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三分式”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与思考
——以内江师范学院测绘工程专业为例

2022-03-10罗杨洁

四川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2年1期
关键词:职高生源学业

罗杨洁

(内江师范学院 地理与资源科学学院,四川 内江 641100)

一、引言

当前,我国高中阶段教育实行“普职分流”的双轨制模式,即在学生初中毕业后根据中考成绩进行分流,进入普高和中职进行学习。党的十八大以来,尤其是国务院颁布《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简称“职教20条”)以来,我国职业教育改革发展走上提质培优、增值赋能的快车道,职业教育面貌发生了格局性变化。普职分流后的普高和中职之间不应完全隔绝开来,在课程设置和身份转换上,普高与中职、普通高校与高职之间互通的渠道将进一步扩大。为了响应国家号召,为中职学生提供一个继续学习的通道,自2017年开始,内江师范学院测绘工程专业开始招收普高和职高两类学生。普高和职高生源学生在学习习惯、学业基础、就业意向上存在较大差异,即使是同一层次生源的学生,对未来期望也有所不同,如果按同一模式进行培养,势必会导致人才培养效率不高。因此,尊重个体差异、“以生为本”的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迫在眉睫。

二、“三分式”人才培养模式的内涵

“三分式”人才培养模式是内江师范学院在深化教育体制改革基础上提出的人才培养体系,旨在促进教学的多元化和学生个性化发展[1]。学校先后出台《关于实施“三分式”人才培养改革的意见》、《“三分式”人才培养实施方案(施行)》等文件,逐步推进“三分式”教学改革,努力把学生培养成为具有“三心、三能、三精神”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2]。

“三分式”人才培养模式的内涵即“分类别指导、分阶段培养、分模块推进”。其中,“分类别指导”是指通过引导让学生自主选择“就业类”“深造类”“创业类”三类人才培养通道。“分阶段培养”即将学生大学时间规划为“通识教育阶段+专业教育阶段+能力提升阶段”,每个阶段的培养定位不同。“分模块推进”指的是依据人才核心素养,构建“通识教育课程模块+专业教育课程模块+专业能力提升模块”立体化教学体系,对学生学业进行推进。

三、测绘工程专业“三分式”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

(一)双指导管理模式的构建

普高生源、职高生源分班而治,采用班主任+学业导师双指导模式。班主任和学业导师直接参与育人环节,对学生的思想动态、学业情况进行总体把握,师生形成良好互动。班主任主要负责班级的日常管理、学生的心理健康等事务,学业导师主要负责学生学业的指导,针对学生的个性差异,帮助每一位学生明确自己的定位,确定自己的人生方向,按照“就业类”“深造类”“创业类”三大类别为学生推荐选修课程模块和第二课堂项目,确保人才培养的最优化。班主任和学业导师分别由学院学工系统和教学系统主管,班主任可由辅导员担任,学业导师必须由经验丰富、专业素养高且责任心强的专业教师担任。考虑到不同生源班级的具体差异,操作时,对于普高生源班级,选择具有博士学位或者高职称的学术型教师担任学业导师;对于职高生源班级,选择具有行业背景的双师型教师担任学业导师。

(二)立体化教学体系的构建

图1 立体化教学体系

建立“通识教育课程模块+专业教育课程模 块+专业能力提升模块”的立体化教学体系[3]。通识教育课程模块在第1学年开展,包括通识课程模块、专业基础课程模块,旨在保证学生作为当代大学生的基本素养,并为后续的专业学习夯实基础,构建起完整的专业知识结构,如《高等数学》《大学英语》《大学计算机》等公共课和《测绘学概论》《工程制图》《测量学》等专业基础课都是在这一学年开设。专业教育课程模块在第2和第3学年开展,包括专业核心课程模块、专业发展方向课程模块,可以深化学生的专业知识,使学生具备适应岗位需求的职业素养,如《控制测量学》《误差理论与测量平差基础》《地理信息系统》等专业核心课和《变形测量》《土木工程概论》等专业发展方向课程都在这两学年开设。能力提升课程模块在第4学年开展,由专业实习、毕业论文(设计)组成,根据学生的培养类别和专业偏好,开展专项能力提升和综合素质培养,进入不同方向的专业实践基地进行实习,达到理论到实践的升华,为学生毕业论文选题和就业奠定基础。

图2 学科类个性化第二课堂体系

在人才培养改革中,课程的解构和重构是关键[1]。立体化教学体系的构建充分考虑学生的个性化需求,按照职业能力要求,建立专业发展方向课程集群,供学生进行菜单式的选择,提升学生专业方向就业的能力,并设置“深造类”“就业类”“创业类”选修课程,为分类别人才培养奠定理论基础。

在立体化教学体系的构建过程中,充分考虑学生的生源特点,分层次进行培养。专业基础课程模块、专业核心课程模块、专业发展方向课程模块针对普高生源和职高生源采用差异化教学,在课程基本一致的情况下,对职高生源学生减少理论课课时,增加实践课课时比例,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对普高生源学生增加综合型、设计型实验项目,提高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三)个性化第二课堂的构建

第二课堂涵盖内容广泛,分为学科类的和非学科类的,在培养和提高学生综合素质方面与第一课堂相互补充,互相促进[4]。学科类第二课堂的构建,可以拓宽学生的专业视野,发展学生的兴趣和爱好,挖掘学生的特长和潜能,给学生的未来以更多的选择。

对于不同生源的学生第二课堂的侧重点不同,普高生源的学生主要集中在“就业类”和“深造类”,有极少数“创业类”选择;职高生源的学生主要集中在“就业类”,有少部分“深造类”和“创业类”选择。“就业类”注重实践能力的培养,学生需要具有扎实的职业技能和解决具体问题的行动能力;“深造类”注重学科知识的培养,学生需要经过系统的学科教育,具有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创新能力,便于学生向高一层次的教育延伸;“创业类”更强调创新精神、创业意识的培养,需通过观摩或实战具备创业能力[5]。通过构建个性化第二课堂,组建专业的指导教师团队,依托不同的项目,对“就业类”“深造类”“创业类”通道的学生进行指导,使其具有相应的核心能力和素养,最终达到培养目标。

四、实施“三分式”人才培养模式中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

(一)存在的问题

1.分层次教学通道不通畅

由于通识课程模块由学校统筹规划,相关二级学院开设,截止目前,职高生源学生的《大学英语》《高等数学》《大学计算机》《大学物理》等课程和普高生源同一教学内容,同一考核体系,未体现分层次教学的宗旨。由于职高生源学生学习基础差,知识结构弱,挂科率偏高,经过第一学年通识教育阶段的学习,学生自信心严重受挫,在后续学习中后劲不足,存在自我放逐、自暴自弃的行为,少部分学生放弃学业。同时,普高生源和职高生源学生进校已经各自组成自然班,为了保证常规教学秩序按照自然班进行上课。但是对于部分有深造需求的职高生源学生,如果跟着本班上课,学习氛围和学习强度相较普高生源都有所降低,不利于学生未来的发展。

2.分类别培养机制不完善

普高生源和职高生源学生都存在“就业类”“深造类”和“创业类”的选择,虽然有班主任和学业导师对学生进行引导,但学生日常更多的是与班主任进行交流,学业导师未充分发挥其在学生学业就业上的引导作用,指导思路也不明晰,这就造成学生“分类别”实施的后续乏力。

3.创业类培养质量不高

内江师范学院为省属本科院校,大多数学生来自农村,受家庭条件限制,创业意识不够;教师多为传统教育模式下培养,来自企业的较少,更遑论指导学生。目前,创业类课程主要由招生就业处工作人员、学生辅导员等兼任,缺少专职专能的创业类教师,创新创业平台、课程体系也有待完善。这些因素都造成“创业类”培养规模极低,创业质量不高。

(二)改进措施

1.构建差异性考核标准,兼顾“拔尖”培养

对于职高生源学生,公共基础课可适当降低课程内容和考核难度,采用多样化的考核方式,增加过程性考核比例,提高学生的考核通过率,保护学生的学习自信心。对于专业课,在实验项目的设置上可增加选做实验,供那些基础较好的学生选择,保障“深造类”学生的培养基础。同时,打通职高生源“深造类”培养通道,打乱固定的自然班级归属制度,对于有深造需求的职高生源学生,在适应了第一学年教学并对自己学业状况充分了解的情况下,可以申请调到普高生源班级进行上课。

2.加强顶层设计,强化导师制度

学院应厘清分层次“三分式”人才培养的目标定位,构建专业发展方向课程群,完善立体化教学体系;梳理学科竞赛项目,设计学科竞赛导航图;调研专业方向岗位需求,制作职业导航图[6]。在此基础上,对学业导师进行培训,强化学业导师在学生学业就业过程中的作用,加强对学生的第一课堂课程、第二课堂项目选择的引导,保障人才培养效果。

3.整合校内外资源,构建完善的创新创业教育体系

学校应借助新校区的建设,扩大已有创新创业基地规模,搭建各类创新创业实践平台,营造创新为主线的校园文化氛围。通过整合校内外资源,加大校内创业导师培养力度,聘请校外创业导师,开设创新创业类课程,开展创新创业讲座、创业训练营等活动,激发大学生创新创业意识,打通“创业类”人才培养通道。对于测绘工程专业而言,应加强对职高生源学生“创业类”培养的引导,因其前期培养体系不同,已经具备一定的专业技能和专业视野,如若打通“创业类”培养通道,将会更大的发挥学生的潜能,拓宽就业渠道。

五、结语

普职分流制度下,地方本科高校为中职学生提供了继续学习的通道,在未来将会发挥更大的作用。在此背景下,分层次的“三分式”人才培养模式,充分考虑了学生的不同生源结构,注重以生为本、差异培养,尊重学生个性特征,因材施教、因势利导,将“学校管理为中心”转变为“以学生需求为中心”,符合学生多元化发展的规律,提高了人才培养质量。

猜你喜欢

职高生源学业
《辽宁职高学报》征稿启事
艰苦的学业
新形势下提升传统本科专业生源质量的思考和认识
新课改下的职高物理实验教学初探
农村生源不是“摇钱树”
音乐提升学生学业表现
树起学业担当之心
职高计算机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
图表
陕北红色学校与国民党在西安的生源争夺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