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黄细辛附子汤治“太少两感”痛证辨析*
2022-03-06罗亚敏周冉冉李伊然陶晓华
葛 飞 罗亚敏 周冉冉 李伊然 张 瑶 陶晓华
(北京中医药大学,北京 100105)
中医古籍临证经验浩如烟海,尤以《伤寒论》经典名方为最,经数千年实践传承,其安全性与有效性均获医者广泛认可,并被应用于治疗各种病症。故探究仲景诊疾之机、用方之意,继承与创新仲景思想,深入挖掘经方临床应用具有重要意义。麻黄细辛附子汤首载于《伤寒论》“少阴病,始得之,反发热,脉沉者,麻黄细辛附子汤主之”[1]。仲景初用于素体少阴阳虚而太阳受寒所致的太少两感之证,方中麻黄散太阳经表邪气、附子温少阴经内里虚寒,细辛沟通表里,三药合用共调全身阳气而治之。后历代医家针对本方病机及药物特性,将其应用于各类痛证,《本草求真》[2]直指寒痛之症不离麻黄细辛附子等。陈亦人教授[3]认为该方温经通阳、散寒除痹。临床运用本方不限于少阴兼表证,对各种痛证均有奇效。但中医古籍中麻辛附治痛机理与现代医学治痛联系环节考证薄弱,故本文基于《黄帝内经》《神农本草经》《伤寒论》等中医经典著作,从病-证-方的角度探讨黄细辛附子汤痛之理。详述太少两感之痛证因机、黄细辛附子汤方药治痛因机,举示例以证之,以指导临床治痛用方。
1 太少两感之痛证因机
疼痛作为“人类第五大生命体征”日益成为人们关注的热点,疼痛表现为一种令人不愉快的感觉与情感体验,由实际或潜在组织损伤导致,给患者造成巨大痛苦,成为社会和家庭的沉重负担[4-5]。现代医学治疗多停留于缓解症状,并会产生不同程度的副作用,药物依赖或戒断反应[6]。因此,越来越多的人将疼痛的治疗转向传统医学。中医辨痛证因机,标本兼治,副作用小,从整体的角度调整患者身体状态,使患者摆脱疼痛之苦。
《素问·举痛论篇》载“经脉流行不止、环周不休,寒气入经而稽迟,泣而不行,客于脉外则血少,客于脉中则气不通,故卒然而痛”。指出寒邪为致痛的主要病因,“客于脉外则血少”,即寒邪伤卫,失温分肉、肥腠理之功,乏阳气之生化,故不荣则痛;“客于脉中则气不通”即寒邪伤及营血,凝滞不行,不通则痛。寒邪为痛证之因,“不荣、不通”为痛证之机。《素问·热论》言“巨阳者,诸阳之属也……故为诸阳主气耳”。太阳统摄营卫,为诸阳主气,邪客则首当其冲。《灵枢·营卫生会》“卫出于下焦”,可知卫气出于下焦肾中元阳,元阳足则卫气充于周身,卫外而为固。少阴太阳互为表里,少阴脏病,元阳不充,则巨阳不固,易感寒邪。寒气入经,凝涩不行,痛证自起。因此,痛证因机为“太少两感”即寒邪客太少两经阻滞经脉导致“不通、不荣”而痛。
太少两感证最早记载于《素问·热论》“两感于寒”“巨阳与少阴俱病”,太阳主表,为诸阳主气;阳者,卫外而为固。故邪入则先犯太阳,证见头项强痛,恶寒,脉浮等。少阴主里,肾为先天元阳,一身阳气之根,少阴先病,阳气不足,太阳藩篱易感寒邪。麻黄细辛附子汤主治太少两感证,温表里阴阳两经之寒,开太阳气机,扶少阴阳气,使入少阴之寒邪从太阳表出,两感寒邪得解[7]。
1.1 少阴脏病,阳虚寒痛 少阴,心肾也。少阴病体现在肾阳不足寒化证与心肾不交,阴虚火旺之热化证。太少两感证强调少阴肾阳不足,但与心的生理功能关系密切,心为火脏属阳,易受寒邪伤之。心主血脉,诸营气行于脉内,寒邪伤于营血则凝涩不畅,卒然疼痛。《慎柔五书》云“肾者肝之母也,元气足则肝子以承乎心主”[8]。故元气不足,心神失养则见少阴提纲“脉微细、但欲寐”等证。于经络循行而言,肾足少阴之脉循行于内踝后、跟中、踹内、腘内廉、股内后廉、喉咙、舌本等处,凡肾经所过之处,受寒而痛者均可用麻黄细辛附子汤治疗。如《黄帝内经》“是主肾所生病者……脊股内后廉痛”,《张氏医通》“暴哑声不出,咽痛异常,卒然而起……脉多弦紧,或数疾无伦,此大寒犯肾也,麻黄附子细辛汤温之”[9]。心手少阴之脉循心中、咽喉、目系、腋下、臑内后廉、肘内,循臂内后廉等处,是动则病心痛,经云“是主心所生病者……胁痛,臑臂内后廉痛厥”,亦表明凡心脉所循行处,受寒而痛者,亦可用麻黄细辛附子汤。
1.2 足巨阳经,太阳感寒 足巨阳,太阳膀胱也。太阳为诸经藩篱,主一身之大表。太阳病主要表现“脉浮,头项强痛而恶寒”提示邪气居于经表,阻滞太阳经络,见头项痛,卫气与寒邪相争,见恶寒等证。太阳病分为太阳经证、太阳腑证和太阳变证,太少两感证强调其经表受邪。于经络循行而言,膀胱足太阳之脉循于目内眦、额巅、耳上角、肩髆、脊腰、膂臀、腘中、髆内等处,经云“是动则病冲头痛,目似脱,项似拔,脊痛腰似折,髀不可以曲,腘如结,踹如裂,是为踝厥。是主筋所生病者……头囟项痛……项背腰尻腘踹脚皆痛,小指不用”,故麻黄细辛附子汤治膀胱经营卫受寒,经脉气血流通受阻之痛证。《素问·举痛论》记载寒气客于背俞之脉而脉凝涩而痛,其俞注于心,故相引而痛,“背俞之脉”即足太阳经脉,寒邪客于血脉运行不通,则与心相引而痛,其病机为寒伤足巨阳、手少阴脏,与麻黄细辛附子汤可温阳通脉,散心脉之寒。现代文献记载麻黄细辛附子汤也多用于心脏诸疾的治疗[10]。
因此,从生理病理特征不难看出,麻黄细辛附子汤所治范围甚广,凡病机属“太少两感”皆可用之。
2 方药测证,因机相应
麻黄细辛附子汤由麻黄、细辛、附子三味药物组成,此方温少阴脏、散足太阳寒,而痛证多因寒邪伤及营卫,两者病机皆以“寒邪”为主,其治痛之理也以温阳散寒为主,《素问·至真要大论》中治寒用药之法为“治以甘热,佐以苦辛”。
《名医别录》[11]云“附子,甘,大热……心腹冷痛”,《神农本草经》[12]载“附子,味辛,温……拘挛膝痛,不能行步”,《雷公炮制药性解》[13]云“附子,味辛甘,性大热……主六腑沉寒,三阳厥逆,寒湿拘挛”。附子属辛甘热之品,补全身阳气,上助心阳,中温脾阳,下补肾阳,乃治寒邪之上品。基于五行性味角度,甘为土之补味,甘热之性可温补中焦之土,而土可制水,《灵枢·营卫生会》云“上焦出于胃上口……中焦亦并胃中”,《灵枢·本脏》曰“肾合三焦膀胱,三焦膀胱者,腠理毫毛其应”,上中焦气通于胃,三焦又通肾与膀胱,故脾胃之气可从三焦传于肾及膀胱,因此附子甘热之性可温土而祛肾、膀胱寒气,通行上下;基于药物作用特性,本身即有通经散寒之用,治心腹、膝之冷痛,擅祛六腑沉寒,可温卫阳。
细辛,《本经》载其“味辛,温,主咳逆头痛,脑动,百节拘挛,风湿痹痛”,其五行之性以辛属木之补味,金之泻味,因四气属温,故具温木泻金双重作用,而温木可助脾土生火,宣金之气可助其行四肢百骸以散足巨阳之寒,治头痛、痹痛等症,且附子得细辛可升阳于外,以复卫气,细辛得附子可散沉疴之寒。
然于治寒一证,除辛甘热之物外,当合苦温之药以发散营血之寒,《本经》谓麻黄“味苦,温。主治伤寒头痛”,其五行之性隶属于心,心脾相生,心火与脾土同为一家,温心之火亦在养土之火,以助土散水之寒,故麻黄可通过温养营血之用,发散足巨阳之寒,给邪以出路。且《伤寒论》麻黄汤治“头痛发热,身疼,腰痛,骨节疼痛”,表明麻黄外散营血之寒,以祛致痛之源头,如《伤寒来苏集·伤寒附冀》所言“惟附子与麻黄并用,内外咸调,则风寒散而阳自归,精得藏而阴不扰”[14]。因此,从以上论述可知麻黄细辛附子汤性味与寒邪治疗大法一致,可知本方专治少阴脏、巨阳经受寒之证,包括两感于寒所致痛证。
仲景少阴病篇麻黄细辛附子汤证原文尚无治痛之论,而据《伤寒说意》所言“少阴水脏,病则脉沉而恶寒……是少阴脏病而太阳经证未解也,宜麻黄附子细辛汤”[15]。提示本方治病病机为“少阴脏病、太阳经寒”,即太少两感受邪所致。因此,麻黄细辛附子汤证病因病机与痛证的病因病机相符,方证相应。
3 麻黄细辛附子汤治疗痛证示例
3.1 头痛 《素问·五脏生成篇》曰“是以头痛巅疾,下虚上实,过在足少阴、巨阳”,阐述头痛与足少阴巨阳相关,《素问·奇病论》指出外感寒邪,寒邪直中骨髓,是头痛的主要病机。《黄帝内经》曰“肾者水也,而生于骨,肾不生,则髓不能满,故寒甚至骨也”。因见足少阴肾脏虚、巨阳感寒而致头痛数岁不已。李杲《东垣试效方》[16]补充伤寒论治头痛的理论,将麻黄细辛附子汤作为少阴头痛首选方剂。“少阴经头痛,三阴三阳经不流行……其脉沉细,麻黄、附子、细辛为主”。后世医家也多沿用此法,如赵献可《医贯》[17]中用仲景麻黄附子细辛汤治疗太阳并少阴伤寒所致头痛、齿痛。麻黄细辛附子汤治疗寒邪伤及少阴脏及太阳经头痛效佳。
3.2 齿痛 《证治准绳》[18]中描述麻黄细辛附子汤“治寒邪犯脑齿,致脑齿痛,宜急用之,缓则不救”。寒邪自表入里,内至骨髓,齿为骨之余,阴寒凝结,血行受阻,不通而痛。附子散肾寒,助肾阳,麻黄宣散凝结之阴寒,细辛性温走窜,畅通表里,引邪外达。麻黄细辛附子汤治疗寒伤太少两经之齿痛,可温通表里,散寒止痛。
3.3 咽痛 《杂病源流犀烛》[19]云“有伏气病,名肾伤寒,谓非时暴寒,伏毒于少阴,始衰不病,旬日乃发,脉微弱而咽痛”。此为暴寒直中少阴,少阴经循喉咙,暴寒邪气客于之则痛。太少两感咽痛证,正虚邪盛,麻黄细辛附子汤主之。
3.4 腹痛 《医学衷中参西录》[20]记载麻黄细辛附子汤加减治疗一少年少阴暴虚腹中疼痛,因夏日恣食冷物,又当窗酣睡,寒风骤至,症见腹痛、寒战、遗精、脉微细若无,此饮食不节,里阳受损,重感寒邪所致,麻黄细辛附子汤温阳散寒则病立止。《丹台玉案》[21]亦载“麻附细辛汤,本经身发热,四肢冷,指甲青,腹痛脉虽沉,亦有可汗者,此汤主治”。
3.5 腰痛 《医法圆通》[22]阐述“治腰痛难于转侧。夫腰痛之症,原有数端。今见转侧难者……麻黄附子细辛汤力能温经散寒,故治之而愈”。腰为肾府,肾脏不温、阴寒内滞发为腰痛。故麻黄细辛附子汤散内滞寒邪,养肾中元阳,可治腰痛。
3.6 膝痛 《灵枢·邪客》载肾有邪留于两腘,两腘是指两膝部后方屈膝时的凹处,俗称腿凹或膝弯。《素问·气穴论》言“大寒留于溪谷也”。《素问·气交变大论》曰“水不及……其病内舍腰脊骨髓,外在溪谷腨膝”。溪谷为筋骨关节间气血津液流通的缝隙,筋骨关节大者缝隙名谷,小骨节缝隙名溪。隋·杨上善亦认为其乃筋骨肉间,若积寒留于溪谷,则易致骨痹之疾。故足少阴肾脏受寒邪,其膝弯处及骨脉关节缝隙处疼痛,麻黄细辛附子汤亦主之。
综上可得,本方除治头痛、齿痛、腰痛等痛证(图1)外,还可治一切以“足少阴脏、巨阳经受寒”为病机的疼痛疾病。
4 结 语
麻黄细辛附子汤属《伤寒论》经典名方,本用治太少两感之伤寒,后历代医家基于其病机开拓本方临床应用范畴,其中包括痛证的治疗,利用古籍挖掘其治痛特点,展示古籍中麻黄细辛附子汤治痛的病因病机、方药作用、病位及其病理特征,深入挖掘本方治痛特征:凡符合“太少两感”病机之痛证,皆可用之。为仲景学术深入探究,继承并创新经方的使用范畴,为实验及临床研究提供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