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线上线下教学相融合”培养学生物理实验素养

2022-03-13刘秀娟

中学理科园地 2022年1期
关键词:创造教育课堂设计

刘秀娟

摘   要:基于原始问题的“超重与失重”的课堂设计与评价,让学生参与问题的提出、现象观察、科学实验、深入探究、探索,从而编成“习题”的全过程,让他们体验“习题”的来龙去脉;再经过习题解答、检验与评价、实践应用等,从实践中来,到实践中去,这样有助于学生构建完整性和融通性的知识结构,培养敏锐的洞察力和灵活的思维力。

关键词:原始问题;课堂设计;创造教育

引言

实验教学是初中物理教学中的重要环节,随着新课改的深入,培养学生实验素养成为教学中重要的教学目标,要求教师应积极探索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和策略,将培养学生物理实验素养的目标落到实处[ 1 ]。随着现代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在线教学也应运而生,尤其是在新冠肺炎疫情下,更是凸显了在线教学的重要性和作用。但在线教学是基于网络的学习行为,虽然具有许多好处,但并不能完全替代线下教学。因此,如何有效落实培养学生物理实验素养的目标,“线上线下相融合的教学”模式成为了重要的影响因素,这种教学新模式发展,是现代教育改革与发展需研究的重點课题之一。

1  融合教学的重要意义

借助“线上线下相融合”模式可以激发学生探究实验的兴趣,培养学生探究实验的能力。物理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新课程的教学理念要求学生在体验探究活动的过程中,不仅要获得知识,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还要学会探究问题的具体方法,初步形成探究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以往单纯的线下教育进行初中物理实验教学时,许多学生普遍认为物理实验是一个枯燥乏味、按部就班的过程,所以对物理实验的兴趣不浓,且在实验教学中,往往会因为课堂时间不够,许多物理实验并不能如期完成,不仅会影响学生的学习效果,也难以有效培养学生的物理实验兴趣。而单单通过线上教育的方式进行物理实验教学,实际上又难以实现与学生面对面的交流沟通,最终导致物理实验教学效果并不理想。因此,初中物理教师可以通过融合线上教育和线下教育的方式,以此激发学生的物理实验兴趣,保障学生的物理学习效果,这是培养学生物理实验素养的重要前提。

2  融合教学可行性分析

从目前的情况来看,实现“线上线下教学相融合”对培养初中生物理实验素养具有可行性,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2.1  新时期教育改革发展的需要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也对教育教学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尤其是在信息化时代背景下,教育部所发布的《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指出,要将信息素养纳入教育目标,培养适应信息社会的人才;要将信息技术手段有效应用于教学中,重视教育信息资源的开发和利用[ 2 ]。在这样的背景下,依托各种信息技术手段的线上教育形式出现在人们视野中,可以有效辅助线下教学工作的同时,提升学生的学习质量和效果。可见,在教育改革发展的背景下也决定了在初中物理实验教学中实现“线上线下教学相融合”的可行性。

2.2  学生能力发展的迫切需要

实验素养是初中物理核心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对学生终身学习和能力的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这要求教师要积极探索有效的教学方式培养学生的物理实验素养,让学生学习到知识的同时,发展自身的素养和提升自身的能力,从而达到知识与能力协调发展的目的。这也决定了“线上线下融合”培养学生物理实验素养的科学性和迫切性。

3  融合教学实施方案

3.1  学生科学思维及实验探究素养的培养

学生科学思维能力是物理实验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进行实验探究活动的必备关键能力,物理实验需重视培养学生科学的思维与方法,提升动手探究能力及分析问题的能力。

在初中“电学”不断深入学习的过程中,学生在课堂做了许多分组实验,从探究“串、并联电路的特点”“欧姆定律”等实验中,学到了许多“电学”规律和探究方法,但一些同学在实验过程中遇到了不同的“电路故障”问题,由于课堂实验时间有限,实验无法顺利完成。“电路故障”是在电路实验中出现用电器不工作或电表无示数等不正常的现象,“故障分析”是近年物理中考必考的题型之一,是教学难点,它考查学生对串并联电路的分析、电表的使用及欧姆定律的应用等。分析这类的问题不仅需要熟练掌握基础知识,还需要一定的逻辑思维能力,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可以利用微信或钉钉建立“物理学习交流群”平台,引导学生通过平台提出“故障问题”,进而让学生在平台上相互交流讨论,尝试利用所学的知识分析故障原因,实现生生交流,师生交流;大部分的学生有买整套“电学器材”,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在家尝试“电路开路和短路的故障”实验,比如两灯与电流表串联,电压表与一灯并联,实验时先接好线路,观察电路正常后,把灯座旋松,模拟灯开路;另外,可以用一条导线与一盏灯并联,模拟灯短路;分别观察开路和短路会出现什么现象,观察两灯是否会亮以及两表是否有示数,引导学生边实验边讲解,并拍好视频上传“学习交流群”;教师筛选好的实验视频在课堂上播放,引导学生总结“短路”和“开路”时不同的特点,然后再根据“不同故障所呈现的特点”,用“逆向思维”的方式确定“故障具体的位置”,比如,在串联电路中,先观察电流表是否有示数,无示数则开路,有示数则短路;然后再观察电压表是否有示数,从而确定故障的具体位置。这样“线上与线下教学相融合”的教学模式大大提高了学生学习物理的热情,让学生对故障现象和原因有了深入的理解,体验探究实验所带来的成就感,同时突破教学难点,提高课堂效率,逐步培养学生观察、动手和分析能力,提高科学思维能力和科学探究能力,不断促进物理探究实验素养的培养。

3.2  学生创新思维及创新实验素养的培养

以线下教育形式为主的实验教学,主要是围绕着教科书和教师设定的几个实验,虽然学生能够从中获取一定的物理知识,但是由于动手操作的机会较少,使得学生思维发展受到限制,存在一定的局限性;而仅仅通过线上教学也难以实现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目的,即使线上网络资源较为丰富,但是初中生明辨是非的能力还有待提升,在庞大的网络资源中难以准确获取所学的教学资源,还需要教师加以引导,并让学生亲自动手才能实现实验能力的培养[ 3 ]。针对这样的情况,教师可以充分发挥出线上教育和线下教育的优势和长处,利用“线上线下教学相融合”的模式指导学生用身边的物品进行实验探究,充分发挥学生的创造力和实践操作的能力,不断提升学生的实验素养。

比如,在疫情特殊时期,线下教育工作开展受到限制,教师自然也不能够准确掌握学生的物理学习情况,更是不利于物理实验的教学,为此,可发挥线上教育模式的优势,创建“物理学习交流群”平台,在平台中进行师生之间的良好互动,教师提出要探究的问题,引导学生思考讨论,利用身边的物品大胆尝试设计实验,教师针对学生实验存在的问题进行线上指导,让基础较好的学生尝试实验,拍好实验视频上传平台提供大家互相学习交流,比如有的学生利用家中的玻璃杯和塑料片做“覆杯实验”来证明“大气压的存在”,有的同学利用玻璃瓶和熟鸡蛋演示“瓶子吞鸡蛋”来证明“大气压的存在”,有的同学利用积木、玩具小车和家里的棉布、毛巾、小木板探究“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有的同学利用鸡蛋和盐水探究“浮力与液体密度有关”,有的学生对帕斯卡“桶裂”实验很感兴趣,利用矿泉水瓶在侧壁不同高度开大小相同的小孔,观察在瓶子中装满水时从不同小孔中流出水的射程不同,从而初步理解“液体压强与液体深度”的关系。在线下教学中教师可以筛选较好的实验视频在课堂播放或演示,以此激励学生,学生在实验过程中不仅体验了成功的喜悦,更加激发了学习物理的兴趣,在相互交流过程中,教师既能够掌握学生物理实验的情况,也不断提高了学生创新思维能力和实验探究能力,不断提升学生的物理实验素养。

4  融合教学注意事项

“线上线下教学相融合”培养学生物理实验素养虽然具有重要的意义,但需要明确的是,线上教育与线下教育应是融合趋势,并不意味线上教育完全取代线下教育,线下教育的地位仍然不可撼动。这要求教师进行线上教育与线下教育融合时,应尊重客观的教育规律,即坚持“以生为本”的教育理念,确保物理教学活动能够促进学生实验素养的培养和发展。只有在遵循这些教育规律的基础上实现线上线下的融合,才不会产生不良的教育效果。

5  结语

综上所述,在信息化时代下,实现“线上教学与线下教学有机融合”,对培养初中生物理实验素养具有重要的意义,也是顺应教育改革发展的重要体现,尤其是在疫情特殊期间,“线上线下相融合的教学模式”作用更加凸显。这要求初中物理教师要基于培养学生物理实验素养目标的基础上,寻求“线上线下教学相融合”的有效方式,切实发挥线上线下相融合的优势,不断提升物理实验素养,让物理实验素养在教学实践中生根发芽、绽放光彩。

參考文献:

[1] 习慧丹,谭一曲,陈果,等.基于在线教学平台的线上教学探索与实践[J].计算机时代,2020(11):120-123.

[2] 王丹.疫情期间在线教学的实践与思考[J].现代商贸工业,2020,41(35):153-154.

[3] 陆思思.初中物理在线教学学习任务单的设计研究——以“测定小灯泡的电功率”为例[J].上海课程教学研究,2020(10):70-75.

3116500338229

猜你喜欢

创造教育课堂设计
如何在高中物理教学中开展素质教育
基于微课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护理学基础教学中的应用
数学课程中的创造教育浅议
让学生喜欢你的英语课
如何提高小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
谈新课程理念下的初中历史课堂教学设计
教学改革之翻转课堂
良好课堂,共同打造
“创造教育”引领幼儿生活与学习
基于陶行知创造教育思想的幼儿美术教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