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部地区高质量发展的成效、特征及对策建议

2022-03-14孙久文程芸倩

治理现代化研究 2022年2期
关键词:中部地区高质量发展

孙久文 程芸倩

摘 要:中部地区高质量发展是加快中部地区崛起之势,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重要举措。近年来,中部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取得重大成就,但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依然突出。本文结合中部地区的发展现状,从经济增长、产业结构、创新活动、城乡关系、生态环境五个角度入手,评价中部崛起战略实施以来中部地区发展取得的成效,探讨中部地区当前区域经济发展呈现的新特征。在高质量发展的推进过程中,中部地区必须加快建设国家先进制造业基地;重视跨区域合作,加强紧邻区域辐射带动作用;主动融入新发展格局,以缩小区域间差距,形成东中西区域良性互动协调发展的新局面。

关键词:高质量发展;中部地区;区域协调;中部崛起战略

中图分类号:F1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5729(2022)02-0027-07

自中部崛起战略实施以来,中部六省的经济社会发展取得显著成效,但中部地区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依然突出,仍然制约着中部地区的高质量发展。在“十四五”区域高质量发展的背景下,为推动中部地区高质量发展,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了《关于新时代推动中部地区高质量发展的意见》,提出在新的发展阶段下,有效实施中部地区高质量发展战略可以加快中部地区崛起之势,促进要素在区域间合理流动,助力全国高质量发展。本文以中部崛起战略实施以来中部地区发展为背景,探讨新发展格局下中部地区高质量发展的对策思路。

一、中部地区发展成效评价

(一)經济实力显著增强

实行中部崛起战略的重要目的在于促进中部地区繁荣,解决区域发展不平衡问题,缩小地区间的经济差距。中部崛起战略实施以来,中部地区凭借区位、政策、资源等优势,经济社会稳健发展,人民福利水平明显提高,与东部地区的经济差距不断缩小。一个明显的变化体现在人均经济指标上:从经济水平来看,近年来中部地区与东部地区人均GDP差距逐渐缩小,中部地区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在2012—2019年间增加了近75%;从经济增速来看,2017—2019年间,中部地区人均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速高于其他三大区域,城乡居民收入的增速高于东部地区。

中部地区地处中国内陆腹地,承东启西、连南接北,是我国重要的粮食生产基地、能源原材料基地、现代装备制造及高技术产业基地和综合交通运输枢纽,在产业梯度转移中承担着重要的桥梁作用,在全国产业布局中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在中部崛起战略实施过程中,承接国际、国内产业转移也是中西部地区实现产业结构升级的重要路径。得益于国家良好的政策支撑,以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晋陕豫黄河金三角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为代表的国家级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相继建立,湘江新区、赣江新区相继获批,为承接产业转移提供有力的税收、土地政策支持。在一系列优惠政策和体制创新的作用下,大量东部沿海地区企业向中部地区转移,促进中部地区的技术进步,有效改善了区域的营商环境,增加的就业岗位吸纳了中部地区的部分劳动力,承接东部产业转移成效明显。

(二)产业结构逐步优化

产业结构调整是加快区域经济发展速度的核心驱动力,也是理解区域经济增长方式的重要基础,既体现了过往区域经济发展路径发生了何种变化,又为未来区域经济进一步地发展奠定了基础。因此有必要对中部地区产业结构变迁进行分析,从而更好地理解中部地区经济增长方式。中部崛起战略实施以来,三大产业均取得了一定的发展,一定程度上促进了中部地区产业结构向合理化、高级化转型。

长期以来,中部地区产业结构偏重,第二产业占比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在中部崛起战略的实施过程中,中部地区产业结构逐步优化,带动了中部产业快速发展,提高了地区间的资源配置效率。2013年,中部地区第一产业占比为11.8%,第二产业占比为52.1%,第三产业占比为36.1%,产业结构以第二产业为主,占比相对较高;2020年,中部地区产业结构为9.04∶40.62∶50.34,中部六省产业格局实现了从“二三一”向“三二一”的转变。经过中部崛起战略多年的推进,中部地区制造业发展势头良好,成为我国重要的现代制造业基地之一。中部地区制造业的快速发展离不开国家政策的大力支持,制造业呈现化学工业、食品工业、机械制造等多点支撑的行业格局,拥有相对雄厚的制造基础、基本完备的产业体系和相对齐全的行业门类,产业规模优势与体系优势明显。同时,先进制造业从东部向中部地区持续转移,促进了中部地区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推动了中部地区产业向高质量方向发展。在产业转移的过程中,区域集中现象较为突出,中部地区核心城市成为承接东部产业转移的集中地。近年来,传统制造业如化纤、纺织、钢铁、多元化工等逐渐向中部六省更有效率和成本优势的地区集聚。在高质量发展的背景下,以半导体、通信设备、电子元件等为代表的新兴制造业不同程度地从北京、上海、广东等一线城市向中西部地区的核心城市转移。此外,逐步完善的交通网络也将有力支撑中西部地区高质量发展。“十四五”期间,空铁联运等运输方式会进一步减少中西部地区的空间劣势,中高端制造业将会在中部区域的核心城市加速崛起。

(三)科技创新发展较快

科技创新是引领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一个地区的创新能力,不仅依赖于地区自身的创新要素,还依赖于创新要素在区域内、区域间实现了何种配置。近年来,随着中部崛起战略的推进,中部地区创新能力显著增强。2012—2019年间,中部地区专利授权数提升超180%,发明专利授权数增长214%,规模以上工业企业R&D经费支出从1150亿元增至2823亿元,增速明显。

为了理解中部地区科技创新能力的变化,需要把握地理和制度两个最为重要的影响区域创新能力的因素。首先是地理因素。创新要素在地理上的空间分布与所在区域的科技创新水平密切相关,这是因为创新活动在地域上具有较强的空间相关性。[1](P175)此外,创新要素的空间分布会因制度发生改变,制度因素通过影响创新主体的行为决策进而影响创新要素的配置。

在中部崛起战略的实践过程中,始终强调完善自主创新体制机制,创新体制机制则会直接影响区域技术合作和协同创新的能力。对此,一方面,政府对科技创新人才、科技创新研发给予了政策优惠,加大对重大科技专项的支持力度,加强创新型人才引进力度,提升地区自身关键领域的自主创新能力;另一方面,相关政策推动经济要素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国家创新型城市集聚,通过推进建立产业技术创新联盟,加强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建设,促进科技资源开放共享,以提高企业、政府、知识生产机构(大学、研究机构)等主体在重大科技创新方面开展大跨度的整合,提升区域创新能力和科技服务能力。[2](P161)在一系列政府创新政策的支持下,近年来,创新要素向武汉市、合肥市、长沙市、郑州市等中心城市集聚,与此同时,武汉光谷、合肥创新中心、郑洛新自创区、长株潭自创区发挥了明显的辐射带动作用,高校人才优势显著,行业间技术关联度高,有助于产业之间形成知识溢出效应,中部地区整体的科技创新能力显著提高,科创产业融合发展体系基本建立。

(四)城镇化进程快速推进

城镇化是推动区域经济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力量,对城乡关系转型、新型城镇化建设意义重大。城镇化的本质是农村人口转移到城市、从农民变成市民的过程。新型城镇化之“新”则在于强调人口、资源、环境协调发展,城乡关系协调发展,从关注城镇建设到关注城镇的文化、公共服务功能,同步推进农业现代化,使得农村和城市在城镇化进程中同时获得更好的发展。[3](P60)

中部地区作为人口较为集中的区域,是新发展阶段扩大内需的关键发力点。长期以来,由于区域工业化水平较低,中部地区城镇化水平相对较低,部分地区的城镇化水平低于全国平均水平,这也是国家实施中部崛起战略的重要背景之一。然而,在中部崛起战略实施过程中,中部地区城镇化速度明显低于东部地区甚至低于部分西部地区,城镇化整体推进缓慢,城乡关系相对分割,经济发展迟缓。这种宏观经济格局上的“中部塌陷”现象,主要原因仍在于中部地区城镇化发展水平相对滞后。[4](P32)2012年,随着大力实施中部崛起战略,在国家规划层面提出实施中心城市带动战略,培育壮大武汉城市圈、中原城市群、长株潭城市群、皖江城市带、环鄱阳湖城市群和太原城市群等六大城市群,发挥城市群的辐射带动作用,以更好地发挥中部地区广阔的市场潜力。

近年来,作为新一轮工业化、城镇化、信息化和农业现代化的重点区域,中部地区城镇化进程快速推进,2019年中部地区城镇化率从2012年的47.19%提高至56.80%。中原城市群、长江中游城市群、太原城市群等中部城市群相互补充,协调区域经济发展;郑州、武汉、长沙、南昌、太原、合肥、洛阳、南阳、襄阳、湘潭等中心城市和大中城市集聚作用日益凸显,周边小城市和小城镇功能不断提升。在新型城镇化的过程中,一方面,凭借劳动力丰富的人口优势,中部地区内部中心城市、重点城市群的辐射带动作用增强,中原城市群与长江中游城市群轴心地位日益巩固,以武汉、长沙、南昌、太原、郑州、合肥为代表的中心城镇成为推动新型城市化的主要动力,有效促进了人口、产业和创新的集聚,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另一方面,凭借承东启西、连南接北的区位优势,长三角辐射带动作用凸显,跨區域城镇互动增强。

(五)生态环境日益改善

生态环境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一直有“先发展后治理”的说法,但是其实二者之间是相辅相成的关系,良好的生态环境才能更好地助力经济发展。目前,中部地区资源型城市占比高,在《全国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规划(2013—2020年)》中,中部六省资源型城市占六省总城市数量的比例接近1/2。而资源型地区容易遭到“资源诅咒”,使得中部地区经济增长与生态环境水平高度相关,所在地区的生态环境质量直接关系到中部经济能否实现可持续地、高质量地发展,人与自然的关系是否和谐共生。值得注意的是,中部地区是我国重要的粮食生产基地,当前中部地区以10.7%的国土面积承接了全国30.1%的粮食产量,协调好区域内的生态环境,才能有效保障我国粮食安全,保证中国经济发展韧性。[5](P36)此外,黄河流经中部六省中的河南、山西两省,生态环境脆弱性突出,开发与保护矛盾突出,现阶段加强防洪安全、污染治理、水沙调控、旱作物农业等黄河流域重点领域和特殊领域的治理尤为重要。

对此,2012年,在《关于大力实施促进中部地区崛起战略的若干意见》中,在规划层面推进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试点,开始探索经济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的新模式。2016年,在《促进中部地区崛起规划(2016至2025年)》中,则进一步提出了将中部地区打造为全国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的发展目标。2021年10月8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规划纲要》,提出协同推进大治理,着力加强生态保护治理,促进全流域高质量发展。当前中部地区加强了沿黄地区的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中部地区生态环境得到日益改善。以河南省为例,围绕黄河流域生态保护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战略,根据中游“治山”、下游“治滩”、受水区“织网”的思路,对山水林田湖草沙系统保护修复和黄河干支流生态廊道造林进行统筹安排,从农业面源污染、工业污染、城乡生活污染、矿区生态环境等方面开展循序渐进的“3+1”综合治理工作,率先实现黄河生态廊道郑汴洛段全景贯通。

二、中部地区高质量发展的新特征

中部地区经过中部崛起战略实施以来的发展,特别是“双循环”战略实施以来的变化,形成了以下四个区域经济发展的新特征。

(一)经济增长从不平衡向相对平衡演化

在近十多年的区域政策实施过程中,中部地区经济发展正在从不平衡逐渐向相对平衡演化,这离不开国家和中部六省政府在平衡地区发展上做出的共同努力。中部地区作为“中部崛起”、“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一带一路”建设等多个区域发展战略的重叠地,经济总量占全国的比重逐步提高。在区域总体空间上,中部崛起促进了新的战略支点的形成,包括长江中游地区和中原地区,增强了区域全局发展的协同性、联动性和整体性。[6](P23)但是近些年倾向于经济资源(如建设用地指标和转移支付)向中西部流动的政策,也引起了学者们对经济资源整体配置效率的担忧。以用地指标为例,近年来大量建设用地指标被配置到中西部地区,地方政府加速推进新城建设,尽管这有助于提高短期的经济增长绩效和税收,但是也促使地方政府债务累积,不利于经济的长期健康发展。[7](P44)在新的发展阶段下,中国经济发展逐渐由关注经济的“数量”转向关注经济的“质量”,也对中部地区经济平衡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从近年来中部崛起战略相关文件便能发现相关的线索:从要求中部崛起转向要求中部高质量发展,对中部地区经济发展质量的重视程度不断提高,强调深化落实“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因此,在高质量发展的背景下,中部地区经济发展除了需要保证区域间经济水平差距进一步缩小外,还要更关注提升中部地区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引领地区经济向高效率、公平和绿色可持续发展,缩小区域间高质量发展水平的差距。[8](P69)

(二)产业结构从不协调向相对协调变迁

在近些年加速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政策指导下,中部地区产业结构正从不协调向相对协调转变,产业结构向合理化、高级化转型,制造业快速发展。在《关于新时代推动中部地区高质量发展的意见》中,也明确将“构建以先进制造业为支撑的现代产业体系”列为推动中部地区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内容。但是,在较长时间内中部地区仍以承接劳动密集型、资本密集型产业为主,导致低端生产要素不断集聚[9](P23),中部地区制造业创新能力与东部地区相比有待增强,当前阶段产业转移取得的升级效果有待提高,距离高质量发展的要求仍有较大的差距。此外,还需要关注当地产业的转型升级是否与当地人口实现了很好的匹配。从产业转移和劳动力流向方向来看,尽管产业呈现从发达地区向中部地区逐渐转移的趋势,但是现阶段大量的劳动力仍然倾向于从欠发达地区外流至发达地区,企业内迁后“招工难”现象屡见不鲜,一定程度上阻碍了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10](P95)在高质量发展的背景下,为了促进中部区域繁荣、缩小区域差距,需要更加重视提高先进制造业的現代化水平,加速推动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在承接制造业转移方面,重点在产业基础高级化和产业链现代化上持续发力,统筹规划引导中部地区产业集群发展,充分发挥中部地区的区位优势,促进产业和劳动力更好的匹配。

(三)创新活动从分散向集聚转变

近年来,中部地区创新要素由分散向集聚转变,提升了中部地区的整体创新能力。但是,相较于东部发达地区,中部地区的创新差距仍较明显,创新资源仍处于向核心区域集中的阶段。对于远离这些中心城市的中部城市而言,中心城市的辐射作用并不明显,创新能力有待增强,区域技术创新和协同创新的能力有待进一步深化。从体制机制来看,中部地区当前创新体系整体能力还不够强,仍有一些阻碍创新要素在不同创新主体间自由流动的制度性因素。

党的十九大指出,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随着投资红利和人口红利的逐渐消失,中部地区原有的资源要素驱动型经济增长模式难以持续,以创新驱动发展成为中部地区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必然选择,特别是应深化科技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升我国重点区域和关键领域的技术创新能力。其中需要特别关注区域技术创新和协同创新,充分挖掘潜力,强化科创合作,探索跨区域创新合作机制,促进创新要素在区域内、区域间更好的流动。

(四)城乡关系从分割向融合转型

在新型城镇化的进程中,中部地区城镇化水平明显提高,城乡关系从分割向融合转型。

随着城镇化水平的提高,在农村,部分农村人口转移到城市,农业生产出现规模化和现代化,留在农村的人口收入水平也得到了一定的提高;在城市,大中城市和小城镇的分工日渐明确,城市消费市场扩大,武汉、长沙、郑州、合肥4个城市进入“万亿俱乐部”。同时,借助承接东部沿海地区的产业转移,就业岗位有一定增加,中部劳动力出现回流态势,引领城市经济向高质量发展。但是,当前中部地区城市群、辐射作用相对有限,内部经济联系并不紧密,直接导致了城市群中人口大幅度向外流失,大部分城市的人口增长较为缓慢,地方经济发展缺少动力,当前中部地区区域整体城镇化率仍有待提高。在促进中部地区新一轮城镇化的背景下,一方面,需要进一步提高城市群、都市圈、中心城市的辐射带动作用,促进人口城镇化,提升城市生活品质,实现人的城镇化和市民化。通过提供更加完善的市政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增加区域吸引力,吸引外来人才,促进劳动力与就业岗位的匹配,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要。[11](P12)另一方面,鼓励有条件的小城镇和村庄探索就地改造模式,引导中西部地区农业转移人口在县域内就近城镇化。

(五)生态环境从失衡向协调修复改善

近年来,尤其是自黄河流域生态保护与高质量发展这一重要战略实施以来,中部地区生态修复取得一定的成效,中部地区尤其是黄河流域周边的生态环境从相对失衡逐渐向人与自然协调发展改善。但是,黄河生态脆弱问题未根本扭转,新时代黄河流域全面深刻转型发展的任务仍然艰巨。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在高质量发展的背景下,需要加强黄河流域水土保持和生态修复的治理力度,构筑生态安全屏障。除了科学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外,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规划也对相关城市和城市群的高质量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例如,中部地区的中原城市群和太原城市群被列为人口-产业-城镇的重点集聚区,郑州市和洛阳市是“郑(州)洛(阳)西(安)高质量发展合作带”的核心城市,以经济高质量发展反哺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环境治理。

三、加快推进中部地区高质量发展的

对策建议

进入“十四五”时期,中部地区与全国一样,承担着“双循环”背景下构建经济发展新格局的任务。笔者在此提出以下几点对策建议。

(一)全面深化重点领域改革,形成区域协调发展长效机制

中部崛起战略实施以来,在一些重大区域问题上,国家选择条件较为成熟的长江中游地区和中原经济区进行区域规划,已经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在区域协调发展的长效机制、综合改革配套方面,都取得了积极进展。促进中部地区的高质量发展,要进一步通过促进长江中游城市群、中原城市群、太原城市群等的发展,推动打破地区封锁,促进资源要素在跨行政区范围内配置和流动。对于一些跨省区的重大项目和重点领域,要在国家的支持下,举中部之力共同进行建设。

(二)主动融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

中部地区地理位置适中,承东启西、接南连北,是国内综合交通网络枢纽地带,也是大规模的潜在内需市场。“十四五”期间,要立足中部崛起战略把握好扩大内需的战略基准点,融入更大范围、更深层次的发展格局之中。一方面,利用独特的区位优势,打通国内大循环的中心节点。生产层面,要推动区域产业链、供应链和创新链合理布局与持续优化,提升现代化水平,促进产业在国内有序转移,以先进制造业、消费类产业和现代农业盘活全局经济;分配层面,要不断优化营商环境,增加城乡居民收入,开启共同富裕的伟大实践;流通层面,要充分发挥区域交通网络的功能,加强基础设施系统化和智能化建设,联通不同尺度的空间战略;消费层面,要提升中部地区城镇化水平,扩大国内消费市场,筑牢消费的基础性作用。另一方面,要主动参与国际大循环,国内国际双循环并进,提高国内国外市场对接水平,加大开放力度,构筑全方位、宽领域、多层次的开放型经济体系。

(三)加快建设国家中心城市和区域性中心城市

中心城市是城市群建设的核心。城市群的形成是以中心城市为支点,中心城市的发展又以城市群和都市圈为依托。目前我国的中心城市大体上可以分为国家级中心城市、区域性中心城市和地区性中心城市三个层级。逐渐演化发展的多支点空间布局模式作为重塑我国经济地理的重要动力,不断平衡与协调我国区域经济发展格局,拓展我国经济发展的空间腹地,为我国宏观经济增长探索新的空间动力。中部地区的武汉市和郑州市是9个国家级中心城市中的两个,伴随多中心城市格局的顶层设计逐渐清晰,在更为精细的空间尺度上的多支点布局,成为空间结构优化的重要任务,所以建设区域性中心城市就成为当务之急。洛阳市、南阳市、襄阳市、衡阳市、大同市等城市,都可以作为备选的城市。

(四)加快建设国家先进制造业基地

加快建设国家先进制造业基地是中部地区当前的首要任务。为促进制造业效率提升和技术进步,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充分发挥中部地区在区位、区域联动、人口等方面的优势,要做好以下几点:一是加快制造业向数字化、智能化、绿色化方向转型升级。产业转移并不是在原有基础上进行简单重复,而是要加强制造业相关领域的技术创新,尤其是促进工业互联网领域的技术创新,推动中国工业互联网研究院中部地区分院、国家工业大数据中心中部地区分中心等战略性项目在区域内投入应用。要紧抓数字经济的发展机遇,以数字技术为依托,加快建设制造业开放创新合作平台,促进区域内科技创新和技术合作。要引导区域内制造产业链、创新链、价值链在不同主体间有效对接,带动区域内制造业质量的整体提升。二是促进先进制造业与现代服务业之间的深度融合。要围绕制造业集群打造制造业高效服务体系,建设区域整体服务体系,搭建集研发设计、知识产权、商贸物流为一体的综合服务平台,形成产业共生、资源共享的良性发展格局。要依托区域中心城市,如郑州、武汉、长沙等城市,把科技服务作为未来的重要产业和发展方向。三是健全配套保障措施。要优化创新环境,鼓励技术创新,提供鼓励科技成果转化和高新技术新产品的优惠政策,促使企业的研发投入有效转化为促进技术进步的科技成果。要吸引龙头企业,发挥行业龙头企业对上下游产业的带动作用,围绕创新创业孵化,努力培育隐形冠军企业和独角兽企业。要注重创新人才培养,努力提升中部地区高校的学术水平和创新地位,保障创新人才供给。

(五)重视跨区域合作,加强紧邻区域辐射带动作用

由于中部地区地缘辽阔、情况复杂,维护中部六省的整体利益难度较大。当前我国区域间的联系越发紧密,行政区域的分割可能会导致不同省份之间的恶劣竞争,只有加快完善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打破制度性障碍,才能营造统一开放的市场,促进劳动力、土地、资金、技术、信息等要素在区域间自由流动,助力中部地区各省份高质量发展。因此,中部六省要根据自身的发展思路,寻求全方位、多层次的区域经济联系与合作,甚至是一体化发展,这是区域经济理论在实践中的具体体现。例如,山西省与京津冀城市群加强区域合作,安徽省全域融入长三角经济区实施一体化进程,湖南省和江西省成为对接粤港澳大湾区经贸合作的重要地区。在经济发展过程中,中部六省应充分发挥区位优势、交通优势等,和其他紧邻区域的重大战略加强跨区域合作,借助紧邻区域的辐射带动作用,深化要素市場改革,促进本地经济高质量发展。

参考文献:

[1] 白俊红,蒋伏心.协同创新、空间关联与区域创新绩效 [J].经济研究,2015,50(7):174-187.

[2] 陈劲,阳银娟.协同创新的理论基础与内涵[J].科学学 研究,2012,30(2):161-164.

[3] 中国金融40人论坛课题组,周诚君.加快推进新型城镇 化:对若干重大体制改革问题的认识与政策建议[J].中 国社会科学,2013(7):59-76+205-206.

[4] 孙红玲.中心城市发育、城市群形成与中部崛起——基 于长沙都市圈与湖南崛起的研究[J].中国工业经济, 2012(11):31-43.

[5] 金凤君.黄河流域生态保护与高质量发展的协调推进 策略[J].改革,2019(11):33-39.

[6] 孙久文,李恒森.我国区域经济演进轨迹及其总体趋势 [J].改革,2017(7):18-29.

[7] 彭冲,陆铭.从新城看治理:增长目标短期化下的建城 热潮及后果[J].管理世界,2019,35(8):44-57+190-191.

[8] 孙久文,张皓.新发展格局下中国区域差距演变与协调 发展研究[J].经济学家,2021(7):63-72.

[9] 刘友金,吕政.梯度陷阱、升级阻滞与承接产业转移模 式创新[J].经济学动态,2012(11):21-27.

[10] 樊士德,沈坤荣,朱克朋.中国制造业劳动力转移刚性 与产业区际转移——基于核心—边缘模型拓展的数值 模拟和经验研究[J].中国工业经济,2015(11):94-108.

[11] 孙久文,苏玺鉴.新时代区域高质量发展的理论创新和 实践探索[J].经济纵横,2020(2):6-14+2.

Achievements,Characteristics and Countermeasures of High-quality Development In Central China

SUN Jiu-wen,CHENG Yun-qian

(School of Applied Economics,Renmin University of China,Beijing 100872,China)

Abstract:High-quality development in Central China is an important step to boost the local economy and promote balanced development among regions. In recent years,Central China has made great achievements in economic and social development,but the imbalance and inefficiency in the current development of Central China still exist. Based on the present situations,this paper explores the achievements in Central China since the implementation of the Rise of Central China Strategy. Also,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new characteristics of current economic growth,industrial structure,innovation activities,urban-rural relations and ecological environment in Central China. In the process of promoting high-quality development,Central China must speed up the construction of a national advanced manufacturing base,pay attention to cross-regional cooperation,strengthen the leading role of adjacent regions and actively integrate into the new development pattern,so as to reduce regional gaps and achieve coordinated development among regions.

Key words:high-quality development;Central China;regional coordination;the Rise of Central China Strategy

责任编辑:赵 哲

收稿日期:2021-12-08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黄河流域城市群与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协同推进路径与模式”(72050001)

作者简介:孙久文,中国人民大学应用经济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为区域经济、城市经济;程芸倩,中国人民大学应用经济学院博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为区域经济。

3125500589275

猜你喜欢

中部地区高质量发展
2018:中国会展业“高质量发展”之年
高质量发展背景下辽宁省绿色增长水平提升路径及对策分析
中国经济改革“高质量发展”是关键词
开启新时代民航强国建设新征程
我国经济怎样实现“高质量发展”
我国中部地区经济发展综合评价研究
“互联网+”促进中部地区产业转型升级的思考
我国中部地区农村居民消费行为阶段特征分析
中部地区产业承接经济风险的TOPSIS评价
中部地区新型城镇化质量动态综合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