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生物反馈疗法联合盆底肌训练对老年股骨颈骨折术后患者盆底肌肌力及排尿功能康复的影响

2022-03-08曹蒙蒙潘丽英孙成浩

皖南医学院学报 2022年1期
关键词:股骨颈盆底肌力

曹蒙蒙,潘丽英,孙 晨,孙成浩

(皖南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 弋矶山医院 1.关节外科;2.信息研发部,安徽 芜湖 241001)

股骨颈骨折是老年人最常见的创伤性骨折[1]。老年人因骨质疏松、骨量丢失严重,轻微外伤即可导致其骨折。跌倒亦是导致股骨颈骨折发生的重要诱因[2]。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的进展,股骨颈骨折发病率逐年增高,严重影响老年人的生活质量。股骨颈骨折后导致髋部周围软组织及盆底肌肉损伤,加速了已松弛的盆底肌肉退变进程,加重了已有的便秘、压力性尿失禁等症状,也加重患者焦虑、抑郁心理,严重影响患者术后康复[3]。生物反馈疗法(biological feedback therapy,BFT)是使用专门设备,通过生物反馈机制,采取低频脉冲电流刺激神经的反射路径,可促进肌肉收缩,增强肌肉收缩力[4]。盆底肌训练(pelvic floor muscle training,PFMT)是对以提肛肌为主的盆底肌肉进行自主性收缩训练,增强盆底肌肌力、从而增强控尿能力[5]。本研究探讨BFT联合PFMT对老年女性股骨颈骨折术后患者盆底肌肌力及排尿功能的影响,为增强老年女性患者盆底肌肌力及排尿功能提供理论依据。

1 资料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选择2019年12月~2020年12月在弋矶山医院关节外科住院治疗的97例老年女性股骨颈骨折术后患者。纳入标准:①经CT/X线片检查确诊股骨颈骨折且行全髋关节置换术者;②年龄≥65岁,女性,存在不同程度压力性尿失禁患者[6];③病情稳定,认知能力正常;④自愿参与本研究并签署知情同意书者。排除标准:①男性股骨颈骨折患者;②伴有严重心脑血管、造血系统疾病和精神疾病;③既往有盆腔手术史;④依从性差,不能按计划实施者。本研究经过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均经关节外科医师手术治疗。所有纳入患者按手术日期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49例)和观察组(48例)。两组基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基本资料比较

1.2 方法

1.2.1 对照组 采用常规治疗护理和PFMT。①常规治疗护理。术后麻醉消失即行股四头肌等长、等张收缩和踝关节背屈、背伸训练;待伤口疼痛减弱或缓解后,指导患者进行患侧臀大肌收缩训练和抬臀训练,两种训练交替进行;根据患者情况进行膝/髋关节被动和主动屈伸训练,关节角度根据恢复情况而定,以不引起剧烈疼痛为宜;鼓励尽早下床行走训练。要求患者术后1、3、6个月进行复查。②PFMT。术后麻醉消失后即可实施。训练前告知患者及家属PFMT的目的、注意事项及方法,并予观看PFMT视频。方法:嘱患者排尿后仰卧位,双腿略分开,放松双下肢、臀部及腹部肌肉,吸气时收缩臀部肌肉,收紧肛门、阴道及肛周括约肌,感觉肛门及阴道向上提,保持5~10 s;呼气时慢慢放松肛门10 s,一提一松为1组,反复进行。强度适宜,循序渐进。每次10组,每日3次。

1.2.2 观察组 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BFT,采用B4plus生物反馈仪(北京雨燕医疗器械有限公司生产)进行生物反馈电刺激。专设一间私密房间做BFT。操作人员在训练前向患者及家属介绍该训练目的及方法,取得患者配合。方法:嘱患者排尿后仰卧位,双手上举放置头两侧,双腿略分开,放松双下肢、臀部及腹部肌肉,按常规消毒会阴部后,将消毒后的电刺激棒缓慢送入阴道内3~4 cm处,构成电流回路,连接反馈仪,调节频率为20~40 Hz,脉宽为200~300 μs,刺激阴道2 s后休息2 s,如此反复训练,刺激强度根据患者承受程度进行调整。每次20 min,每周3次。

1.3 评估指标

1.3.1 盆底肌肌力评估[7]在入院时、出院时及术后12周复查时采用食指指腹测肌力,评估两组患者盆底肌肌力。依据指腹感觉阴道收缩力量、持续时间和连续完成次数分为0~Ⅴ级。0级:无肌肉收缩;Ⅰ级:感觉到轻微肌肉收缩,但未能持续;Ⅱ级:肌肉能完成2次明显收缩,但仅持续2 s;Ⅲ级:肌肉能完成3次收缩,可使手指向前向上运动,能持续3s;Ⅳ级:肌肉能完成4次有力收缩,可抵抗手指压力,能持续4s;Ⅴ级:肌肉能完成5次以上有力收缩,能持续5 s及以上。

1.3.2 尿失禁程度评估[6]在入院时、出院时及术后12周复查时评估两组患者尿失禁程度。轻度:平时没有漏尿,仅在咳嗽、打喷嚏、抬重物等重度压力下出现;中度:在轻度压力下,如走路、快走、站立时出现漏尿;重度:起立活动或者卧床变换体位时出现漏尿,严重影响患者生活。

2 结果

2.1 盆底肌肌力比较 入院时观察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出院时和术后12周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盆底肌肌力增强,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盆底肌肌力比较

2.2 尿失禁程度比较 入院时观察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出院时和术后12周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尿失禁症状减轻或缓解,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尿失禁严重程度比较

3 讨论

3.1 老年女性股骨颈骨折术后患者实施BFT和PFMT必要性 股骨颈骨折后导致盆底肌肉、韧带、神经牵拉和损伤,削弱盆底肌收缩力,加上老年女性盆底周围肌肉组织和盆底神经产生退行性变化及萎缩,大幅度减弱了盆底支持结构的能力[8]。此外,髋部疼痛刺激也易导致自主排尿困难;患者由于疼痛、活动受限怕麻烦家人不愿意及时排尿,反复长期憋尿会加重尿失禁状况。Mckellar等[9]证实了PFMT主要是训练盆底周围肌肉的张力和收缩力,激活和协调耻骨肌、闭孔内肌、腹横肌及臀中肌等一系列肌群,增加呼吸与运动间协调性与支持能力,改善盆底周围肌肉组织的运动功能。而BFT是一种无创的、无需主动治疗的方法,通过产生一系列电脉冲来增强盆底肌的收缩能力,帮助肌肉的收缩和力量增强。因此,实施BFT及PFMT可有效促进老年女性股骨颈骨折术后肌力的恢复,增强核心肌肉群即盆底肌、腰、大腿内侧、臀部、背部、腹部的力量。

3.2 老年女性股骨颈骨折术后患者实施BFT联合PFMT能增强盆底肌肌力 盆底肌主要指肛提肌群,分为Ⅰ类、Ⅱ类纤维两种。Ⅰ类纤维是一种慢纤维,收缩持续时间较长;Ⅱ类纤维是一种快纤维,具有快速敏捷的特点。BFT针对性地修复盆底的Ⅰ类与Ⅱ类纤维,通过电刺激盆底肌肉、神经及中枢,使盆底肌肉主动或被动地充分收缩,从而提高肛提肌、尿道括约肌和会阴横肌等收缩能力。有研究认为[10],反复规律地收缩尿道周围横纹肌、盆底肌肉,能增强肌群的收缩弹性,复建盆底功能。本研究结果显示,患者入院时两组盆底肌肌力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通过实施BFT联合PFMT,患者在出院时和术后12周盆底肌肌力增强优于单纯实施PFMT,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施BFT联合PFMT可提高盆底神经肌肉的敏感性和兴奋性,增强盆底肌肌力。

3.3 老年女性股骨颈骨折术后患者实施BFT联合PFMT可减轻或缓解压力性尿失禁症状 有研究显示[11],尿失禁可能源于盆底结构的解剖、功能和神经完整性变化。女性排尿控制涉及尿道括约肌关闭和盆底相关支持系统机制,如阴道前壁、骨盆内筋膜、骨盆腱弓筋膜和盆底肌肉[12]。股骨颈骨折后盆底组织受损,盆底肌收缩力削弱,尿液不受自主控制。再加上老年人大多存在基础疾病,对手术耐受性差,创伤应激、长期卧床或营养不良等原因易引起尿路感染、深静脉血栓、便秘等并发症;尿路感染亦会加重患者尿失禁症状。PFMT使患者有意识地对盆底肌肉进行自主收缩,提高逼尿肌肌力及功能,保持排尿的控制力;由于盆底肌肉隐藏于骨盆腔中,在外观上无法看到,因此在训练过程中要确保患者收缩盆底肌肉,大腿、臀部、腹部肌肉均无需用力,否则会加重尿失禁症状[13]。Kopańska等[14]认为,BFT不仅能教会患者收缩虚弱的盆底肌肉,还可以不断监测治疗进展,BFT在很大程度上能消除或缓解尿失禁症状。本研究结果显示,通过实施BFT联合PFMT,患者在出院时及术后12周尿失禁症状能缓解或减轻,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在缓解老年女性股骨颈骨折术后患者压力性尿失禁方面BFT联合PFMT模式优于单纯PFMT。

综上所述,BFT联合PFMT应用于老年女性股骨颈骨折术后患者能增强盆底肌肌力,减轻或缓解压力性尿失禁症状,减轻焦虑抑郁心理,促进术后早日康复,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值得推广应用。

猜你喜欢

股骨颈盆底肌力
等速肌力测试技术在踝关节中的应用进展
盆底肌电刺激联合盆底肌训练治疗自然分娩后压力性尿失禁的临床观察
盆底肌生物电刺激在产妇盆底肌松弛护理中的应用
半髋关节与全髋关节置换治疗创伤性股骨颈骨折的临床疗效
盆底康复治疗仪联合盆底肌肉锻炼治疗女性盆底功能障碍的效果分析
盆底仪在阴道分娩后尿潴留治疗中的应用
3枚空心加压螺钉在股骨颈截面的位置分布
股骨颈骨折内固定术后并发症研究进展
预保温防止老年股骨颈骨折行髋关节置换术中低体温发生的效果分析
28天肌力恢复,告别夏日肌肤后遗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