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最后一片绿叶》试析大学英语的想象教学
2022-03-13年慧敏
年 慧 敏
(河南农业大学外国语学院, 郑州 450000)
根据心理学的解释,想象是“人脑对已有表象进行加工改造形成新形象的心理过程”[1],是人创造力的表现,是人类劳动与动物本能行为的根本区别。一般认为,它和艺术的关系最为密切,比如文学创作离不开想象,欧洲浪漫主义文学流派一个重要特征就是丰富的想象。然而,各行各业要想有所成就和创新,都离不开想象。艾尔伯特·爱因斯坦说,“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知识是有限的,想象力环抱世界”;乔治·萧伯纳认为,“想象是创造的开始”[2]。因此,对大学生想象力的锻炼和发掘是大学教育的一部分。然而,现在的大学课堂上虽然尽可能坚持以学生为主体,培养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但平心而论,对学生想象力的重视远远弱于对书本知识的掌握。再加上多年以应试为主的教育和学习,许多大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匮乏到让人吃惊的地步,过于依赖教师和书本使得他们基本上停止了对想象力的锻炼。此外,对网络上铺天盖地信息的关注也让他们很少机会去想象什么,这不能不说是大学教育的一个缺失。实际上,对学生想象力的锻炼并非某一个教师的责任,亦非某一门课的教学目标,而是所有教师与课程都应自觉意识到的责任和义务。任何一门课程,如果有心,便能够发现各种契机来实现这个教学目的,在教学设计中为学生提供想象的机会和条件。专业课如此,公共课也不例外。全新版《大学英语综合教程》第三册第六单元的课文《最后一片绿叶》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
这篇课文改编自欧·亨利的同名短篇小说。这位被誉为世界三大短篇小说家之一的美国作家,以情节的精心设计、语言的准确简洁和结尾的出人意料著称。他经历坎坷,做过不少工作,作出纳时被卷入银行风波,逃跑,坐牢,酗酒,年仅四十七岁便英年早逝,死时身无分文。然而这种种悲惨经历并不妨碍他用作品展示自己的才华和对人类的仁爱。他的代表作品集《四百万》,名字来源于他声称自己并非为纽约的四百位百万富翁写作,而是为那四百万为生活奔波挣扎的普通人而写。他的作品集中塑造人物形象和设计故事情节,探讨人的本性,鲜有时代痕迹,因此虽然少在美国文学史上出现,却是超越时代的经典,受到古今内外读者的喜爱和好评。在他创作的三百个左右的故事中,中国读者最熟悉的有《圣贤的礼物》《警察与赞美诗》和本篇课文,这些作品都是很能代表他风格的短篇杰作。
与教材的前面五个单元不同,这是一篇文学作品。虽然有不少学生之前读过这篇小说,也深受感动,但未必能够说清楚为什么它有这么强烈的感染力。因此,这一单元的教学就不适合采用以段落为单位,以学生为主体的方式,而应由教师具体引导,深入分析文章的艺术美体现在何处,作者是如何步步为营,精心设计故事发展的每个阶段和细节。另外,不仅要教会学生掌握欣赏文学作品的方法,更重要的是教会学生在欣赏文学作品的过程中,体会到其中深厚的情感,带给学生各自的人生感悟和精神提升。这一部分的教学方式以想象和讨论为主,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能动性,结合各自的人生经历和阅读视野,对教师设计的问题和题目有各自的解读,形成对人生的意义、生命的价值以及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等的认识和看法,以便指导学生以后的行为和生活。
一、通过再造想象丰富人物形象,了解人物内心活动,领会作者写作技巧
想象分为再造想象和创造想象。再造想象是“根据言语的描述或图样的示意,在人脑中形成相应的新形象的心理过程”[3]。比如人在阅读文学作品时,头脑中显现出的有关事物的形象就属于再造想象。欧·亨利的小说充满细节,处处有玄机,根据这些文字,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想象人物形象和内心活动,更好地领会作者的写作技巧。
课文是以约翰西和苏的认识开始的,他们的朋友之爱是故事中一直流淌的一股温暖的暗流。在课文阅读的过程中,通过作者的细节暗示,学生对她们的友谊多少有了了解。这个动人的故事有一个无所不知的叙述者,就是叙事学上的全知视角,那么,如果让故事的主人公来讲述这个故事,会不会更容易打动人呢?所以,教师设计了一个作业,就是以苏的口吻讲述发生的事情,想象并补充出她们之间的日常,同时提示学生注意细读课文,领会作者吉光片羽的点拨。于是,两个年轻姑娘的故事开始了:偶然的机会,两人在咖啡馆相识,虽然一个来自北部,一个来自南方,但她们都是为了梦想而来到纽约的年轻人,且对艺术、食物和服装有着相同的喜好,真有种他乡遇知音的感觉,于是两人一拍即合,合租了一套房间,建立了自己的工作室。在这个陌生的城市里,她们二人相依为命,互相照顾。约翰西生病时,苏请来医生,端汤送药,自己还要想法揽活儿应付两人的消费。看到约翰西对生活绝望而一心向死,她生气、心疼;听到医生说病情严重,她伤心、害怕。但偷偷哭过后还装作若无其事地哼着歌儿宽慰病人,说她很快就会病愈了。而最后医生告诉她病人真的好了之后,她兴奋得双手颤抖。这种创作般的作业激起了学生的热情:能够改写伟大作家的作品,和他一决高下,是一件多么刺激的事情;想象并描述别人的人生又是多么的美妙体验。
在小说前四分之三的部分,约翰西一直在重复同一句话:“当最后一片叶子落下来,我也会离开这个世界。”但那最后一片叶子一直没有落下,所以她决心好好生活。讲到此处,教师自然而然地引出这么一个问题:为什么约翰西生了一场病就失去了对生活的希望,而一心寻死呢?为什么一片叶子就能决定她的生死呢?借助作者给予的些微细节,比如“我厌倦了等待,厌倦了思考,只想像这片可怜的、无力的叶子一样飘呀,飘呀,飘落下去”。通过教师对原作品的介绍,学生一番想象和思考之后,很快就给出了答案。这篇小说原本开始两段是介绍苏和约翰西居住的小区情况。小区到处都是七扭八拐的小胡同,前去收账的书画店商人都因找不到债主到底住在何处而空手而归,“因此,搞艺术的人不久都到这个古色古香的格林威治村来了。他们逛来逛去,寻找朝北的窗户、十八世纪的三角墙、荷兰式的阁楼以及低廉的房租。接着,他们又从六马路买来一些锡镴杯子和一两只烘锅,组成了一个‘艺术区’”[4]。从这个居住地来设想一下她们的生活:千里迢迢离开家乡,来到这个据说机会遍地的大纽约城,信心满满地以为自己很快就能凭着才华和作品被众人熟知。然而,和年轻时的贝尔曼一样,生活向她们揭开了幻想的面纱,露出本来的面目。在这个人海茫茫的城市里,人人都是一座孤岛,自己没有人关心,没有人爱也没有能爱的人,生活艰难,理想破碎,未来不知在哪里。这对一个学艺术的情感丰富的女孩子来说,确实是已经到了绝望的境地,来得及时的这场病也许就是一种解脱,可以永远不再受苦。但这么放弃生命又心有不甘,所以她才会把希望寄托在那些叶子身上,让它们来决定自己的命运。而那最后一片叶子奇迹般地顽强,一直挂在藤上面,在约翰西看来,这简直就是神示,上帝一直在看着她呢,所以一定可以在上帝的庇护下活得好好的。此番变化,正应了斯宾诺莎那句话:“情感的力量可以那样地超过他的一切别的行为或力量,致使他牢固地为这个情感所束缚住。”[5]
老贝尔曼作为小说中的重要人物,在故事中途才入场,而接连五段对他的性格、相貌、爱好等做了些介绍后,他又匆匆退出舞台。对于这样一个角色,他到底是个什么样的人,他的人生真的这么简单吗?在作者介绍的这些信息背后,可能会隐藏着什么呢?通过这样一个问题引起学生对他的好奇,并进行猜测和想象。以组为单位进行讨论后,学生的故事如下:他可能出生在一个不错的家庭,从小爱画画,父母亲发现了他的艺术天分,鼓励他在这条路上发展,他自己也相信自己以后一定能够有所成就,于是,在二十多岁血气方刚的年纪来到了纽约,住在艺术家聚集的布鲁克林艺术区,潜心作画,一心成名。然而,梦想是遍地玫瑰,现实却铺满了玫瑰花上的刺:作为一个无名小卒,作品卖不出去,生计都成问题,请不起模特,买不起颜料、画布,又不能让父母知道自己的境地,以免担心。就这样一天又一天,一年又一年,岁月终于把他打败了。他开始远离画笔,疏于作画,以给请不起专业模特的年轻画家当模特挣钱,拿到钱后就立刻买酒喝。虽然仍然不服输,心里仍然记挂着年轻时许下的要画出传世名作的宏愿,却懒得动笔。天长日久,父母对他已经失望,他也没有结婚生子的念头和能力,一晃这么多年过去,他成了六十多岁的老人,怀才不遇,放荡不羁,愤世嫉俗又眼高手低。直到有一天,看到楼上新搬来的两个年轻天真单纯的姑娘,和他年轻时一样怀揣着艺术的热忱和梦想,让他想到了自己的过去,不仅对他们产生了爱护之心,并想方设法地帮助对生活绝望的约翰西重新对生活充满希望,以至于染上肺炎而最终死去。这番想象让学生陷入了思考,他们开始意识到原来成功并不是有了才华就可以,每个人的人生都可能会如此:孩童时,被父母、亲戚、邻居和老师赞扬、鼓励,逐渐相信了自己如他们所说,是个聪明的人,早晚必成大器,于是踌躇满志,然而,因为环境、运气、个人的选择等原因,直到老年还一事无成,蹉跎岁月。
二、结合课文,创造想象自己的人生和未来,并提升道德情感
创造想象是“在创造活动中,根据一定的目的、任务,在人脑中独立地创造出新形象的心理过程”[6],它是人类进步必不可少的主观条件。正如第五单元课文里那句话所说:“我们都不过是人而已,每个人都有相同的需要。”每个年轻人在实现理想的路上都可能会遇到苏和约翰西这样的处境,由此引导学生想象一下自己毕业以后的生活,自己的人生会是什么样子。不难想象,刚毕业的大学生初踏入社会,大都雄心勃勃,摩拳擦掌,准备干出一番事业。而家乡或省会这些地方无法满足他们的需要,只有北京、上海这样的城市才能提供给他们更快成功的可能,因此这些大城市成了他们的首选。然而,他们很快就会发现这些城市里充斥着数不胜数比他们更优秀的人,而且看上去的遍地机会他们很难抓住。生存的艰难、地下室的潮湿、竞争的压力都是他们必须要面对的。要让学生明白,每一代的年轻人想要出去闯荡、去实现自己的理想时都必须要经历这个过程,要认清现实和理想的差距,尽快让自己成熟起来。如果在以后的生活道路上,和约翰西有了相似的经历,希望学生能够以更理性的心态来面对,快速成长。
此外,爱是人类最基本最温暖的情感。舍勒说:“在人是思之在者或意愿之在者之前,他就已经是爱之在者了。”[7]90后大学生大都是独生子,从小被各种关心甚至溺爱包围,久而久之形成了以自我为中心的性格,想当然地索取、接受,而不会回馈、关爱别人;同时,心里承受能力差,遇到困境时容易走极端。每年都会听到某高校学生因为和同学吵架、失恋、写不出毕业论文、找不到工作等问题而轻生。而轰动一时的杀害室友的马加爵和林森浩案件也让人触目惊心,以至于网上曾流传给室友写的“谢谢你的不杀之恩”这样的毕业赠言。这种大学生的黑色幽默实在有些沉重。
针对这种现象,教师以身边的新闻和现象为例,结合课文的主题——不求回报的恩惠,准备一场讨论,通过设身处地的想象,结合联想,引起学生对自己生活的思考。2016年11月初,《大河报》报道了一个故事:一位来郑州多年的广州人一天早上上班着急,到地铁站才发现忘记带钱包,地铁卡里也没有钱了,就抱着试试看的心情向从身边经过的一个姑娘讲明了情况,问能不能借他三块钱坐地铁,姑娘掏出钱包,拿了十块钱给他,并表示不用还了,也没留联系方式,他只用手机拍下了姑娘离去的背影,并给《大河报》讲述了这个故事。他表示,两年以前他已经有类似的经历,陌生人给他钱坐上了公交。在这个人人从小就被告诫“不要和陌生人说话”的时代,对别人尤其是陌生人一定要保持警惕,不要随便和他们搭上关系;前两年轰动一时的老人“碰瓷”现象更让人在想帮助别人时也心存疑虑,真的应了存在主义者萨特的那句话:“他人即地狱。”那么,学生对这些怎么看呢?假如陌生人向你寻求帮助,自己应该怎么做?更进一步说,有时候帮助别人时可能要以自己的生命为代价,这种情境下当代大学生又该做出什么样的选择呢?上个世纪中期,有位叫张华的大学生奋不顾身地跳进粪池救出一位老农,而自己却没能爬上来。这个事迹当时轰动全国,并被选入课本让孩子们学习。几十年过去,人们的价值观发生了改变,张华救人的故事重新引起了一场热烈的争论,张华作为一名国家培养出来的大学生,未来本可以做出更大的贡献,却因为救一个一字不识的老年农民而失去了生命,到底值得还是不值,众说纷纭。现在,在这篇课文里,贝尔曼为了和自己并无关系的约翰西而献出了自己的生命,有没有必要一定这么做呢?假如你是贝尔曼,在得知约翰西的情况之后,你会怎么做?这个问题采用“头脑风暴”的形式进行。“头脑风暴”是心理学上训练集体创造性的方法,“它采用开会形式组织人们对特定的问题进行讨论,当一个与会者提出一种设想或看法后,就会激发其他成员的联想,而这些联想又会激发更多更好的联想”[8]。在这种互相启发下,学生的讨论见仁见智,且并非以旁观者的角度说“我认为如何如何”,而是接着老师的假设,对“如果我是张华”“如果我被陌生人借钱”“如果我是贝尔曼”等话题展开讨论。有的学生则以自己的亲身经历来说服大家,在这种情况下,应该怎样在保护自己的同时,尽最大可能地向别人表示善意。由此发现,许多大学生在遇到问题时,并不缺乏正义感和同情心。这种结合自身体验的讨论会引起学生的热情和共鸣,让对英语不感兴趣或有畏难情绪的学生也受到大家的感染,愉快地参与进来,在情感和知识上都能得到收获与升华。
综上所述,作为教师,在课堂上有意创造机会发挥学生的想象,引起他们对所学知识的兴趣,并通过对人物形象、故事情节和场景的个人化理解和创造,对课文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同时,学生通过联系自己的生活经历和对未来的憧憬,对文中人物的经历感同身受,在以后踏入社会亲自领略理想和现实的差距之后,能够做出更正确的选择。结合课文引起的想象性讨论,无形中会帮学生辨明是非,提升自己的道德情感,在实际生活中更有热情和爱心,为自己也为别人创造出更美好的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