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肺癌免疫治疗全程护理干预对患者心理状况和生活质量的影响分析

2022-03-12阿米娜曲海

医药前沿 2022年2期
关键词:免疫治疗肺癌研究组

阿米娜·曲海

(新疆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肺内一科 新疆 乌鲁木齐 830011)

肺癌是临床上常见的呼吸系统恶性肿瘤,具有较高的发病率和病死率,是男性最常见的恶性肿瘤。数据显示[1],目前肺癌的病死率占据国内恶性肿瘤病死率的首位,严重威胁患者健康及生命。遗憾的是,肺癌早期症状缺乏特异性,普通人群肺癌早期筛查依从性不甚理想,多数肺癌患者就诊时肿瘤病灶已经发生了转移,错过了手术治疗的最佳时时机,预后不佳,5 年生存率明显降低[2]。近年来,细胞免疫治疗为肺癌患者带来了新的希望,该治疗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改善肺癌患者的多种免疫细胞缺陷,从而改善疾病预后[3-4]。肺癌患者在接受细胞免疫治疗过程中,可能会出现免疫不良反应,影响患者的治疗依从性。而且,对于肺癌患者,在疾病本身症状、治疗不良反应困扰、经济负担等多种因素影响下,肺癌患者常会伴随不同程度的焦虑、抑郁负性情绪,一方面影响患者的治疗依从性,另一方面会进一步导致生活质量的降低,不利于疾病的治疗和患者生活质量的改善[5-6]。因此,有必要采取有效的护理干预措施减少患者免疫不良反应发生,并改善患者的心理状况和生活质量。基于此,本文对肺癌免疫治疗患者进行全程护理干预,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9 年9 月—2020 年6 月新疆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肺内一科治疗的180 例肺癌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各90 例。纳入标准:①经病理学确诊为非小细胞肺癌;②接受细胞免疫治疗;③能够正常沟通交流,可配合量表填写;④预见生存期>3 个月;⑤自愿参与本研究。排除标准:①合并精神疾病;②不能正常沟通交流;③不愿参与本研究。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见表1。

表1 两组肺癌患者一般资料比较

1.2 方法

对照组肺癌患者给予常规护理干预。即给予常规健康教育,遵医嘱给予各项治疗措施,观察病情变化,告知注意事项等护理干预措施。研究组肺癌患者给予全程护理干预。首先对护理人员进行专门培训,使护理人员能够熟练掌握免疫治疗全程护理的方法、程序和要求。具体护理干预措施:①患者入院后,根据入院评估单、特殊药物输液巡视单、静脉评估单对患者进行评估,根据患者的疾病分期、严重程度、治疗方案、文化程度、教育背景、社会支持等资料制订个体化的后续管理方案,采取健康教育计划单对患者实施科学的、系统的、个体化的健康教育,并将患者家属纳入健康教育对象范畴,使患者家属参与到健康教育实施过程中。②心理干预:护理人员探查病房时,以温和态度与患者沟通交流,尊重患者,鼓励患者敞开心扉,说出自己的顾虑和担忧,不打断患者,站在患者的角度思考问题,适当时候表达自己对患者的理解,给予安慰,全面了解患者的心理状况,和患者及家属共同根据患者心理状况进行针对性干预。③患者出院前,采用我院自制的出院随访单对患者进行调查,并实施严格随访,保障患者的护理质量。所有肺癌患者均出院后随访3 个月,了解患者不良反应、心理状态及生活质量情况。

1.3 观察指标

(1)免疫不良反应发生率:随访3 个月,观察两组患者免疫不良反应发生率,并进行组间比较。(2)心理状况:分别于干预前后,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评价患者心理状况。SAS、SDS 评分范围0 ~100 分,得分越高,患者焦虑、抑郁情况越严重。(3)生活质量:分别于干预前后,采用欧洲癌症研究与治疗组织(european organation for rearch and treatment of cancer, EORTC)生活质量核心30 问卷调查(qualtiy of life questionnaire-core, QLQ-C30)评价患者生活质量。该量表包括功能、症状、总体健康和特异性4 个维度,其中功能和总体健康维度评分得分越高,表明患者机体功能状态越高,症状和特异性维度评分得分越高,表明症状越明显,生活质量越差。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9.0 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处理。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例数(n)、率(%)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 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两组肺癌患者免疫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

随访3 个月,研究组免疫不良反应总发生率11.1%低于对照组的24.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肺癌患者免疫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例)

2.2 两组肺癌患者干预前后SAS、SDS 评分比较

干预前,两组患者SAS、SDS 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SAS、SDS 评分较干预前均降低,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肺癌患者干预前后SAS、SDS 评分比较(± s,分)

表3 两组肺癌患者干预前后SAS、SDS 评分比较(± s,分)

注:a:与本组患者干预前相比,P <0.05;b:干预后对照组和研究组相比,P <0.05。

组别例数时间SAS 评分SDS 评分研究组90干预前58.91±7.3457.26±6.52干预后47.59±5.28ab42.89±4.96ab对照组90干预前58.36±7.1556.73±6.81干预后50.46±6.02a49.61±5.24a

2.3 两组肺癌患者干预前后生活质量评分比较

干预前,两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中的功能、症状、总体健康及特异性维度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生活质量各评分较干预前均改善,且研究组干预后功能和总体健康维度评分高于对照组,症状和特异性维度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表4 两组肺癌患者干预前后生活质量评分比较(± s,分)

表4 两组肺癌患者干预前后生活质量评分比较(± s,分)

注:a:与本组患者干预前相比,P <0.05;b:干预后对照组和研究组相比,P <0.05。

组别 例数时间功能症状研究组 90干预前50.39±11.4549.34±9.58干预后72.43±14.12ab22.17±4.03ab对照组 90干预前49.83±10.2748.56±9.22干预后60.61±13.86a30.70±6.35a组别 例数时间总体健康特异性研究组 90干预前35.14±5.6537.41±6.03干预后58.33±7.04ab21.55±3.86ab对照组 90干预前35.69±5.2436.59±5.84干预后45.80±6.37a30.12±4.20a

3.讨论

肺癌是严重威胁患者生命健康的常见呼吸系统恶性肿瘤,临床上发现该肿瘤患者多数在确诊时已经进行疾病晚期,不适合手术切除肿瘤病灶治疗,且常规的放疗和化疗手段效果不甚理想[7-8]。近年来,免疫治疗在肺癌患者中取得了显著进展,为肺癌患者的治疗提高了新的手段,其中细胞免疫治疗常用的治疗手段之一[9-10]。但是,肺癌患者的免疫治疗时间长,在治疗过程中可能会出现肝脏毒性、肾脏毒性、胃肠毒性、皮肤毒性等免疫不良反应,影响患者治疗依从性,从而影响治疗效果及预后[11-121。而且,临床上发现,焦虑、抑郁负性情绪及生活质量降低是肺癌患者常伴随的症状。因此,减少免疫治疗不良反应、改善心理状况和生活质量是肺癌免疫治疗患者治疗过程中的重要环节。

本文结果显示,研究组免疫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干预后SAS、SDS 评分低于对照组,QLQ-C30 问卷中功能和总体健康维度评分高于对照组,症状和特异性维度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全程护理干预能够减少肺癌免疫治疗患者的不良反应,并改善心理状况和生活质量。分析原因,与常规护理管理指导下的护理干预相比,全程护理干预具有以下优势:①通过对护理人员进行专门培训,护理人员能够熟练掌握免疫治疗全程护理安全质量管理,基于护理安全质量管理信息平台指导全程护理干预的具体实施更专业,能够保证高质量实施各项护理干预措施。②患者入院后,根据患者各项具体资料制订的个体化后续管理方案及健康教育针对性更强,采取健康教育计划单形式的健康教育能够更科学、更系统的进行健康教育,将患者家属纳入健康教育对象范畴能够进一步保证健康教育效果。③护理人员探查病房时以温和态度与患者沟通交流,站在患者角度思考问题,患者能够感受到自己被尊重和理解,让患者家属参与到患者的心理干预过程中,能够提高患者院外的心理干预效果。④患者出院前通过出院随访单对患者进行调查和随访,进一步保证了随访的及时性和有效性,从多个方面减少肺癌患者免疫治疗患者的不良反应,并改善其心理状况和生活质量。

综上所述,全程护理干预能够减少肺癌免疫治疗患者的不良反应,并改善心理状况和生活质量。虽然全程护理干预在我院肺癌免疫治疗患者中的应用取得了较好效果,当仍然处于初始阶段,还需要不断优化和完善,在以后的护理工作中应当不断发现问题,总结经验,进一步提高护理质量。

猜你喜欢

免疫治疗肺癌研究组
中医防治肺癌术后并发症
对比增强磁敏感加权成像对肺癌脑转移瘤检出的研究
立体几何单元测试题
肿瘤免疫治疗发现新潜在靶点
2019届高考数学模拟试题(一)本刊试题研究组
圆锥曲线解答题训练
肾癌生物免疫治疗进展
microRNA-205在人非小细胞肺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基于肺癌CT的决策树模型在肺癌诊断中的应用
Toll样受体:免疫治疗的新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