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重度孤独症儿童交互式语言能力的个案干预研究

2022-03-10毛鑫辉惠琳琳

现代特殊教育 2022年3期
关键词:儿歌水果阶段

毛鑫辉 惠琳琳 肖 竟

交互式语言是个人在交流的过程中对他人的话语做出准确的反应,是加强对语言和非语言行为的掌握并维系交流的重要因素。社会交往是孤独症儿童的核心障碍之一,尤其是中重度孤独症儿童在与他人对话的过程中交互式语言能力较弱,较难主动发起互动、恰当地回应他人的互动行为、进行双向会话、维持互动等,这影响了他们自身社会交往能力的发展。因此,开展针对交互式语言能力的干预尤为必要。语言行为法(Verbal Behavior)是应用行为分析(Applied Behavior Analysis,简称ABA)的一个分支干预方法,采用了刺激—反应—强化的原理,将手语、手势、图片交换等非语言形式看作一种可以塑造和强化的行为,这种方法强调语言的功能性,有助于提高中重度孤独症儿童的交互式语言能力。本文以语言行为法为干预基础,以一名中重度孤独症儿童交互式语言能力的干预为例,梳理和总结干预过程,探索提高中重度孤独症儿童交互式语言能力的有效途径。

一、个案基本情况

小A(化名),七岁,特殊教育学校一年级学生,经医院评估诊断为中重度孤独症。小A认识常见的水果、动物,能听从教师的指令,情绪基本稳定;他的语言表达能力较好,在教师的提示下能说一些基本需求或向他人问好,能模仿多字词语及简单的短句。小A具备初步的听者技能,在教师辅助下可以回答“你是谁?”等简单的提问。在各类儿歌活动中用填空的方式可以完成10个话轮,话轮的内容为常见的儿歌、三字经。小A对话的形式和内容都有较大局限性,主动发起对话的频率较低,因此提高填空式对话能力是小A当前交互式语言能力干预的重点。

二、交互式语言能力干预的准备

(一)干预内容的设计

小A交互式语言能力干预的主要内容包括儿歌填空对话、生活情境填空对话、回答日常提问等。同时,笔者根据小A当前认知能力及与他人沟通能力的情况,选择了他熟悉的《动物叫声歌》和《水果歌》作为此次干预的主要内容,同时拓展关于动物叫声和水果颜色的填空对话内容,当小A达到干预目标后再拓展关于动物叫声和水果颜色的简单提问。

(二)干预材料的准备

干预开始前,笔者使用学校自编的《儿童强化物调查清单》了解小A当前阶段喜欢的强化物,他喜欢的食物类强化物包括海苔、妙脆角、樱桃干等,玩具类强化物包括积木、拼图等,肢体或语言奖励包括拥抱、口头表扬等。根据既定的干预活动设计,笔者准备了“注意听”“请坐”等常用的视觉提示卡及与干预内容相关的任务卡。

(三)干预环境的准备

干预环境为孤独症个训室,笔者在个训室中放置与干预内容相关的实物和图片卡、视觉提示卡、小A喜欢的强化物、按摩球等,方便在干预过程中辅助小A完成干预目标。

三、交互式语言能力干预过程

普通儿童的交互式语言能力发展一般从语言的模仿到机械式填空对话再到基于兴趣和动机导向的游戏式填空对话,由游戏式填空对话逐渐过渡至带有生活内容的填空对话再到对“5W”(Who、What、Where、When、Why)问句的回应。笔者根据普通儿童的交互式语言能力发展过程,结合小A当前交互式语言能力的发展情况开展了三个阶段的干预。填空对话的教学过程如图1所示,在小A熟悉结构完整的常用句子后,笔者空出句子里的某一个部分引导小A说出缺失的内容。

图1 填空对话教学过程

(一)儿歌填空对话

本阶段主要开展儿歌填空对话,帮助小A理解歌词内容的同时丰富他关于动物类与水果类词汇的语言模仿能力。笔者先是哼唱儿歌《动物叫声歌》,引导小A在聆听的过程中模仿听到的旋律并跟唱儿歌。在小A逐渐熟悉两首儿歌的歌词后,笔者唱出语言提示如“小猫,小猫……”接着辅助小A回答填空部分“喵喵喵”。在此阶段中,若小A正确回答“喵喵喵”,笔者则提供强化物强化他的目标行为;若小A回答错误,笔者则示范正确的回答,给予小A视觉提示或语言提示,引导小A回答正确的内容;若小A毫无反应,笔者则创设游戏情境与小A重温儿歌内容,再进入儿歌填空对话环节。

在此阶段,笔者采用动作辅助和视觉提示来帮助小A理解儿歌内容。例如,在引导小A掌握《动物叫声歌》的歌词时,笔者一边哼唱儿歌一边向小A表演不同动物在发出叫声时做出的动作。再比如,在引导小A掌握《水果歌》的歌词时,笔者哼唱儿歌的同时向小A展示水果实物卡片和水果颜色相关的卡片,帮助他理解听到的儿歌含义。

该阶段后,小A可以在不同情境下与不同的教师进行表1中儿歌填空对话的内容,为下一个阶段的干预夯实语言基础。

表1 儿歌填空对话内容

(二)生活情境填空对话

在上一个阶段的干预基础上,笔者在本阶段将填空对话的内容从简单的拟声词与形容词过渡至较复杂的名词。此阶段的干预主要是引导小A在具体的、实际的生活情境中加强语言表达能力,同时提高他的词汇量。例如,笔者在开展动物叫声相关的填空环节时创设了“欢乐动物派对”的情境,在派对情境中,笔者给出语言提示“喵喵叫的是……”,若小A正确回答“小猫”,笔者则给他喜欢的强化物;若小A回答错误,笔者则示范正确的回答;若小A毫无反应,笔者则调整填空对话教学的生动性和有趣性,激发小A主动回应的积极性。

经过该阶段的干预,小A可以在不同情境下与不同的教师进行表2中生活情境填空对话,结合家长的良好反馈后进入到下一个阶段的干预。

表2 生活情境填空对话内容

(三)回答日常提问

在该阶段,笔者将关于动物叫声及水果颜色的提问泛化进小A日常生活中,以此提高他回答他人提问的能力。例如,笔者引导小A聆听关于动物叫声和水果颜色的提问,如“哪种动物喵喵叫?”“哪种水果黄黄的?”小A根据笔者部分辅助或没有辅助的情况下正确回答提问。若小A回答正确,笔者则及时给予强化;若小A回答错误,笔者则示范正确的回答;若小A在辅助下仍无反应,笔者则根据具体情况返回前一个干预阶段为小A开展针对性干预。该干预过程中同样需要结合实际的生活情境,帮助小A在课堂与家庭环境中体验语言的实用性,如在美术课上绘画时,教师问小A关于水果颜色的问题;在居家用餐、外出游玩时,家长问小A关于动物叫声的问题。经过此阶段的干预,小A在笔者的辅助下能正确回答关于动物叫声或水果颜色的相关提问。

四、干预效果及反思

本次干预以小A当前交互式语言能力发展为依据,以他日常生活中经常接触到的动物、水果为干预内容,通过儿歌填空对话、生活情境对话、回答日常提问三个阶段开展渐进式干预,在每个阶段中逐步减少辅助,使小A的交互式语言能力得到有效提升。下一个阶段,笔者将尝试拓展交互式语言能力干预的内容包括多样化的提问,如“除了黄黄的水果还有什么?”“你在哪里看到黄黄的水果?”等以帮助小A增加更复杂的对话经历。此外,后期干预还会结合家长的力量,笔者将辅助家长在家庭活动与社区活动中提供更多让小A练习交互式语言的机会,促进他交互式语言能力的泛化。

爱的呼唤

牛明烜(陕西省西安市启智学校)

指导老师:崔彤

猜你喜欢

儿歌水果阶段
关于基础教育阶段实验教学的几点看法
在学前教育阶段,提前抢跑,只能跑得快一时,却跑不快一生。
四月里该吃什么水果
睡觉儿歌
水果篇之Cherry
儿歌绝唱
大热的O2O三个阶段,你在哪?
两岸婚恋迈入全新阶段
水果畅想曲
七月的儿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