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生态课堂:生在课中央

2022-03-14主持人蔡明特级教师正高级教师生态教育团队领衔人

教育文汇(综合版) 2022年11期
关键词:特级教师童趣乘法

主持人:蔡明(特级教师、正高级教师、生态教育团队领衔人)

·主持人语·

江苏省教育家型校长培养对象、特级教师徐芳有本专著:《童趣数学》。童趣数学的核心是生态课堂的教育主张:“不论何时,童在中央。”用徐芳的话说,小学数学课堂必须坚守儿童立场,践行“童趣课堂”,从“童心”出发,凭“童眼”观察,用“童耳”倾听,以“童言”叙说,基于儿童现实又顺应并开发儿童思维,帮助儿童学会用数学的眼光观察大千世界,学会用数学的思维思考现实世界,学会用数学的方式去表达现实世界,实现儿童通向未来发展的多样性、广阔性及无限可能的生长。从三维目标立意下的生态课堂升级到核心素养立意下的新生态课堂,徐芳再次发展和丰富了她的“π”数学观。她用圆周率“3.14”这个最具数学色彩的语言表达她对数学新生态课堂的理解:今天的“3”代表了核心素养构成的三个“会用”,这是数学课程的育人目标。“4”代表了核心素养导向下的数学课程的学习目标,获得“四基”和发展“四能”。“1”,代表儿童,独特的生命个体,他、她,站在“3”和“4”的中间,站在数学学习和快乐成长的课堂中央。而那个决定数值大小的小数点是老师,它可进可退。进则数小,老师占有课堂时空多了,学生课堂学习的中心地位就被挤占或削弱,效益和效率降低;退则数大,老师要善于后退,把课堂还给儿童,让儿童运用自己的知识、经验和方式去发现、提出、分析和解决问题,培养数感、量感、符号意识、抽象能力、运算能力和空间观念等,最终形成核心素养。

国庆前夕,我听了盐城市学科带头人郝勤秀老师“分数与整数相乘”的数学课,她用课堂告诉我们,如何实现童在课中央。她的激趣情境是“做绸花庆国庆”,她的迁移情境是“庆生日分蛋糕”,课堂上学生自主尝试,探究算法;大胆构想,建模扩模;合作探究,争辨明理……孩子们兴味盎然,乐此不疲,收获满满,又自信满满。她的课堂让每一位听课人明白,如何从儿童已有的整数乘法、小数乘法的知识和经验出发,用旧知学新知,化乘法为加法再回归乘法,在比较和化归中建模,再从建模中形成知识网络,然后走向应用和计算,发现新问题,形成“支架”,解决新问题,做中学,创中学,让孩子们在感兴趣有收获的合作学习过程中,体悟分数与整数相乘的数学计算的意义和价值。

整个课堂是孩子们的乐园,是生命体验的课堂,是数学思想方法得以培养的课堂,更是孩子心智成长的课堂。天一中学胡正良老师也在实践这样的课堂新生态,他说,这样的课堂再不见“学生习惯性静默”“教师常态化讲授”的单调与低效,这样的课堂“人在课中央”,是我们所希望的指向核心素养培养的新生态课堂。

新生态课堂是“童在中央”的课堂,以学生学习为中心的课堂,指向学生学业进步和生命成长的课堂。课堂的一个关键词是“生长”。是指学生在真实情境下,面对复杂的学习任务和核心问题,主动尝试,互动合作,集思广益,制定方案,寻找资源,手脑并用,亲自实践,解决难题,完成任务,总结经验,评价反思,享受过程,情智共长。课改的关键词是“转型”,从教向学。特级教师王春易指出,必须从七个维度去转型:从课程标准到教学目标,从课时教学到单元教学,从知识点到学科大概念,从教学目标到学习目标,从开展活动到任务驱动,从使用教材到准备资源,从结果检测到过程评估。这样才能真正实现从教向学,让核心素养在课堂上落地生根。本期推出的一组文章,一篇是将全国范围内新生态课堂研究成果和生态团队课堂实践相结合的心得体会,另两篇是来自一线的课堂改革和课堂教学案例,他们在不同学科领域开展同样以学生成长为中心的课堂实践,让学生站在成长舞台的最中央。但愿这组接“地气”的文章,能给读者一定启发。

猜你喜欢

特级教师童趣乘法
算乘法
九月·童趣
冬眠的树(四)
我们一起来学习“乘法的初步认识”
童趣
特级教师批作文
特级教师批作文
《整式的乘法与因式分解》巩固练习
把加法变成乘法
漫谈特级教师的“再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