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养有道
2022-03-07张昕徐文兵
张昕 徐文兵
提到食疗养生,不得不说的就是《黄帝内经》中倡导的食养理论:“五谷为养,五果为助,五畜为益,五菜为充”。短短十六字,微言大义,道尽了传统中医的饮食养生真谛。本期,中医专家为您深入解读。
【 吃对五谷,健脾、养肝又补肾 】
吃饭,就是吃种子
《黄帝内经》在谈到饮食养生时,将“五谷为养”放在首位。为什么中医如此强调五谷?为什么说五谷最养人?厚朴中医学堂堂主徐文兵讲解说:五谷者(粟、麦、稻、黍、菽),植物之种子也;种子者,植物之精华也。中医饮食营养学认为,植物、动物的不同部位,所含的能量是完全不同的。最精华的东西,都含在种子里。种子本身的蛋白质结构和其他部位的蛋白质结构也是不一样的。也就是说,当你把种子里面的这些物质能量,转化成自己的精气神,所消耗的自身能量是最低的。如果你吃别的部位,还需要再去消耗自身的能量,所以,吃种子是非常正确的选择。从中医饮食营养学的意义上来说,我们所说的吃饭实际上应该是吃种子,而其他的东西只是下饭的。不能把主客颠倒了。现代人吃饭多是吃肉、吃菜,不吃或少吃主食,这种饮食结构其实是不符合我们身体需求的。
五谷养何处
虽说吃五谷养人,但也不能盲目吃。因为不同的谷类,对人体的脏腑有着不同的补益功效。
1.补益脾胃,多吃小米
粟,作為五谷之首,它的种子叫做谷, 剥去外壳以后就是我们吃的小米。中医认为,同样是种子,数量越多则能量越大,滋补力就越强。故天生万物,独厚五谷,而在五谷中小米最佳。小米味甘、性温,能补益后天之气,是补益脾胃的食疗首选。
常见的小米做法有稀粥、稠粥和干饭。做法不同,功效各异:水多米少、稀汤寡水的小米稀粥,有健脾、除湿、利尿功效,适合那些水肿、腹胀、尿路结石、前列腺肥大等尿闭症患者;小米稠粥,特别是浮在粥面上的那层米精,可补益脾胃,是胃病患者的最佳滋补食品;而小米干饭,则具有帮助产妇恢复气血和哺乳下奶的功能。
【 温馨提示 】
如果您是糖尿病患者,或遗尿、尿频,最好在小米粥里加点“料”。因为小米补脾,根据中医五行生克的关系,补益脾胃的药物和食物都会削弱肾脏的功能,所以,在小米粥里加一些补肾的食物或药物,如芡实、核桃仁、松子等,能起到兴利除弊的效果。
2.多吃小麦,帮你疏肝利胆
五谷中的“麦”,专指小麦。中医认为,小麦味甘,性温热,在补益脾胃的基础上,有温补、舒畅肝胆气血的作用。在五谷里面,小麦的蛋白质含量最高。对于那些消化能力较弱,特别是脾胃虚寒的人来说,可能会对小麦过敏,但对于发酵以后做成的小麦食品,却安之若素,这是因为酵母中的酶能帮助人体内的酶工作,促进对小麦蛋白的分解、转化,帮助人体消化吸收。
徐文兵说:“现在人们为了追求口感,对粮食进行了过度加工。小麦被剥壳、脱麸皮,胚芽分离以后,还被人为地增白,这使得小麦的本性失去了平衡,变得越来越燥热,长期吃白面的人容易内火旺盛、躁动不安。所以,我建议大家购买那些看似不白的面粉,吃那些蒸出来有些发黄发黑,但却有麦香的馒头,或者干脆去买黑面包大列巴吃。”
3.心气不足时吃黄米
五谷中的“黍”俗称为黄米。中医认为,黄米味甘、性温,入心和小肠经,能够补益心、心包、小肠和三焦的气血,尤其适合那些心气虚怯,见到生人就脸红、心跳出汗的人,还适合那些呕心沥血、劳心过度的人。如果一个人消化功能好,可以把黄米做成黄米糕来食用,如果消化功能欠佳,可以饮用用黄米酿成的甜酒,同样可以起到滋补的作用。
4. 常吃大米能滋阴润肺
“稻”作为五谷之一,就是我们平常说的大米。中医认为,大米性凉,味酸,入肺、大肠经。正因如此,大米能够滋补肺、大肠、皮毛,使人肺气足,肺津生,皮毛润泽,大便通畅。由于大米性凉,对于脾胃虚寒的人来说,可以在焖米饭的时候加一些热性香料,比如桂皮、小茴香、篦拨、高良姜等以缓解、平衡米饭的寒性。
5. 补肾固精多吃豆类
五谷中的“菽”主要指大豆和黑豆。在五谷中,大豆的油脂含量最高,蛋白质、纤维的含量也很高,但因其含糖量最低,所以也最难消化。不过,把大豆制成豆腐等豆制品后,就容易被人体消化与吸收了。由于豆腐性凉,所以,在吃豆腐的时候,可以加一些热性的佐料,比如,用小葱去拌豆腐,或者吃麻婆豆腐、油炸豆腐等。
另外,中医认为,大豆,特别是黑豆,能入肾、膀胱经。黑豆不仅能够补肾固精,还能乌须黒发。把黑豆蒸熟晾干,用淡盐水送服,长期食用,不管是少白头,还是老年人白发,都能够起到很好的治疗效果。
专家简介
徐文兵,厚朴中医学堂堂主,高级中医讲师,中医教育家,身心医学专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