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达其旨,妙传其神:论The Gettysburg Address汉译指瑕及重译
2022-03-13王庆国
王 庆 国
(云南大学滇池学院外国语学院,昆明 651701)
一、引言
TheGettysburgAddress是林肯总统在1863年发表的著名演说词,其风格独树一帜。原文共有10句话,271个单词。在短短的文辞里,林肯既缅怀了阵亡将士,又呼吁生者应继承先烈遗志,维护国家统一。这篇演说词表达了林肯的民主思想,是一篇重要的政治文献;又因其词句考究,文采斐然,还是一篇优美的散文佳作,在世界上流传甚广,历久弥新。
在我国,孙中山较早地借这篇演说词来阐发民主思想。他将“of the people,by the people and for the people”译为“民有、民治、民享”[1]475,和“三民主义”思想一脉相承。该译法用词准确,表达简洁,便于当时的政治宣传,得以沿用至今。然而,这篇演说词的全文翻译出现得较晚。直到1959年,杨宗翰主编并出版了《美国政治思想文献选集》一书,其中刊有徐道邻的汉语全译本[2]193-194。1972年,该译本被美国国会图书馆选中,作为TheGettysburgAddress的29种世界主要语言翻译中的唯一汉译本。后来,云京翻译并发表了桑德堡所著的《林肯传》,其中也有一个汉语全译本[3]364,该译本被选入张培基所编著的《英汉翻译教程》[4]282-283中。然而,因教材影响力大,且张培基也是首屈一指的翻译家,很多研究者将云京的译本误认为是张培基所译,导致以讹传讹。到了20世纪80年代,对这篇演说词的翻译出现了一个小高潮,译者纷纷展开学术争鸣。较有代表性的是许渊冲,他以“实践是检验理论唯一标准”为思路,逐句分析前人译本,并提出自己的新译[5]5-10。他的译文整体质量较高,成为翻译对比研究绕不开的译本。继许渊冲之后,不少译者也提出新的译本,虽各具特色,但在整体质量上未获得超越。
据笔者不完全统计,迄今为止,如果算上畅销书《林肯传》中的翻译,这篇演说词至少已有25种汉译本。纵观文献,有的译本具有真知灼见,成为经典,但仍有诸多商榷之处;有的译本仅是对经典译本的小修小补,算不得真正意义的重译;有的译本虽具有可读性,但并不像原文那样感人肺腑。基于这些现状,有必要指出前人译本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改进意见。
二、译文指瑕及改进
总体而言,前人多用白话文来翻译,难以再现原文词句简约、格调庄重的风格特征,已有研究者意识到这一点。例如,丁大刚和庞彦杰对比分析了三种译文后,在总结时建议说:“原文可以说是一篇韵味十足的散文佳作和修辞范文。然而,阅读以上三种译文都感觉缺乏一种韵味,难以传来金石之声。如果我们乞灵于文言,也许可译出原作的神韵,而且使表达更为精致细密,格调更为庄重,从而也更多地引起读者的共鸣。”[6]149遗憾的是,他们提出建议,但并没有给出自己的译本。据笔者研究,这篇演说词的白话文译本还有一个通病:汉语译文句式未能摆脱英语原文句式的束缚,导致长句翻译时译文句子表达过长,显得拖泥带水,既不符合汉语写作和阅读的习惯,也难以再现原文慷慨激昂的情感,铿锵有力的语气,简洁庄重的格调。当然,也有极少的译者尝试用文言文来翻译,但译文词不达意,聱牙佶屈。
具体而言,前人译本在理解的准确性,表达的简洁性、庄重性、丰富性、文采性和互文性等方面尚存在瑕疵。鉴于原文较短,且考虑到一个语言点可能会存在多重瑕疵,为了方便分析,避免重复讨论,下文将按顺序列出原文,提出主要商榷点,并加以分析,然后用浅近的文言来给出修改译本。
第1句: Four score and seven years ago our fathers brought forth on this continent,a new nation,conceived in Liberty,and dedicated to the proposition that all men are created equal.
fourscoreandseven:根据Elmore研究,林肯和同时代的人们都熟读King James Bible,这篇演说词的很多表达都源于钦定本《圣经》[7]10。这个短语便是一个典型例子,开篇就让听众肃然起敬,引起共鸣。从语音上看,“four”和“score”两词都有长元音/:/,形成元音韵,均需重读,听起来铿锵有力;再加上连词“and”的使用,节奏比“eighty-seven”更缓慢,将听众带入遥远的过去,具有历史的厚重感和沧桑感。多数译文表达为“(在)八十七年(以)前”。有的译者也注意到原文语气舒缓,译为“八十又七年”。在数字使用上,个别译者使用阿拉伯数字。笔者认为,“在……以前”表达累赘,不符合原文简约的风格特征;在汉语中使用阿拉伯数字,显得不够严肃,有悖原文庄重的格调。最遗憾的是,所有译文均未能译出互文性特征,且译文按原文顺序表达,以一个具体时间开篇,再来叙事,显得过于苍白,寡淡无味。如果模仿诸葛亮《前出师表》中的“尔来二十有一年矣”[8]341-345来表达,将译文修改为“尔来八十有七年矣”,并调整到最后来表达,叙事和抒情效果会更好。“有”字使节奏舒缓,“矣”字表达了对历史的无限感慨之情。此外,林肯和诸葛亮具有共同的政治目的,都是为了完成国家的统一大业。译文和《前出师表》形成互文,比直接与《圣经》互文更有表现力,更能引起中国读者的共鸣。
…conceivedinLiberty…:本句话用了暗喻的修辞手法,把国家比作新生儿,其父亲是“fathers”,其母亲为“Liberty”。研究者应注意,这篇演说词的原文存在5个版本,根据学界公认的Bliss的版本,“Liberty”一词的首字母为大写形式,用了拟人化的修辞手法。所有译本均译为“自由”,理解和表达欠妥,应为“自由之神”或“自由女神”。原文的“conceived in Liberty,and dedicated to the proposition…”并列,充当“nation”的后置定语,结构平行和逻辑清晰。然而,如果译文按照原文顺序表达,先说“出生(bring forth)”,再说“孕育(conceive)”,表达顺序不符合事物发展的先后顺序。为使汉语表达逻辑通顺,同时也为保留原文意象,可引申译为“尊奉自由之神为国母”。
…dedicatedtotheproposition…:关于“dedicate”一词,前人多译为“致力于”“献身于”“奉行”“奉献”,等等。其实,该词以不同形式在文中出现6次,这难道不是一种笃行的体现吗?语言运用技巧和所要表达的主旨一致,因此可译为“笃行”。至于“proposition”一词,主要译法有“主张”“宗旨”“公理”“目标”“原则”“理想”“理念”“信念”,等等。“主张”较为接近原文的本意,但可修改为“大道”,即政治上提出的最高治世原则,与后文的“all men”相吻合。
allmenarecreatedequal:这是出自《独立宣言》中的名言,多译为“(人)人生而平等”,个别译为“人(受)造而平等”。后者译法不符合汉语语法表达习惯,而前者译法未能体现出原文的宗教色彩,也就不能和原文最后一句的“God”一词形成首尾呼应,更不符合《圣经》关于上帝造人的说法。根据《圣经》记载,上帝造了天地万物后,又造了亚当,再用亚当的肋骨造了夏娃,而不是全人类“all men”。因此,此处的“all men”应理解为亚当和夏娃的子孙后代,是按上帝旨意而降生的。还值得注意的是,本句用了一般现在时,强调客观真理。基于以上理由,可修改为“人乃神造天生,由来皆属平等”。
第2句: Now we are engaged in a great civil war,testing whether that nation,or any nation so conceived and so dedicated,can long endure.
…weareengaged…:此处人称代词用的是“we”,体现了林肯总统站在维护国家统一的立场上说话,并非专指北方军队。若直接译为“我们”,汉语译文读者很难界定“我们”所指的范围。在句法上,原文选择了被动语态来表达,体现出不得已而卷入战争之意,很多译本未体现这一层含义。
…great…:该词一语双关,既表明了葛底斯堡战役的规模大,也肯定了这次战役的转折性意义,前人译为“伟大的(内战)”或“大内战”,仅表达出了一层意思。
联系上下文和历史背景,前半句可译为“而今,南北深陷内乱,几将另立新国……”,用“深陷”来表达不得已卷入大规模内战之意,再用“几将”体现内战差点导致国家分裂或灭亡,和“testing whether that nation,or any nation so conceived and so dedicated,can long endure”意义一致,以突出葛底斯堡战役的转折性意义,从而将“great”一语双关的意思译出。
第3句:We are met on a great battle-field of that war.
…aremet…great…:同上一句一样,本句仍用被动语态,体现出被迫无奈之意,也隐藏了施动者。是什么让大家聚在一起?可能是上帝,可能是战争,也可能是其他因素。在这一语境中,可将“… are met”译为“聚义”,体现这次战役的正义性和重要性,为后文的号召埋下伏笔。然而,聚义的地点是战场的一角,也就是大军兵戎相见的地方。因此,整句可译为“怎奈大军兵戎相见于兹……(吾等来此)聚义……”,既体现了战争的规模宏大,又突出了战争的意义伟大,译出双关语“great”的两层意思。
第4句:We have come to dedicate a portion of that field,as a final resting place for those who here gave their lives that that nation might live.
…afinalrestingplace…:原文为委婉语,饱含了林肯对逝者的崇敬之情,若按字面译为“最后的安息地”或“长眠之地”,虽无不可,但仅为意似。如果调整为“以告在天英灵”,却为神似。
第5句:It is altogether fitting and proper that we should do this.
…fittingandproper…:这组近义词较为难译,常见的有“合适和正当”“合情合理”“理所应当,恰如其分”“义不容辞、理所当然”等译文,但均未能译出这两个词之间的细微差异。根据《牛津高阶英汉双解词典》“fitting”意为“suitable or right for the occasion”[9]817,而“proper”意为“socially or morally acceptable”[9]1702。前者侧重“人情事理”,后者侧重“社会伦理”,因此这句可修改为“实乃合乎情而近乎礼也”,以体现近义词的细微差异。
第6句:But,in a larger sense,we can not dedicate—we can not consecrate—we can not hallow—this ground.
But,inalargersense:句首的“But”表转折,可用文言转折词“然”来翻译;“in a larger sense”表递进关系,多译为“从更广泛(深刻)的意义上来说”,表达虽无不可,但却空洞无物,缺乏表现力。英语是形合语言,需要借助连接词使文章连贯,而汉语是意合语,译者可以充分发挥汉语表达的优势,结合下文的“we”,译为“然傍及吾众”。
…dedicate…consecrate…hallow…:这句话出自于《圣经》,具有宗教色彩,表达上还用了三种修辞手法:第一,句式上采用排比结构(parallelism);第二,并列列举中,最后一个“we can not”前省略了连接词“and”,用了连词缺省法(asyndeton),朗读节奏较快,有气贯长虹之感;第三,意思上层层递进,用了层进法(climax)。有译者把“dedicate”译为“奉献”,显然不妥。首先,在逻辑上难以跟“consecrate”与“hallow”形成联系。其次,上文说“We have come to dedicate a portion of that field”,即聚义的目的是献出战场的一角,此处又说“不能奉献这块土地”,显然前后矛盾。对于“consecrate”和“hallow”两个词,有人译为“圣化”或“神化”,可理解为“把……变成圣人/神仙”,但后面的宾语是事物“this ground”,而不是人,造成逻辑不通。根据《牛津高阶英汉双解词典》,“dedicate”应理解为“to hold an official ceremony to say that a building or an object has a special purpose or is special to the memory of a particular person”[10]553。林肯为这片土地举行落成典礼,为之命名,使之名垂青史。至于“consecrate”和“hallow”,可译为“奠”和“祭”。在中国丧葬文化中,“奠”特指初死时的备供品敬礼,“祭”可表对葬后死者的追念仪式,还可表供奉天地鬼神。因此,本句可修改为“名之莫能垂青史,奠之不足为圣地,祭之难以成神所”,既能体现宗教仪式色彩,也能体现排比和层进的语言风格。
第7句:The brave men,living and dead,who struggled here,have consecrated it,far above our poor power to add or detract.
Thebravemen,livinganddead,whostruggledhere…:本句以“the brave men”开头,话题转去强调“勇士”,加上“living and dead”进一步突出“死者”和“生者”,其后又用定语从句来补充说明。现有译本在意义理解上没有问题。然而,原文句式松散,信息量大,如果译文按照原文顺序表达,必然造成句子不紧凑,气势不足。
…consecrated…:将士们为了维护“平等”“自由”和“民主”之邦,不怕牺牲,浴血奋战,他们的精神能万古流芳,才使这片土地神圣。该词和上文的意思一样,如果只是照字面译为“使……神圣”,毫无表现力,因此需要结合上下文丰富词语内容。
…addordetract…:这两个均为不及物动词,有的译为“褒扬”和“诋毁”,有的译为“增(加)”和“减(少)”,汉语表达中,宾语缺失会导致表达不清。
译文应在吃透原文的基础上,进行信息引申和重组,整句可修改为“众将士鏖战疆场,或有生还,或有阵亡,尽皆豪气万丈,血染热土,英魂流芳。吾等倍感无力,尚不可减其本色,又不能增其圣光”。
第8句:The world will little note,nor long remember what we say here,but it can never forget what they did here.
…willlittlenote,norlongremember…canneverforget…:大多译为“不太会注意,也不会长久记住……永远不会忘记”。译文意思完全正确,但要译得传神,表达出情态动词“will”和“can”的妙用,绝非易事。
…whatwesayhere…whattheydidhere:原文不加修饰,用了“say”和“did”,以及两次重复“here”,以词穷的方式来体现上文所说的“poor power”。如果照字面译为“这里说的话”和“这里做的事”,表达空洞,难以唤起听众的共鸣。根据《牛津高阶英汉双解词典》释义,“here”除了表示地点外,也可用来表时间,即为“now”的意思[11]1021。本句可修改为“吾等今日之片言,世人或不闻其详,亦不会永志不忘,而勇士此地之壮举,定能与国无疆”。
第9句:It is for us the living,rather,to be dedicated here to the unfinished work which they who fought here have thus far so nobly advanced.
…so nobly advanced…:这部分较难翻译,尤其是副词“nobly”。有的译者略去不译,做法不可取;有的译为“如此高贵地推动着”,有的译为“崇高地向前推进”,搭配欠妥,让人不知所云。结合上下文,可修改为“煌煌伟烈,浩荡向前”。
第10句:It is rather for us to be here dedicated to the great task remaining before us—that(1)from these honored dead we take increased devotion to that cause for which they gave the last full measure of devotion—that(2)we here highly resolve that(3)these dead shall not have died in vain—that(4)this nation,under God,shall have a new birth of freedom—andthat(5)government of the people,by the people,for the people,shall not perish from the earth.
that:这个句子长达82个单词,是全文最长、最难理解和最难翻译的句子,英文表达结构复杂,气势恢宏。本句用了6个“that”,其中“that cause”中的“that”为指示形容词,毫无争议。为方便讨论,笔者已将原文的这5个“that”加粗,标上编号。后三个“that”从句的情态动词均为“shall”,结构并列,语义递进,都是“resolve”的宾语从句。然而,就前两个“that”的用法而言,争议颇多。陈敦全[12]44和田乃钊[13]39-40认为,这两个“that”为并列的同位语从句。许渊冲[14]9则认为,可将前面的“It is rather for us to be here dedicated…”转成“we should be dedicated…”,就和“we take…”以及“we resolve…”构成并列;如果将后两句转为不定式,变成“it is for us to take…”和“it is for us to resolve…”,也构成并列。笔者不同意以上观点,如果前两个“that”从句都是“task”的同位语从句,从内容可知,两个“that”后的内容各有侧重,显然不是一回事,应该用复数“tasks”才对。其实,同位语从句只是第一个“that”引导的句子,解释说明“task”的内容。至于第二个“that”从句,从内容上看,表达的是愿望,这一用法可以查询权威字典加以考证。《牛津高阶英汉双解词典》中,“that”用作连词,意为“used for expressing a hope or a wish”[15]2237,可以表达愿望。
…government…: 对这个词的理解颇有争议,主要有“这个政府”“政府”“政府模式”几种译法。需要注意,government前没有冠词,应为不可数名词,后面又用三个不同的介词来展现美国的国家体制,可译为“政体”。
…ofthepeople,bythepeople,forthepeople:这也是全文最难翻译的一句。徐道邻在注解中说:“其论民主政治之真谛,以三介词阐发无剩义,尤为神来之笔。他人千言万语徒为词费矣”[16]193。孙中山将这句译为“民有、民治、民享”[17]475,影响力极大,沿用至今。然而,李敖曾提出过质疑,认为应译为“治理人民的、被人民选出的、为人民服务的政府”[18]115。钱歌川也对“government of the people”提出质疑,认为应将“the people”理解为宾格作用,译为“治理人民的”[19]226-228。笔者认为,“of the people” 可译为“权归民有”,讲的是政权的归属问题。美国独立后,建立了新的国家,政权属于美国人民,而非英国殖民者,不受殖民即为自由,这才和开篇的“Liberty”呼应;“by the people”可译为“官由民选”,讲的是政府的产生形式,美国政府官员由美国人民选举产生,选举的根基思想是“人人平等”,和开篇的“equal”呼应;“for the people”可译为“利为民求”,讲的是政府的宗旨,即代表人民行使权力,为人民谋福利。原文表达中,“by the people”放在“of the people”和“for the people”中间,起核心的连接作用。在意义表达上,这三个介词短语层层递进,阐发了美国民主政体的真谛。如果没有“官由民选”,那么“权归民有”和“利为民求”也会落空。然而,因译文表达需要,可将调整行文顺序,适当进行增译,修改为“权归民有,利为民求;官由民选,定得千秋;三民政体,(垂世不朽)”。
…shallnotperishfromtheearth:有的译为“一定不能从地球上消失”,表达累赘;此外,“shall”表决心,而不是“一定不能”之意,语气不对。“not perish”与第二段中的“long endure”遥相呼应,分别用肯定和否定形式来表达同样的意义,前后形成对比,且否定的语气比肯定更加强烈。有人将“not perish”译成“永世长存”,表达虽然简洁,但有悖原文“前面肯定,后面否定”的特征,可修改为“垂世不朽”。
三、新译尝试
上文主要分析了一些值得商榷的字句翻译,未能展现新译全貌。有鉴于此,笔者且将全文新译附上,求教于大方之家。
葛底斯堡献辞
遥想先祖来此开辟大陆,缔造新邦,尊奉自由之神为国母,笃行“人乃神造天生,由来皆属平等”之大道,尔来八十有七年矣。
而今,南北深陷内乱,几将另立新国,自由、平等之大道可长存乎?此诚存亡攸关之际也。怎奈大军兵戎相见于兹,将士纷纷舍身救国。吾等来此聚义,且将一隅敬献忠烈,以告在天英灵,实乃合乎情而近乎礼也。
然傍及吾众,今日所踏之土,名之莫能垂青史,奠之不足为圣地,祭之难以成神所。众将士鏖战疆场,或有生还,或有阵亡,尽皆豪情万丈,血染热土,英魂流芳。吾等倍感无力,尚不可减其本色,又不能增其圣光。吾等今日之片言,世人或不闻其详,亦不会永志不忘,而勇士此地之壮举,定能与国无疆。煌煌伟烈,浩荡向前,可恨邦国尚不一统。然则吾等皆幸存之人,当继承未竟之大业,传习英烈之精神:尽忠竭力,共济世业,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愿吾等齐立誓言:丹心碧血,岂可白流?天助雄邦,必复自由;权归民有,利为民求;官由民选,定得千秋;三民政体,垂世不朽。
四、思考与结语
TheGettysburgAddress是一篇重要的政治文献,也是一篇优美的散文经典,在中国的译介已有百余年的历史。从翻译内容上讲,有最初的字句翻译,也有后来的全本翻译;就严谨性而言,有学术权威版,也有网络山寨版;从文字表达来看,有文言版,也有白话版。译者对这篇演说词的重译乐此不疲,新译本层出不穷。然而,译界需要的是重译,而非重复翻译。如果不能做到创新超越,重译就毫无价值。
在重译语言的选择上,译者也要慎重。自从新文化运动以后,白话文取代了文言文,成为人们日常写作的用语。若用文言文来翻译,会存在一大挑战,即难以满足现代读者的阅读习惯。然而,译者应综合考虑原文的语言特征、文体特色、历史年代,力图做到巧达其旨,妙传其神,用文言文来翻译也未尝不可。其实,文言文是传承中华灿烂文化的重要载体,现代白话文中还保留大量文言词汇,通过一定训练,相信大多数人能读懂浅近的文言。从学术的角度来讲,翻译是允许“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此外,前人已有成功尝试,例如,王佐良先生有精湛的英语水平,深厚的国学功底,他一贯用白话文来翻译,而且避免汉语的陈词滥调。在他之前,已有水天同等译家翻译过培根的OfStudies。然而,王佐良经过一番思考,最终还是决定用浅近的文言来翻译,以传达原文风格。他的尝试极为成功,获得了译界好评。
重译是个很艰辛的过程,译者必须做大量的工作。在重译前,译者应怀着对旧译本及其译者的尊重之心,全面、系统地梳理文献,对出处不明的译本加以考证,对张冠李戴的现象进行匡谬,对原文版本做审核校勘,因为校勘也能增进对原文的理解。在重译过程中,译者应不断对比研究旧译,查阅相关研究文献,在有争议的地方,进行多方考证和批判性思考,体会全文的思想内涵,搞清句子的逻辑结构,分析原作的语言风格,揣摩原文的审美意境,把文章视为一个有机整体。对于难以找到对等表达的词句,进行适当引申,根据汉语表达的需要,进行必要的信息重组,以使表达连贯、文气通畅,并非逐字逐句地机械翻译。在重译后,译者要再次研读旧译和相关研究文献,仔细校订新译本,不断修改润色。
重译其难度绝不亚于初译。译者要以慎独求真的职业操守,真正做到创新超越,在翻译中才能巧达其旨,妙传其神,译出更多、更好的作品,以飨读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