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技术接受模型的肝癌筛查技术扩散利用影响因素研究

2022-03-05曾志超邓清文刘文彬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2022年2期
关键词:易用性意向肝癌

曾志超,邓清文,刘文彬

肝癌是我国第六大常见癌症,并且是导致癌症相关死亡第二大病因[1]。利用肿瘤标志物对肝癌患者进行早期诊断和筛查,可以有效降低肝癌的死亡率,提高肝癌患者的五年生存率[2]。与传统的甲胎蛋白肿瘤标志物相比,异常凝血酶原(des-γ-carboxy prothrombin,DCP)具有更高的特异度和灵敏度[3],但目前其临床运用仍较为有限,对肝癌的防控效果还未充分发挥作用。因此,该研究拟借鉴在计算机、管理学、经济学等领域广泛运用的技术接受模型(technology acceptance model,TAM)[4-5],以DCP检测技术为例,通过构建结构方程模型,系统分析相应技术扩散利用的影响因素及其相互作用机制,为促进DCP检测技术等肝癌筛查技术的扩散利用提供理论支持。

1 材料与方法

1.1 研究假设TAM在预测医师对特定技术的使用行为方面具有良好的解释力[6]。该模型包含感知易用性、感知有用性、使用态度、行为意向、行为等要素,其中感知易用性指学习和使用特定技术的难易程度,感知有用性指特定技术相对于传统技术的优势,使用态度指对特定技术正面或负面的评价,行为意向指使用特定技术的主观意愿程度,行为指采纳使用特定技术。

TAM认为实际使用的行为由行为意向所决定,感知有用性和使用态度共同决定了行为意向,使用态度又是由感知有用性和感知易用性共同决定,而感知易用性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影响感知有用性。本研究基于TAM,建立图1所示的各变量关系的概念模型,并提出以下研究假设:临床医师对DCP检测技术的感知易用性正向影响其感知有用性和使用态度,感知有用性正向影响临床医师的技术使用态度和行为意向,使用态度正向影响其行为意向,而行为意向正向影响其行为。

图1 各变量关系的概念模型

1.2 研究对象于2019年2月至8月,采用多阶段抽样的方法,首先,从肝癌高、低发区域中分别选择福建和江西两省;其次,每个省抽取2家医联体集团,对医联体内部医疗机构中与肝病诊疗相关科室(如肝内科、肝外科、肿瘤内科、消化科、感染科等)的临床医师开展问卷调查。共计发放问卷246份,回收有效问卷230份,有效回收率94%。

1.3 调查工具调查工具采用自行设计的结构化问卷,调查内容包括三部分:其一为临床医师的人口学特征,包括性别、年龄、学历等信息;其二为DCP检测技术的技术层面特征,包括感知易用性和感知有用性两个维度;其三为临床医师对DCP检测技术的态度、意向及使用情况(表1)。感知有用性、感知易用性、使用态度和行为意向4个维度采用Likert五分法,从“1”到“5”表示从“非常不同意”到“非常同意”;行为维度使用5个等级划分,从“1”到“5”表示从“0~20%”到“81%~100%”

表1 调查工具涉及变量及具体内容

1.4 统计学处理对调查对象人口社会学特征和各条目选择情况进行描述性分析;采用AMOS17.0软件建立结构方程模型,通过路径分析确定DCP检测技术扩散利用的影响因素及作用机制,并对感知有用性在感知易用性和使用态度之间、使用态度在感知有用性和行为意向之间的中介效应进行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调查对象基本情况纳入研究的230名临床医师中,男性占66.1%,福建省和孟超医联体的临床医师较多,分别占63.9%和49.1%;所在科室主要为感染科、消化科和肝内科,分别占19.6%、16.1%和11.3%;学历为本科及以上占90.9%;21.7%的人担任行政职务;工作年限多为1~10年,占54.8%。见表2。

表2 调查对象基本情况

2.2 调查对象各条目选择情况在感知易用性、感知有用性、使用态度和行为意向维度中,调查对象选择“5”(表示“非常同意”)的比例最高,选择“1”(表示“非常不同意”)的比例最低;而在行为维度中,选择“1”(表示概率为0~20% )的比例最高,选择“5”(表示概率为81%~100%)的比例最低。详见表3。

表3 调查对象各条目选择情况

2.3 路径分析和中介效应分析DCP检测技术接受模型的拟合指标显示模型拟合良好:χ2/df=1.916, GFI=0.881, AGFI= 0.832, RMSEA=0.061, NFI=0.937, IFI=0.960, CFI=0.960。路径分析结果显示研究提出的6个假设均被证实:临床医师对DCP检测技术的感知易用性正向影响其感知有用性(β=0.889,P<0.001)和使用态度(β=0.223,P<0.05);临床医师对DCP检测技术的感知有用性正向影响其技术使用态度(β=0.652,P<0.001)和行为意向(β=0.413,P<0.001),临床医师对DCP检测技术的使用态度正向影响其行为意向(β=0.511,P<0.001),行为意向正向影响其技术使用行为(β=0.237,P<0.01)。见图2。

图2 各变量关系的路径模型

运用Bootstrap进行中介效应检验。结果显示:感知易用性对使用态度的直接效应值为0.223(P<0.05),中介效应值为0.579(P<0.05),95%CI为[0.331, 0.889],不包括0,表明存在部分中介效应,中介效应占总效应的72.19%;感知有用性对行为意向的直接效应值为0.413(P<0.001),中介效应值为0.333(P<0.05),95%CI为[0.190, 0.520],不包括0,表明存在部分中介效应,中介效应占总效应的44.64%。

3 讨论

本研究通过我国肝癌高发、低发区域医联体集团的临床医师样本,以DCP检测技术为例,基于技术接受模型,构建结构方程模型研究肝癌筛查技术扩散利用影响因素及其作用机制。研究结果将对促进肝癌早期筛查技术扩散利用、改善患者预后及整体健康状况提供重要理论支持和实践依据。

技术接受模型中的主要理论假设在本研究中得到了验证,如“临床医师对DCP检测技术的使用态度显著正向影响其行为意向,而临床医师对DCP检测技术的感知有用性和感知易用性共同决定其使用态度、且感知有用性在感知易用性和使用态度之间发挥中介作用”。

与大量前期研究[7-8]的结果一致,使用态度不仅能正向预测行为意向,且在感知有用性至行为意向的路径中发挥中介作用,这也证实了使用态度对行为意向的关键性作用[9-10]。鉴于高行为意向能直接促进使用行为的发生,应着力明确相应技术使用态度的影响因素,以制定针对性措施促进技术扩散利用。

其中,感知有用性和感知易用性对技术使用态度的正向影响,已在众多前期研究[11-12]中报道。这提示当特定肝癌筛查技术(如DCP检测技术等)与传统同类技术相比具有诊疗效力、成本等方面优势或者更易于操作运用时,将有助于推动临床医师形成对技术使用的积极态度。同时,与既往技术接受模型的相关实证研究[13-14]结果类似,本研究中感知易用性和感知有用性对使用态度的标准路径系数分别为0.223和0.652,提示前者对技术使用态度的直接效应低于后者。但是,此结果并不能说明感知易用性对使用态度的影响明显低于感知有用性,根据中介效应检验结果,感知易用性还可通过感知有用性间接影响使用态度,且感知易用性和感知有用性之间具有较高的相关性。这提示当DCP检测等特定肝癌筛查技术被认为更容易掌握或操作时,相应技术也更可能被认为优于传统技术。因此,在相应技术扩散利用实践中,应同时重视提高临床医师等技术运用群体对特定技术的感知可用性和感知易用性,不可偏废。

综上所述,使用态度是影响DCP检测技术扩散利用的重要因素,而使用态度由感知有用性和感知易用性共同决定。建议在技术扩散过程中,技术开发组织和技术利用组织(包括医联体或特定医疗机构)应更关注产品性能,尤其是新引入技术相对传统技术在提高诊疗效力、方便操作使用、降低经济成本等方面的优势。同时,可通过设置技术顾问、举办培训讲座、学术沙龙等,减少临床医师在使用新技术时的障碍或学习成本。此外,还应积极与已配置使用相应技术的上级医疗机构和权威专家进行合作,发挥其示范作用,以改善临床医师对新技术的使用态度,进一步深化相应技术的扩散利用实践。

本研究也存在一定局限性,如技术接受模型侧重于个人和技术两层面的技术利用影响因素分析,而相对忽视了组织和社会层面的潜在影响因素;另外,由于时间和经费的限制,本研究的样本量有待提高。后续研究将扩大调查范围、优化样本代表性,并纳入更多组织或社会层面的潜在影响因素进行分析,以增强研究结论的稳健性。

猜你喜欢

易用性意向肝癌
具身感知情境下的游客环境责任行为意向
舒适护理在肝癌介入护理中的应用
老年人家电产品易用性设计研究
身份认同对网络购物行为的影响
亚投行意向创始成员国增至46个
四个有所
TACE术联合手术治疗中晚期肝癌患者65例临床观察
近期主要农作物种植意向
读者消费俱乐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