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预防肿瘤从祛除瘀血开始

2022-03-07史欣德

家庭科学·新健康 2022年2期
关键词:瘀血气滞血瘀

史欣德

瘀血,也作“淤血”,顾名思义,即血流淤塞不畅,犹如河流淤阻,变为死水一样,古人也將淤阻的血称为“死血”“恶血”“蓄血”“衃血”等。既然是“死血”,一定是对人体无用且有害的物质。

血脉损伤导致瘀血

中医认为,血脉的直接损伤可导致瘀血。人体受到外伤,如撞伤、碰伤、摔伤等,导致局部的血脉受损,血溢于脉管之外而瘀阻,轻者出现皮下青紫,肿胀疼痛;重则皮开肉绽,骨裂骨折,血溢于脉外,变为死血。所以从中医角度看,一切外伤( 包括外科手术 ),都有瘀血的因素存在,而“色青紫、肿块、疼痛( 部位固定 )”都是瘀血的特征性症状。

外伤的治疗离不开“活血化瘀法”,中药“参三七”就是治疗跌打损伤非常有效的药物。凡遇外伤,可用纯参三七粉1.5~3克,温开水调服,每日1~2次,有很好的止痛、加快外伤愈合的效果。

寒、热疾病均能致血瘀

寒性疾病可以致瘀。因为血属阴,得温则行,得寒则凝。例如,耳、手、足的冻伤,中医判断为寒凝血瘀证,要用温经活血通络药治疗。

热性疾病也能致瘀。热邪亢盛,可煎熬血液,使血液变得黏稠,形成热壅血瘀证。如急性阑尾炎,中医称为“肠痈”,二千多年前就有专门的、用清热与化瘀药组成的方剂,这些方药,在阑尾炎的早期应用,有很好的疗效,使用正确,常可以免除手术。

气虚久病产生瘀血

因血行脉内需要气的推动和统摄,如果气虚就无力鼓动而血行迟缓,形成血瘀,所以气虚的病日久可以产生瘀血。临床发现,一些长期从事教育工作的老师,常有失眠、头昏、眼圈黯黑、不能久视等症状,究其原因,与长期讲话过多,久坐少动,又不注意及时“补气”,而导致气虚,日久形成血瘀有关。对于这类疾病,通常采用补气活血药治。

肿瘤多与瘀血有关

气行则血行,气滞则血滞。由气滞而导致的瘀血证临床十分常见。如有些年轻人长期心情压抑,又没有正常宣泄,初期出现咽中异物感、胃胀、嗳气等气滞的症状,日久则出现面部暗色痤疮、脱发、甲色紫暗、皮肤干燥等瘀血的症状。治疗时采用理气解郁、活血化瘀的方法较为有效。

另外,乳腺纤维瘤、乳腺癌、食道癌、胃癌、肝癌等良性或恶性的肿瘤,都与瘀血有关,且往往是在气滞的基础上进一步形成的。所以从这一观点看,有些恶性肿瘤是可以预防的,就是将病证控制在“气滞”的阶段。

此外,患了恶性肿瘤,也进行了手术切除,但过了一段时间,又在其他部位发现了新的肿瘤。这种肿瘤转移的现象,从中医观点看,是因为手术虽然拿掉了病灶,但并没有完全祛除引起肿瘤的因素——瘀血。所以,要根治肿瘤,不使复发,必须祛除体内瘀血,特别是形成瘀血的原因。故肿瘤手术后再配合中药治疗,对预防复发、延长恶性肿瘤患者生存期确有一定帮助。

猜你喜欢

瘀血气滞血瘀
气滞胃痛颗粒联合叶酸在慢性萎缩性胃炎治疗中的应用价值分析
加味乌药汤合失笑散加减治疗气滞血瘀型原发性痛经的临床疗效观察
自拟芪龙头痛汤治疗气虚血瘀型偏头痛的临床观察
身痛逐瘀汤治疗血瘀型腰痛的临床疗效观察
观舌头辨血瘀程度
瘀血被清除掉,身体会有什么变化?
自拟方结肠灵汤治疗肝郁气滞型功能性消化不良临床观察
周静老师运用加味治浊固本丸治疗浊毒内蕴证2型糖尿病肾病经验
有一种口渴和瘀血有关
从滞论治慢传输型便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