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读思达”教学法在物理习题教学中的探索

2022-03-13阮雅惠方文川

中学理科园地 2022年1期
关键词:读思达物理核心素养教学法

阮雅惠 方文川

摘   要:探索物理学科核心素养下的“读思达”教学法,旨在落实“以学生为中心”的习题教学。结合具体的题目,从“读题”“思考”“表达”三方面进行具体阐述,以培养和提高学生的物理核心素养。

关键词:“读思达”教学法;物理学科教学;物理核心素养;习题课教学

1  “读思达”教学法在物理学科教学中的表现

1.1  “读”即为阅读

阅读是教学的基础。读什么?读教材(读物理概念、读物理规律、读物理实验)、读题目、读图像等。为什么有一部分学生会觉得物理概念、规律很难应用,在做题过程中找不到解题的切入口,主要原因在于他们往往浮于文字表面、没有进行深入阅读。因此教师要引导学生能够准确阅读相关物理知识,从而掌握物理有关概念、规律、模型、找到题目的切入口。切勿让学生死记硬背,而应该让学生准确理解并牢固掌握物理概念、物理规律、物理模型,为后续学习打下牢固基础。比如,在读题过程中,鼓励学生进行自主阅读题干条件及问题,引导学生进行深入读题:分析题目哪些是干扰语(与本题解题无关的)、哪些是重要条件(运动状态、运动过程、受力情况等关键信息)、哪些是隐含条件(临界条件),再结合题目的图像对题目进行深入理解。这样充分而细致的读题过程,可以帮助学生从物理现象中分析物理问题的本质,也为后续的思考和表达奠定了坚实的基础。除了教材、题目的阅读,教师可以鼓励学生阅读有关物理知识和书籍,经常阅读可以让学生提出问题,解决更多的疑问,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形成完善的物理观念和科学思维。

1.2  “思”即为思考

思考是教学的关键和核心。思什么?在物理概念方面:思考物理概念的外延、相關物理概念的区别和联系[ 1 ]。在物理规律方面:思考物理规律的适用条件、相关物理概念和物理规律之间的联系[ 1 ]。在物理实验方面:思考实验过程、实验存在的误差、如何改进实验。如何让学生真正做到会思考?仅凭学生听课是不够的,需要学生不断对物理知识进行反复对比、分析研究、抽象概括,并总结思考的方法和技巧,让学生真正会思考。比如,解题过程中,鼓励学生进行独立思考:如果是多过程问题,思考物体分别经历了哪些过程,相邻两个过程的联系是:上一个过程的末速度是这个过程的初速度;如果是电磁感应问题,思考电动势是动生电动势还是感生电动势,思考哪一部分是电源,思考等效电路图;如果是叠加场问题,根据物体受力情况思考物体的运动过程或者根据物体运动过程思考物体受力情况。

1.3  “达”即表达

表达是教学的最高体现和综合反映。达什么?在充分阅读和思考的基础上,学生会运用物理概念、物理规律解决实际的物理问题,能清晰准确地表达出思路等。比如清晰、准确的物理习题表达要求:首先学生在头脑中建立物理模型并把物理模型用图的形式展现出来,然后画受力分析示意图或者明确运动过程,接着列表达式、计算并对计算结果进行分析,最后总结这一类题型的解题方法。另外,物理老师可以鼓励师生之间、生生之间多交流、讨论,这样既可以让学生积极参与到物理学习中,还可以开拓学生的物理思维和提高学生表达能力,让学生更加深入理解和灵活运用物理概念和物理规律。

学科核心素养是学科本质和教育价值的体现[ 2 ]。可以通过“读思达”教学法实现学生物理学科核心素养的养成,具有物理学科特点的“读思达”教学法是物理学科阅读+物理学科思考+物理学科表达。换言之,通过阅读物理概念和物理规律,在头脑中形成物理观念,再通过思考物理概念和物理规律的内在联系或者思考具体物理问题时建立相应的物理模型或者在事实的基础上思考不同观点和不同结论的合理性,以此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最终能运用自己思考的结果解决物理问题并能清晰准确表达思路或者能通过科学探究去验证不同观点和不同结论的合理性,能形成学习物理学科的内在动力和科学态度,以此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和科学态度与责任。

2  “读思达”教学法在习题课教学中的应用

高中物理习题教学存在的特点:教师在讲解习题时,经常出现:(1)给学生的提示多、留给学生思考的空间和时间很少或者教师一人承包了由审题到解题的全过程,这样不仅削弱了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影响了学生学习物理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同时局限了学生的思维,最终导致学生听得懂但又不会做。(2)就题讲题、方法指导少,这样会导致学生不会举一反三,学习效率不高。

“读思达”教学法在习题课中的优点:(1)流程简单:让学生根据头脑中已有的物理观念,先粗读题目明确已知条件,再细读题目注意题目中关键性词语从而明确隐含条件和限制条件;再根据读题结果建立物理模型,继而分析物理过程,最终明确解题思路;最后把思路展现出来,比如进行规范列式和计算,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总结这一类题型的解题思路和方法,让学生能做到举一反三。(2)以学生为主体,增强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开拓和发展了学生的思维,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率。

下面以《电场强度的计算》为例说明“读思达”教学法在物理习题课教学的实施

2.1  复习总结相关物理知识和规律

引导学生阅读导学案的学习目标归纳总结电场强度的求解方法

求解任一电场的电场强度用电场强度定义式:E=;求解点电荷电场强度用点电荷电场强度决定式:E=;求解匀强电场电场强度用E=。而求解除匀强电场和点电荷外的电场要用到其他方法。比如求解空间上关于场源电荷对称的点的电场要用到对称性;求解点电荷附近无穷大带电圆盘电场要利用电场分布的相似性用等量异种点电荷的电场进行等效替代;求解不规则带电体的电场要利用割补法将其转化为规则带电体,并结合场强叠加原理求解;求解带电圆环、带电平面等带电体要把其分解成许多微元电荷,先根据点电荷场强公式求出每个微元电荷的场强,再结合对称性和场强叠加原理求出合场强。

2.2  讲解典型例题

【例题1】一均匀带电细杆ab长为L,细杆ab内部P1点和外部P2点位置如图1所示。E1为细杆ab上电荷在P1处的场强大小,E2为细杆ab上电荷在P2处产生的场强大小 ,则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两处的电场方向相同,E1﹥E2

B.两处的电场方向相反,E1﹥E2

C.两处的电场方向相同,E1﹤E2

D.两处的电场方向相反,E1﹤E2

2.2.1  读题(先粗读后细读)——引导学生阅读题目找出题干重要信息

粗读抓住:均匀带电细杆,细杆ab内部P1点和外部P2点。

细读抓住:本题主要考查电场强度方向和大小的定性比较,两个。

2.2.2思考——建立物理模型

本题是对均匀带电细杆的电场强度大小的定性比较,点电荷和匀强电场的场强公式不适用。通过之前的学习学生已经知道:点电荷在空间均匀分布時,各点电荷在空间中心的合场强为零。因此可以取以P1点为对称点的左右两段细杆,这两段细杆上的电荷在P1点的合场强为零。

所以整个均匀带电细杆电荷在P1点的场强等效为除对称的那两段外、细杆剩余部分电荷在P1点的场强,如图2甲中的阴影部分。均匀带电细杆在P2点的场强可看成是如图2乙中的阴影部分在P2点的场强和非阴影部分在P2点的场强之和,又阴影部分距P1、P2两点的距离相等,易知细杆在P1点的场强小于细杆在P2点的场强。由于不知道细杆所带电荷的电性,可以假设细杆所带电荷为正电荷,由场强方向的判断方法可知:电场方向相反。

2.2.3  表达——规范、条理、简洁

根据以上思考分析,引导学生归纳总结本题的解题思路和要点:由问题导向——比较均匀带电细杆在P1、P2两点的场强可知须对均匀带电细杆进行合理的分割。为求P1的场强将均匀带电细杆看成左右两段杆组成,左半段均匀带电细杆在P1点的场强为零,因此整段均匀带电细杆在P1点的合场强等效为右半段均匀带电细杆在P1点的场强(如图甲阴影部分)。注意到右半段均匀带电细杆到P1、P2两点的距离一样,为方便比较,也将均匀带电细杆分成左右两段细杆去求带电细杆在P2点的场强(如图2乙)。根据场强叠加原理和甲、乙两图对称性分析可知:右半段均匀带电细杆(阴影部分)在P1、P2两点场强大小一样,左半段均匀带电细杆在P1点的场强为零、而在P2点的场强不为零,因此E1﹤E2。由于不知道细杆所带电荷的电性,可以假设细杆所带电荷为正电荷,由场强方向的判断方法可知:电场方向相反。本题用到的物理知识(物理观念):场强叠加原理和场强方向判断。本题用到的物理思想方法(科学思维):对称思想、叠加思想、等效替代思想、控制变量法的比较思想。

“读思达”教学法的内涵:阅读引发思考,思考帮助表达,表达进一步促进思考[ 3 ]。阅读、思考、表达三者相互促进、相辅相成、具有相对独立性。在物理教学中运用“读思达”教学法不仅可以让学生体验到物理阅读的快感、物理思考的乐趣、物理表达的喜悦,还可以激发学生的潜能,找到学习的内在驱动力。

参考文献:

[1] 郭玉英,阎金铎.中学物理教学概论,[M].第三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

[2] 余文森.论学科核心素养的课程论意义[J].教育研究, 2018 (3).

[3] 苏姗.“读思达”教学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策略探究[J].考试周刊, 2021(17).

3609500338246

猜你喜欢

读思达物理核心素养教学法
初中英语“三段四部式”写作教学法的实践探索
异步教学法在初中生物教学中的应用思考
“读思达”教学法的数学学科实践
浅谈“读思达”教学法之思与行
营造“六和”数学课堂 彰显“读思达”魅力
高中英语单词象形教学法
高中英语单词象形教学法
“读思达”教学法视域下的小学语文词语教学探究
基于“感悟”的物理核心素养:内涵与策略
基于践行物理核心素养的《牛顿第三定律》教学设计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