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学术期刊数字化如何助力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

2022-03-13晨,孟

吉林化工学院学报 2022年10期
关键词:时效创新型纸质

赵 晨,孟 磊

(吉林化工学院 学术期刊编辑部,吉林 吉林 132022)

随着“互联网+时代”的来临,传统的信息传递形式已经不能满足时代的要求,纸质期刊由于存在缺乏沟通机制、出版周期长、信息数据更新缓慢等问题,向数字期刊转型是出版界的大势所趋[1]。因此,学术期刊数字化也将是其未来发展的主要方向。学术期刊数字化,指将传统的纸质期刊发展成纸质与互联网同时运行。我国目前学术期刊数字化仅处于狭义的数字化阶段,数字化手段较为单一,仅仅是通过网络技术和数字技术对传统期刊的内容资源进行立体化传播,再通过网络实现期刊内容的查询与获取过程。数字化出版打破传统时空概念,实现了传播载体多样化,编辑工作网络化,内容表现形式丰富化,信息检索便捷化,信息传播及时化,出版范围全球化等功能。通过各大数据库网络平台的发布和传播,让学术期刊信息发布更具有灵活性与及时性,能够随时更新、最快地传播新成果,实现新思想和各学术期刊知识信息的共享[2]。

创新是进步之源,人才是创新之本。为加快我国科教兴国建设步伐,注重政策牵引,实现学科交叉、产教融合是当前推进特色高校高质量培养创新型人才的有效途径。当前,我国正处在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创新是知识经济时代的必然要求,也是高素质人才的重要标志。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各行各业的创新型、实用型、复合型人才紧缺,高等院校作为高层次人才培养的基地,应充分发挥教育功能,将信息素养教育和创新人才培养作为教育改革的发展的重头戏。为了顺应社会发展要求,定位好创新型人才的培养目标,是高校义务和责任所在[3-6]。

高校学术期刊也需要顺应时代要求,利用“互联网+”时代的契机,运用数字化的创新模式来弥补纸质期刊短板,走数字化的全新发展道路。数字化的目的之一就是实现学术期刊的数字出版,最终实现学术期刊知识信息与作者、读者、编者的快速便捷的有机结合,最大程度地实现学术期刊知识信息的互通共享。这些功能为高校创新人才的培养提供了一条便捷的路径[7]。

因此,从拓宽创新人才视野、提高摄取知识能力、提高创新型人才知识更新效率和对创新型人才学习交流、互动方面研究学术期刊数字化在创新人才培养中的作用,能够为学术期刊更好地助力学校创新型人才培养提供理论指导,具有积极的意义。

一、学术期刊数字化对拓宽创新型人才视野、提高摄取知识能力方面的作用

互联网的迅速发展,如今已经到了“大数据”“云计算”时代。大数据有大量化、多样化、快速化、价值化的特点。如何通过网络信息有效地获取资讯,这就要求创新型人才需要具备较高的网络素养,需要具备理性获取、评价、利用、传播和创新信息的能力,需要具备为自身成长和发展服务的意识。研究期刊数字化所形成的海量信息对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中观察注意力、觉察判断力、综合分析力和联想嫁接力的影响及相关机制就显得尤为必要。

(一) 海量信息拓宽创新型人才视野

传统纸质期刊的传播介质单一,读者的信息获取渠道是单向的,只能来源于纸质期刊,纸质期刊形式在信息传播中处于主体的地位。大数据时代,由于各大网络平台、融媒体、公众号等的开发应用,人们获取和传播信息的方式和渠道都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海量的开放性资源和信息大大增加了人们获取信息的便利性。这就要求学术期刊向数字化转型来满足学者个性化和专业化的需求。在“互联网+”时代,学术期刊的发表平台和传播平台是分开的,纸质期刊只保留了其“发表”的功能,而期刊内容的传播则是通过各种网络数据库来实现,学者获取学术资源从“期刊—论文”向“数据库—论文”的模式转变[8-9]。

数字化转型后的学术期刊,相较于传统纸质期刊知识内容的覆盖面更广,信息的种类几乎囊括了人类的各个方面,并正以惊人的速度更新。这些知识信息通过互联网呈现在学习者面前,提供了丰富的学习资源,能够最大程度地拓宽人才的视野。满足综合性高校培养不同专业创新型人才的知识种类需求,各个专业的学生都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搜索到相关的知识和数据。为高校培养创新型人才提供了信息保障。

(二) 可选择范围的扩大提高了创新型人才知识摄取能力

期刊数字化使得知识可选择范围扩大,海量的可选择资源,对于高校学者来说是一把“双刃剑”,大量的信息需要过滤和筛选,这就要求学习者具备较强的鉴别能力和摄取有用知识的能力。

学习者需要根据自己的研究内容和方向定好短期目标,当定好短期目标后,在面对海量信息时学习者会自动关注到其目标相关的信息,筛选有用信息。同时,“大数据”会对学习者搜索内容进行统计分析,反向推送与搜索内容相关的资源信息。这就要求学习者需要学会对上一步关注到的信息进行分类,杜绝无效信息,保持专注。学习者在搜寻、归类有效信息的过程中,要学会对互联网平台与自媒体信息的筛选,这种能力是在其对知识的筛选、提取和归类过程中不断积累所形成的。学习者在进行知识筛选和提取的过程中,他的知识利用能力、分析鉴别能力都得到了提升。

因此,学术期刊数字化为高校培养创新型人才提供了信息资源和数据库支持,促进人才的成长。

二、学术期刊数字化对提高创新型人才知识更新效率方面的作用

人学习的基本过程可分为:方向确定、资料获取、资料筛选、认知获取、认知消化、认知固化、模式建立和模式拓展等八个步骤。其中,如果资料获取的时间被延缓,会导致认知获取的时效性差,最终会影响读者在后续环节的效果,最终影响到人才创新的过程和时效,不容易产出创新成果。研究期刊数字化过程中多维度(视频、语音、图画)展示对创新型人才对知识的吸取时效、分析综合时效以及应用时效的作用及机制。

(一) 知识吸取时效

关于时效性,知识也是有时效性的,随着社会和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知识也会“过期”。所谓创新人才的培养,自然需要其科学研究的是位于社会前沿、富有创造性价值的内容,所以对于知识吸取的时效性是创新的前提。

传统纸质期刊需要经过编辑、印刷、发行等环节,需要经历一个较长的周期之后才能出刊,这大大影响了人才对于前沿信息获取的时效性。学术期刊的数字化缩短了这一进程,能提高人才吸取知识的时效性,为人才创新提供了“快速”“短周期”的可能性。但目前多数学术期刊还停留在单一的数字转化阶段,网络数据库的更新滞后于纸质期刊的出版,这还需要进一步的改进[10]。

(二) 知识分析综合时效

传统纸质期刊为学习者所提供的内容是有限且单一的,导致学习者掌握的信息量就不够多、不够全面,没有达到一定数量的知识积累信息和综合分析就无从谈及,也不能够选取对自己的学习更有价值的信息。

期刊数字化转型为学习者带来了丰富的信息资源,扩大了知识选择的范围,可以为学习者提供大量的同类信息供其选择。另外,数字化转型融合新媒体,还可以根据知识内容配备相关的语音、图片、视频等,能更加生动地将知识呈现在学习者的面前。这样的知识分析综合时效为高校创新型人才提供了有力的学习机制。

(三) 知识应用时效

上述期刊数字化所带来的知识吸取时效和分析综合时效就促成了知识的应用时效。创新人才的培养,最终实现的是向社会输出优秀的应用型人才,也就是说知识的获取和学习,终极目的就是“学以致用”,将知识转化为能力。学习者在对信息的获取、筛选、认知、固化、拓展之后,必然选择对其他领域的知识进行认知、消化、运用及创新。学术期刊数字化为学者提供海量信息和多种摄取途径,例如“网络数据库”“自办网站”“公众号”等,这就使得学者对知识应用的时效加快。

三、学术期刊数字化对创新型人才学习交流、互动方面的作用

学术期刊是科学技术以及作者和读者之间进行学术交流的平台。高校学术期刊则主要是为学校老师和学生优秀的科研成果提供一个展示的平台,促进各高校创新型人才之间的互动,使他们之间能够进行学习和交流。

与传统纸质期刊相比,数字化期刊可以利用网络和新媒体实现作者与读者之间更便捷、高效的互动和交流。

(一) 实现不同学术信息类型的匹配

传统学术期刊的传播途径单一,以纸质期刊作为传播方式,本本相传。作者根据自己的需要去查阅大量的资料,只为寻求本研究领域的学术信息,费时费力、效率低下。并且这种方式会影响知识的时效性导致最终知识应用受限,这与培养创新型人才的目标背道而驰。

期刊数字化将传统纸质出版物与网络相结合,使得不同类型的学术信息和不同方向的科研成果都通过网络平台进行展示和传播,增加学者获取知识的路径。通过大数据的挖掘和分析,能够精准地匹配读者群体,提高了科技信息传播的效率和针对性。通过这样的技术手段,还能建立读者群、专家群,实现科技信息的精准推送,提升创新型人才之间学术交流的效率。

(二) 更加多维化的展示科研成果

学术期刊数字化通过融媒体(自建网站、微博、公众号等)将学术信息多维度的传播和展示,以便读者搜索、查阅。这种方式信息量大,传播范围广、速度快、效率高等特点,增加了学术信息和科研成果的展示路径,使学术交流变得更加立体多元化。以我校学术期刊为例,本刊自2019年10月起加入OSID(Open Science Identity,简称OSID)开放科学计划。OSID开放科学计划是由国家新闻出版署出版融合发展(武汉)重点实验室发起的,面向学术期刊行业的一项开放科学公益性计划。此项计划其实类似于一个网络公众号,每篇论文将拥有专属的OSID码,作者可以扫码上传针对论文作者本身研究领域、研究背景、研究方法、学术价值以及其他一些相关问题进行语音介绍,还可以增加上传一些论文的补充性数据与材料(图片或视频),使论文成果更加立体化展现,增强论文质量,提升论文的阅读量、下载量和引用率,扩大论文和作者的影响力。此项计划能帮助作者提升论文影响力,拓展学术人脉与资源。读者则可以通过扫文章中的OSID码听取作者的语音介绍、查看开放数据等,还可以跟作者进行学术交流与探讨。这样,既可以让作者将自己的科研成果更加立体、全面地展示出来,还可以形成有专业针对性的学术交流圈。对于高校学术期刊来说,增加了各个高校师生之间的学术研讨和交流,为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提供了相互交流、借鉴和研讨的空间。

四、结 语

高等院校作为高层次人才的摇篮,应充分发挥教育功能,将信息素养教育和创新人才培养作为教育改革的发展的重心。为了顺应社会发展要求,定位好创新型人才的培养目标,是高校义务和职责所在。学术期刊作为科技信息交流的平台,随着当今网络时代的迅速发展,其数字化成为必然趋势。而高校学术期刊作为教师与学生展示科研成果、进行学术交流的平台也需要顺应时代要求,进行数字化转型,以提供培养创新型人才需要的学术资源。

本文从拓宽创新人才视野、提高摄取知识能力、提高创新型人才知识更新效率和对创新型人才学习交流、互动方面研究学术期刊数字化在创新人才培养中的作用,分析学术期刊数字化转型带来的优势与不足。学术期刊数字化所带来的海量信息和多种信息摄取途径有助于拓宽创新人才视野、提高知识摄取的能力;学术期刊数字化与融媒体的结合,有效提高了创新型人才知识更新效率,利用网络和新媒体实现作者与读者之间更便捷、高效的互动和交流;但目前多数学术期刊还停留在单一的数字转化阶段,网络数据库的更新滞后于纸质期刊的出版,这还需要在后续的研究中进一步的改进。综上所述,研究学术期刊数字化如何作用于创新型人才的培养,为高校学术期刊数字化转型和如何更好地助力学校创新型人才培养提供理论指导,具有一定的研究意义。

猜你喜欢

时效创新型纸质
学校创新型人才培养的实践与思考
新工科下创新型人才培养的探索
预时效对6005A铝合金自然时效及人工时效性能的影响
劳动关系确认不应适用仲裁时效
高校实践教学模式在创新型人才培养中的应用
巴斯夫推出创新型DURA-COLOR抗老化技术
四川省图书馆发布2019年阅读报告
挤压态Mg-Dy-Cu合金板材的显微组织及时效硬化行为
环保执法如何把握对违法建设项目的追责时效?
全媒体时代纸质图书出版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