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茎叶除草剂对刺果瓜幼苗的作用效果
2022-03-07杨宇,姜宁,苗青
杨 宇,姜 宁,苗 青
(1.辽宁省农业发展服务中心,辽宁 沈阳 110034;2.沈阳农业大学,辽宁 沈阳 110866)
刺果瓜(Sicyos angulatus L.)是葫芦科刺果瓜属一年生大型藤本植物,其原产于北美。我国1999年在台湾、2002年在河北、2003年在辽宁大连和山东青岛、2010年在北京、2020年在辽宁铁岭均发现刺果瓜。刺果瓜的入侵对我国农业生产和生态安全都具有较大的危害。目前,刺果瓜的防治主要是人工拔除和喷洒化学除草剂。刺果瓜于春季陆续出苗,不同地区出苗时间不同,根据当地刺果瓜生长情况在其开花前组织人力进行拔除。但由于刺果瓜出苗期不整齐,需进行多次人工拔除,才能控制其蔓延传播。夏季刺果瓜生长旺盛,覆盖度高,根部常被茂密交错的茎蔓和其他植物覆盖住,不易找到根部,人工拔除有一定困难,并且现在没有针对刺果瓜的防除药物,因此,找到适合的除草剂尤为重要。本试验选取在玉米田、大豆田等农作物田广泛使用的7种茎叶除草剂,包括双草醚、苯唑草酮、溴苯腈、莠去津、二氯吡啶酸、氯氟吡氧乙酸和精喹禾灵,对刺果瓜幼苗施用,明确不同除草剂对刺果瓜幼苗的防除效果,为刺果瓜的防治工作提供参考。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材料
铁岭市采集的成熟的刺果瓜种子,选取其中可萌发的饱满的种子进行试验。试验除草剂包括,双草醚、苯唑草酮、溴苯腈、莠去津、二氯吡啶酸、氯氟吡氧乙酸、精喹禾灵。
1.2 试验方法
将营养土加入蒸馏水搅拌均匀,加土至花盆的4/5,在土中1~2厘米处放入刺果瓜种子,放到光照培养室进行培养,长出3~5片真叶后进行喷药。除草剂按正常施用药量和二倍施用药量处理刺果瓜幼苗,7种药共14个处理,每个处理4次重复,以茎叶喷洒蒸馏水进行对照。记录喷药日期,喷药后连续5天进行取样,观察形态并称量鲜重。
1.3 数据分析
使用spss26和Excel进行数据整理和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不同除草剂对刺果瓜形态的影响
施用溴苯腈和氯氟吡氧乙酸的刺果瓜幼苗茎叶失绿呈现干枯现象,叶片失水变脆,一、二倍浓度均可以使植株完全死亡。施用双草醚后植株叶片由边缘开始变为褐色并且向上卷曲,一、二倍浓度第5天时对叶片伤害大致相同,未发现茎出现变细干枯现象。施用苯唑草酮后叶片出现白色斑点,部分叶面呈现褐绿色,但并未出现干枯现象,杀伤效果较差。施用二氯吡啶酸后植株茎叶呈现扭曲变形状态,并未呈现褐色干枯现象。施用莠去津后叶片失绿干枯,靠近叶片的茎变细弯曲,一、二倍浓度下的主茎均未变形枯萎。施用精喹禾灵后植物叶片出现白斑,叶边缘向上弯曲,二倍浓度比一倍浓度杀伤效果好,二倍浓度下叶片出现褐色干枯,但一、二倍浓度下植株均未完全死亡。
2.2 不同除草剂对刺果瓜鲜重的影响
二氯吡啶酸不同浓度处理与对照组相比鲜重没有显著变化,该药施用后第5天只改变了植株形态,使植株茎叶生长扭曲畸形,并未影响植株鲜重。氯氟吡氧乙酸相比于其他6种除草剂对刺果瓜幼苗鲜重的影响最大。双草醚、苯唑草酮、莠去津、氯氟吡氧乙酸和精喹禾灵二倍浓度对鲜重的影响高于一倍浓度处理,溴苯腈和二氯吡啶酸二倍浓度处理对鲜重的影响低于一倍浓度处理,其原因可能是刺果瓜幼苗未处理前的鲜重基数偏大。
3 结论与讨论
本试验使用7种除草剂对刺果瓜幼苗进行喷施,通过施药后形态及鲜重对比,得出溴苯腈和氯氟吡氧乙酸药效最好,双草醚、莠去津和二氯吡啶酸药效中等,苯唑草酮和精喹禾灵药效最差。
试验采用的7种除草剂中,双草醚和苯唑草酮主要作用于蛋白,溴苯腈和莠去津主要抑制植物光合作用,二氯吡啶酸和氯氟吡氧乙酸主要抑制植物细胞正常的生长和分裂,精喹禾灵主要抑制脂肪酸的合成。通过试验结果,药效最好的溴苯腈和氯氟吡氧乙酸分别抑制光合和细胞正常分裂,而莠去津虽也抑制光合作用,但对刺果瓜幼苗的防治效果不如溴苯腈,说明刺果瓜对同一类的除草剂反应是不同的,这种反应机制较为复杂,需要进一步的研究,以便找到针对刺果瓜作用的化合物。另外,二氯吡啶酸第5天时虽对刺果瓜的鲜重影响不大,但影响了刺果瓜正常的生长形态,后续的变化需要再进行观察比对。苯唑草酮是现在所有玉米田除草剂中安全性最高的一个,试验发现,其对刺果瓜幼苗的杀伤力较小。因此,找到刺果瓜幼苗对苯唑草酮的抗性机制较为重要,为后续玉米田中防治刺果瓜的工作作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