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微波消融治疗乳腺良性肿瘤的临床效果分析

2022-03-12周前波白建宁周璇奕

医药前沿 2022年2期
关键词:消融微波造影

周前波,白建宁,周璇奕,吴 琴,黄 强

(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人民医院超声科 云南 景洪 666100)

乳腺良性肿瘤是临床较为常见的乳腺疾病,具有较高的发病风险,主要为导管或小叶组织增生导致的组生效变化,随着人们健康意识的增加以及影像学技术的发展,患者多在体检时发生乳腺肿块,具有较高的发病风险[1-2]。目前临床对该疾病的治疗方法较多,主要包括手术、微创手术和微波消融治疗等。其中手术治疗效果确切,但是具有一定的创伤性,并发症发生风险较高,另外随着女性审美要求的不断提高,因此探索一种安全、有效的,缩小切口,保持乳房外形的治疗方法十分必要,也是临床研究的一大重点问题。微波消融目前得到了肝脏、肾脏等实体肿瘤治疗的应用,是治疗实体肿瘤的常用方法,具有消融体积大、治疗时间短等优势[3]。消融需要在影像学引导下完成,对消融探针进行定位,监测消融的效果。基于此,本研究以2018 年10 月—2020 年10 月在我院收治的20 例乳腺肿瘤患者,对微波消融的应用效果以及影像学特征进行分析,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8 年10 月—2020 年10 月我院收治的20 例乳腺肿瘤患者,患者年龄28 ~52 岁,平均年龄(38.73±4.02)岁,18 例患者为单侧乳腺肿瘤,2 例患者为双侧乳房各1 枚肿瘤,所有患者均为知情。纳入标准:①单侧乳房肿瘤数量小于3;②彩超和超声造影显示肿瘤直径<3 cm;③粗针穿刺活检确诊为乳腺良性疾病。排除标准:①对超声造影存在禁忌证;②妊娠或哺乳期妇女;③合并凝血功能障碍。

1.2 方法

所有患者均接受超声与超声造影,局麻下进行超声引导下的微波消融手术。术前对患者进行常规检查,手术前由彩超医生进行常规超声、超声造影评估,进行肿瘤三维测量,通过弹性检查评估硬度。嘱咐患者保持仰卧位,通过彩超对肿瘤三维大小进行测量,将肿瘤最长径作为肿瘤长轴,垂直于长轴的最大径作为短轴,两者交叉与中心平面。常规消毒铺巾,通过1%利多卡因逐层麻醉,之后在彩超引导下进行穿刺活检,每个肿瘤取出3 条组织条后进行常规病理检查。证实为良性肿瘤后进行微波消融术。

微波消融术方法:嘱咐患者保持仰卧位,患侧上肢向外伸展,根据消毒规范与要求对患侧乳房进行消毒,1%利多卡因逐层麻醉皮肤,肿瘤周围浸润麻醉,通过彩超引导穿刺针顺沿粗针活检的穿刺点进入,进入1 ~-2 cm 后,在中心平面顺沿长轴对肿瘤穿刺,完成穿刺后彩超进行准确定位。完成定位后,稀释利多卡因注入预计消融范围皮下和乳腺后间隙产生的隔离带。微波消融探针和微波发射器连接,同时连接进出水循环。对循环冷却系统运行情况进行检测,进行微波消融。消融过程中确保微波探针静止。全部消融阶段持续彩超下进行监测,对消融效果进行评估。微波消融阶段消融区域为强回声,肿瘤下方易受到影响,因此作用探头位于上方更为精准。消融强回声全部覆盖原肿瘤低回声,完成消融治疗。

1.3 观察指标

比较微波消融治疗前后肿瘤大小变化情况。观察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观察常规二维及彩色超声、超声造影特点。

1.4 统计学方法

使用SPSS 18.0 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处理。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频数(n)表示。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微波消融超声成像亚型

22 枚肿瘤完全消融,7 个消融定义为中心型消融,15 个定义为非中心型消融,消融平均最大切缘为(6.32±3.05)mm,3 枚为非精准消融(切缘>10 mm),19 枚为精准消融。

2.2 影像学与随访结果

微波消融治疗前全部肿瘤在超声造影中为强化,常规彩超显示低回声包块,同周围正常腺体组织界限清晰。治疗后1 周,肿瘤边界模糊,消融后肿瘤区域显示为低回声,周围被与正常腺体类似的高回声包围。另外,常规彩超下消融区域存在低回声、高回声、边界模糊。超声造影检查消融区域未发现增强。治疗后2 ~3 个月,消融区域边缘彩超清晰。低回声边缘超声造影能够观察到增强。半年后进行随访,超声与超声造影表现与消融后2 ~3 个月变化显示。半年后通过超声造影检查可发现未强化面积较术前缩小。

2.3 治疗后肿瘤大小变化情况

治疗后消融区域长径和消融区域平均体积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治疗后肿瘤大小变化情况(± s)

表1 治疗后肿瘤大小变化情况(± s)

项目n治疗前治疗后tP消融区域长径/mm2214.42±4.318.93±3.054.877 0.000消融区域平均体积/mm3 22 723.32±651.53 225.31±212.54 3.408 0.001

2.4 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分析

所有患者对消融美容效果满意,并未发生表皮灼伤,消融后2 d 消融区域可能存在水肿或肿胀,1 周后均消失,未出现血肿、感染等不良反应。

3.讨论

多数乳腺新发肿瘤为良性肿瘤,其中乳腺纤维瘤较为常见,随着人们健康意识的强化以及体检率的提高,乳腺肿瘤的检出率也在不断提高。其中绝经前女性乳腺结节约90%均为良性,纤维腺瘤多发于青年女性,纤维腺瘤、增生、囊肿多发于中老年女性,而增生、囊肿、原位癌和浸润性癌易发于中老年女性。因为仅通过触诊和超声等检查方式难以对疾病进行确诊,很多乳腺良性结节需要穿刺进而获取病理诊断。穿刺证实纤维瘤患者如果不存在症状可不采取其他治疗方式,仅需要定期随访,但是随访过程中存在疼痛以及肿瘤体积增大的情况需要接受治疗。在所有乳腺良性结节中,纤维腺瘤、囊肿或纤维囊性病变最为常见。纤维腺瘤主要发病于年轻女性,患者的症状表现为局部疼痛、肿块进行性增大、心理压力增加等,如果未及时采取有效的措施对肿块进行处理,其中一部分肿块可能会导致恶性病变,对女性患者的身心健康造成严重威胁。对乳腺纤维腺瘤患者来说,如果没有临床表现,多通过保守治疗,定期进行随访,对于存在局部疼痛、压迫等症状或者存在焦虑、抑郁等精神症状患者,需要进行手术治疗。手术治疗不但需要保证治疗效果、同时还需要具有良好的美容效果。过往临床多采取外科手术治疗,虽然效果确切,但是对患者造成创伤较大,并发症发生风险较高,并且手术会形成切口疤痕,导致患者可接受度不佳。对于已经明确性质的良性病变来说,需要采用微创手术治疗方法,现如今热消融、冷冻消融和不可逆性电穿孔等微创治疗方法在治疗乳腺良性肿瘤中应用广泛,具有创伤小,操作简便等明显优势。在上世纪60 年代,微波消融术在临床得到广泛应用,能够通过能量形成的高温将肿瘤组织灭活,属于物理消融治疗中的热消融。微波消融治疗具有良好的一定的美容效果,不需要切除肿瘤,最大程度减少手术对乳腺组织造成的损伤。随着微波消融在肝脏肿瘤、肾脏肿瘤的广泛应用,具有消融体积大、治疗时间短等优势。对乳腺脸型肿瘤来说,通过目前获得的随访数据展开分析,难以准确评价治疗能够改善患者生存期,未来可能存在通过长期随访发现微波消融治疗存在延误治疗的情况。随着影像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消融技术得到了乳腺良性肿瘤治疗的广泛应用。可以将其作为代替手术治疗的方法,能够提高美观性,同时并发症发生风险较低,安全性较好[4]。消融治疗的方法繁多,主要包括激光消融、冷冻消融、射频消融、微波消融等,其中微波消融效果确切,同其他方法相比用时更短,范围更大。对乳腺肿瘤来说,能够结合微波特点,对含水量较高的肿瘤组织优先加热,治疗良性肿瘤效果理想。通过本文结果可知,消融后患者肿瘤体积明显缩小,同时患者均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这也说明微波消融治疗效果理想,安全性较好[5]。

微波消融需要在影像学的引导下进行,主要包括MRI、CT 以及超声等。过往多采取MRI 进行监测,属于微创热消融工具的一种,在手术时具备靶向性、控制性的特点,通过温度图能够进行有效监测。但是该方法操作较为复杂,需要长时间制动,花费较高[6]。CT 对胸腹部肿瘤具有较高的分辨率,定位准确性较好,多应用于胸腹部肿瘤消融的影像学监测,但是对乳腺肿瘤的分辨率较低,温度敏感性不佳,所以不采取该方法。彩超是临床应用较为广泛的影像学检查方式,能够检测较小乳腺结节,同时能够对其范围、边界、血流等情况进行评估。另外应用于乳腺良性肿瘤边界清晰,形态规则。超声造影能够有效评估是否完全消融,因此乳腺彩超操作便捷、定位精准,可应用于乳腺良性肿瘤的微波消融治疗。常规超声检查已得到各种器官的应用,如胰腺、肝脏以及其他腹部器官的微波消融。相较于MRI,超声引导下微波消融成本较低,因为具备实时成像的特点,其优势主要体现在能够指导移动器官的治疗[7]。目前常规超声已经得到了各种器官检测的广泛应用,如胰腺、肝脏和其他腹部器官的微波消融。因为具备实时成像的特点,其真正的优势体现在能够指导移动器官的治疗。因为呼吸阶段肋骨发生移动,这一特征在乳腺结节的治疗过程中十分有用[8]。通过本文结果可知,22 枚肿瘤完全消融,彩超对良性肿瘤边界清晰,多具有包膜,并且彩超下操作简便,定位精准,能够结合彩超下表现对消融探针的位置进行调整,进而有效提高完全消融率。超声造影主要为通过造影剂强化血液的背向散射,将血流情况清晰显示,提高超声诊断的敏感性与特异性[9]。超声造影不但能够应用于消融区域的监测与消融效果的评估,同时对恶性肿瘤的消融评估也具有良好的效果[10]。在影像学方法的引导下进行激光、微波及射频等治疗,具有较好的疗效,其原理为通过高温使肿块迅速发生蛋白质变性和凝固性坏死。同传统治疗方法进行比较,超声引导下进行微创治疗具有定位精准、针对性高、无需全身麻醉、对患者造成创伤小、疗效可靠等优势,特别是以微波消融的疗效更为明显。微波消融不但能够达到和射频消融相同的治疗效果,同时消融的时间非常短,对患者造成的痛苦较小。除此之外,微波热效应能够有效强化消融区边缘区域的血液和淋巴循环,受照组织的代谢明显增强,细胞内cAMP 增加,营养情况得到改善,促进组织的再生,提高修复能力和组织的免疫反应能力。对微波消融的治疗优势进行具体分析,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①精准治疗,具有较高的安全性,采用该方法能够通过超声实时观察,准确穿刺,有效避开大血管,同时减少对周围组织造成的损伤,同时能够根据结节的具体大小对微波消融针的进针位置、消融功率以及时间进行合理调整,对于大结节来说也具有良好的效果。除此之外,微波消融治疗过程中能够在病灶周围建立一个隔离带,有助于缓解手术对周围组织造成的损伤。②对患者造成创伤非常小,有助于促进其术后恢复,不会对美观造成影响;同微创旋切手术进行比较,微波消融手术的切口非常小,能够有效避免术后切口发生感染,术后瘢痕的遗留较少。③适用范围十分广泛,同微创旋切术进行比较,微波消融适用于多发肿瘤的治疗,同时对一些直径较大的肿瘤同样具有较好的治疗效果。微创旋切术虽然具有一定的疗效,但是如果患者肿瘤的直径超过3 cm,需要进行反复旋切,会导致出血发生风险增加,手术过程中出血会对超声显像造成影响,进而导致肿瘤的切除不彻底。除此之外,旋切刀多次切除后需要更换刀头,导致治疗费用增加;微波消融治疗患者术中的出血量较少,术后不遗留空腔,未形成血肿,并且消融针能够反复应用,不会导致治疗费用增加。微波消融治疗也存在一定的不足,对于肿瘤靶点的准确定位、肿瘤体积的评估、手术过程中使用微波的能量以及使用时间、手术适应证的把握,明确尚未明确的共识和指南。但是本研究存在随访周期短,样本较小等局限性。因此未来研究过程中需要更大的样本量和多中心的研究进行进一步验证,本研究对区分患者生育需求等也未进行研究。

综上所述,对乳腺良性肿瘤采取微波消融治疗效果理想,并发症发生风险较低,具有良好的安全性,有助于促进患者恢复。

猜你喜欢

消融微波造影
微波水云间
消融
超声造影在周围型肺肿块穿刺活检中作用
输卵管造影疼不疼
百味消融小釜中
输卵管造影疼不疼
为什么
微波冷笑话
腹腔镜射频消融治疗肝血管瘤
超声引导微波消融治疗老年肝癌及并发症防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