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缘起的逻辑理路与历史经验
2022-03-14于丽娜
于丽娜
〔摘要〕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不断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成果的过程。马克思主义本身所具有的理论完备性与实践创新性、科学真理性与革命阶级性、世界普遍性与民族特殊性等内在发展特质构成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缘起的理论逻辑。近代中国的救亡图存之路、各种思潮的争论与抉择、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以及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构成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缘起的现实逻辑。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由可能转变为现实,最根本的原因在于早期中国共产党人充分做到了理论联系实际,在科学对待马克思主义的基础上,对中国国情进行深入剖析,以實现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国家富强、人民幸福为根本任务,带领人民进行革命实践,使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逐渐拉开历史帷幕。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逻辑;现实逻辑;历史经验
〔中图分类号〕D6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1203(2022)01-0003-07
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以下简称《决议》),深刻阐释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三次飞跃。在新的历史节点上,厘清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缘起的逻辑理路在理论和现实中都具有重要意义。任何理论的产生都不是偶然的,都依附于一定的时代背景,是当时政治、经济、文化等综合作用的结果,因而对于某种理论的研究都需要坚持问题导向、带着问题意识去追溯它的本源,深入了解其存在与发展的合理性因素,这就是我们常说的理论“元问题”研究。马克思主义是具有自我意识与自我认知的理论体系,它从创立之日起就知道为何而生、去往何处,并与各国实际相结合,使自身不断“民族化”与“本土化”,进而焕发出更强大的生命力。本文主要阐释两方面问题,即马克思主义为什么可以中国化以及中国为什么需要马克思主义。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可能性与现实性这类“元问题”的探讨,事实上就是分析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缘起的理论逻辑与现实逻辑①。
一、理论逻辑:马克思主义的内在发展特质
百年来,党取得一系列历史成就的原因之一就在于始终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而马克思主义能够在中国扎根、开花、结果,是因为它本身所内含的优秀理论特质与中国实际需要相契合、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精神内核相契合,从而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缘起提供了可能性。
(一)理论完备性与实践创新性相统一的发展维度
马克思主义是一个系统完整的理论体系,始终追求向内延伸的理论完备性。马克思主义内容博大精深、宏伟丰富、科学完备,是超越时代的人类思想的精华,由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构成最内在系统严密、逻辑层次分明、理论学术性强的完整科学理论体系。马克思主义各个组成部分具有各自的特点和优势,但并不是说它们之间是彼此独立、毫不相干的。马克思主义不是三个组成部分进行简单相加的“理论拼盘”,也不是各个观点的机械总和,而是由各项基本原理构成的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的有机整体,不可随意肢解。在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中,马克思主义哲学是构成整个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大厦的基础,它以科学实践观为核心,批判继承了费尔巴哈和黑格尔哲学的合理成分,形成了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实现了哲学史上空前的革命变革,为人们认识与改造世界提供了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政治经济学为无产阶级战胜资产阶级找到了理论突破口和现实依据,剩余价值论和唯物史观的形成使社会主义由空想变为科学;科学社会主义作为马克思主义广义上的同义语,承担着马克思主义最崇高的社会理想,主张通过建立无产阶级专政逐步消灭阶级差别和阶级对立,为解放全人类提供了有效指导原则。
马克思主义在实践中产生又指导实践发展,始终追求向外拓展的实践创新性。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实践的观点、生活的观点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基本观点,实践性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区别于其他理论的显著特征。”〔1〕9哲学的根本目的在于改造世界,而改造世界的唯一途径就是直入人类现实生活,深入到具体实践过程中,让理论同实践相结合。马克思主义不是故步自封的教条,其始终在不断指导各国具体实践的过程中逐渐获得更高的价值,实现一次又一次质的飞跃。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过程就是在理论和实践这两个维度上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这就意味着,中国共产党在带领人民进行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践过程中必须积极回应具体问题,坚持理论指导和理论创新,不断发展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
(二)科学真理性与革命阶级性相统一的内在品质
马克思主义是人类历史上迄今为止最先进、最崇高、最科学的思想理论体系,蕴含着极为丰富的解决问题与分析问题的正确方法,是无产阶级政党的科学世界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马克思主义是科学的理论,创造性地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规律。”〔1〕7马克思主义是马克思恩格斯在系统总结欧洲工人运动经验教训的前提下,充分吸收当时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优秀成果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其本身蕴含着一系列重要的科学观点。其中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是最根本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描绘了关于整个物质世界的科学图景,揭示了世界发展的普遍规律,并为人们分析与研究人类社会的各种内在关系提供了科学的方法与原则,指导着人类社会不断向前发展。与时俱进是马克思主义最重要的理论品质,其决定了马克思主义并非是“机械地加以重复的教条”,而是始终在理论联系实际的基础上不断实践、不断创新,从而焕发出强大的生命力。实现共产主义是马克思主义最崇高的社会理想,为整个无产阶级和人类的解放描绘了科学的蓝图。
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真理性直接决定了它是为最广大人民群众服务的,这是马克思主义最鲜明的政治立场和阶级立场,体现了马克思主义高度的革命性和阶级性。革命绝不是好勇斗狠,破坏现存的一切,而是顺应历史规律从而真正地推动了历史的进步的活动才配得上叫革命〔2〕。马克思主义的革命性是顺应历史发展规律的,是建立在科学性的基础之上的,因而是科学的革命性。此外,马克思指出,“哲学把无产阶级当作自己的物质武器,同样,无产阶级也把哲学当作自己的精神武器”〔3〕16。这充分表明无产阶级是能够彻底推翻资产阶级统治、消灭资本主义私有制的最有革命力量和最有前途的阶级,它是可以自觉组织起来为实现人类解放而奋斗的。
马克思主义是科学的,不是属于少数精英的,而是属于广大人民群众的,其代表着无产阶级利益的,始终占据真理与道义的制高点。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以来就把马克思主义作为根本指导理论,始终坚守人民立场,将人民幸福落到实处。坚持科学真理性与革命阶级性的统一,是遵循马克思主义内在发展机理的必然要求,也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缘起的重要理论品质。
(三)世界普遍性与民族特殊性相统一的价值要求
马克思主义是普遍真理,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马克思主义孕育诞生的全过程是开放性的。它立足自身放眼世界,在充分汲取古典哲学、古典政治经济学与空想社会主义等世界性社会科学理论以及细胞学说、能量守恒与转化定律等世界性自然科学理论的基础上不断形成,是属于全世界的宝贵财富。从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内在品质所包含的科学真理性和革命阶级性的特征来看,它是为无产阶级自身以及全人类的解放而创立的科学理论,倡导人的自由个性的普遍实现。此外,马克思主义对人类社会一般规律的总结,在今天仍然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因而具有全球普适性。
马克思主义必须通过一定的民族形式才能实现。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只有与具体国家的文化相结合,才能发挥它应有的创造力。中华民族五千多年的文明史蕴育了博大精深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滋养着生于斯长于斯的万千中华儿女,人们所向往的“大同社会”崇高理想与马克思主义所追求的“共产主义”远大理想之间,具有基因的“契合性”和价值的“一致性”,二者相融相通,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大地扎根提供了民族文化基础〔4〕。对此,《决议》指出:“马克思主义理论不是教条而是行动指南,必须随着实践发展而发展,必须中国化才能落地生根、本土化才能深入人心。”〔5〕马克思恩格斯也正是在接触民族化的生活经历中,对具体国情进行考察和研究的基础上,创立了具有世界普遍性的马克思主义。马克思恩格斯反对一切教条式地運用他们的理论来指导各国实际的做法,强调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运用“随时随地都要以当时的历史条件为转移”〔3〕386。所以,马克思主义只有结合各国的特殊国情,深深植根于本土文化,才能真正落地生根,以民族化的方式发挥出自身强大的生机与活力。
综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可以应用于各个国家和民族中,并充分考虑各个国家和民族的特殊性与多样性,从而实现马克思主义的世界普遍性与民族特殊性的统一,这既是马克思主义永葆生机与活力的价值要求,也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缘起的必要条件。
二、现实逻辑:近代中国救亡图存的迫切需要
马克思主义的内在发展特质决定了它具备中国化的可能性。但从近代中国实际情况来看,中国有无接受马克思主义的可能性?这种可能性又是否可以转变成现实性?这就从理论问题的探讨过渡到了现实问题的探讨。近代以来,中国在探索民族独立与人民解放的道路上,借鉴过多种思想、尝试过多种方案都于事无补,以失败告终,特殊的国情需要更加先进的理论。自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并与中国实际相结合,中国共产党应运而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有了历史性的起步,中国才得以重生。
(一)由渐变到巨变的尝试——中国于民族危难与社会变革中陷入彷徨
1840年鸦片战争以后,封建土地关系仍占居统治地位,人民受尽剥削与压迫。清政府在逐渐走向腐朽没落的同时,不惜动用各种手段以获得维持自身苟延残喘的机会。西方列强的大肆入侵,使中国半殖民地状态日益加深,国家主权被剥夺,经济命脉被控制,当时,“中国人民的贫困和不自由的程度,是世界所少见的”〔6〕631。为挽救民族危难,改变内无民主、外无独立的生存状态,英勇的中国人民奋起反抗,组织多次政治运动,试图对近代中国社会进行变革。
首先,农民阶级从反封建反侵略的角度出发探索新的政权形式,太平天国运动就是典型的代表。这个存在了十余年的农民阶级政权不仅沉重打击了清王朝的封建统治,也抗击了外国侵略者,起到了一定的历史作用。但太平天国运动最终没能克服农民阶级身为小生产者的局限性,试图以一种新的封建政权形式取代原有的封建政权形式,最终被强大的敌对势力镇压而以失败收场。其次,地主阶级洋务派和资产阶级维新派试图通过不触动清王朝封建统治根基的方式来一场“自我救赎”,被动地引进西方技术、制度与文化,借助清政府的封建势力谋求重生。洋务派倡导学习西方先进生产技术,但未充分把握好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且缺乏科学的领导制度和坚强的领导核心,并对帝国主义列强产生了一定的依赖性,因而未能避免失败的命运。维新派主张学习西方先进制度,且反对暴力革命,企图通过改良主义的方式化解民族危机。1901年《辛丑条约》的签订标志着中国彻底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清政府决定推出“新政”并预备“立宪”,但最终目的却是为了“皇位永固”,从而使得社会矛盾进一步激化。再次,资产阶级革命派主张暴力革命,发动辛亥革命,倡导实施共和政体,于是新的政治制度引起了社会结构的剧烈变动以及各种政治势力的激烈斗争〔7〕。资产阶级革命派无法避免妥协与软弱的本性,且在“大敌当前,他们要联合工农反对敌人;工农觉悟,他们又联合敌人反对工农”〔6〕674,因而严重脱离工农群众,将革命果实拱手相让于袁世凯,导致帝制复辟。国内形势再度如履薄冰,陷入了迷惘、混沌又彷徨的境地,整个中国到了生死存亡的关头。
由此可见,中国救亡图存的历史使命,需要寄托于一种新的实践方案和社会力量,农民阶级、地主阶级和资产阶级的各种尝试皆不能解决根本问题。但是,从太平天国农民运动到辛亥革命,中国社会由渐变到巨变,以往封闭的社会结构和政治体制逐渐通过这些前后相继、持续不断的社会变革而发生变化。这为后来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提供了思想文化土壤,也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提供了鲜活经验。
(二)由共识到分歧的抉择——马克思主义在同各种思潮斗争中站稳脚跟
辛亥革命的失败宣告了资产阶级共和国方案在中国的破产,中国由此进入了黑暗的北洋军阀统治时期。在这种状态下,中国的先进分子被迫再次展开寻路之旅以拯救民族危难,实现国家独立与人民解放。在进行多次尝试与反思后,一些先进分子认为以往的社会变革运动之所以成效甚微,是因为多数国人丧失了“国民性”,并且未亲身参与到社会变革中去,因此,有必要进行一次文化启蒙运动,以期解除封建思想的束缚,开发民智调动人民参与政治的积极性。于是,一场新文化运动传遍大江南北,轰轰烈烈地开展起来了。
新文化运动在五四运动之前这段时期,思想界在反对帝国主义与封建旧文化的认知观念上是存在基本共识的。“民主”“科学”的口号提出之后,新文化运动倡导者们将批判的矛头直指处于绝对权威地位的“孔学”。一时间,文学界、政治界的先进分子,如鲁迅、胡适、李大钊、陈独秀等纷纷揭露封建礼教的丑态,各种新思潮不断涌现,为马克思主义的传入营造了有利的文化氛围。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取得胜利,先进分子们看到了马克思主义可以救人民于水火的伟大力量,遂将目光逐渐从西方转向东方,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的前途命运联系在一起。到了五四运动时期,新文化运动的主流就变成了宣扬马克思主义,一些先进知识分子开始翻译马恩著作,马克思主义的传播较之前有了实质性的变化。李大钊、陈独秀、毛泽东等一些早期马克思主义者,成为宣传马克思主义的中坚力量,对推动马克思主义与工人运动相结合作出了贡献。五四运动后期,思想界逐渐出现分歧,无政府主义、泛劳动主义、基尔特社会主义等各种思潮纷繁芜杂,它们的共同之处在于反对无产阶级革命和无产阶级专政。此时,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快速传播,“不仅引起旧营垒的惊恐,也受到来自新文化阵营内的资产阶级学者的抵制和反对”〔8〕。于是,马克思主义者借助“三次论战”为马克思主义进行辩护,强调只有走革命道路,依靠“工人联合的实际行动”对中国社会进行彻底的重建与改造,才能从根本上解决实际问题,使马克思主义得到了更为广泛的传播。
纵观整个新文化运动时期,以五四运动为分界点。五四运动之前,思想界存在短暂性共识,为了拯救民族危难,形成了反封建的思想统一战线。五四运动之后,思想界开始出现分歧,对于如何改造中国观点不一。经过反复对比与分析,先进分子们最终选择了马克思主义作为挽救人民于水火、指引中国前进的优良方案,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也向前迈进了一大步。这都是因为中国需要马克思主义,正所谓“理论在一个国家实现的程度,总是取决于理论满足这个国家的需要的程度”〔3〕11。
(三)由可能到现实的转化——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
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实现程度,还取决于它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程度〔9〕。五四运动促进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工人运动相结合,工人阶级开始作为一支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历史的舞台,这也意味着成立无产阶级政党的条件逐渐成熟。1921年7月,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上海秘密召开,标志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由可能性向现实性的转化。
中国共产党成立以后,开始发挥组织领导作用,在工人群体中广泛传播马克思主义,从此马克思主义的传播对象逐渐从先进知识分子发展到广大人民群众。严格来讲,在建党前夕,党的早期组织为促进工人运动的发展,就已经开始在工人群体中组织学习马克思主义了。上海、北京、长沙、武汉、广州等各地共产党的早期组织鼓励全国各地革命青年深入工人群体中,了解工人的生活状况并为其宣讲马克思主义,号召工人团结起来勇敢争取自身的利益。为此,各地共产党早期组织还创办了专供工人阶级学习的刊物,如《劳动界》《工人周刊》《劳动者》等。此外,还创办了工人夜校和工人学校,加快了马克思主义在工人群体中的普及速度。中国共产党成立后不久,又在各地创建了宣传马克思主义的理论阵地,如上海大学、湖南自修大学等,还成立了专门翻译和出版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的人民出版社、平民书社等。这些都促使马克思主义以更加符合中国实际、更加符合中国传统的方式为广大人民群众所接受,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也得到了初步实现。
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拉开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帷幕,从此党更加注重发扬马克思主义的普遍性指导意义和具体性指导作用,始终把人民立场作为根本政治立场,带领人民披荆斩棘、艰苦奋斗,取得了一系列伟大成就,总结了一系列历史经验,不断开辟马克思主义发展的新境界,使得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过程以及成果更具现实性。
三、历史经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缘起逻辑再思考
通过考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缘起的过程可以发现,马克思主义之所以能够与中国实际相结合,除了它本身拥有一系列优秀品质以外,更重要的是马克思主义传播者充分发挥了主观能动性,能够做到科学对待马克思主义、正确认识中国国情以及始终站在人民的立场上,相信并依靠人民推动社会变革。
(一)科学对待马克思主义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缘起的基本经验
第一,要在認真学习马克思主义的基础上,自觉运用马克思主义。“精通的目的全在于应用”〔10〕,在运用中把握和坚持马克思主义,是我们党发展进步的一条重要经验。马克思主义自传入中国,便一直寻找能在中国扎根的契机和条件,它逐渐与中国革命实际相结合,推动了中国共产党的创建。中国共产党人利用最通俗易懂、潜移默化的方式传播马克思主义,引导马克思主义回归大众立场,增强其感召力与吸引力,让人民群众做到了主动学习与运用马克思主义,从而逐步将其内化为认识世界的方法,外化为改造世界的行动,最终取得革命的胜利。随着时代的进步与发展,马克思主义将被不断注入新的内容,因而我们不仅要学习马克思主义本来的东西,还要深入学习在它基础上不断创新而来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即学习与运用马克思主义要做到返本开新。
第二,要不断创新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是马克思主义最重要的理论品质,它意味着马克思主义是源于马克思恩格斯所处的时代又超越那个时代的理论,是人类思想的精华。马克思主义现已成为全世界无产阶级政党的共同指导思想,它之所以有如此生命力,就是因为在传播的过程中不断吸收新鲜经验以强大自身改造世界的力量。正因如此,马克思主义才能在中国逐步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决议》也将“坚持理论创新”作为党百年奋斗的历史经验之一,表现出“理论创新”对于推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生成与发展的重要作用。在新的历史阶段,要继续坚持“两个结合”,不断生成新的理论指导和新的实践。
第三,要勇敢捍卫马克思主义。20世纪初,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遇到阻挠,在李大钊、陈独秀、李达、蔡和森等马克思主义者的勇敢捍卫下,马克思主义才得以在中国立足。20世纪90年代,受苏联解体、东欧剧变的影响,马克思主义“过时论”“失败论”等反马克思主义思潮甚嚣尘上,其主流意识形态指导地位遭受挑战。当前“历史虚无主义”“普世价值论”等错误思潮沉渣泛起,企图以抹黑、污名化党的历史、中国历史以及反对党的领导,推行资本主义价值观的表现方式,撼动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作为一名马克思主义者,无论在任何情况下都要毫不动摇地坚定正确的政治立场,勇敢地同各种谬误作斗争,始终把马克思主义写在党的旗帜上,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航船劈波斩浪、一往无前。
马克思主义是科学的理论,始终占居着真理和道义的制高点,在整个人类思想发展史上产生了深远影响。未来世界的发展动向依旧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引,为马克思主义作“注脚”〔11〕。马克思主义是以实现全人类解放为终极目标的理论,它没有自己的特殊利益,有的只是为追求人类幸福的使命和不断前进的脚步。科学的理论需要科学的态度,百年来,党在科学对待马克思主义的基础上,总是力图进一步把握马克思主义的思想精髓,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以回答时代之问、人民之问,实现一个又一个历史性胜利。
(二)正确认识中国国情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缘起的实践基础
所谓“国情”,指的是一个国家的社会经济科技发展状况、文化历史传统、自然地理环境和国际关系等多方面的总合。正确认识中国国情要从多方面去分析它在某一时期的特殊情况,这既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关键,也是遵循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要求,更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缘起的实践基础。
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是近代中国最大的国情。纵观近代中国社会救亡图存的斗争史,从洋务运动到辛亥革命,先进知识分子们大多都是从主观上去认识“中国国情”,他们将西方文化引入国内,企图通过不彻底的社会变革强行使之与中国传统文化相结合,让双方达到一种人为的“调和”状态。这种仅仅从现实需要的角度去理解中国国情,而不是从中西双方的自然、社会、历史、现实、政治、经济、文化等诸多方面去对比分析两者之间进行结合的可能性的做法,只会加深中国社会积贫积弱的程度,而无法消除中国政治体制的弊端。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主义,一些有识之士开始在国内积极传播马克思主义。在五四运动前后,早期马克思主义者就如何认识国情、如何改造中国等问题与各派别、各思潮展开了相关探讨,在理论的碰撞与交锋下,他们更加坚定了马克思主义就是改造中国社会的正确理论。在这一理论指导下,中共二大提出彻底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中国革命的新局面逐渐呈现。可见,正确认识国情是推动国家发展进步的重要一步,也是基本的一步,马克思主义只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才能发挥作用。因此,只有学会向实践学习,读无字之书,才能在进行社会调查的基础上了解最真实的情况,进而正确把握国情。
总之,中国共产党百年来,无论是在社会主义革命、建设还是改革时期,都始终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正确认识国情的逻辑主线,将马克思主义深深扎根于中国实际,不断开拓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境界。
(三)筑牢人民群众根基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缘起的历史要求
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认为,“人们自己创造自己的历史”〔3〕669,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马克思主义是代表广大无产阶级利益的科学理论体系,因而它和人民群众之间有着天然的亲和力。筑牢人民群众根基既是马克思主义本身的发展需要,也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缘起的历史要求。
近代以来,中国进行了大大小小无数次社会变革,从农民阶级主导的太平天国运动到资产阶级主导的辛亥革命,从学习器物到学习制度,每一次变革都或多或少地引起了社会各界的轰动,但都未能从根本上解决中国问题。原因之一是没有动员广大人民群众参与社会变革,革命的实践主体仅仅局限于少数知识分子阶层,而广大无产阶级的革命力量却时常被忽略。1919年爆发的五四运动是一次具有广泛性、群众性的爱国主义运动,是历史上的巨大进步,它促进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工人运动相结合,助推中国共产党的创建,进而开启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党成立之后通过一系列方式使广大人民群众理解与接受马克思主义,动员他们积极参与革命实践,推动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发展。一方面,党向人民群众广泛传播马克思主义,用马克思主义武装全党、教育人民。党通过创办工人学校、成立工会、举办农民讲习所等,以通俗易懂的语言向人民群众普及马克思主义基本知识,提高他们的思想觉悟;通过创办各类报刊、成立各类学校或出版社来占领意识形态主阵地,使之成为引导社会舆论的有效工具。此外,党在向人民群众宣传马克思主义的同时,一方面十分注重解决人民的实际问题,比如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党带领农民进行土地革命,实现“耕者有其田”,有效保障了人民的基本权益。另一方面,党充分尊重人民群众的首创精神,十分善于从“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的发展规律中,时刻把握人民群众的实践指向与社会动向,总结群众实践经验,并不断将其上升为系统化的理论,以人民群众的智慧和力量推动社会变革,进而助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发展。
可见,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既需要人民群众掌握马克思主义,也需要马克思主义掌握人民群众。筑牢人民群众根基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缘起以及发展的重要基础,更是历史要求。回顾中国共产党走过的百年历史,党始终与人民群众保持血肉联系。百年来,党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紧紧围绕人民群众最关心、最实际的问题开展伟大事业,不断谱写人民幸福新诗篇。
四、余论
风雨兼程,砥砺奋进,中国共产党已走过百年奋斗的历程。一百年来,马克思主义包括科学性、真理性、实践性、人民性、时代性以及开放性在内的一系列理论发展特质,在中国都得到了充分的贯彻、检验与彰显。一百年来,党作为马克思主义的忠诚信仰者和践行者,始终坚持把马克思主义作为立党立国、兴党强国的根本指导思想,牢牢把握社会发展规律,团结带领中国人民共创革命、建设和改革的歷史伟业,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人民的前途命运。一百年来,党始终坚持“两个结合”,深刻揭示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内在机理,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多次飞跃。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它在坚持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和方法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系列新思想新论断,赋予了马克思主义新的生机与活力,为丰富发展马克思主义作出了原创性贡献。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下,中国式现代化理论与实践更具崭新样态,人民更加幸福、国家更加强盛、社会更加和谐。在新的征程上,要坚决捍卫“两个确立”,始终做到“两个维护”,坚定理想信念,继续以马克思主义以及马克思主义的发展成果为思想引领,为实现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第二个百年目标接续奋斗!
〔注 释〕
①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缘起的现实逻辑: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发展历史就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历史过程。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产物,因而它标志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性起步,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由可能性转变为现实性的历史拐点。因此,本文探究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缘起的现实逻辑的时间段为:从近代中国先进分子开始探索救亡图存的道路一直到中国共产党成立这一时期。
〔参 考 文 献〕
〔1〕习近平.在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8.
〔2〕黄明理.马克思主义魅力与信仰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6:24.
〔3〕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
〔4〕韩庆祥.全面深入理解“两个结合”的核心要义和思想精髓〔J〕.马克思主义研究,2021(10):93-105.
〔5〕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M〕.北京:人民出版社,2021:66.
〔6〕毛泽东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7〕金民卿.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发生逻辑〔J〕.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2015(06):5-14.
〔8〕黄福寿.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历史逻辑〔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出版社,2013:62.
〔9〕赵智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基本经验及规律性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5:29.
〔10〕毛泽东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815.
〔11〕孔繁轲.马克思主义之所以行的内在逻辑〔N〕.学习时报,2021-09-17(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