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文科建设背景下人文社会科学科研转型提升之路径探索
2022-03-11宋继伟
宋继伟,刘 颖
(1.2.南京大学 社会科学处,南京 210023)
人文社会科学是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重要工具,是人类主观认知对世界客观存在的反映不断深化的过程,是推动历史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重要力量,同时具有科学与学科的双重属性[1]。党和国家历来重视人文社会科学的繁荣与发展:1940年,毛泽东同志提出“用社会科学来了解社会,改造社会,进行社会革命”;1997年,邓小平同志指出“科学当然包括社会科学”;2001年,江泽民同志强调“在认识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哲学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同样重要”;2011年,胡锦涛同志强调“增强中华文明的影响力,迫切需要哲学社会科学发展具有中国特色的学科体系和学术思想”。自2011年以来,国家发布了《高等学校哲学社会科学繁荣计划(2011—2020)》《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关于加强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的意见》《关于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的意见》等系列文件,为我国人文社会科学的系统化建设作出了战略性部署和指导。习近平总书记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全国教育大会上强调,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要超前布局,要深化教育体制改革,要深入研究和回答国家发展和我们党执政面临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建设教育强国。新时代,人文社会科学的转型提升与创新发展已成为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管理工作亟待回答的时代命题。
经济社会与科学技术的发展变革,为人文社会科学的发展提供了机遇,同时也带来了挑战[2]。经过20余年的发展,我国政治学、法学、社会学、管理学等社会科学的研究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传统人文学科也形成了百家争鸣的态势。伴随着国际形势的急剧变化,文化与文明的交流互鉴、智能哲学与人类未来的基础性、本源性研究迫切要求提升传统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范式;此外,随着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深入,社会变革与治理、风险预警与应对、非传统安全与国家利益、文化传承与创新等领域迫切要求人文社会科学服务国家需求、面向科学前沿,开展集成性、引领性、创新性的跨学科研究。在新阶段,人文社会科学必须面向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的总体要求,以大文科思维,统筹协调人文社会科学内部学科间及其同自然科学学科间的融合发展,建设“新文科”[3]。
一、新文科建设的必要性与可行性
我国新文科建设是对传统人文社会科学的传承、创新与发展。2020年11月3日,教育部召开“新文科建设工作会议”,发布了《新文科建设宣言》[4],明确要求把“提出新观点、构建新理论,形成中国特色的理论体系、学科体系”作为根本遵循。从科研驱动视角来看,新文科建设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期为时空背景,以全球治理、社会变革、科技创新、经济发展进入新阶段为基本前提,以传承与创新、交叉与融合、协同与共享、开放与包容为基本路径,以文科科研转型和创新团队建设为抓手,推动传统文科的转型,提升以国家需求为导向的多学科交叉的综合创新力和支撑引领力。
(一)新文科建设的总体要求
党的十八大以来,国家为适应时代要求,提出了系列战略和倡议,为人文社会科学的科研工作提供了新的课题研究方向,诸如:文化强国战略、“一带一路”倡议、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体系建设、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数字中国战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长江经济带与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战略、总体国家安全观等。在思想理论方面,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系统总结了新时代的中国实践,阐释了中国理念,提出了中国理论。这些战略和思想要求新形势下的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能够:(1)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保障和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公平正义。(2)服务党和国家的治国理政,提高决策水平、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3)服务文化建设和话语体系构建,增强文化软实力、提升我国在国际传播方面的话语权。习近平总书记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为新时期文科工作明确了路径:立足中国、借鉴国外,挖掘历史、把握当代,关怀人类、面向未来;提出了要求:继承性、民族性,原创性、时代性,系统性、专业性[5]。立足新时代,文科科研需要落实“四个服务”,面向科学前沿、面向国家需求、面向立德树人,以交叉融合、范式转型、方法创新,发现新问题、提出新观点,推进理论突破与实践创新,服务文化传承与经济社会发展(见图1)。
图1 新时代人文社会科学高质量发展的基本要求
(二)新文科转型的美国实践
现代人文社会科学学科体系发端于西方的文艺复兴和启蒙运动时期,在人文思潮和工业革命的驱动下,美国形成了较为成熟的,既体察人的价值品质又关注社会群体发展规律的人文社会科学学科体系、思想体系、理论体系[6]。美国的人文社会科学体系的逻辑变化与功能变迁始终以经济社会发展、科学技术变革为基础。工业革命推进了人文科学借鉴自然科学的研究方法,形成了现代社会科学。20世纪60年代,种族矛盾、文化冲突、信息交流方式变革等新问题促使人文社科与自然科学横断融合,形成了新的研究领域、研究范式和研究方法。这一时期兴起的信息科学就是典型代表,它既借助系统论、控制论等自然科学领域的基础理论,又基于文献学、图书馆学等传统人文学科思辨研究方法,还融合了传播学、心理学等社会学领域的研究范式,时至今日,更是依托计算机科学、工程管理科学的理工科技术方法,形成了以美国为中心、全球范围内信息资源管理领域研究的大发展。
近年来,面对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兴技术的变革性发展,美国高校基于传统的实践、理论和科研范式,从认识论和方法论等多个维度,加强新技术应用,开展新兴领域研究,探索科研转型,寻求人文社会科学的创新性发展[7]。从2014年开始,美国希拉姆学院尝试对传统文科教学科研模式进行改革创新,通过院系重组、学科交叉、强化应用,提出面向未来的“新文科”(New Liberal Arts)教育改革模式,面向环境与气候变化、21世纪美国的城乡格局、人工智能与人类、移民难民、经济全球化等重大问题[8],将技术融入人文,重组29个院系,构建艺术、人文与文化学院(SCHOOL OF ARTS HUMANITIES AND CULTURE),工商传播学院(SCHOOL OF BUSINESS AND COMMUNICATION),教育、公众领导力与社会变革学院(SCHOOL OF EDUCATION, CIVIC LEADERSHIP AND SOCIAL CHANGE),健康与医疗人文学院(SCHOOL OF HEALTH AND MEDICAL HUMANITIES),科学技术学院(SCHOOL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五大跨学科机构[9]。此外,为了应对新挑战,美国诸多文科院校进行了新文科改革的探索,形成了多米尼克大学的“多米尼克经验”(Dominican Experience),古彻学院的“古彻倡议”(Goucher’s Initiatives)等创新实践[10]。以希拉姆学院为代表的美国高等教育新文科改革创新体现了美国高等教育体系中传统人文学科适应时代发展、回应现实需求的转型提升探索。
二、人文社会科学科研体系与新文科建设要求的差距
新时代,我国人文社会科学发展取得了巨大成就,但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时代背景下,以引领学术、服务国家、立德树人为基本导向的新文科建设,要求人文社会科学科研体系达到更高质量的创新水平。
第一,人文社会科学学术体系建设存在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原创性成果不足的现象。中国的革命、建设实践,尤其是改革开放40多年来经济建设的巨大成就,为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提供了广泛而深厚的素材,但缺乏概念综合、理论提炼与思想升华。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成果在人类精神生活和社会实践中的应用和转化有待推进。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原创性重大成果、适应国家重大战略需求的标志性成果还不够多,得到国际学界认可的、有传世价值的高质量成果有待培育,学术工作的“工匠精神”有待加强。亟需强化问题导向,积极建设继承性与民族性、原创性与时代性、系统性与专业性相结合的学术体系。我们亟需进一步加强新型交叉学科研究机构建设,通过科研管理体制机制创新,丰富资助方式,激发交叉学科和新兴学科科研活力,形成基于多学科交叉的综合创新能力。
第二,人文社会科学话语体系建设存在服务国家重大战略、引领国际话语不足的现象。立时代之潮头是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应有的品格,发思想之先声是历史赋予人文社会科学的光荣使命[11]。构建具有时代精神和中国特色的学术思想体系、为国家重大战略提供学术支撑的能力亟待增强,人文社会科学领域的政策影响力、国际影响力需要进一步提升。我们亟需积极落实“人文社会科学走出去”,将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坚定文化自信相结合,依托相关学科优势,有针对性地开展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和各类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与实践工作,发挥马克思主义理论在话语权建设上的指导作用。同时,需要进一步探索和形成智库建设与学科发展相互促进、相互协调的建设格局,进一步加强智库服务国家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意识,培育具有国家决策贡献力和全球治理影响力的高端智库成果。
第三,人文社会科学立德树人存在教材体系建设投入不足、传统文化普遍薄弱现象。教学评价与科研评价有机平衡、相互促进的机制有待形成,师德师风建设、思想政治工作与教学科研工作相结合的人才评价机制有待完善,要进一步开展“五唯”清理,强化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马克思主义教材在各学科领域的使用普及率需要进一步提高。马克思主义局限于哲学、政治学等具有强烈意识形态属性的学科,在广泛的人文社会科学学科中马克思主义被边缘化、空泛化、标签化[12]。过度西化的理论和方法论体系导致中国传统文化被忽视,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缺失,学科“失语”、教材“失踪”、论坛“失声”,甚至出现了宣扬西方政治多元化的反马克思主义社会思潮[13]。
三、新文科建设科研转型提升的机制创新
教育部原部长陈宝生强调,新文科的“新”是“创新”的“新”,而不是“新旧”的“新”,这要求文科科研必须面向新时代新问题新实践,寻求文化传承创新、方法转型创新的新突破。立足本位和现实,我国新文科建设要面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深度交融的时代背景,以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为总目标,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和根本遵循,依托各高校优势学科生态体系,通过学术原创力提升、学术创新力突破、学术精品著述打造、学术话语体系构建、高端战略平台建设,推进实践创新、理论创新、制度创新,实现人文社会科学体系建设的全方位、全领域、全要素高质量发展。对于高等院校而言,新文科建设的科研转型提升,应重点聚焦于科研模式创新、评价体系创新、方法转型创新以及学术话语创新。实施路径如图2所示:
图2 新文科建设科研转型提升的实施路径
(一)科研模式创新
新文科建设要求充分反映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理论创新的新成果,因此,文科科研必须突出问题意识,强化学术引领,聚焦新时代重大理论与实践问题,以引领性、集成性的原创科研,构建具有世界一流、体现中国特色、彰显高校风格的学术体系。科研组织模式需统筹协调国家需求和自由探索,面向传统学科、前沿学科、交叉学科、冷门学科等,在“集成创新、前沿创新、方法创新、服务国家、构建话语”等方面分类实施、协调推进“有组织的科研”,实现学术原创、方法转型、服务国家等向度的创新发展,助推构建种类齐全、梯队衔接的人文社科科研体系。一方面,加强基础研究,面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致力于冷门绝学的代际传承,打造世界级学术精品;面向科学前沿,挖掘新时代的实践经验,推出具有世界影响力的创新思想和创造理论;另一方面,加强应用研究,面向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征程这一重大实践命题,以问题为导向,开展跨学科科研,形成前沿性、引领性、科学性的重大理论成果,为国家治理和全球治理贡献智慧和方案。
(二)评价体系创新
科研驱动的新文科建设具有学科交叉融合的典型特征。学科生态尚不成熟的新兴学科,其评价体系往往受学科归属的限制,评价准则和机制需要打破学科壁垒,坚持问题导向、需求导向、知识融合导向,强化科学前沿引领和现实问题解决。第一,科研成果的评价需遵循学术研究规律、人才成长规律、学术成果生成规律,破除“五唯”不良风气,探索分类多元、开放长效、定性定量相结合的综合评价方式,将文献整理、决策咨询报告、学术译著、优秀案例创作、文化艺术创作、社科知识普及等纳入科研评价体系,凸显文科文化传承创新与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本质特性。第二,改变评价指标单一化、评价标准定量化、评价方法简单化的倾向,通过科研评价方式由“结果导向”向“过程导向”转变,以评价方式的优化促进科研生产方式的优化,促进文科的创新能力提升。第三,对科研人员的评价采取分类、分层等方式,鼓励科研合作、知识协同、沟通交流,细化合作方式、协同效果等方面指标体系构建,引导科研人员主动顺应新的学术潮流,接纳新的思维方式,探索新的研究范式。第四,允许科研机构根据自身实际情况制定评价标准和考核要求,补充原有评价和考核标准的不足,以评价体系的优化促进科研管理体系的提升,实现评价标准的科学性,评价指标的多样性,评价成效的正向性[14]。
(三)方法转型创新
复杂性系统性问题对传统学科边界带来极大的挑战,仅靠单一学科的理论、方法和工具无法解决,重大理论突破往往在不同学科彼此交叉和相互渗透的过程中实现。这就要求探索形式多样的跨学科融合模式,突破既有学科体系、学术团队的局限[15],促进学者交流、方法融通,催生出新的学术共同体[16]。首先,可加强新兴交叉学科研究机构和文科数据库、实验室的建设,大力推进交叉学科机构成长,形成多层次、多类别、各具特色的原创科研支持平台体系。其次,通过组织跨学科沙龙,设立跨学科研究项目等方式支持交叉学科和新兴学科科研活动,推动文理工医之间的深度交叉与融合,在交叉渗透中寻求新的增长点,形成基于多学科交叉的综合创新能力。最后,在大数据和人工智能快速发展的背景下,依托优势特色学科,推进数据集群、数据平台、工具集的共建共享共用,通过数据驱动,拓展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的多维视角,同传统的思辨研究范式相互协调、相互支撑,实现大数据背景下理论综合与实证分析、问题应对与政策预判、方法创新与团队成长的互动,探索基于新技术的开创性、实验性实证研究,为面向前沿问题的原创科研、面向国家需求的战略研究提供保障。
(四)学术话语创新
当前,我国的学术话语体系在一定程度上存在不适应社会现实的问题,理论与方法过度西化问题,国际话语缺失问题,必须增强中国人文社会科学的社会影响、政策影响与国际影响[17]。第一,加强高校新型智库建设。面向需求、服务国家是人文社会科学的重要使命,智库建设需发挥高校已有科研机构作用和既有学科优势、人才优势,形成与学科发展的良性互动,以教育部重点研究基地、协同创新中心、校级研究平台为基础,建设具有高校特色、布局合理的专业性智库群体系。强化问题导向,鼓励专家学者针对关系全局、影响深远的重大理论与实践问题持续开展前瞻性、针对性、储备性研究,做出科学的判断和建言,为区域治理、国家治理贡献新理论、新方案。第二,加强国际交流合作。加强与世界学术共同体的实质性合作,努力构筑国际交流合作平台,重点建设一批国际问题研究机构,开展全球问题、区域和国别问题的长期跟踪研究;通过学术互访、共同培养人才等方式,加强与国外著名大学和研究机构的交流与合作;有重点、有步骤地把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的精品力作推向国际学术界,打造易于被国际社会所理解和接受的新概念、新表述,努力扩大国际影响,提升人文社会科学国际对话能力,形成国际知名度和美誉度[18]。
四、总结
新文科建设无论是在国外还是在国内都是新事物,受科学研究、人才培养、学科建设等内生因素的驱动,同时也受到社会变革、国家需求、国内外竞争等外部因素的影响。科研改革与转型创新需遵循人文社会科学发展的一般规律和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发展的特殊规律,统筹学科发展和教学科研,考虑不同类型高校目标定位、发展模式、发展水平的现实,发挥优势特色,分类型、分阶段、分步骤推进传统文科的转型提升。
关于新文科建设科研转型的创新发展:首先,要体现继承性与发展性,通过大数据、人工智能等高新技术的应用,进一步修正和提升传统文科思辨式研究范式的转型;其次,要体现战略性与创新性,主动对接国家重大战略需求、服务经济社会发展,通过实践创新、理论创新、制度创新,寻求我国在人文社会科学领域新的突破;最后,要体现交叉性与融合性,以人文与社科内部交叉融合为基础,探索文科与理工医科的渗透,拓展新兴学科领域,同时,强化政产学研的协同创新,构建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对策研究相融合的特色科研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