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广州历史街区场所精神复兴的探究

2022-03-05张帼峰

美与时代·上 2022年1期
关键词:场所精神历史街区

摘  要:全球化造成了世界各国经济生产模式和社会空间结构的趋同,使得城市的空间形态出现了均质化和同质化的现象。场所精神的遗失已经成为城市发展过程中必须面对的问题。本文以场所精神作为广州历史街区改造的切入点,阐述场所精神理论及在历史街区中的价值,通过梳理广州历史街区改造的时间线索及现存问题和相关参考案例,总结营造场所精神的策略。希望从中得到一些有益的启示,为今后历史文化街区的改造提供参考。

关键词:历史街区;场所精神;文化延续性

基金项目:本文系广州市哲学社会科学发展“十三五”规划2019年度课题“文化传承视角下的街区景观‘微改造’策略研究——以广州历史文化街区为例”(2019GZGJ51)阶段性成果。

一、广州历史街区与场所精神

(一)场所精神的概念

诺伯舒兹提到早在古罗马时代便有“场所精神”的说法:“古罗马人认为,所有独立的本体,包括人与场所,都有其‘守护神灵’陪伴其一生,同时也决定其特性和本质。”[1]如果从现代城市化发展的语境中去理解,“场所精神”是人对场所产生依赖的心理感受。在现实生活的体验中不难发现,令人印象深刻的空间往往不仅功能完整,同时还能够让主体与空间产生精神上的联动。因而,人们在使用城市空间的共享资源的同时,也创造性地赋予了场所的原真性、主观性和在地性的场所精神,这是人群自我营造和自我认同其意义的一个过程。

(二)场所精神在历史文化街区中的价值

1.丰富人们精神体验

当今现代主义设计风格盛行,但我们在不同的城市街区里面体验到的却是严重的形象同质化[2]。然而中国消费群体已经进入了一个追求品质、讲求质量、强调个人体验感的时代,在这个发展的前提条件下,更应该注重城市公共活动空间场所感的营造。不论是对于暂时停留的人群,还是场所当地的居住群体来说,将场所精神作为文化重塑的意识载体并且围绕人的心理活动进行城市展示空间设计,都是城市未来改造的趋势。历史事件、名人名事、节庆习俗,这些“历史证据”能够帮助人们寻找到更多有关于场地的共同回忆,丰富人们的精神感受。

2.塑造多样化的空间功能

在广州历史文化街区内活动的群体结构比较复杂,从青少年到老年人,从游客到居民,不论是年龄结构上还是身份层面,都使得历史文化街区不仅需要有经济活力,还需要担负起公众精神、公众审美以及情感共鸣等功能,尽可能地满足不同社会群体的心理需求。而场所精神的营造有助于打造出一个拥有复合功能的场合空间。只有多方位地考虑功能要素,挖掘历史街区的文化特性,才能赋予历史街区新的时代意义。

3.延续城市文脉和创造特色文化

人们在传统历史文化街区内复兴场所精神的诉求恰好反映了整个社会对于现代化城市逐渐趋同、城市个性逐渐被抹平的担忧,并对于不断增强的全球文化同质化趋向产生抵触的情绪。因此,保护并营造场所精神对于丰富城市形象非常重要。莫顿说:“建成环境与文字作品、雕塑、音乐等一样是众多历史遗迹中的一种,所有这些历史证据经过编织,就再现了我们的历史。而历史构成了理解我们所生活的时代基础。”[3]

二、广州历史文化街区的分析

(一)广州历史文化街区的发展概况

拥有千年历史文明的广州,是国务院1982年第一批公布的24个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广州历史文化街区保护与利用工作坚持“规划引导、应保尽保、以人为本、传承文脉”的理念,紧紧围绕建设宜居的现代城市和国家中心城市的总体目标,将历史文化街区保护与利用作为改善城市面貌、保护和弘扬历史文化、建设宜居城市的重要抓手[4]。广州的城市建设主要经历了粗放期、发展期、成熟期三个阶段的探索历程:

1992年至2005年,为粗放式的扩张。以促进经济发展作为城市发展的首要目标,为了满足经济发展的需求,以市场为主导的“大拆大建”改造方式为主,肆意地破坏城市空间和城市肌理。2006年至2012年,由于广州的经济水平发展到了一定阶段,面对更高层次的发展需求,制定了“中心适应战略”,广州政府开始关注城市居民的心理健康和精神需求,寻求更为科学合理的改造方案。并于2009年颁布了“三旧”政策,充分发挥市场自我调节的能力,鼓励多元主体参与、多种模式并存的改造,允许自主改造的开展。通过对城市空间进行功能提升、布局优化及文化氛围的营造,以提高城市整体的发展品质。到了2013至2017年,在积累了一定的“三旧”改造经验后,广州进入以“微改造”为主的阶段。以细微单元的改造示范而形成的一种动态、可持续的循环更新,更加注重城市格局、肌理的保护与历史文化的积淀[5]。

(二)广州历史文化街区中场所精神现状

1.地域文化层面

广州从秦朝开始就一直作为华南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正是由于商業贸易的发展,为广州地区留下了丰富的商贸文化和外来文化相交汇的文化遗迹。还受到独特区位的影响,其形成和发展是古南越土著文化和中原文化、海洋文化交流融合的结果。然而随着广州高速城市化的进程,导致城市规划控制指标要求与实际发展需求不相适应。另外,开发商为了实现项目开发的经济利润,在历史文化街区内进行高强度、高容积率的经济项目开发。这样高强度的功能集中不利于地域文化的复现。

2.商业空间层面

广州历史街区内传统居住空间和传统商贸空间正在进一步萎缩,历史街区作为活动的重要空间和城市职能的构成元素,因此必须进行改造革新使之发生新的变化,在这个过程中便产生了一系列的问题。一方面,部分街区改造后反而呈现出门可罗雀的街市景象,这种“景点”式的历史文化街区因为失去活力,没有办法完成文化传承的功能,例如广州的恩宁路;另一方面,由于部分街区过于追求经济利益,导致历史文化资源过度开发利用,遭受破坏,过大的客流量也为当地居住区的居民与街道环境带来了极大的负面影响,使得历史街区已经无法保留场所的“真实性”。

3.生活空间层面

场所精神是一种精神函数,并且是构成生活居住的基础[1]。根据对广州26个历史文化街区的调研结果来看,发现街区中的老旧社区内部空间紧密,容纳的居住人口众多,因此对于空间所满足居住使用的功能就相应增多。然而从街道的实际来看,随意堆放的私人物品、无处闲谈休憩的居民、缺少氛围美感的街道等情况,皆体现出住宅区内功能的缺失及设计的不合理。另外,从居民本身来说,缺乏将外部空间内部化的意识,只是随意处置外部空间,才会造成“杂乱”的现象。就目前来看,历史街区场所精神的荒凉已经从多个方面对住宅区内居民的起居生活造成了严重的影响,甚至限制了居民的实际生活。

三、历史街区更新中场所精神营造的相关案例

里尔市是法国北部最大的工业城市,于2004年获得“欧洲文化城市”的称号。“老里尔”街区具体的改造策略是划定保护区,并将保护区内的每一栋建筑、广场以及城市肌理都尽可能地保留下来[6]。由于里尔市的每一座建筑都有非常详细的史料记载,因此在修复的过程中可以有所参考,从而最大程度地保留了街道原有的特色。同时,为了促进街区内的经济发展,将建筑改造设计成小型店铺,赋予历史建筑的现代功用。通过保留修缮、功能置换的改造方式,充分发挥老城市的独特资源和潜在优势,对历史文物进行盘活和二次开发,达到延续场所精神,复原城市记忆的目的。

高梁川市在江户时期就十分繁荣,大批工商业者在此贸易,随后慢慢发展成特有的城下町的空间形式。不仅如此,高梁川街区还蕴含丰富的人文历史,节令、习俗、礼仪、舞蹈。因此,高梁川街区对于日本高度现代化城市面貌来说有着重要的意义。设计者在指定修复方案时,通过实地调研和问卷访谈等形式,收集地域独特的文化以及地理特征信息分析,因此在高梁川现在的城市结构中仍然能看到江户时代的城市结构。这种修复方式使居民仍处于一个熟悉的空间中,保留了归属感,达到居民在场所精神上的联动,以此来提升历史街区的活力。

平遥南大街两侧现存有大量百年以上、独具明清风格的“前店后寝”式传统老字号和古民居建筑,因此从1997年开始便对平遥古城进行整治工作。首先为了保留原有的建筑形式,把架空电缆和电讯线设计为隐形工程,并恢复原有的地铺样式。此外,通过保护传统工艺、民间艺术和社会生活,鼓励居民开商业店铺、办民俗展览,向“客人”传递“县小城墙固,千年今尚存”的场所精神。改造过后,平遥南大街不但完整地保存了原有的历史风貌和社会功能,同时由于特有的年俗文化吸引了无数游客,重新激发了街区的活力。

成都宽窄巷子的前身是清朝时期驻守的八旗清兵的军营宿舍,保护区域内存有大量清朝时期的建筑物,因此对清代川西民居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宽窄巷子的改造秉持着“保护为主,修旧如旧”的设计原则,还原市井生活的场所精神。竣工后的街区在街区形式上复原“鱼脊骨”的道路格局,复原了老成都安静悠闲的生活节奏;在建筑上保留了传统川西民居的结构形态和特点;在功能上恢复了少城作为城市文化商业母体的原始功能,通过保护场所,修复精神,让历史街区重塑出空间的时间厚度[7]。

四、广州历史街区复兴场所精神的策略

(一)保护街区人工环境,突出场所特色风貌

人工环境是指由人类活动和人为加工而形成的环境。不同的社会文化和地域特征造就不同的人工环境,例如岭南中西结合的骑楼样式、北京的大宅庭院的空间格局、江苏青砖灰瓦的建筑颜色等。由于人工环境与人类的活动习惯以及文化特征有着密切的联系,因此如何通过改善人工环境从而复兴街区内的场所精神,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探究。

1.尊重原有的空间结构

一个城市空间格局的形成是历史变迁和当地居民的选择,街道的空间结构能够使人们获得城市整体的印象。因此复兴场所精神需要尊重城市历史街区的空间特质和街道特点。通过观察和研究,准确地评价和确定广州历史街区的空间特质。由于看到了粗放式的经济发展带来的灾难性后果,如今在广州历史文化街区内从事新的建设改造,最为理想的应该是基于尊重城市原有形式和条件下进行的以修复为主的街区改造方法,即相对完整地保留建筑形式和空间特征,以此凸显地域历史的唯一性和典型性。

2.整合建筑的形式及氛围

从城市的构成要素来说,建筑是其主要组成部分,也是城市文化发展的阶段性成果。街区建筑是考察历史文化街区文化影响力的必要评价指标,但是随着现代化的进程,历史街区内不断出现违章搭建的建筑物,历史文化建筑没能得到科学的修缮和维护。因此,当下广州历史文化街区的现实状况是不同时期和风貌的各类建筑的杂糅空间,对于这个问题,我们需要做到划分并保护好传统风貌建筑,统一街区内的建筑风格,寻求视觉的连贯性和古色古香的历史氛围。

3.设置节点空间,强化空间记忆

节点空间是丰富历史文化街区的点睛之笔,优秀的景观节点设计能够体现地域的场所精神,并给人以丰富视觉和情感交流的体验。在街区节点空间的设计上可以结合景观雕塑、艺术装置、标识系统绿化装饰等设计手法,通过对质感、形式、色彩的把握,形成广州历史街区的整体形象,也能使“人”在视觉体驗上形成许多的节点和记忆,最终达到展示空间魅力和精神内涵的目的。

(二)深挖街区人文环境特点,还原场所记忆

人文环境的产生和广泛使用满足了人类社会文明进步的客观需要,人文环境指的是人们周围的社会环境,包括信仰、生产民俗、劳动习俗、节日民俗、民间观念等隐藏在社会本体中的无形环境[8]。因此,人文环境的塑造对于复兴场所精神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历史文化街区的人文环境主要从生产活动和人居活动特点两个方面着手。

1.生产活动特点

广州历史文化街区内的生产方式主要以当地的传统经营和现代产业混杂的商业模式为主;经营形式以固定的商铺或者流动的摊档形式为主;在空间分布上则以主街为主轴线,沿街排布商铺。这种生产活动特点不仅严重地破环了街道的轮廓,同时还造成居住空间进一步的萎缩。目前在生产活动改造方面,我们需要处理好现代商业与传统市场间的关系,不单是片面地保护传统生产方式,而是对现代商业进行合理的调整和管理,对于落后的生产方式进行改造后利用,同时也增加新的商业形式,结合文化创意的艺术形式提升其文化价值,为广州旧街区注入新的“血液”。

2.人居活动特点

在对历史文化街区的改造中,要尊重老街区传统的生活习性,并且在空间功能布局上尽力保护区域内原有的生活习性,满足居民日常生活所需。由于历史街区内的居住者长久安定、共同生活在这块区域,因此随着时间的累积,会形成某种相似的生活方式,也就自然体现出这样一种场所精神。在对广州历史文化街区的改造中,需要特别关注到这种场所精神,深入了解当地现有人居活动的特点,关注居民生活在這一区域范围内形成的心理感受、情感需求以及民俗特点,减少对街区内传统人居活动的破坏。只有这样,才能使历史文化街区长期形成的领域感和认同感不断延续下去。

五、结语

在大多数人的认知里,将历史街区定义为较为相似群体建筑和商业模式的消费景点,场所内的地域文化正在悄然流失。城市的完善固然需要在现代形式上的升级换代,对历史文化和人文精神的保护更为重要。对历史文化街区场所精神的复兴,并不是将街区的历史沿革僵化在某一个固定的时刻,也不是将建筑和街巷空间凝固在一个特定的历史时期,而是辩证地看待历史街区的历史价值和城市街道未来发展的可能性,从而营造出一种与时间长河密不可分的环境。

参考文献:

[1]诺伯舒兹.场所精神:迈向建筑现象学[M].施植明,译.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10.

[2]翁威奇,么冰儒.广府文化在城市街区景观设计中的艺术表现研究[J].美术大观,2019(2):104-105.

[3]方勤,贺宏洲.全球化背景下城市展示的场所精神[J].城市建筑,2020(22):38-41.

[4]陈静.广州市五仙观—怀圣寺—六榕寺历史文化街区景观微更新策略研究[D].广州:华南理工大学,2019.

[5]钟香炜.广州历史街区“微改造”更新策略研究[J].中国艺术,2019(4):122-125.

[6]刘健.法国历史街区保护实践:以巴黎市为例[J].北京规划建设,2013(4):22-28.

[7]刘瓅珣.历史街区物质保护与功能保护的探讨——以成都宽窄巷子改造为例[J].智能建筑与智慧城市,2020(7):123-124,131.

[8]杨庆庆,金晓雯.浅析城市更新中历史街区场所精神的构建——以南京老门东为例[J].大众文艺,2019(13):92-93.

作者简介:张帼峰,华南农业大学艺术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环境设计及理论研究。

通讯作者:翁威奇,华南农业大学艺术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研究方向:环境设计及理论研究。

猜你喜欢

场所精神历史街区
人类学视域中的环境艺术设计
增强历史街区公共空间互动性的必要性与发展动因
历史文化街区环境标识系统设计初探
再生与异化的悖论:消费文化驱动下历史街区商业化改造的机制解析及应对
浅析城市老街巷景观本土设计元素的提取与置换
南京老城南历史街区拆迁改造现状分析及保护研究
园林植物景观的场所精神探究
“场所精神”的回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