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金融模式下中小企业融资问题论述
2022-03-05侯文麟
摘 要:传统金融背景下,中小企业存在融资难的问题,互联网金融的发展为中小企业融资提供了新型融资模式,有效缓解了中小企业的融资困境。但是,互联网金融在破解中小企业融资困境的过程中,面临一系列的风险问题。比如,网络安全风险问题尤其突出、风险防范能力薄弱、缺乏完善的法律法规制度、企业信用水平不高等。因此,本文重点从防范网络安全问题、提高风险防控能力,促进互联网融资平台的多元化,健全法规制度、强化政府监管,全面构建中小企业征信系统等方面提出完善中小企业互联网融资的对策,仅供同行商榷。
关键词:互联网金融;中小企业;融资模式;问题;对策
本文索引:侯文麟.<标题>[J].商展经济,2022(04):-080.
中图分类号:F276.3 文献标识码:A
1 传统金融背景下中小企业融资难成因分析
1.1 中小企业自身因素
中小企业自身存在诸多因素,导致融资难、难融资的问题。首先,中小企业没有高价值的不动产作抵押。相较中大型企业而言,中小企业的办公楼、生产设备等都是租赁而来。一般情况下,中小企业将自有存货作为抵押物,但存货抵押面临着变现难的风险,无形中增加了中小企业的贷款难度。其次,缺少有效的担保。中小企业自身具有规模小、产品单一化、创新能力不强的特点,而在担保贷款中,为中小企业做担保将面临很大的压力。一旦中小企业无法偿还贷款,就由担保人偿还到期无法偿还的贷款,所以如果中小企业的经营业绩差及偿还能力不足,就无法获得有效的担保。最后,财务管理制度不完善。中小企业在经营发展中,较为重视经济效益,而忽视了内部管理,财务管理制度不健全,财务风险发生的概率较高,无形中增大了银行信用贷款的资金风险,从而加大了中小企业融资难的
程度。
1.2 金融机构及资本市场因素
金融机构和资本市场因素导致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具体体现在三个方面:第一,银行利率普遍高于市场水平。由于中小企业担保贷款和抵押贷款中存在诸多不确定因素,为了确保资金安全,银行贷款利率一般高于市场平均水平,无形中增加了中小企业的融资成本,影响着企业的效益。第二,银行绩效考评机制存在片面性。由于中小企业存在贷款数额不高、不良贷款水平较高的特性,而商业银行对其贷款申请获批率不高,更愿意将贷款发放给贷款记录优良的大中型企业。另外,在银行信用贷款审批过程中,重点会对企业的抵押物、资产流动性、资产规模等进行考核,而中小企业由于缺乏抵押物、规模小等,最终无法获得审批。第三,资本市场的准入门槛较高。对于大中型企业而言,当其在满足上市条件时,便可以进入资本市场开展融资活动。对于中小企业而言,进入资本市场非常不易,一方面,由于中小企业自身的特点,如规模小、业务形式单一、缺乏创新力等。另一方面,中小企业的财务指标无法达到上市要求,所以中小企业较难进入资本市场,从客观上缩小了中小企业的融资渠道。
2 互联网金融在破解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中面临的风险
2.1 网络安全风险问题尤其突出
面对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互联网金融在破解过程中,相伴而来的有网络的安全风险问题。互联网金融模式下,中小企业融资是在互联网上开展的,而此过程中,网络安全问题是需要重点关注的。网络技术作为互联网金融发展的主要技术,通过先进的技术手段整合资金交易方的相关信息,如果网络出现问题,风险就随之而来,导致信息泄露和修改的风险不断增大,给资金交易双方带来威胁和严重的损失。在近些年的互联网金融交易中,用户信息泄露、诈骗等事件不断发生,根源就在于网络存在的风险。鉴于此,在互联网金融环境下,必须加强安全风险问题,对安全风险进行有效防范,为互联网金融提供安全的环境。
2.2 风险防范能力薄弱
在新型融资模式下,融资平台可以借助相关技术,如智能技术、大数据技术、云计算等,对贷款人的日常经营活动、财务情况等进行相应分析及风险防范,但是对于资金的信用风险问题无法做到彻底规避。究其原因,资金交易双方的借贷相关信息及审批都在网络平台上进行,操作流程较为简便,甚至有的融资平台对贷款人信息进行审核的过程中,走形式、走过场,旨在提高自身的交易量,企业规模、信用情况、财务情况等的真實性有待考证。所以,在新型融资模式下,中小企业会更加容易获得贷款。另外,在融资平台中,共享信用信息系统不够完善,导致严重的信息不对称问题。即便是信用差的贷款人,仍然能够在融资平台获得贷款,信息不对称、信息沟通不畅,无形中提高了融资平台的风险。
2.3 缺乏完善的法律法规制度
在我国中小企业融资过程中,相关的融资政策及优惠政策力度不足,在近些年的发展中,虽然也出台了互联网金融的有关政策,对借贷双方的权利、义务有了进一步的规范,但是对于一些细节内容等仍然缺乏相关制度予以规范,如企业借款上限、网贷产品的信息披露等,相应的法律法规有待进一步完善,同时风险防控体系有待加强。与此同时,由于互联网金融行业的准入门槛不高,为中小企业的融资提供了诸多便利,但在此过程中,安全风险也一直居高不下,更需要政策的引导和约束,对融资平台与借贷双方之间的交易行为进行严格规范,一旦发现违纪行为,必将严惩从而最大限度地保障借贷双方的资金安全,同时为互联网金融提供良好和健康的发展环境。
2.4 企业信用水平不高
企业能够获得的贷款额度,是由企业信用水平决定的。对于大型企业而言,由于良好的信用记录,更容易获得贷款,但一些中小企业,由于信用观念薄弱,没有按时还款的习惯,信用水平始终不高,更有甚者存在骗取贷款的行为,无法还贷、申请破产、重新注册,一系列操作为中小企业虚构事实从而骗取银行贷款。存在骗贷现象主要有两个方面的原因:其一,骗贷存在主观恶意性。其二,融资平台对中小企业的审查较为随意。融资平台在审核中走形式,即使信用低的企业也能得到贷款,在一定程度上助长了骗贷行为的发生。诚信行为缺失的企业,不利于互联网金融行业的发展,同时对信贷市场产生了非常不利的影响。
3 互联网金融模式下中小企业融资对策
3.1 防范网络安全问题、提高风险防控能力
互联网金融模式下,如何防范网络安全问题,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着手:第一,不断提升网络安全意识,提高网络安全技术水平。由于互联网金融模式下资金交易双方的虚拟性,网络安全很难保障,由此危及交易双方的资金安全。对于中小企业而言,要不断提高自身的网络安全意识,降低安全风险。第二,建立并完善风险防控体系,利用大数据、云计算等相关技术进行风险管理,构建企业信用共享系统,从根本上解决信息不对称问题,提高风险防控能力,将风险扼杀在摇篮里。第三,融资平台要加强对贷款人信息的审核力度,具体为:对中小企业的经营情况和财务状况进行全面分析和监督,全程跟踪贷款的利用情况;结合企业类型制定贷款的最高额度;制定风险预警措施,一旦发现潜在风险,就采取有针对性的对策,最大化确保资金安全。
3.2 促进互联网融资平台的多元化
在互联网金融发展过程中,融资平台虽然能为中小企业解决融资问题,但随着中小企业数量的不断增加,融资需求也会不断增加,中小企业难融资问题未得到彻底解决。所以,有必要建设多元化的互联网融资平台,以实现融资种类的多样化和多元化发展。另外,对中小企业不同发展阶段的需求进行了解和分析,从而更好地引导、监督中小企业开展融资活动,更好地服务中小企业,为其发展提供不同的融资需求。
3.3 健全法规制度、强化政府监管
在互联网金融模式下,中小企业的发展迎来了转型机遇,创新活力被激发。互联网金融为中小企业发展助力的同时,要确保自身处在良性的发展环境中,以促进中小企业的创新发展。在互联网金融发展过程中,更需要借助政府的力量,对互联网金融进行科学引导和监管,同时要辅以相应的法规政策,为互联网金融的发展提供保障,使其能够更好地为中小企业融资提供服务。与此同时,在互联网金融发展中,要强化政府监管,提高准入门槛和完善退出机制,使互联网金融业的发展更加规范化。根据互联网金融平台为社会的贡献力度,采取对应的制度,对社会有大贡献的给予政策倾斜,而对于违规的平台要给予惩罚。因此,不断健全法律法规制度,强化政府监管,能够从根本上推动互联网金融行业的稳定、可持续、良性发展,为中小企业融资营造良好的环境。
3.4 全面构建中小企业征信系统
要全面构建企业征信系统,无论是大中型企业,还是中小企业,都要包含其中。以往的企业征信系统大多以大企业为主,而在互联网金融模式下,全面构建中小企业征信系统尤为重要,对企业的信用状况进行及时记录,对信用差的企业要给予警告或惩罚处理。融资平台可以根据征信系统中企业的信用记录来考虑贷款额度,对于征信差的企业,要在提高贷款利率的同时,降低相应的贷款额度;对于征信良好的企业,要在降低贷款利率的同时,尽量满足其贷款需求。与此同时,政府或金融监管结构要不断强化企业的信用教育,提高企业的信用度,对一些信用差、信用观念薄弱的企业,则要加强教育。总之,全面构建中小企业征信系统,对提高中小企业信用意识,提升其信用水平起着积极的作用。
4 结语
综上所述,互联网金融模式下,处在经济转型期的中小企业,经营中面临着种种难题,而互联网金融将资金引向中小企业,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中小企业的融资难题,但是由于中小企业自身的特点,在互联网金融发展的同时,也要防范和化解风险,采取有效的措施解决中小企业的融资困境,促进中小企业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汪涛,李惠青.区块链金融+产业链融资破解中小企业融资困境[J].北方经贸,2021(12):92-94.
刘洋.关于“区块链+供应链金融”背景下中小企业融资问题的思考:评《供应链金融》[J].中国科技论文,2021, 16(12):1394.
楚晓玉.金融服务创新对科技型中小企业融资问题的研究:以苏州市为例[J].中国市场,2021(35):54-55.
周剑飞.基于因素分析论的饲料中小企业融资困境和对策:评《数据经济時代企业跨境数据流动风险管理》[J].中国饲料,2021(23):152.
项华录.基于大数据技术提高中小企业融资能力的路径分析[J].商讯,2021(34):117-119.
刘梅红,赵洁,杜军.大数据背景下互联网金融对中小企业融资影响的研究[J].商展经济,2021(22):69-71.
王子颖,邱雨豪.互联网金融对中小企业融资的影响:以山东省烟台市为例[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上旬刊),2021 (12):88-90.
费轶明.以“开放性产业生态”模式解决中小微企业融资难[J].中国银行业,2021(11):33-34.
贾小威.浅析区块链技术在供应链金融中的发展前景[J].上海商业,2021(11):122-123.
彭扬.破解中小企业融资难动产融资成效显著[N].中国证券报,2021-10-29(A05).
林金松.互联网金融支持科技型中小企业融资机制研究[J].投资与合作,2021(10):151-152.
项华录.互联网金融背景下中小企业融资能力提升路径[J].质量与市场,2021(20):82-84.
王瑶慧,史小坤.数字金融缓解中小企业融资约束的机制与路径研究[J].企业科技与发展,2021(10):91-95.
徐慧.互联网金融支持背景下的中小企业融资创新模式探析[J].财经界,2021(29):68-69.
郑金花.我国普惠金融发展对中小企业融资约束的影响研究[J].河北能源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1,21(3):56-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