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顺势而为,“养成”优势律师资源

2022-03-07曹远军

人力资源 2022年11期
关键词:养成律师数字

文/曹远军

参考近年来我国各地区经济发展的实证,每万人律师占比会间接影响到经济组织和从事经济活动人口的发展速度,律师事务所的总量及工作效度与区域经济发展的质量关联性较大,律师工作量的结构现状与当地经济发展的结构内在联系较紧,关系密切。

作为全社会的稀缺资源,律师群体既有较强的公益属性,也有较为突出的市场属性。他们既是推动社会进步和经济发展的重要资源,也是协同、创新、融合、共生社会的核心人力资本。全面提升律师的政治、业务素养,有计划地进行学习督导和能力大赛,是促进从业律师职业能力可持续提升的重要途径。

因此,要从应用性的视角,深度进行实证性的思考,研究律师人力资源的发展现状与应用开发,更好地服务社会进步、经济发展。在数字经济快速发展的今天,站在政治经济社会全面发展的高度,重新定位律师的使命和责任,有着极为重要的现实意义和长远价值。

青年律师人才队伍现状

2021 年全国执业律师约57.48 万人,律师总量超过1 万人的省份22 个,其中超过3 万人的省市7个(广东、北京、江苏、上海、山东、浙江、四川),全国律师事务所3.65 万家。辽宁省2021 年律师执业人员1.8 万人,律师事务所1319 家,东北地区领先,全国处于中游水平。

近年来,辽宁律师人才队伍总量不断增加,知识结构、年龄结构进一步优化,在面向社会提供法律服务,围绕省市重大经济发展战略、重点项目,开展风险评估,改善营商环境,助力民营企业发展中做出了突出的贡献,但是从发展的标准、创新的要求等深层次的视角分析,还存在一些短板。

●总量不足,每万人律师占比低

作为辽宁省的省会,沈阳可以说是东北地区的中心城市,但每万人律师比仅为6.3;而同为省会城市的杭州,全市共有律师9274 人,每万人律师比为9.46;上海每万人律师比达13。区域经济发展实践证明:每万人拥有律师人数是衡量公众接受法律服务的便利程度和法治意识强弱的重要指标。万人律师占比高,反映出的是当地执法环境好、公众法治意识强、公众接受法律服务便利等现状。

同时,提高律师的万人比,也能促进地域经济转型升级,推进民主法治建设,确保人民生活和谐稳定,推进生态环境建设。律师的万人比可以从多维度反映社会发展、经济增长、生态环境的现状折射出经济组织从事经济活动人口的法律服务需求及法律意识的强弱。造成律师万人比低的成因是多元的,其中,提升公众法律意识,增强社会组织的法律服务需求,加大法治宣传,促进全社会学法、用法、普法才是治本措施。

●增量不够,律师行业人才流失严重

律师行业是一个竞争性强的行业,也是一个永远能学到新知识的行业。

近年来,由于受经济大环境的影响,社会对法律服务的需求减少很多,律所生存困难,多数青年律师改行从事其他工作,造成了律师行业的从业人员年龄老化,新生力量补充不足。一些律所以老律师支撑业务,可持续发展受到制约,律师行业的人才外流和行业现象说明,法律服务市场需求的弱化,社会对法律服务的认知和认可缺乏,经济发展的结构性升级较慢等问题带来了律师人才外流。另外,工作压力大、收入不稳定等因素,也是造成律师人才外流的主要原因。

●质量偏低,律师职业能力再生缺少动力

律师职业是一个充满挑战和专业知识很强的职业,既要有较强的专业知识,又要有广博的社会阅历,要精通经济、政治、历史、管理等多个学科。从现阶段的律师队伍现状分析,还存在着很多问题比如学历高,期望值高,操作动手能力低;理论水平高,认知能力强,办案经验少;专业知识多,法律常识多,综合分析、跨界融合力差;办个案、小案能力强,办法律咨询案能力弱,等等。

青年律师人才队伍的职业发展

2020 年,全球数字经济规模达到32.6 万亿元,占GDP 比重43.7%。我国数字经济规模5.4 万亿美元,居世界第二,同比增长9.6%,增速位居全球第一。2020 年,我国数字经济市场规模已达39.2 万亿,第三产业数字经济渗透率达到了40.7%,其中产业数字化规模31.7 万亿,占GDP 比重31.2%。

数字技术的快速发展必将改变和颠覆所有行业的传统思维和生产关系,同时孕育全新的职业、工种和商业机会。法律服务行业也将伴随社会的变革,重新设计和规划业态的发展和从业人员的职业生涯。

基于锂电池的工作原理及充放电的特点,为平衡锂电池的充电效率,消除其极化关系,研究了基于田口法的锂电池快速充电的方法。通过试验优化得到电流最优值、去极化脉冲的幅值以及正负脉冲的间隔时长,最终消除极化负脉冲产生的宽度以及时机,从而实现锂电池的快速充电,并通过实验对该方法进行验证。研究结果表明:所研究的基于田口法的锂电池快速充电的方法有效,相比传统方法速度提升8.89%,效率提升0.6%,发热量降低17.6%。

●提高对数字经济的认知,提升个人数字素养

青年律师目前面临的三大新环境:数字经济、数字政府、智慧法院。

为适应数字化转型带来的全新业务升级,青年律师在提升专业能力之外,还要对数字经济社会的变化快速进行适应和深度融合。

2020 年,全国法院接收网上立案1080 万件,占一审案件的54%,网络开庭模式、电子卷宗、电子证据、电子送达、智能辅助审判等一系列智能化流程和各大律所的协同办公、案件管理、客户服务、知识管理都进入了智能化数字时代。因此,了解数字技术在法律服务中的应用,提升数字素养,是数字经济时代赋予青年律师的全新使命和历史责任。

●打造专业化队伍,提升个人品牌影响力

数字技术快速渗透法律服务业,大量重复性、低端性、流程化的业务将被人工智能替代,数字化辅助法律服务将成为常态。法律科技公司的出现,将电子合同、电子证据以及区块链的融合赋能法律服务,律师的专业化、品牌化更显重要。用户将通过网络深度了解律师的办案经验、资历背景、用户口碑、出庭表现,依据数据通过算法就能对律师形成画像,选择律师。在数字经济背景下,律师面临的挑战和机遇更为突出,专业化的提升、品牌的影响力就成为律师职业的两张王牌。

●树立互联网思维,适应全新法律服务商业模式

在数字经济时代,年轻律师既要学习、传承传统的工作规划、办案流程、典型经验,更要尽快树立协同、共享、创新、共生的数字经济时代的新理念。

要在用户的需求蝶变中,逐步改变传统的工作习惯和工作模式。学会在法律服务中为用户创造价值,在律师办案中为社会赋能,在咨询服务中为全局服务。要清醒地认识到法律服务中的哪些是核心技术,哪些是基础技能,哪些是被人工智能替代的“替代性法律服务”。将来律师竞争的对手不仅是同行,还有法律科技公司,这些将是以现代技术、全新模式、低成本、平台式服务为武装的竞争对手。

法律科技公司的出现不仅改变了法律服务的手段、方式,更重要的是低成本、高效能。一大批中小企业和个人法律服务用户将成为法律科技公司的服务对象,大量律师事务所的业务将被法律科技公司抢走,职业律师面临的挑战和竞争将更加复杂,青年律师必须以全新的视角、开放的视野、先进的理念深挖法律服务业态的昨天、今天、明天。

律师事务所要构建驱动数字变革的领导层,要有具备领导力和数字化视野的合伙人,要掌握数字经济的商业逻辑和数字化管理、运用的系统能力;要培养熟练运用数字化工具的律师团队,未来将以智能云办公模式为主流,人机协同办公将成为一种必备能力,智能搜索、智能用户管理、智能文档等工具已经成为新模式的必备能力;要有数字化运维团队,要有对数据收集、整理、筛选、分析的能力,律师事务所可以根据实例组建团队,也可采取外包或合作方式运营。

猜你喜欢

养成律师数字
“新婚姻法”说道多 听听律师怎么说
“建设律师队伍”:1950年代的律师重塑
我遇到的最好律师
答数字
浅谈舞蹈演员良好个人修养的养成
分析素描训练与大学生艺术素养的养成
小学生养成教育之我见
航母舰员安全意识养成探索与实践
数字看G20
怎样才算是真正的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