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持内涵式发展,铸就党和人民满意的特殊教育品牌
2022-03-10曹艳
曹 艳
2021年是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年,广东省深圳元平特殊教育学校以鲜明的办学特色、丰硕的办学成果,喜迎建党百年和建校30周年。1991年,在深圳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及重视下,在社会各界的关心、支持下,深圳市第一所公办特殊教育学校——深圳元平特殊教育学校诞生了(学校成立之初取名为“深圳市培能学校”,后更名为“深圳元平特殊教育学校”)。当时条件艰苦,学校一边借址办学,一边在布吉莲花山下破土动工建设校区。30年来,几代教职员工不忘初心,怀着对深圳特殊教育事业发展的使命感、责任感,始终坚持“以人为本、育残成才”的办学宗旨,紧紧围绕“建设全国特殊教育强校”的目标,凝心聚力,无私奉献。学校从仅有8名教师、1个教学班、12名学生发展到现在有400多名教职员工、85个教学班、770名在校生,成为一所为全市听力障碍、视力障碍学生提供小学、初中、高中教育,为智力障碍及其他类型残疾学生提供高中阶段职业教育的综合性特殊教育学校。
学校举办素质教育成果展暨建校三十周年庆典活动
学校注重学生潜能开发,走出了一条具有中国特殊教育特色的教育、康复、就业一体化发展之路,素质教育成果斐然,是广东省中小学艺术教育特色学校、全国中小学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学校。一批批学生自强不息,立志成才,抒写了闪亮的人生,创造了一个又一个生命的奇迹。他们参加省级、国家级乃至国际体育及艺术等各类比赛累计1000多人次,共获奖2580多项,其中,荣获国际级奖项30多人次、51项,荣获国家级奖项300多人次、561项。2018年11月,学生的景泰蓝、内画、3D打印美术作品被选送参加了“大潮起珠江——广东改革开放40周年展览”,并被深圳博物馆收藏。在庆祝建党100周年暨第31次全国助残日文艺汇演中,学生表演的3个节目全部获奖,其中,听障学生舞蹈节目《月下花语》荣获金奖。2021年10月,学校特奥游泳队在全国第十一届残疾人运动会暨第八届特奥会上获得11枚金牌、3枚银牌、9枚铜牌,取得历史性突破。建校以来,有200多名毕业生进入深圳华大基因、深圳东海朗庭酒店、深圳博林天瑞喜来登酒店等数十家中外知名企业就业;有133名听障、视障学生考入北京联合大学、天津理工大学等著名高等学府。
2020年10月,学校30年改革发展的参与者和见证者——曹艳校长被评为“深圳经济特区建立40周年创新创业人物和先进模范人物”,受到习近平总书记亲切接见。学校先后获得“全国教育系统先进集体”“全国特殊教育先进单位”“全国三八红旗集体”等8项国家级荣誉。学校教师有9人次获得“全国先进工作者”“全国模范教师”“全国优秀教师”等国家级荣誉。学校走内涵式发展道路,努力打造党和人民满意的特殊教育品牌,被誉为中国特殊教育的一面旗帜。
学生景泰蓝作品
一、牢记育人使命,坚持走在课程改革前沿
学校从创办之初,就把课程体系建设作为学校发展的历史性任务,围绕育人这一中心工作,进行校本课程体系的顶层设计。2002年学校成立了校本课程改革与发展委员会,进一步明确践行“以人为本”的课程发展观、“生活即教育”的课程生态观、“整合课程”的课程建构观,以“满足特殊学生教育康复需求,促进他们充分发展、全面发展,更好地融入社会、服务社会”为目标,持续深入探索分层分类课程内容体系和教学模式。
近20年来,学校编订了适用于轻度、中度、重度3个不同层次智障学生的近60万字的教学指引,包含240个教学主题,开发了1224册校本教材,建立了与课程和教材相配套的信息化资源库,内容总量达6万多条。学校校本课程体系成为国家培智课程方案的框架基础,学校研制的《培智学校义务教育运动与保健课程标准》,通过专家评审纳入教育部正式发布实施的《培智学校义务教育课程标准(2016年版)》。学校主编的《中度智力残疾儿童》《西式面点教学指导手册》等系列精品教材被全国400多所特殊教育学校借鉴使用。学校与华中师范大学教育学院特殊教育系合作编写了“特殊教育学校教育·康复·职业训练丛书”,其中《智障学生职业教育模式》《特殊教育学校校本课程开发》等6本专著被10余所高校的特教专业列为精品教材。学校成为引领全国特殊教育课程改革的重要风向标。
二、为学生融入社会奠基,立足高标准发展职业教育
职业教育对特殊学生走向社会、实现自我价值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一直以来,学校坚持以能力为本位、以就业为导向,高标准发展职业教育。全校教职工充分认识到,特殊学生作为社会中的弱势群体,在就业、融入社会方面比普通学生面临更大的困难和挑战。高标准发展职业教育,有利于提高特殊学生就业能力和综合素养,让他们掌握一技之长,做到残而有为,从而更好地融入社会,实现自我价值,成为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学校明确了职业教育的发展思路。一是大力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学校通过培养培训、人才引进及校外聘请,建立了一支高素质、专业化的职业教育师资队伍。二是科学设置职业教育课程。学校基于学生兴趣、潜能优势和社会需求,为听障学生开设了计算机应用、工艺美术等专业课程,为视障学生开设了陶艺、音乐等专业课程,为智障学生开设了酒店客房服务、中西式面点等专业课程,努力提供适合的职业教育。三是深入开展校企合作。学校与多家企业合作建立学生校外实习就业基地,推行残疾学生就业零距离的“订单式”培养。2006年以来,职业高中毕业生一次性就业率始终保持在90%以上。学校在全国第四次特殊教育工作会议上交流职业教育经验,《中国教育报》在头版进行了专题报道。学校编写的《智障学生职业教育模式》获教育部第五届(2011—2015)全国教育科学研究优秀成果三等奖,是当届唯一获奖的特殊教育学校科研成果。
三、积极响应国家相关文件要求,率先开展孤独症儿童教育
近些年,孤独症的发病率越来越高,国家从2009年开始持续加大对孤独症儿童教育康复的政策保障。2009年,《国务院办公厅转发教育部等部门关于进一步加快特殊教育事业发展意见的通知》明确要求,要积极创造条件,以多种形式对重度肢体残疾、重度智力残疾、孤独症、脑瘫和多重残疾儿童少年等实施义务教育。2014年,《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转发教育部等部门特殊教育提升计划(2014—2016年)的通知》提出,鼓励有条件的地区试点建设孤独症儿童少年特殊教育学校(部)。2017年7月,教育部等七部门印发的《第二期特殊教育提升计划(2017—2020年)》从加大孤独症儿童教育资源配置、促进孤独症儿童教育内涵发展等方面进一步提出了要求。
深圳元平特殊教育学校从1995年就开始接收孤独症儿童入学,是全国最先招收孤独症儿童的学校之一。为了最大限度地满足孤独症儿童教育康复需求,学校根据其身心发展特点,为其提供系统的学习、康复的教育教学环境和配套设施。目前,学校开展了言语治疗、音乐治疗、多感官综合治疗、注意力训练、手眼协调训练、PECS训练(图片交换沟通系统)等多种康复训练项目。近年来,学校进一步落实国家相关文件精神,集中专业力量深入开展孤独症儿童的教育康复研究。学校成立了PEP工作室,组建工作团队,使用专门针对孤独症儿童的测试工具PEP-3量表,从功能发展和病理行为两个方面对孤独症儿童进行评估,找出独特的“中间反应”,制订个别化教育计划和个别化行为干预方案。工作室成员和图片交换工作室的老师联手在班级内设置PECS活动角,布置结构化环境,开展结构化教学,形成有特色有成效的孤独症儿童教育康复模式。目前,学校职业高中部已招收孤独症学生,正在努力探索孤独症学生职业教育新模式。
“十四五”新征程已经开启,深圳元平特殊教育学校将紧紧抓住国家特殊教育发展提升行动计划实施契机,持续加强内涵建设,以推进特殊教育现代化为核心发展目标,全面实现学校职能的转型升级,充分发挥市特殊教育指导中心、市特殊教育资源中心职能,构建集学校教育、区域指导、资源平台为一体的多功能综合教育体,为实现深圳特殊教育先行示范、办好党和人民满意的特殊教育继续砥砺奋进,为深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作出更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