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行知思想在幼儿美术借形想象中的运用
2022-03-07潘雯倩
■文/潘雯倩
艺术教学是培养幼儿创造性思维的一种有效途径,能让幼儿在艺术中尽情地发挥自己的创造力。怎样才能培养幼儿的借形想象能力,陶行知的创新教育思想对我们有很大的启发:注重对幼儿创造力的开发,注重挖掘幼儿潜藏的创造力,培养幼儿创造性思维的习惯,使他们在创造性活动中产生某种借形想象的创造性意识。因此,在艺术教育中,教师必须注重对幼儿创造性的培养。
一、幼儿园开展美术教学的重要性
(一)激发幼儿想象力
陶行知的教育思想主要目的就是使幼儿的想象力得到充分的发挥,使幼儿的思想得到解放。以往的教育理念大多是以“范画式”为主导,教师会给幼儿画出某个物体让幼儿临摹,最后,幼儿画出来的东西都是一样的。这种教育方式忽略了以幼儿为中心,幼儿的想象力不能被教师的作品限制,教师要让他们有更多的空间去创造。幼儿的想象力很丰富,他们和成年人不一样,他们的思维没有形成定式,他们的画是没有规则的。对于幼儿的作品,教师并不需要特别注意颜色的搭配,也不需要考虑到人物的逼真程度,教师可以用场景化的方式,让学生们尽情地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将自己看到的有趣的东西,用艺术的方式表达出来。
(二)激发幼儿良好的情感
在开展美术教学的同时,还应注意培养学生的情感需求,培养学生良好的情绪和态度。克鲁普斯卡娅说:“一位教师不仅要有责任心,还要有爱心。”只有这样教师才能把爱心渗透到学生的心里,激发他们的情感和情绪。陶行知是我们的楷模,我们在教学中要坚持“以情施教”的原则,要对幼儿有爱心、有热情、有信心,“晓之以理、动之以情”,使幼儿感受到亲切、温暖。艺术教学活动可以培养幼儿丰富的情感,从而使他们的身心得到全面的发展。
(三)提高幼儿的艺术审美能力
陶行知认为,所谓艺术教育是要让幼儿用自己的眼睛,用自己的心灵,大胆地创造,让他们用自己的感觉来感知美,美在生命中无处不在,要使幼儿对美产生浓厚的兴趣,就必须使他们感到美的魅力。美术教育最主要的是培养幼儿的艺术美育能力。幼儿自身又具有很强的艺术潜力,比如在开展大班美术活动“果蔬造型”时,蔬菜、水果是幼儿生活中最为常见的物品,所以幼儿画出来的蔬菜和水果的造型不仅颜色鲜艳而且形状也各不相同。对大班幼儿而言,在美术课程中,幼儿能自由想象,动手拼摆,设计造型。每一名幼儿对美术的感觉都不一样,他们有自己的看法,通常不会对自己有过高的要求,而是根据感觉,摸索出适合自己的方式和技巧,创作出丰富的造型,从而增强他们的艺术审美能力。
二、幼儿美术借形想象当前存在的问题
(一)看重结果,忽略过程
目前幼儿园美术教育存在着很多问题,教师往往把注意力集中在教学效果上,认为只要有好的教学效果,有好的画质,就能达成幼儿艺术教育的目标。而在艺术教育中,教师往往对幼儿绘画创作的积极性、情感态度等问题缺乏足够的重视。在幼儿美术教育中,教师的艺术教育主要是培养幼儿的绘画创作技巧。这种教学方法与“以生为本”的思想背道而驰,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创造力,不能充分发挥他们的个性,阻碍了他们的全面发展。
(二)看重技巧,忽略个性
在当前幼儿园美术教育中,幼儿的思维比较分散,特别是在学习美术时,所呈现出的独特的创造性能够清楚地反映出幼儿的性格特点。然而,在实践中,相当多的教师都是从大人的角度去看幼儿的作品。一些教师对幼儿绘画的各个方面都有过多干涉,包括拿笔姿势、绘画布局、色彩搭配等。这种教育方式对幼儿创造力的培养有很大的影响。
(三)看重教师,忽略幼儿
《新课标》要求教师在现代教育中始终贯彻“以人为本”的思想。在课堂上,教师要以引导者和组织者的角色开展教学活动,从而使幼儿的思想活动得到全面的发展。但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往往忽视了幼儿在艺术课堂中的主体性,大多是采用“跟随教师”的方式来指导他们去画。这种教学方式不但会影响幼儿的学习积极性,而且会使他们的想象力难以充分地发挥,从而制约其创造性思维的发展。
三、陶行知思想在幼儿美术借形想象中的运用
(一)“生活即教育”在幼儿美术活动中的应用
陶行知“社会就是学校,生活就是教育”的教育理念,启示我们要打破幼儿园的牢笼,让幼儿自由地飞翔;要打破社会和校园的围墙,让幼儿园的教学延伸到社会、生活和大自然。对幼儿而言,教师要使幼儿的艺术活动与其身体和心理相适应,使其在学习中的主体性得到充分的体现,更接近于实际的生活。同时,教师在对幼儿开展美术活动的过程中还可以根据幼儿的实际情况,为他们提供适合的作品作为参考来进行借形想象。
比如,教师可以组织幼儿开展以“南瓜”为主题的美工活动,可以采用情境导入的方式来开展活动,让幼儿在观摩的过程中找出制作南瓜灯需要用到的材料。这种方法既能增强幼儿学习的积极性,又能训练他们的思维能力,教师要在一旁协助,让幼儿有足够的时间去做自己的事情,同时也可以让幼儿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利用身边的东西来完成自己的作品。南瓜是幼儿在生活中常吃的食物,因此,借助幼儿的生活经验来激发他们的想象力,让幼儿大胆地进行创作,不仅可以提升幼儿对美术活动的积极性,也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幼儿美术借形想象的质量。
(二)“教学做合一”在幼儿美术活动中的应用
陶行知先生的“教学做合一”思想主要指的就是要在做中学、在做中教。“教与学合一”是一种典型的实用主义思维,在幼儿美术教学实践中,要真正做到“做”,就必须把幼儿作为一个整体的学习主体,才能真正地让他们获得真知。为了在幼儿园阶段帮助幼儿打下坚实的美术学习基础,把幼儿的想象力充分地激发出来,教师就要重视“教学做合一”,特别是其中的“做”,只有练习,才会有真正的知识,这是一种让幼儿去探索的方法,也是一种帮助他们开发智力的方法。
比如,以“敲敲打打来作画”美术活动为例,教师在活动开始前可以收集一些幼儿比较感兴趣的手帕,让幼儿进行观察,并引导幼儿寻找规律。然后,教师再引导幼儿回到这一活动的主题,让幼儿用石头和布做一个小实验,让他们感受用树叶在布上敲敲打打地作画,当幼儿对印染这一现象有一定的认识之后教师就可以步入正题,让幼儿观察一些印染过程。到了这个阶段,幼儿已经大致了解了印染的情况,教师就可以给他们准备好布料,让他们自由发挥。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教师还可以带领幼儿将日常生活中一些颜色比较鲜艳的食物,如菠菜、甜菜、火龙果等放在布上,然后在布上敲印出树叶的汁水。在幼儿自由创作时,教师可以在一旁引导,这样一幅幅让人惊叹的染色作品就出现了。这样既可以培养幼儿的动手能力,又可以充分利用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从而促使他们进行美术创作活动。
(三)“六大解放”在幼儿美术活动中的应用
“六大解放”思想主要是培养幼儿创造力,其指出解放幼儿的头脑,使他们可以勇敢地把自己内心深处的想法表达出来,进而提升他们的动手能力。在这个过程中,幼儿有更多的时间来思考他们想要学什么,释放自己的空间可以让他们有更多的机会去接近大自然。在幼儿艺术活动中引入“六大解放”思想,既能让美术借形想象活动突破传统的灌输思维,又能充分发挥幼儿的创造性。
比如,在开展“送给妈妈的礼物”美术活动时,以前大多数教师都是让学生亲自动手为自己的妈妈制作一条项链,这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幼儿想象力和创造力的培养,所以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就可以根据陶行知先生提出的“六大解放”思想对幼儿进行提问,如“今天是母亲节,小朋友们,你想要为妈妈准备些什么礼物”,让幼儿对母亲节的礼物进行思考,让他们自主选择要送给妈妈的礼物,采用这种方式进行活动,可以充分发挥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让他们的思想发散开来,这样整个课堂就会变得丰富多彩。
(四)“审美教育”在幼儿美术活动中的应用
幼儿天生就有很强的艺术潜力,只要有一支画笔,他们就可以尽情地探索世界。陶行知“审美教育”旨在说明培养幼儿以“真、善、美”为一体的人格是教育的重要目标。这种观念在美术教育中尤其具有应用价值,它可以使幼儿在很小的时候就形成艺术审美能力,这不仅可以改变他们的个性,还可以改变他们今后的生活和追求。在幼儿艺术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发挥“审美教育”的作用,重视对幼儿审美能力的培养。
例如,在进行“果蔬造型”美术活动时,教师可以从南瓜、茄子、黄瓜、辣椒等日常生活中常见的蔬菜和水果中挑选,这些蔬菜和水果的颜色都是五颜六色的,在活动的时候,幼儿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根据水果特性做出各种各样的形状。例如,幼儿可以用南瓜皮做一只青蛙,用茄子做一只小企鹅,用菠菜做一件漂亮的衣服,用胡萝卜做一只兔子,再用各种水果和蔬菜做房子、汽车,等等。通过这种活动,幼儿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爱好自由地进行想象和设计。因为每个幼儿的审美能力和对美术的感觉是不同的,所以他们可以在自己的设计中学习到更多的美术技巧和知识,而且可以通过交流借鉴其他幼儿的作品来丰富他们的创意,从而提高他们的艺术鉴赏能力。
总而言之,生活是人类最好的教师。在幼儿美术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将教育与生命相结合,与现实生活相结合,这正是陶行知的思想,这种教育理念,是幼儿最好的教育方式。幼儿美术借形想象是幼儿早期的美术启蒙教育,幼儿可以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进行创作,可以在现实生活中表达自己的认知、创意和思维意识。艺术教学与生命教育相结合,就是要立足于幼儿的性格特征,从实际出发,运用多种教学手段,激发其创作热情,促进幼儿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