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阅读素养提升的小学高年级语文阅读教学优化策略
2022-03-05莫悦盛
莫悦盛
摘 要:无论是传统的语文教学形式,还是当前的新课程改革,语文阅读都是语文教学的核心内容之一,在整个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在当前的教学中,小学生要想在当前的教学过程中得到有效的发展,就必须具备良好的核心素养能力。由此可见,阅读素养不但关系个人成长发展,更关系到国家的 竞争力。
关键词:阅读素养;小学;高年级;语文阅读
一、采取教学分层策略,抓住学生发展的关键期
每个学生的理解水平是不同的,受到内部和外部影响制约。外部影响主要包括家庭、学校、社会;内部影响包括学生自身认知水平不同。目前教学中,教师普遍忽视学生的个体发展,原因在于我国阅读课依然采用班级授课的教学组织形式,教师很难关注到每一位学生的发展情况,但这并非不可改之。
要想改变这种阅读评价机制,使阅读教学关注每一位学生,首先要让教师树立正确的评价观,按照学生能力进行分层教学。教师可以将语文阅读能力强、阅读面宽、阅读理解成绩较强的学生分到A层,针对这类层次的学生,教师要将教学内容与学生的实际情况结合起来,由于该层级学生阅读水平普遍较好,他们在阅读知识、阅读能力和阅读情志上基本能够达到要求,因此阅读目标应以提升学生高层次能力为主,例如赏析、评价、理解能力;对于阅读知识、能力、情志一般的学生,教师要将他们分到B层,主要训练其达到阅读目标,从基础训练向着纵深训练发展;最后,教师可以将阅读能力较差,基本上不喜欢阅读的学生甚至完全不喜欢阅读的学生分到C层,针对这个层次的学生,首先要激发他们的阅读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通过简单有趣的任务训练,让学生在阅读中感受到快乐。
其次,教师可以按照任务的难度进行划分,例如从高、中、低三个难度设计阅读任务,每個难度的任务以分数进行量化,分别赋予加分,小组成员按照自身需求和实际能力选择任务,最终以小组的形式反馈阅读情况,这将更加有利于教师教学富有针对性。
二、加强文本体验,培育学生审美情趣与艺术品味
语文教师需要有文化积淀,教学语言要有文化含量,只有通过创设沉浸式文化氛围中,学生才能够真正体会文本,感受语言魅力,这就要求教师具备相关的知识背景或专业背景。在教授《慈母》时能够敏锐地把握语言所表达的细腻情感,引导学生去体悟语言的带来的感动;老师善于分析古诗文、文言文,在讲授《伯牙鼓琴》时,她可以从故事出发,将学生带入历史朝代中,慢慢品味“知音”的含义。
通过阅读任务单形式。教师可围绕阅读文本,设计题目数量、难度适当,具有较高区分度和较广考察范围的题目或活动。比如,散文、小说、诗歌与童话的课型也应当各自有所不同,古代诗歌和现代诗歌的课型也有差别。教师在讲解童话神话类文本时,还是会采用和讲现代文同样的方式,或者以现代文的角度出发思考问题。例如某位教师在讲解《盘古开天地》的时候,教师没有突出盘古开天地这一壮举的神奇和不可思议之处,反而让学生按照当今国际公认丈量标准去衡量盘古和天地之间的关系,这样不仅会让神话题材的文本无法发挥出其独特价值,也会让学生无法了解神话题材所独有的魅力。
三、采取“纵深阅读”法,加强学生储备
阅读理解力既包括感知、理解、鉴赏等具体的阅读活动,又包括开展阅读活动所需具备的兴趣、动机、情感、意志和个性。为了提升学生的阅读理解力,教师在教学中应当通过采取“纵深阅读”训练法加强学生“两个储备”。
第一个储备是阅读技巧。阅读技巧是学生进行阅读的“敲门砖”,学生不懂得如何开展阅读,自然无法感知到文本所要表达的观点,无法建构文本意义,因此,教师应当在教学中加强学生阅读技巧的训练,让学生真正能够学会如何阅读说明文、小说,不能对阅读技巧视而不见或只是停留在表面化讲解的层面,而是要将阅读技巧举一反三,通过借助阅读技巧,理解文本,解决阅读问题,因此具备多种阅读技巧是形成能力的必要条件。
第二个储备是鉴赏评价能力。学生能够采用方法读懂文本是基础,但能够评析文本精髓,对文本思想作出评价可不能仅仅停留在读懂即可的层面上。学生应当朝着纵深发展,但当前阅读教学中,我们往往就是欠缺这种发展的轨迹。例如,教师会让学生关注小说主人公的心理动机,会让学生探寻文本背后的时代背景和人性,但却鲜少让学生关注到该文本能否真正反映出内隐含义,以及评价作者在创作此文时所运用的表达手法能够和读者读出的韵味相契合。归根结底还是由于教学过程中,师生无意关注导致。
例如:在阅读叶圣陶先生的《荷花》一文中,教学目标即可以设定为品味语言艺术,感受语言之美。阅读理解力设计中强调人文品德发展与传统文化的传承。语言是一个民族文化的主要载体,是民族历史的记忆。阅读过程是学习语言的过程,语文素养导向下的阅读教学要借助语言文字,理解传统文化,提高人文素养,促进对传统文化的认识与理解。
结语
综上所述,“阅读素养”是当前世界范围内小学语文教学中讨论的重要话题,提高大数据时代背景下学生的综合阅读素养,以带动学生思维能力发展,是帮助学生未来适应社会,进一步成为社会人才的重要举措。必须从源头抓起,以提升学生阅读素养为阅读教学目标。基于阅读素养提升阅读教学策略对教师是一个挑战,教师需要研读教材,吃透教材,制定与教学内容、学生发展水平相吻合的教学目标,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进行合理施教。
参考文献:
[1]钟晓洁.提升小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途径——以东环小学高年级阅读教学为例[J].广西教育,2019(13):70-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