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空间批评理论视域下当代女性流散文学演变及特点研究

2022-03-13赵东旭

吉林化工学院学报 2022年10期
关键词:身份共同体建构

赵东旭

(吉林建筑大学 公共外语教研部,吉林 长春 130119)

一、研究背景

“流散文学”是具有切身流散生存经历和体验的流散作家创作的表现个体流散或群体流散生活,艺术地反映流散文化现象及其生成变化事实的各类文学作品[1]。当代女性流散作家既有女性身份,又有流散经历。这种多重边缘化角色为她们的创作提供了独特视域,也使她们的作品呈现个人命运与国家历史息息相通的寓言式特色,并饱含对平等、合作、发展的政治诉求。这些作家借助文学创作述说流散群体的生存困境,大胆探索民族融通、文化融合的和谐发展之路。因此,对当代女性流散文学演变及特征的深入研究,将推进对少数族裔群体内心需求的认同,对女性群体寻求平等和谐的理解。

二、流散文学演变概述

通常意义上的流散文学,指在国家和文化间有跨界生存经历的作家及其后代,用移居国的语言或母语创作的,具有身份困境、家园找寻、文化冲突等“流散症候”的文学[2]。流散文学作为一种具有独特特点的文学类别引发了国内外专家、学者对其研究的浓厚兴趣,现将流散文学相关文学批评研究梳理如下。

(一) 国外学术史梳理及研究动态

西方流散文学研究始于20世纪末。著名文化研究者斯图亚特·霍尔[3]在《文化身份与族裔散居》(1991)中将文化身份予以分类和界定;流散文学研究专家维加·阿诺创作的《流散、记忆与身份:寻找家园》(2005)主要强调记忆对家园虚构和重构中的作用。此外,国别或区域的流散文学研究也如火如荼,其中,以印度和非洲流散文学研究成果最为突出,如纽约州立大学的教授伊曼纽尔·山姆帕斯·尼尔逊在《重塑世界:印度流散文学》(1992)中首次系统地介绍了印度流散作家生活及创作特点。另外,东南亚研究专家本尼迪克特·安德森[4]在其代表性著作《想象的共同体》(2006)中,阐释了小说形式对民族想象共同体形成的促进作用。近年来,有个别学者开始关注流散文学作品中显露的共同体意识:如2017年,德国学者博斯特·茱莉亚[5]论述了流散经历与黑人社区对作家创作的影响;美国学者希利斯·米勒在《小说中的共同体》(2019)中分析了共同体意识在文学作品中的再现。

(二) 国内学术史梳理及研究动态

国内对流散文学的正式研究始于20世纪90年代,虽然起步较晚,但产出了许多独具见解的研究成果。早期研究以对流散文学的评介为主,此外,杨中举[6]、王宁[7]对流散文学相关概念做出了界定;随后蔡晓惠[8]、张德明等人的研究主要集中于对部分区域、国别流散文学的分类评述,以华裔、非裔流散文学研究成果居多;同时也有对个体流散作家、作品的细化研究,主要是对诺贝尔奖得主的流散作家评论。但文学领域的命运共同体研究仅有个别学者涉猎,主要论述了文学与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关系以及中国诗歌中折射的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可见,国内学者虽然对流散文学的关注日渐升温,并对个别族裔或作家已经做出了深入并广泛的研究。

综上所述,国内外流散文学研究经历了从对流散文学的梳理、界定,到对区域、国别的细化研究,再到对个体作家研究的流变过程。虽然国内外学者对流散文学的研究愈发火热,但流散文学中的情感依存、共同体建构、演变及特征等相关研究仍有较广阔的空间。因此,本研究拟运用空间批评理论系统研究当代女性流散作家作品的演变及特征,以期丰富命运共同体研究在文学领域的成果,并对女性流散文学研究有所突破。同时,通过对女性流散文学中的特征研究,挖掘文本中流散人群身份构建的途径及经验,从而为边缘人物在主流社会的生存策略提供参考。

三、空间理论视域下的当代流散女性文学特点

流散文学是对流散经历的文学表达与创造。流动与离散的空间变化是这类文学的重要特征。流散群体具有超越边界、跨民族、跨文明的特征。流散作家异曲同工的文学想象空间、集群而居的生存空间以及心灵相通的音乐空间等都显露出空间在流散人群对共同体建构中的突出地位。因此,利用以地理、文化、政治空间批评为着力点的空间理论研究当代女性流散文学的演变和特点将有利于透过文本中的空间越界、空间想象等深入挖掘流散文学的主题及深刻内涵。

空间批评理论强调文学空间不仅是背景、场所、容器的静态形式,而且更是承载社会关系、意识形态、具备生产力的空间[9-10]。空间批评理论打破传统时间为主导的线性分析范式,为深入剖析女性流散文学的特点等提供了有益理论视角。流散群体经历的地理空间、精神空间和文化空间困境激发了他们强烈的构建身份诉求,进而逐渐形成弱势群体“反凝视”的集体力量。运用空间想象、空间政治、城市空间、第三空间、跨空间等空间批评理论,有助于挖掘文本中的象征、主题和叙事方式等体现的文学特点,剖析文学作品中流散人群对身份的诉求和建构。

(一) 地理空间疏离与族裔群体的寻根之路

地理空间位移描写是流散文学的重要特征之一。通过对文本中空间的错位或重置现象入手,不难得出空间流动不仅导致人物的生存环境改变,还将引起流散个体的疏离感和对家园的热切渴望。此外,对文学作品中网状多向空间流动趋势的提炼,也证实了当代女性作家的全球视野和对民族间互动互联的企盼。非裔作家托尼·莫里森[11]的小说《家》(2012)着力叙述了非裔兄妹离家与归家的多点双向空间流动过程,表现了流散人群内心苦涩的飘零感与对黑人社区和归家的热切渴望。可见,主人公艰辛的流散经历是对族裔共同体的追寻和企盼。

(二) 精神空间分裂与流散群体精神家园建构

女性流散文学作品中经常出现死亡或病态的主题。通过对主人公的双重人格、心理病态或死亡的研究,有助于剖析流散人群的心理创伤与精神空间分裂成因。同时,探索作家如何凭借这些精神失常的虚构人物之口建构出的自由空间,言说流散人群身处居间空间(in-between)的窘境以及她们对建构命运共同体的深切渴望。亚裔新生一代流散作家郭珍芳[12]的新作《寻找李思维》(2019)中塑造了一位双重人格的第二代华裔女性人物,堪称这类作品的代表之作。虽然主人公李思维没有逃脱死亡的厄运,但在她迷茫、绝望之时是和她一起成长的、拥有相似流散经历的朋友们给予了她无限的宽慰和希望。不难看出,流散人群命运共同体是边缘人物舒缓创伤、走出阴霾的精神力量。

(三) 文化空间失根与流散群体的身份建构

90年代后期,英国学者迈克·克朗和美国学者菲利普·韦格纳结合身份认同理论,从文化角度关注空间理论,这为探索流散群体文化身份遗失与重塑提供新的理论依托。通过对流散群体对母国文化的排斥、否认和对移居国文化的无法认同解读,将更深刻地理解流散群体文化失根困境以及被主流社会边缘化的境遇。牙买加裔女作家扎迪·史密斯[13]的成名作《白牙》(2000)讲述了孟加拉裔、牙买加裔以及犹太裔流散人群的文化身份重塑历程。在文化空间的彷徨、挣扎与融合是主人公们在西方主流社会生活的主旋律。他们共同的生活社区,以及互帮互助的女性共同体是支撑彼此追寻文化之根,建构文化身份的不竭动力。同时,他们与主流社会的文化碰撞与交融也促进了文化身份的形成。

四、结 语

运用空间理论剖析女性流散文学作品不仅能拓宽空间理论在文学中的研究范畴,而且将丰富流散文学文本中的深层次研究。同时,空间理论的运用将打破时间线性批评范式,聚焦空间、跨空间、超空间等空间元素,为流散文学中的演变及特点研究拓展视域。此外,解读流散文学作品中边缘人物的家园寻找,文化身份重构以及族裔共同体建构将推进对文本主题及内涵的深入挖掘。对流散文学演变及特点的研究也将引起社会对日益增多的流散边缘群体生存状态及心理动态的深切关注,推进世界各民族间的文化理解与共同发展。

猜你喜欢

身份共同体建构
《觉醒》与《大地》中的共同体观照
爱的共同体
消解、建构以及新的可能——阿来文学创作论
残酷青春中的自我建构和救赎
构建和谐共同体 齐抓共管成合力
中华共同体与人类命运共同体
跟踪导练(三)(5)
妈妈的N种身份
建构游戏玩不够
身份案(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