和平产生了积极影响。第四,以马克思主义独创性的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丰富和发展了科学社会主义理论。

(三)强调揭示历史方位的关键知识,找准讲点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是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新时代十年的伟大变革,在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中华民族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讲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 这一框题内容,关键是突出这个新的历史方位“新”在哪里,要以新发展阶段、主要矛盾新变化、奋斗目标新要求、国际环境新变化为依据。这一重大政治判断,是在科学把握时代趋势和国际局势重大变化,科学把握世情国情党情深刻变化,科学把握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历史交汇期已经遇到、将要遇到、可能遇到和难以预料的新情况、新问题、新矛盾基础上作出的。这一判断,符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际,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发展进步、社会主要矛盾运动的必然结果,更是党的十八大之后十年来全党全国人民推进党和国家事业发生历史性变革,开创光明未来的必然要求。思政课需要的就是将这部分关键知识作为主体内容,把道理讲透。

四、处理好站位与眼界的关系,把讲“知识”变为讲“方法”,把思政课道理讲活,要有温度

站位决定眼界。一般而言,站位越高,眼界就越开阔,反之亦然。就教材看教材,受到习惯的羁绊、思维的桎梏,就会陷入“知识迷宫”,难以自拔;跳出教材看教材,站至全局的角度、整体的高度,就会豁然开朗。

(一)注重教学视角,梳理学科思路

教师不只是教学过程实施者,而且是教学思路设计者,教学思路的设计离不开视角的选取,要把教学视角、教材视角、命题者视角三者有机结合起来。教材是学生获取知识的主要途径,而教材内容是由编者选定的,因此,师生的思路易受编者的影响和制约;而命题者视角的落点却不同,可能是与教材内容相关又被教材忽略的某一个节点,考查学生触类旁通的能力。因此,教师在进行教学思路设计时,既需要结合教学视角,对教学内容有自己的见解,又要参考教材视角,把握课程知识体系中蕴含的普遍规律,更要把握命题者视角,像命题者那样思考,深入课程内容知识,领悟学科思维方法。

(二)把握思维能力,构建评价情境

思政课关键能力包括辨识与判断、分析与综合、推理与论证、探究与建构、反思与评价等维度的能力目标框架。一般能力包括获取和解读信息、语言文字表达等。二者共同形成学科能力的整体性要求。要解决知其然、知其所以然、何以知其所以然、何以由然,说到底最核心的是要从纷繁复杂的知识丛林中抽象出学科思维能力。掌握了它,就可以更精准地形成在真实情境中找工具、找路径、找方向、找问题的思路。

举例来说,“改革开放何以伟大?”要从实现伟大历史转折的深刻进程中进行透视。以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为标志,中国进入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破除封闭僵化的“老路”,系统纠正了“以阶级斗争为纲”,实现了全党工作中心的战略转移,进行对内改革和对外开放,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走一条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正因如此,改革开放被称为“关键一招”。

改革开放的伟大意义,不仅在于党的面貌、国家的面貌、民族的面貌、人民的面貌发生巨大变化,还在于引发了广泛的社会革命,即“实现了从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到充满活力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从封闭半封闭到全方位开放的历史性转变,实现了从生产力相对落后的状况到经济总量跃居世界第二的历史性突破,实现了人民生活从温饱不足到总体小康、奔向全面小康的历史性跨越”。改革开放这场伟大革命,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不可能一帆风顺,也不可能一蹴而就。为什么这么说呢?历史和现实告诉我们,停顿和倒退没有出路。当前存在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一些矛盾和问题,恰恰不是改革开放的逻辑结果,反而是改革开放还不够全面深入所带来的。

在学习我国改革开放波澜壮阔的进程,深刻领会改革开放彪炳史册的伟大意义的基础上,认同改革开放的必要性,深化对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强大生命力的认识,从而增强深化改革扩大开放的信心,明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的内涵与表现。同时更要辩证看待改革开放的成就,明确虽然我国实现了历史性变革、取得了历史性成就,但科学社会主义发展道路不是一帆风顺的。诚如课程标准所述,“面对当前社会变革和实践创新中的新挑战、新问题,要用历史的眼光、国情的眼光、辩证的眼光、文化的眼光和国际的眼光,引领学生通过观察、辨析、反思和实践,真学真懂真信真用马克思主义,在人生成长的道路上把握正确的思想政治方向”。

猜你喜欢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理改革开放
道理都懂,为什么过不好这一生?
不好听,却很有道理
改革开放是怎样起步和前行的
我们,与改革开放同行
改革开放四十年颂
改革开放 如沐春风
道理
智珠
新时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工会工作发展方向
论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文化的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