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国际科技创新中心的思考

2022-03-09张振刚户安涛叶宝升邓海欣

城市观察 2022年1期
关键词:粤港澳大湾科技

■张振刚 户安涛 叶宝升 邓海欣

一、引言

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以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等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术引领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深入发展,科技创新已成为城市或地区发展和相互竞争的关键。在日益全球化的创新格局中,科技创新已经突破单个城市或地区的地理界限,更加注重大区域的协同与合作[1],建设具备科学研究、技术创新、产业驱动和文化引领等功能的国际科技创新中心是许多国家和地区为应对新一轮科技革命的挑战,增强国家和地区竞争力所实施的重要举措[2]。近年来,美国、日本、英国等都对建设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做出相应的部署,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根据澳大利亚咨询机构2thinknow®发布的2021年全球创新城市指数的数据显示,东京、波士顿、纽约、悉尼、新加坡排在全球创新城市的前五位,我国上海、北京、台北、深圳、香港和广州等6个城市也进入榜单,其中,上海排名第15位,北京排名第19位,广州排名第51位[3]。这些创新城市的发展历程为其他城市或地区进一步建设国际科技创新中心提供了丰富的经验借鉴。

为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和科技强国战略,对标国际领先的科技创新中心建设,2019年2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明确提出要将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成为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国际科技创新中心。2019年7月,广东省委、省政府印发《关于贯彻落实〈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的实施意见》,提出打造全球科技创新高地和新兴产业重要策源地。2021年3月,国家“十四五”规划纲要也提出,建设重大科技创新平台,支持北京、上海、粤港澳大湾区形成国际科技创新中心。粤港澳大湾区作为我国对外交流和参与国际竞争合作的重要平台,将其建设成为“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国际科技创新中心”是支撑其高质量发展的首要任务[4],更是构建中国创新发展新格局、提高国际竞争力的重要举措。因此,站在新的历史方位,如何建设具有战略引领和创新策源功能的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已成为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中极富挑战的命题。

基于此,本文对当前粤港澳大湾区合力建设国际科技创新中心所取得的成效与存在的不足进行深入剖析,并对国内重点城市建设国际科技创新中心的成功经验进行总结,进一步对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成为创新资源高度集中、创新产出成果丰硕、科技服务范围广泛的国际科技创新中心提出几点思考。

二、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国际科技创新中心的现状

(一)取得成效

1.创新要素逐渐集聚,不断壮大科学研究体系

其一,粤港澳大湾区打造形成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创新型城市。根据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发布的《2020年全球创新指数》,在全球前100名最具活力科技集群排名中,深圳—香港—广州科技集群位居第二,仅次于东京—横滨[5];在全球化与世界城市研究小组与网络(Globalization and World Cities Study Group and Network,简称GaWC)的2020年世界城市排名中,香港属于Alpha+(一线强城市),广州、深圳入围世界Alpha-(一线弱城市)[6];根据全球创业生态系统报告显示,粤港澳大湾区的创业生态城市逐步崛起,深圳与香港分别位列第22名、第29名[7];大湾区内的香港、深圳、广州、澳门、东莞、佛山等6个城市入选2020年全球最有价值城市500强[8]。

其二,粤港澳大湾区建成一批创新能力突出的重大科技基础设施与科研院校。粤港澳大湾区正加速推进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建设,已经建成中国散裂中子源、大亚湾中微子实验、江门中微子实验、惠州加速器驱动嬗变系统研究装置、惠州强流重离子加速器装置等5个大科学装置,在建大科学装置6个;启动建设鹏城实验室、季华实验室等10家省级实验室[9]。粤港澳大湾区科研院校集聚,有14所高校登上2022QS世界大学排行榜(表1),其中香港大学、香港科技大学、香港中文大学、香港城市大学、香港理工大学等5所高校进入全球百强;根据南方财经2021年1月发布的粤港澳大湾区高水平创新主体研究报告,粤港澳大湾区高校优势学科表现突出,45所高校中共有23所院校有学科进入 ESI(Essential Science Indicators,基本科学指标数据库)全球前1%,主要集中在化学、工程学、临床医学以及材料科学领域。

表1 2022QS世界大学排行榜粤港澳大湾区上榜高校

其三,粤港澳大湾区拥有一批具有活力的创新企业。粤港澳大湾区的高新技术企业已逾3万家[10],2021年世界500强企业有25家[11],2021年的独角兽企业有51家,占中国独角兽企业的17%[12]。根据波士顿咨询集团(BCG)发布的全球最具创新力的50家公司榜单显示,中国上榜公司数量共5家,其中有两家来自粤港澳大湾区,分别是华为(第8名)、腾讯(第26名)[13]。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发布的数据显示,2020年华为以5464件的PCT国际专利申请量位居全球PCT国际专利申请人排行榜首位,已连续4年位居第一;位于东莞市的OPPO移动通信位列第八位;来自深圳的中兴通讯、平安科技也进入排行榜前20名[14]。

2.制度文化趋向包容,加快完善创新环境体系

其一,营商环境良好,支持市场主体发展。在2019年10月世界银行发布的《2020年全球营商环境报告》中,中国香港排名第三,在开办企业、办理施工许可证、获得电力、纳税等方面具有优势[15];在2021年5月18日中科营商环境大数据研究院发布的《中国营商环境指数蓝皮书(2021)》中,北京、深圳排名前五,并成功入选2021年10月底公布的首批营商环境创新试点城市,有利于持续优化营商环境[16];“广州—深圳—香港—澳门”科技创新走廊建设、粤港澳人才合作示范区建设也为大湾区人才提供了更好的发展环境。

其二,创新财政制度,提供充足资金支持。广东省大力推进科技领域“放管服”改革,构建“放得下、接得住、管得好”的财政科研项目资金制度体系,印发《关于鼓励香港特别行政区、澳门特别行政区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参与广东省财政科技计划(专项、基金等)组织实施的若干规定》等,为粤港澳大湾区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提供财政保障和制度支撑。2020年,粤港澳大湾区研发投入达到近3600亿元[17]。在2020年研发经费排名中,深圳、广州研发经费排名位居全国前列[18],为创新提供了充足的资金支持。

其三,创新氛围浓厚,鼓励科技交流合作。检索《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的关键词,“创新”一词出现了139次,可见“创新”是粤港澳大湾区最重要的发展引擎之一。粤港澳大湾区敢于冒险、不甘失败的移民文化,与开放包容的地域文化相互渗透,共同塑造了大湾区的创新文化[19],支撑着国际科创中心的建设。《广东省科技创新“十四五”规划》提到要加强创新文化建设,积极创办粤港澳大湾区创新论坛,推动重大科学基础设施、实验动物平台、科普基地向港澳开放。2021年,在东莞举办的粤港澳院士峰会,在珠海、香港、澳门同时举办的大湾区工程师论坛,在广州举办的大湾区科学论坛等众多科技盛会,将全球顶尖科学家集聚一堂探讨科技前沿,助力大湾区融入全球创新网络,更好地促进全球科技合作。

3.核心产业优势互补,推动形成现代产业体系

其一,粤港澳大湾区区位优势显著,催生巨大市场需求。粤港澳大湾区地处我国沿海开放前沿,既拥有面向内陆的广阔腹地,又在“一带一路”建设中具有重要地位,在面积、人口、经济总量以及人流、物流等方面具有优势(表2)。从面积与人口来看,粤港澳大湾区在四大湾区中均排名第一;从经济总量看,2020年粤港澳大湾区经济总量达11.5万亿元,创造了占全国近13%的GDP,成为中国开放程度最高、经济活力最强的区域之一[20];从本地生产总值来看,粤港澳大湾区生产总值虽小于东京湾区,但已逼近纽约湾区,也远高于旧金山湾区;从人流来看,粤港澳大湾区的机场客运量也远远超过其他三大湾区;从物流来看,以粤港澳大湾区为核心的港口城市群拥有香港、广州、深圳、东莞、珠海等5个亿吨大港,2020年世界集装箱吞吐量前十位的港口中,粤港澳大湾区占据三席,广州、深圳和香港分别排名第4名、第5名和第9名。

表2 四大湾区主要发展指标对比(2020年)①

其二,粤港澳大湾区加码布局战略性新兴产业,形成产业集群效应。广东、香港及澳门在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的互补优势,是粤港澳大湾区产业循环的内生动力。香港是国际金融中心、国际航运中心和国际贸易中心,澳门是国际自由港和世界旅游休闲中心;广州市新一代信息技术、智能与新能源汽车、生物医药与健康是三大战略性新兴产业,深圳市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医药、数字经济、高端装备制造、新材料、绿色低碳、海洋经济等新兴产业领先;东莞、佛山依托制造业优势,锚定“科技创新+先进制造”两大方向,壮大先进制造体系(表3)。在战略性新兴产业方面,粤港澳大湾区产业集群协同效应明显。2021年,粤港澳大湾区有6个产业集群入选工信部25个先进制造业集群(表4),分别是新一代信息通信集群、电池材料集群、智能移动终端集群、超高清视频和智能家电集群、智能装备产业集群和高端医疗器械集群。从新兴产业企业数量占企业总数的比重来看(截至2021年3月的全国工商登记数据,参照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分类标准,利用大数据研究方法识别而得),粤港澳大湾区的新兴产业企业数占企业总数的比重为23.2%[21]。

表3 粤港澳大湾区战略性新兴产业基本情况分析

表4 粤港澳大湾区入选工信部的先进制造业集群

其三,粤港澳大湾区金融科技比较发达,金融中心城市密集。2020年,粤港澳大湾区“9+2”金融业GDP达到1.5万亿元,占GDP比重为12%,显著高出8%的全国平均水平[22]。金融科技是粤港澳大湾区金融创新发展的重要抓手,粤港澳大湾区的一些代表企业在加快布局金融科技业务,腾讯旗下控股的首家互联网民营银行微众银行积极探索金融科技前沿领域,为践行普惠金融奠定坚实基础;粤港澳大湾区的银行机构积极探索数字化转型,招商银行全面构建金融科技基础设施,主要用于探索数字化经营模式;粤港澳大湾区积极推广数字人民币跨境支付应用,促进大湾区的资金流动。2020年,央行在深圳进行了三次大规模数字货币试点。在2021年3月英国智库机构Z/Yen和中国(深圳)综合开发研究院发布的“第29期全球金融中心指数”(GFCI29)的排名中,香港、深圳、广州排名第4名、第8名与第22名[23]。金融科技50人论坛组织发布的《我国主要城市金融科技人才发展“HOPE”指数》显示,深圳、广州的金融科技人才实力位于第一梯队[24]。发达的金融服务业,为粤港澳大湾区企业经济发展提供强有力的金融服务支撑。

(二)存在不足

1.粤港澳大湾区创新要素流动仍需加强

粤港澳大湾区内部体制机制差异性较大,属于一个国家、两种制度、三个法域和关税区,流通三种货币[25],因此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国际科技创新中心面临着跨区域、跨制度协作机制障碍,导致大湾区的人才、技术、资金、设备、信息、数据和样品等创新要素资源流动效率不足。由深圳市社会科学院与广东粤港澳大湾区研究院联合编制并发布的《世界四大湾区流动指数研究(2020—2021)》排名中,世界四大湾区七座城市按要素资源流动综合指数排名为纽约、东京、香港、圣何塞、旧金山、深圳、广州[26],粤港澳大湾区创新要素流动性仍需加强。粤港澳大湾区在科技创新型人才资源方面仍面临人才要素流通不畅、人才同构现象严重、高端科技人才资源较为匮乏等主要挑战[27]。如内地与港澳出入境制度衔接不畅,粤港澳三地科技人才往返于另一区域需履行烦琐的出入境手续。根据展动力人才集团湾区研究院发布的《2021年中美两大湾区人才竞争力研究报告》,粤港澳人口红利大,但人才质量远低于旧金山湾区[28];交通基础设施的不完备、货物通关手续烦琐导致物流存在障碍;科研项目跨境申请与科研经费跨境使用等体制机制建设仍不完善,导致资金流存在障碍;由于科技信息共享机制的欠缺,科技合作项目信息与研发进展互相不了解,一定程度上阻碍了科研项目在市场中发挥真实价值[29]。

2.粤港澳大湾区基础创新能力存在一定短板

与国际一流湾区相比,粤港澳大湾区的基础研究水平和前沿研究能力仍有较大差距[30]。基础创新能力是粤港澳大湾区作为国际科技创新中心最突出的短板之一,科技创新存在“大却不优”“应用研究活跃、基础研究冷门”现象。一方面,在关键核心技术上仍面临“卡脖子”风险,粤港澳大湾区从“科技产业中心”向“科学发现中心”转变仍然挑战很大。在《科技日报》梳理的35项“卡脖子”技术中,有多项技术在粤港澳大湾区亟待突破,如在芯片技术领域,粤港澳大湾区存在“缺芯少核”之痛;与长三角相比,集成电路产业竞争力不强与技术创新能力存在劣势。据2021年中国大陆城市集成电路竞争力排行榜显示,长三角占据6席(上海、无锡、合肥、南京、苏州、杭州),竞争力十分突出;大湾区占2席(深圳、广州),排名分别为第4名和第12名[31]。根据2021年12月广东粤港澳大湾区研究院联合全球知名知识产权服务机构罗思咨询共同推出并发布的《中国A股半导体及集成电路行业创新能力分析报告》显示,粤港澳大湾区半导体产业技术影响力不足,且近些年对于相关技术的研发和突破脚步有所放缓。粤港澳大湾区企业的专利被引率不足10%,远低于长三角地区的企业专利被引率(16.17%),其技术生长率平均仅有0.63,远不及长三角地区企业的1.46和京津冀地区企业的1.98[32]。另一方面,粤港澳大湾区发明专利总量居世界首位,但施引专利量不及其他湾区。根据2020年11月广州日报数据和数字化研究院发布的《粤港澳大湾区协同创新发展报告(2020)》显示,2015—2019年五年间,粤港澳大湾区PCT专利申请总量整体上升,达128.76万件,位列世界四大湾区之首[33]。但当比较四大湾区的发明专利施引数与发明专利数的比值时(图1),粤港澳大湾区的比值最低(0.75),而最高的是旧金山湾区(2.93),其他分别是纽约湾区(1.60)、东京湾区(0.90),粤港澳大湾区发明专利质量有待进一步提升[33]。

图1 四大湾区PCT专利施引数量对比

3.粤港澳大湾区区域发展均衡性有待提升

巨大的区域内部差异成为建设国际科技创新中心所面临的重要挑战[4]。从空间分布差距上看,珠江口东西两岸在经济实力、创新实力等方面差距较大[34]。东岸有香港、深圳两个国际化大都市,而西岸则缺乏发展引领城市,城市经济体量小,发展水平和发展观念相对落后。珠江西岸的澳门经济结构相对单一,博彩旅游业“一业独大”,发展资源有限,一定程度上限制了科技的创新发展。根据2020年11月广州日报数据和数字化研究院发布的《粤港澳大湾区协同创新发展报告(2020)》显示,珠江东岸PCT专利总量优势明显,2015—2019年珠江东岸PCT专利总量达84306件,是珠江西岸(13678件)的6.38倍,港澳地区(5440件)的16.05倍[33]。珠三角九市在经济总量、产业结构差距、研发经费投入、先进制造业发展方面差距较大(表5)。在经济总量差距方面,2020年粤港澳大湾区内经济总量排名进入全国前十的有深圳、广州、香港三个城市,在全国排名第一的深圳,其GDP总量是粤港澳大湾区内排名最落后的城市肇庆的近12倍。从产业结构的差距来看,2020年粤港澳大湾区第三产业占GDP比重为66.1%,香港第三产业占GDP比重为93.4%,而排名最低的肇庆第三产业占GDP比重为42.1%。在研发经费差距方面,深圳与肇庆差距较大。在科技创新发展差距方面,粤港澳大湾区都市圈内部科技创新发展存在较大差异,其中深莞惠都市圈内部科技创新发展差异最大[35]。从珠三角九市2020年先进制造业所占比重可看出,深圳在先进制造业方面大幅领先其他城市,江门、肇庆的先进制造业发展表现薄弱。

表5 2020年珠三角九市的经济指标对比

三、国内城市建设国际科技创新中心的经验借鉴

(一)加强科学技术基础研究和原始创新

首先,加强基础研究。基础研究是高新技术及颠覆性技术产生的源泉,从基础研究经费占全社会研发投入的比重来看,2019年北京市基础研究经费占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的15.9%,上海市为8.9%;粤港澳大湾区中,广东省基础研究经费占比仅为4.6%[36],不足北京的1/3,约为上海的1/2,差距较大。因此,建议粤港澳大湾区重视基础研究在创新链中的源头作用,提高基础研究投入,努力建设成为国际技术创新的策源地。其次,建设关键共性技术研发和转化平台。上海市为加快辐射地区技术转移交易网络,建设了一批研发与转化功能型平台,其主要包含关键技术类研发平台、重大产品类研发平台、产业链类平台等三大类。目前,上海研发与转化功能型平台超过20个,集聚创新人才超过1700名,在孵企业和团队160余家,带动产业产值上百亿元[37]。北京市在量子、脑科学、人工智能、应用数学等领域先后建设了一批新型研发机构,布局高能同步辐射光源等20个左右重大科技基础设施、128个国家重点实验室、68个国家工程技术中心,累计获得国家科技奖奖项占全国的30%左右[38]。建议粤港澳三地加强协同创新,统筹规划国际大科学计划和大科学工程,推动高水平关键共性技术研发和转化平台以及新型研发机构的建设,构建多层次、高水平的创新平台支撑体系。最后,超前布局前沿技术。2021年11月,北京市人民政府印发的《北京市“十四五”时期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规划》提出,聚焦类脑智能、量子计算、6G、未来网络、无人技术、超材料和二维材料、基因与干细胞等前沿科技领域,开展面向未来的基础研究。2021年9月,上海市人民政府制定的《上海市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十四五”规划》也强调,适应产业变革趋势,加快脑机接口、类脑光子芯片、自主智能无人系统、6G等战略前沿技术突破。建议粤港澳大湾区在科技发展规划方面超前布局6G、量子科技、类脑智能,抢占未来科技发展制高点,为未来产业培育和扩增提供支撑。

(二)加大力度培育新型科创企业主体

首先,培育壮大龙头企业。2021年8月,《财富》杂志发布了世界500强企业排行榜,中国上榜企业数量连续第二年位居世界首位,达到143家。其中,北京市共有60家企业上榜,占中国上榜企业总数的42%;粤港澳大湾区的世界500强企业数量为25家[39],不足北京市的一半。建议粤港澳大湾区强化企业在科技创新中的主体地位,培育壮大龙头企业,为我国在全球创新和产业链分工中占据关键位置做出更大贡献。其次,大力培育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2019—2021年,工信部先后公示了三批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名单共4762家,其中北京市和上海市入选的企业数量分别为264家、262家,位居全国的第1名、第2名。粤港澳大湾区中,深圳市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为169家,排名第4名;广州市共入选企业69家,排名第13名,与北京市、上海市相比差距较大。因此,建议粤港澳大湾区大力推出“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和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专项政策,推动技术、人才、数据等要素资源向“专精特新”企业集聚,加快培育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并鼓励其成为行业单项冠军。最后,加速培育独角兽企业。从独角兽企业的数量来看,根据胡润研究院发布的《2021胡润全球独角兽榜》,截至2021年11月,北京市是中国拥有独角兽企业数量最多的城市(91家),其次是上海市(71家);粤港澳大湾区中,深圳市独角兽企业数量为32家,广州市为10家,整个粤港澳大湾区独角兽企业数量为51家[40],与北京市、上海市相比具有一定差距。因此,建议粤港澳大湾区着力推动一批具有颠覆式创新、爆发式成长、竞争优势突出、未来产值大的创新型企业加速成长为独角兽企业,将粤港澳大湾区打造成为全球产业科技创新高地。

(三)营造具有全球竞争力的科技创新生态

首先,打造各具特色的科技创新集聚区。北京市在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过程中全力打造“三城一区”的主平台,“三城一区”以不足北京市4%的土地面积吸引了全市50%以上的研发投入和科技人才,贡献了全市60%以上的发明专利[41]。在分工协作方面,“三城”注重研发创新,中关村科学城不断加强基础前沿技术的创新,怀柔科学城建设和成立新型研发机构,未来科学城集聚了各类创新平台和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一区”则侧重于成果转化,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承接三大科学城科技成果转化和提高国际化发展水平。“三城一区”定位明确、各具特色,成为北京市建设国际科技创新中心的重要引擎。粤港澳大湾区可借鉴北京市的发展经验,根据各地区的特点,培育引领发展的创新型企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建设一批科创中心重要承载区,打造各具特色、富有活力的创新创业生态体系框架。其次,培养和集聚创新人才。北京市在人才引进和培养方面,先后出台实施“人才五年行动计划”,落实和实施中关村国际人才20条出入境政策和外籍人才绿卡直通车、积分评估等政策,集聚培养一批战略科技领军人才。上海市按照“来得了、待得住、用得好、流得动”的要求,制定实施人才政策“20条”“30条”等政策举措,着力打造创新人才高地。上海引进外国人才的数量和质量均居全国第一,连续8年蝉联科技部(国家外专局)“外籍人才眼中最具吸引力的中国城市”[42]。建议粤港澳大湾区开辟高层次人才引进“绿色通道”,吸引国内外的高端领军人才、产业人才、复合型人才及研发团队来大湾区开展创新活动,为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国际科技创新中心注入活力。最后,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在知识产权保护和管理方面,上海通过建立全风险预警应急机制等知识产权保护职能部门,解决实务中亟待解决的知识产权信息渠道、风险预警等实际问题;出台《关于加强知识产权运用和保护支撑科技创新中心建设的实施意见》,以知识产权聚焦中心,不断增强知识产权保护力度。北京充分发挥中国(北京)知识产权保护中心和中国(中关村)知识产权保护中心的作用,建立中关村企业知识产权信用信息数据库,推动数据库与相关部门信用信息平台和综合性平台对接,推动实现信息共享,加强对知识产权违法违规行为的惩戒。建议粤港澳大湾区建立健全三地知识产权保护与运用合作机制,为企业提供完备、便捷的知识产权信息与法律等服务,为优化大湾区创新发展环境营造良好氛围。

四、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国际科技创新中心的对策建议

(一)加强关键领域三大创新

1.加强自主创新,推动科学技术突破

首先,加大基础研究领域支持力度。专项设立粤港澳大湾区基础科学研究基金,重点支持粤港澳大湾区内高校(如中山大学、香港大学、澳门大学等)以及科研院所自主布局基础研究,加大各区域自然科学基金和经费组织(如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香港研究资助局等)对数学、物理等重点基础学科的支持力度,允许基础学科领域研究人员在科学基金资助范围内自主选题。其次,加快科技成果应用转化。进一步发挥粤港澳大湾区生命健康产业技术转化中心建设经验,统筹建设由粤港澳大湾区建设领导小组牵头,各区域政府、高校、科研院所及企业共同参与的粤港澳大湾区科技产业转化中心,支持大湾区内的成果转化工作。同时针对节能环保、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制造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数字经济产业加大支持力度,重点安排经费,通过提供技术创新、成果转化与产业化的全流程服务,提高区域内的成果转化效率。最后,布局未来数字技术研究。对6G未来网络、量子科技等未来技术进行重点发展,支持发展下一代信息通信网络、星地一体融合组网、通信网络内生安全等通信融合技术,提升拓扑量子比特制备和量子点量子电路研制水平,加快数据编织、嵌入式人工智能和低成本单板边缘计算机、差异化隐私、可认证溯源等未来技术突破。借鉴华南理工大学建设未来技术学院的经验,进一步鼓励区域内有条件的高校探索建立未来技术学院,构建未来技术研究突破的先发优势。

2.加强开放创新,融汇全球创新资源

首先,加强国际交流合作。发挥香港作为国际自由港在集聚全球创新要素领域的优势,发挥广州作为国际商贸中心、综合交通枢纽功能的优势,发挥深圳作为经济特区、全国性经济中心城市和国家创新型城市等方面优势,通过对外开展学术研讨交流会、进出口商品交易会、博览会等方式,不断加强国际交流合作。同时,鼓励大湾区各城市与国际其他城市建立友好城市合作关系,推动国际资源与大湾区内城市交流共享。其次,吸引全球创新资源。以“广州—深圳—香港—澳门”科技创新走廊建设为基础,汇聚大湾区内著名高校如香港科技大学、香港中文大学、华南理工大学等,科研院所如广州市香港科大霍英东研究院等,大科学装置如中国(东莞)散裂中子源、广州超算中心等科技资源,发挥广州粤港澳(国际)青年创新工场、澳门青年横琴创业谷等科技企业孵化器和科技成果转化基地的服务功能,构建集科技企业孵化器基础设施、技术研发、数字创新、成果转化于一体的服务体系,为大湾区内外投资者在粤港澳设立研发机构和创新平台提供集聚空间。最后,借力并助力“一带一路”建设。积极对接“一带一路”倡议,将香港的金融资源、广州的商贸优势、东莞和佛山的工业产品等粤港澳大湾区内各城市的优势资源通过“一带一路”对外输出,以国际峰会、论坛、研讨会、博览会等方式,深化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的交流合作。

3.加强协同创新,加快大湾区科研要素流动

首先,强化央地政企联动。推动大湾区各城市单独或联合与中央各部门的交流,加强与国家有关部门在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国家实验室和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建设中的协同联动。深化地方政府和地方企业的交流协作,在充分发挥政府引导作用的同时,调动企业等市场主体的积极性,共同参与粤港澳大湾区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其次,提升区域协同治理能力。成立国家层面牵头、三地政府共同参与的粤港澳大湾区协同创新与发展委员会,建立更有约束性的创新协同治理机制,以制度性的集体行动减少地方政府“利己”行为。通过数字技术的广泛应用如区块链、大数据等,明确界定创新链不同环节的创新活动任务、性质、关键要素和参与者,促进粤港澳三地创新子系统的互动融合,构建创新协同治理的共同规则。最后,推动科技资源共享互通。探索粤港澳三地规则衔接、机制对接,促进科技企业、人员、货物、资本、信息、技术等要素的有序流动。允许科研合作所需的医疗数据、科学仪器、试剂、遗传资源等跨境流通,提高过境审批效率。建设大湾区信息交换机制和信息共享平台,使科技文献、专利信息资源、专业性数据库、科技报告、创新决策、产业报告、统计数据、测试服务等方面信息在大湾区内实现开放、互联。

(二)打造世界级三大平台

1.打造世界级重大技术创新平台

首先,构建大湾区实验室平台体系。以粤港澳大湾区的国家级、省级和地市级重点实验室为基础,构建大湾区实验室平台体系,促进各级各类实验室之间仪器共享、资源共聚和知识交流。汇聚各级各类实验室信息,探索建立各级各类实验室向社会开放共享的机制,对大湾区内各技术主体发布科研成果、技术指标、运行计划等信息,推动实验室向平台式转化。其次,推动大科学装置落地。以《关于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建设中长期规划(2012—2030年)》为指导,加强与国家发改委等部门的联系交流,在土地整备、成果转化、连片产业用地开发、产业发展和市政配套等方面全面发力,推动更多国家级大科学装置在粤港澳大湾区的落地建设。最后,布局更多国家级创新平台。在既有国家重点实验室如发光材料与器件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如聚合物新型成型装备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国家工程实验室、企业技术中心等技术创新平台基础上,进一步总结建设经验、建设成果,形成创新平台的未来建设规划,争取布局更多国家级创新平台。鼓励大湾区内企业、高校、科研院所和地方政府等通力合作,争取布局更多国家级工业设计中心、国家技术创新中心、国家产业创新中心、国家制造业创新中心等创新平台。

2.打造世界级产业集群创新平台

首先,加快产业集群建设。以广州(黄埔)智能装备示范区、深圳前海深港现代服务业合作区、中以高科技创新国家示范区、深圳国家生物产业基地等产业集聚区为基础,围绕数字技术、高端装备制造、生物医药、人工智能、新能源等新兴产业,布局建设一批具有粤港澳大湾区特色的优势主导产业的科技产业园、科学城、高新区等创新集聚区,推动集聚区内企业相互交流、协同发展。其次,提升中小企业创新能力。借鉴德国科技创新经验[10],在政府采购中扶持中小企业,给予进入市场的机会,特别是在高科技产品的使用上、在保障安全保密的技术上加大采购中小企业研发的产品。注重发挥海外商会、协会、办事处的经济功能,在开拓海外市场方面更多地利用商会、行业协会等资源帮助中小科技企业。建立保护中小企业公平竞争的体制机制,建立长效机制来保护大湾区内的中小科技企业,在企业成长的不同阶段如研发阶段、进入市场阶段、成熟阶段和升级阶段均给予全面周到的保护。最后,提高产业创新服务能力。整合区域内专家学者、科技服务企业等企业创新发展服务资源,扶持一批数字经济领域如基础工业互联网、数字化转型方面的头部企业,为大湾区内企业提供数字创新、数据赋能、数字技术、管理咨询、市场开拓等多方面的服务。同时,遴选一批在数字创新、数字化转型、高端装备制造等领域卓有成效的企业,作为案例向大湾区内其他企业进行推广,让各类企业共同学习优秀经验,帮助解决企业创新发展问题。

3.打造世界级人才创新创业平台

首先,强化人才集聚平台属性。整合大学创新创业人才高地如广州大学城、东莞大学城等,企业科技创新平台如企业国家重点实验室等,国家科技园如松山湖国家科技园等人才集聚平台资源,通过提供基础研究环境、举办创新创业大赛、加速创新创业成果转化、解决安居落户及子女教育问题等方式,加快吸引和培养优秀人才。其次,改革人才引进机制。发挥香港自由、开放和包容的氛围优势,吸引并培养具有国际视野、掌握前沿知识、富有探索精神的创新人才。协调大湾区各城市加强与海外企业家、科学家、留学生的联系交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吸引大湾区在电子信息、机械设备、新材料、新能源、生物医学等产业转型升级紧缺的海外高端科技创新人才回国工作和服务。最后,完善人才工作机制。推动粤港澳大湾区内各地政府人才公共服务体系主动对接企业、新型研发机构科技创新人才的需求,建立服务高端人才的“绿色通道”。按照国家外国专家局“鼓励高端、控制一般、限制低端”的原则,从满足粤港澳大湾区经济社会发展、促进产业转型升级需要出发,着力引进产业急需(如新一代信息技术、半导体制造等数字技术领域)的外国高端科技创新人才,构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人才引进与使用机制。

(三)构建基础支撑两大体系

1.建设世界一流的政策制度环境体系

首先,制定国际科创中心建设规划。立足全球视角,充分分析粤港澳大湾区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的形势需求、发展基础等,统筹区域内香港、澳门、广东各市的科技创新定位与目标,发挥区域内各个城市的优势资源,共同制定粤港澳大湾区国际科技创新中心的总体思路、发展原则、发展目标等,同时协调大湾区内各城市根据总体愿景目标找准自己的定位,实现错位发展、协同发展。其次,建设大湾区国际科创中心运营机制。建设粤港澳大湾区国际科技创新中心高效运营体系,整合企业、高校、科研机构、政府部门、风投机构等多方力量,以自主创新、开放创新、协同创新为依托,推动三大世界级平台优势互补、良性循环,实现粤港澳大湾区内各主体以科技创新为目标的合作模式和以优势互补为基础的运营机制。最后,创新基础设施及科研经费管理。落实科研领域“放管服”改革举措,在明确责任主体、改变管理思路、增强服务意识的基础上,充分考虑粤港澳三地区域差异,简化财政科研项目预算编制和评审程序,优化预算编制、评审和财务验收,建立立项咨询论证绿色通道,赋予承担单位和科研人员开展科研更大的自主权。

2.建设世界一流的科技创新基础设施体系

首先,推动建设一批重大科技基础设施。以东莞散裂中子源、深圳大亚湾中微子实验站等基础设施为基础,进一步加快强流重离子加速器、材料基因组、脑解析与脑模拟等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建设速度。同时,统筹区域内高校、科研院所等成立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领导小组,把握数字经济和前沿技术发展趋势,优先在核心技术受制于人(如半导体等)的领域,前瞻性布局更多国家大科学装置和重大科技基础设施落地粤港澳大湾区。其次,建设一批专业领域科研基础设施。以大湾区内优势技术和优势产业为基础,依托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国家级重点实验室等,在先进制造、电子信息、生物医药等专业领域,推动科技力量集群化、协同联动式发展,系统提升科学研究基础设施多元化建设、开放式运行能力,着力谋划布局建设一批专业领域科研基础设施。最后,探索建设一批科技创新应用场景。聚焦人工智能、5G、区块链、大数据、云计算、北斗导航与位置服务等数字技术领域和生命科学、前沿材料、新能源、机器人等新兴产业领域搭建应用场景,建立由粤港澳大湾区建设领导小组牵头、各个区域共同参与的应用场景建设统筹联席会议制度,完善前置咨询评议、供需对接机制,定期发布应用场景项目清单,建设一批应用场景示范区或试验区。

注释:

①旧金山湾区包括环绕旧金山湾的9郡地区;纽约湾区包括纽约(New York)、纽瓦克(Newark)、泽西(Jersey)和周边的25郡;东京湾区包括东京都和周边7县。由于部分数据滞后,表2中旧金山湾区和纽约湾区的人口数量为2019年数据,东京湾区的本地生产总值为2018年数据,其他三大湾区的本地生产总值为2019年数据,东京湾区的港口货柜吞吐量为2019年数据。

猜你喜欢

粤港澳大湾科技
大咖论道:大湾区超级“极点”强势崛起!
大湾区城市大洗牌
大湾区的爱情故事
编读往来
首届粤港澳大湾区工艺美术博览会开幕
摁下粤港澳大湾区“加速键”
马光远 下一个30年看粤港澳大湾区
科技助我来看云
科技在线
科技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