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托绘本角色扮演游戏促进民族幼儿语言发展
2022-03-11刘家圻丁洁白改改
刘家圻 丁洁 白改改
摘要在日常幼儿游戏活动中,观察到随着幼儿游戏主题的展开,他们的游戏情节开始复杂起来。孩子们的交往摆脱了对现有游戏材料的依赖,开始与同伴进行言语的交流。为了更好地锻炼少数民族幼儿的语言发展,增加运用普通话交流的机会,笔者开展针对民族幼儿绘本角色扮演游戏的观察实践研究。运用时间取样的观察记录方法发现了民族幼儿语言发展的问题在于民族幼儿游戏交流中突如其来的三句半句式以及双语频换现象的发生。针对观察得出的结论,进行反思梳理。从幼儿、游戏与教师三维层面进行总结尝试提出指导策略,以期发展民族幼儿的语言能力。
关键词 民族幼儿;角色游戏;语言发展
中图分类号:G612文献标识码:ADOI:10.16400/j.cnki.kjdk.2022.02.045
角色扮演游戏是中班幼儿典型的游戏形式,孩子们在游戏环境中成了一个个小大人,模仿着故事中每个自己喜欢的角色,学习着大人的样子,开展工作,做饭生活,体验着故事情节中主人公的心情与奇遇,品尝奇妙故事的乐趣。游戏环境的构造对幼儿语言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少数民族园的幼儿非常喜欢用这样的游戏方式来进行语言表达能力的锻炼。为促进少数民族幼儿语言发展,提高中班年龄段的普通话运用及表达能力,给予幼儿角色游戏中更好的游戏体验,本次活动的观察任务就是通过孩子们阅读过绘本后,创设角色扮演游戏环境,促进幼儿语言发展。观察幼儿普通话的运用中有何问题亟待解决。
儿童绘本故事《小红帽》出自于格林童话故事的同名篇章,故事中角色丰富,内容场景多样,情节跌宕起伏,孩子们读过以后,对小红帽、外婆以及大灰狼等角色的印象十分深刻。绘本阅读教育为幼儿教育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能够帮助幼儿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阅读能力,对之后的语言学习有一定的帮助。[1]今天,这群小红帽们又会给我们带来什么样的惊喜呢?
1观察记录,基于绘本角色扮演游戏引发幼儿语言发展
幼儿自进入中班之后,语言发展逐渐从简短的电报句表达过渡到讲述比较连贯的表达,但对于民族地区的孩子来说,会用普通话进行日常對话,完整地讲述自己的所见所闻是符合其发展需求的,他们对游戏的需求也发生各种变化。为此,我在班级角色游戏活动中设置了“绘本角色扮演游戏”,孩子们十分喜爱绘本故事的阅读,运用不同的故事内容进行角色扮演更是激发了孩子们语言表达的积极欲望。发展幼儿语言教育的主要依据是《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2]绘本故事的角色扮演是能够刺激幼儿语言交流的直观方式,这样游戏的展开对民族幼儿的语言能力发展是否能真正起到促进的作用?带着思考,我走进游戏,走近孩子,在观察中寻找答案。
【案例观察】“当小红帽遇上民语言”
观察时间:5.12上午10:15至12:30)
观察地点:中班活动室
观察对象:热娜、迪力、努尔、古丽
观察目的:通过观察民族幼儿在绘本角色扮演游戏中的语言表达行为,探究其是否能够完整流利地运用普通话表现故事情节,克服故事的繁杂情节,将故事生动形象地通过自我创造的形式展现完整。优化民族幼儿的普通话学习方式促进其语言发展。
【观察片段1】呼喊的大灰狼
扮演“小红帽”和“妈妈”的小朋友正在家中准备着丰富的美食,小红帽非常开心,摇头晃脑地哼着歌曲看着妈妈在厨灶前准备着要给外婆带的蛋糕和水果。大灰狼跑过来捏住小红帽的脸蛋大声说“开始了”。小红帽反手推开说“哎呀,好了开始了,你走开。”小朋友灰溜溜地回到自己原来的位置等待。小红帽与妈妈装好要带给外婆的蛋糕水果,发现少了水,妈妈认真地将杯子放在水龙头下,打开水龙头接水。妈妈提示到“水龙头要关掉。”小红帽大声问妈妈:“外婆生病了吗?妈妈。”妈妈点点头回答:“恩,把吃的给外婆送过去。”妈妈准备完毕小红帽开心地跑向外婆家。
观察分析:透过游戏环境浸润,促进民族幼儿语言表达欲望。幼儿“大灰狼”为什么会跑过来大声呼喊开始了呢?当幼儿沉浸在游戏环境之中,幼儿的社会性发展需求影响了儿童在游戏中生动的语言表达欲望,为了引起其他小朋友的注意力,从而做出寻求关注大声呼喊的行为举动。大灰狼所展现出的语言行为方式符合帕顿的社会性游戏理论的分类中合作游戏的社会性发展需求,大灰狼的行为和态度完全达到中班幼儿应有的社会性发展水平。在活动时他们愿意主动地去寻求同伴的关注与建议,大灰狼大声呼唤引起小红帽和妈妈注意的行为就凸显出了这一点。其次,尽管故事的情节并没有细致地按照绘本里的语言描述进行,但孩子们依旧把自己认为是重点并且好玩的故事语言展现得淋漓尽致,小红帽和妈妈一致认为将带给外婆的食物准备好是很重要的事情,从而忽略了其他小朋友的语言表现。
【观察片段2】可爱的三句半对答
小红帽在森林中跑来跑去,开心极了,东看看西看看。这时森林里传来了一个陌生的声音,大灰狼问:“小红帽,你要去哪儿?”小红帽转头回答:“我要去外婆家。”大灰狼:“你外婆家在哪儿?”小红帽耐心地说:“在树的后面。”大灰狼歪嘴笑给予建议:“你可以给她花。”小红帽:“好,我可以摘花喽。”提着篮子唱着歌,欢快地走在树林里。大灰狼说完后立马跑向外婆家,把外婆嗷呜一口吃掉了。
观察分析:透过绘本故事理解,影响民族幼儿词句语法发展,减少民族幼儿的三句半句式发生。为什么幼儿的语言交流在游戏中变得非常简短明了,用最简单的表达来体现故事情节呢?绘本故事中的对话非常丰富,对故事情节的顺序内容,孩子们记忆也是非常清晰的,在角色之间的对话内容中儿童运用简洁的语言对话来进行表达,中班幼儿的交流方式以最基本的听懂即可的形式来进行。在大灰狼与小红帽的问答过程当中,儿童都是以最简单的话语来进行交流,没有任何绘本故事中的丰富表述。通过环境的演绎,孩子们在游戏中的表现,让我看到了儿童是有能力的学习者。
【观察片段3】民族语言的魔法
游戏进行新一轮的角色互换,四位小朋友来互换扮演不同的角色,新的大灰狼,外婆与猎人一时间不知所措,不知道自己应该做什么,游戏不能顺利地进行下去,一个明显的现象发生了,小朋友们的语言表达一下子变成了使用本民族语言进行沟通,绘本故事的内容与游戏情节都被忽视了。切换了游戏身份而构成的新的游戏环境促使小朋友们对语言的掌控、对故事环境的演绎都产生了分歧。通过使用民语言沟通安排过后,小朋友们又开始了新一轮的扮演游戏。
观察分析:变换游戏演绎方式,锻炼民族幼儿双语频换能力。为什么会出现突如其来的运用民族语言表达的现象?首先,民族幼儿的现行交流方式与其对普通话掌握程度息息相关。双语频换能力还需要锻炼。从幼儿自身角度分析,在迫切表达的情景下,凸显民族幼儿普通话表达不熟练,在其想极力使用流畅语言表达时,自然习惯性使用本民族语言来讲述。在小红帽又一次发出提示信号的情况下,大灰狼依旧无动于衷,小红帽情急之下使用民族语言,让大灰狼快速配合她的游戏内容,促使游戏才能继续下去。其次,民族幼儿日常生活中语言的使用频率、儿童学习第二语言的掌握程度以及母语运用于第二语言关系之间的对比,都给予民族幼儿学习普通话很大的影响。普通话的学习环境还不够充分扎实,在家庭中潜移默化的语言渗透习惯需要长时间的练习才可以达到有效的改观。故而,才会产生这样突如其来的语言表达画面。
2反思梳理,生成促进民族幼儿语言发展的指导策略
2.1教育反思
绘本角色游戏的实施应关注民族幼儿语言经验运用的多元尝试。面对中班年龄段的民族幼儿,对绘本角色游戏活动中“角色”这一概念并不是特别清晰,需要加强民族幼儿对绘本角色的神态动作、行为以及对话充分的理解与运用。仅仅是教师一再口头强调的扮演,是效果甚微的。需要通过多元真实活动的开展才能更直观地体现出民族幼儿的进步。
游戏参与的体验应关注民族幼儿语言运用质的提升而非量的积累。在民族幼儿日常参与游戏活动中,普通话的使用及其对绘本故事学习讲述的练习,需要通过潜移默化的游戏环境渗透来进行语言发展练习,注重语言运用质的提升而非练习次数不断增加的量的积累,应使幼儿理解角色故事,身临其境的感受中体验学习普通话的乐趣。语言教育家克拉申提出,只有当幼儿接触的语言是在他们可以理解的基础上且略高于幼儿现有语言水平的输入性学习中,幼儿才能集中注意力于语言的含义和信息的提取,最终习得语言。[3]运用民族幼儿喜欢的游戏方式来更好的改善和杜绝民族幼儿普通话表达产生的问题,改善本民族语言的日常不可控运用。
2.2指导策略
针对此次绘本角色扮演游戏的案例展示,凸显出孩子们的普通话语言能力的问题所应对的措施,可以通过以下几点来进行改善:
教师及时干预,促使幼儿认知能够到其最近发展区。《指南》中指出:教师要做幼儿游戏学习活动的支持者,教师要充分利用一切可利用的教育契机,尊重、放手、支持幼儿游戏发展。[4]针对民族幼儿突如其来的双语频换现象,教师可与民族幼儿建立语言练习游戏的约定符号,当民族幼儿控制不住自己要说民族语言时,可以通过约定的提示符号来提醒民族幼儿的语言使用;教师并不通过直接干预的方式打断民族幼儿游戏的过程,通过有趣的符号提醒,让民族幼儿有意识地改善自己的语言问题,慢下来有耐心地讲述自己想要表达的具体话语。
构建多元游戏方式,推动幼儿对语言运用的持续探究。升入中班的幼儿游戏能力与水平有了很大的发展,与同伴的合作性游戏也越来越多。可以为幼儿不断拓展游戏空间,让幼儿在游戏中根据自己的兴趣和需要自主选择,在游戏中鼓励幼儿自己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主动探究。[5]构建多元游戏方式,提供不同类型场景绘本故事的讲述与表演练习的机会,通过更加多样的普通话表现方式,增加民族幼儿练习讲说故事的机会和频次,让民族幼儿的话语使用并不简短生硬,锻炼民族幼儿运用更加丰富的词句表达练习。拓展改善其三句半句式的运用,让民族幼儿的语言更加丰富生动。并对民族幼儿运用普通话表达学习和生活中的需求时,及时进行积极的鼓励与肯定。
关注幼儿情感体验,支持幼儿主动积累学习经验。让民族幼儿真正喜爱普通话交流的方式,可以变成小大人、小先生的方式,为同伴朋友更正以及普及普通话运用的知识,给予其自我效能感的建立。幼兒只有拥有了浓厚的兴趣,才能自发主动地投入到其他活动中去,才能真正发挥绘本游戏化教育效力。[6]同时教师也可以通过不断强化小先生的帮扶行为方式来加强其他小朋友的引导模仿作用。强化语言发展迟缓的民族幼儿的学习兴趣,积极锻炼模仿的同时,享受被鼓励的其他幼儿的继续帮扶,营造园所语言学习的更好氛围。
综上所述,《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提到幼儿的语言能力是在交流和运用的过程中发展起来的。应为幼儿创设自由、宽松的语言交往环境,鼓励和支持幼儿与成人、同伴交流,让幼儿想说、敢说、喜欢说并能得到积极回应。[7]教师通过及时干预,多元游戏活动的中介作用以及幼儿自身的主动建构等三向维度共通的正确方法培养民族幼儿语言学习兴趣,改善语言问题促进其普通话表达能力的更好发展。
参考文献
[1]郑慧俐.幼儿绘本阅读的价值及教育策略探究[J].教育观察,2018(02):135-137.
[2]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3]尚燕红.3-6岁幼儿语言发展特点及其影响因素[J].基础教育参考, 2020(11):63-64.
[4][5][7]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M].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2012.
[6]王亚奇.依托游戏快乐阅读——幼儿园绘本教学游戏化探究[J].课程教育究,2019(21):83-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