勿让大数据为管理“加码”背锅
2022-12-09张华强
文/张华强
不久前看到一则新闻:江苏一网友称,公司发通知让人力资源部下班后检查全体员工的手机使用时长,主要检查手机屏幕使用时间,并将上班使用手机时长与员工能不能继续留在公司进行捆绑。据称,下班前该公司行政人员会挨个给员工手机拍照,如果屏幕使用时间太短,就要求查看电量和软件使用时长。
近年来,企业利用大数据对员工进行监控的手段五花八门。去年年初,杭州某公司给员工发放了一批智能坐垫,用以监测员工的心跳、呼吸等身体状况。公司人事部门通过智能坐垫监测到的数据,掌握了员工不在工位上的信息,并询问员工为何不在工位。
不得不感叹,大数据在“防摸鱼”上被运用得如此“充分”,确实出人意料。而这种对管理的任性“加码”,看起来对企业管理暂时有利,实则是在侵犯员工隐私与合法权益的边缘做危险的试探,也与应用大数据的初衷相去甚远。
跟风滥用殃及“大数据”
随着信息技术的普及与不断进步,数据的采集越来越便捷,大数据触角所及范围之广也令人叹为观止。与此同时,大数据作为高科技的象征,将其应用于管理似乎具有了天然的正当性;尤其是在加强管理、提升管理水平的诉求中,掌握大数据无疑强化了管理者的话语权,于是众多管理者对其趋之若鹜。然而,对于被管理者来说,却越来越感到行动受限,比如前文被坐垫“监控”的员工,在“如坐针毡”的同时,内心难免生出极大的逆反与厌恶,而这种厌恶往往会从坐垫本身殃及“大数据”。
数据已经成为一种新的重要资源,占有数据往往意味着占据了新的优势。但是从管理者思维方式的角度讲,在实施具体的管理行为时,不能天马行空,不能滥用数据优势。对大数据的利用基于大数据思维,而大数据思维反映的是事物发展的多种可能性;这对拓展人们对事物的认知固然十分有益,但是在多种可能性中,管理者如果只选择对自己有利的可能性去要求被管理者,那就带有强制和霸权的意味。比如对外卖骑手送餐路线的选择,管理者往往意图以最短、最快捷的路径作为考核标准,完全不考虑是否会给骑手带来骑行风险。
调查发现,公司监控员工主要出于三方面考虑:一是防止员工在工作时间“不务正业”,比如在上班时间玩游戏、聊天、购物、看电影;二是防止员工泄露商业秘密,防止员工利用U 盘、电子邮件或聊天软件泄露公司文件和机密;三是防止病毒入侵,如员工利用公司网络下载一些来源不明或者携带病毒的软件。由此可以看出,将大数据作为资源用于管理时,应当防止以一种倾向掩盖另一种倾向。
精确管理强调的是精细化,根据决定性因素精准施策;而将大数据用于管理,通常只意味着管理范围的扩大。对被管理对象来说,两种管理方式对内心产生的影响是不一样的。
管理者将大数据直接用于微观管理,被管理者很难口服心服,甚至会引发新的管理问题。事实上,对大数据的应用范围,人们往往有不同的看法或者取舍,而对于数据意义的发掘更有立场上的不同;对“算法”的设计往往又将被管理者摒之于门外,因而脱离实际并隐含不和谐因素。
当然,算法带来的便利可以大量减少管理者的事务性负担,智能工具的运用可以使管理者不直接接触被管理者。相应地,也会产生管理人员的削减或者常规管理岗位的撤销,反过来又增加了对大数据的依赖。一旦大数据从搜集到处理的软硬件发生故障或出现意外,而传统管理模式又缺位或者替补不上,大数据就会成为“背锅侠”。
借重大数据不能“取巧”
正如高科技给战争带来的只是矛与盾的轮番改造,难以改变战争的性质一样,将大数据用于管理,也难以改变管理的基本属性。如果说管理也存在着成败的周期律,那么能够带领管理者跳出这个周期律的,绝非仅仅参考是否掌握了类似大数据这样的新型管理工具,还是要回归到管理的本真。从自我约束的角度讲,管理者不能借重大数据进行新的投机。
实际上,管理者对数据的重视并非在大数据时代到来时才出现,“官出数字,数字出官”早已有之,只不过在大数据被视为一种资源之后,人们更为看重对数据的渗透与掌控,甚至利用数据为管理加码,以管理代替实绩的增长。
在企业日常管理中,除了以电子设备对工作场所展开物理监控外,对办公设备包括电脑、平板、手机甚至桌椅进行虚拟监控已成为一些公司的常规操作,有人身控制之嫌,很难说是正当行为。企业对这种将不正当管理以大数据形式表现出来的行为,更不应该等闲视之。
发扬实事求是的传统不排斥大数据的运用,深入实际、理论联系实际的作风不应该被数据所覆盖。这表明,管理者不能拿大数据唬人,试图绕过管理瓶颈,将管理员工等同于“数据化”。
回归“小数据”扎实管理
大数据对应的本来是创新经济,某些企业管理者却突发奇想,将其作为无形的枷锁用于控制与约束员工。虽然这种“管理”运用了科技手段,但实际上却使管理工作退回到粗放管理阶段。管理者出于懒惰而实施的举措,却使得被管理者备受压抑,对于激发人才的创新潜能极为不利。
大数据反映出精细化管理、精确思维的双向性,但从把握事物的决定性因素方面看,企业还是需要对“小数据”进行辩证回归。这是因为,大数据并不是诸多“小数据”的简单合集,当我们把大数据拆分为各个小部分时,其所具有的一些属性、特征和功能等,未必可以同步转移到各个小部分上,只有拿出特定的小数据,才能确定实际问题是否得到解决。屠呦呦因青蒿的启示得到青蒿素,从而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就是如此。从海量的中医药文献中聚焦青蒿,对上百种中药进行筛选是一种大数据思维;而只有测定了青蒿素的立体结构,才能正确解释其抗疟功能,从而为定向设计高效低毒的抗疟药物提供依据,精确到青蒿素分子立体结构的变化及其疗效,屠呦呦还经过了以身试药等艰辛探索,这一系列探索其实就是回归“小数据”的过程。
企业管理需要相应程度的民主参与,不能任由管理者以大数据为由对管理任性加码。正如需要将权力关进“笼子”里一样,也需要对管理者从采集到使用大数据的管理行为进行必要的限制。陕西省通过的《陕西省大数据条例》规定,“企业、事业单位不得擅自留存、使用、泄露或者向他人提供获取的政务数据,不得擅自将数据用于商业用途或者向境外提供”。这虽然是对“政务数据”的保护,在企业管理中产生的数据也应该一样遵守相应的规范。
无论是怎样先进的管理工具,只要被纳入管理的流程之中,就不能仅仅以管理者的好恶进行取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