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集束化培训模式对护士心肺复苏培训质量的影响*

2022-03-04刘晓伟霍志浩陈洁莹曾奕云周建仪李淑芳吴智鑫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22年4期
关键词:心肺导师心脏

刘晓伟 霍志浩 陈洁莹 曾奕云 周建仪 李淑芳 袁 康 吴智鑫

(广东省佛山市中医院急诊科,广东 佛山 528000)

心脏骤停是临床上最常见的急危重症,是世界各国人口死亡的最常见原因,其病死率高达80%以上,严重威胁人类的健康[1]。心肺复苏是心脏骤停最初、最有效、最容易操作的抢救方法,可以及时恢复患者的心跳,减少缺血缺氧性脑损伤,及时挽救患者的生命,为后续高级生命支持争取宝贵的时间。研究表明,心脏骤停发生超过4~6 min 可以造成脑组织等重要脏器发生不可逆损害,在4 min 内进行现场心肺复苏抢救成功率可高达50%,在6 min 内进行心肺复苏抢救成功率为40%,心肺复苏每推迟1 min,心肺复苏抢救成功率为就下降7%~10%[2,3]。有学者提出心脏骤停后4 min 是抢救的“黄金时间”[4],可以显著提高抢救成功率。因此,在黄金时间内实施高质量的心肺复苏是心脏骤停患者改善预后的关键。有研究表明,护士是院内心脏骤停患者的第一发现者,而护士及时实施高质量的心肺复苏可以提高患者生存率。但是我国各级医院的护士心肺复苏测试成绩差[5],质量参差不齐,不仅影响心脏骤停患者的生命安全,而且影响诊疗水平的发展。心肺复苏是每一位护士必须掌握的技能,传统的教学模式采取理论授课-操作演练方法,填鸭式教学方法仅关注授课时间、动作正确、流程熟练,无法实时反馈、针对性教学,重点不突出,导致培训效果不理想。集束化培训模式是采取多方面的措施以提高培训效果的方法。佛山市中医院采取集束化培训模式对护士进行心肺复苏培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总结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9 年2 月—2020 年2 月在广东省佛山市中医院进行轮科实习的护士共100 名为调查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50名,男6 名,女44 名;年龄(24.68± 4.38)岁;轮科时间(8.34± 1.36)个月,其中本科12 名,专科38 名。观察组50 名,男8 名,女42 名;年龄(25.13± 5.12)岁;轮科时间(9.12± 1.54)个月;本科11 名,专科39 名。2组的年龄、性别、轮科时间、学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具有可比性。

1.2 纳入标准 (1)于佛山市中医院轮科实习的护士;(2)轮科实习年限≤ 12 个月;(3)自愿参加本次培训;(4)首次参加心肺复苏培训。

1.3 排除标准 (1)处于妊娠期护士;(2)无法全程参加培训和考核者;(3)因骨折等身体原因不适合进行心肺复苏培训;(4)急诊科或重症医学科护士。

1.4 方法

1.4.1 培训内容 培训内容为《2017 年美国心脏协会心肺复苏和心血管急救指南更新》[6]中的关于心肺复苏的理论知识和技能操作

1.4.2 教学师资 担任此次心肺复苏培训的导师均参加过美国心脏协会培训且取得导师证书。

1.4.3 培训方法

1.4.3.1 对照组 采取传统教学模式进行心肺复苏培训,首先导师采用PPT结合播放视频模式对心肺复苏的理论知识和操作要点及流程进行讲解,接着2 位导师一组在SimMan3G模拟人上进行心肺复苏演练,最后每4 位护士为一组进行心肺复苏练习,练习过程中护士若有疑问可当场向导师提问,导师培训过程中发现问题及时纠正。

1.4.3.2 观察组 采取集束化培训模式,建立护士心肺复苏培训群,导师在群内在线予以答疑解惑。(1)利用问卷星制作心肺复苏试卷,护士利用手机进行答题,通过对所有护士摸排了解每一位护士对心肺复苏相关理论知识的掌握程度。(2)2 位导师根据培训前考核结果制作教学课件并且上传至微信群供护士进行自学,课件以培训前护士不熟练的知识点为重点,包括心脏骤停概念、环境评估、意识判断、启动应急反应系统、脉搏和呼吸判断、开放气道、胸外按压、电除颤等,并且其余微信公众号推出的心肺复苏相关知识推送至微信群,强化理论知识。护士在自学过程中遇到不懂的可以在群里及时跟导师反馈、交流,并且在课堂重点讨论。(3)课堂上导师采取PPT+视频方式对心肺复苏指南相关的理论知识进行重点讲解,然后对微信群上护士自学过程中遇到的所有不懂知识点重点进行解答,确保所有护士对心肺复苏理论知识有一个全面的了解。接着进行心肺复苏实操演练,导师先复习心肺复苏的流程和各环节的重点、难点,然后在SimMan3G模拟人上操作演练,一边操作一边讲述各个环节的重点,重点讲解按压频率、按压深度、胸托回弹、按压时段和有效通气。然后以小组为单位,2 位组员配合在SimMan3G模拟人上进行练习,其余组员进行观摩和发现问题,组长负责总结和指导,若遇到无法达成共识的地方则请导师答疑解惑。最后设置情景模拟环节,以小组为单位进行配合组织抢救,导师负责点评。(4)导师将培训过程中护士遇到的问题和知识点整理成文书上传至微信群,护士进行巩固学习和并反思。

1.4.4 教学评价指标 (1)理论和操作考核:理论考核以心肺复苏的知识点和注意事项为主设计考卷,包括选择题、填空题、简答题,考取闭卷考试模式,总分100 分;操作考核包括环境评估、意识判断、脉搏和呼吸判断、胸外按压、开放气道、电除颤等,总分100 分。(2)胸外按压质量:考核按压深度、按压频率、胸阔回弹率。(3)心肺复苏时间:记录发现患者无意识到判断无脉的时间、出现室颤至启动自动体外除颤器(AED)的时间、完成AED时间。(4)心肺复苏关键技术准确率:统计触摸颈动脉、打开气道、人工吹气、胸外按压、操作AED的准确率。

1.4.5 统计学方法 运用SPSS 26.0 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计量资料以()表示,计数资料以%表示,分别采用独立样本t 检验和卡方检验,以P <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2 组护士理论和操作考核成绩比较 培训后,2 组患者的理论和操作考核成绩均比培训前明显提高,且培训后观察组的理论和操作考核成绩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见表1。

表1 2 组护士理论和操作考核成绩比较(,分)

表1 2 组护士理论和操作考核成绩比较(,分)

注:与各组培训前比较,①P<0.05;与对照组比较,②P<0.05。

2.2 2 组护士胸外按压质量比较 培训后,2 组的按压深度、按压频率、胸廓回弹速率均比培训前明显改善,且观察组改善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见表2。

表2 2 组护士胸外按压质量比较()

表2 2 组护士胸外按压质量比较()

注:与各组培训前比较,①P<0.05;与对照组比较,②P<0.05。

2.3 2 组护士发现患者无意识到判断无脉的时间、出现室颤至启动AED、完成AED 时间的比较 培训后,观察组发现患者无意识到判断无脉的时间、出现室颤至启动AED、完成AED时间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见表3。

表3 2 组护士发现患者无意识到判断无脉的时间、出现室颤至启动AED、完成AED 时间的比较比较(,s)

表3 2 组护士发现患者无意识到判断无脉的时间、出现室颤至启动AED、完成AED 时间的比较比较(,s)

注:与对照组比较,①P<0.05。

2.4 2 组护士心肺复苏关键技术准确率比较 培训后,观察组触摸颈动脉、打开气道、人工吹气、胸外按压、操作AED的准确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见表4。

表4 2 组护士心肺复苏关键技术准确率比较 [例(%)]

3 讨论

心脏骤停是院内患者死亡的最主要原因,心肺复苏是心脏骤停最有效的抢救措施,是降低患者病死率的关键。因此,心肺复苏是每一位护士必须熟练掌握的急救技能,可以为进一步高级生命支持治疗赢得宝贵的时间。但是由于年轻的轮科护士临床经验欠缺,遇到有生命危险的抢救时刻容易出现手忙脚乱情况,以及心肺复苏操作不当是院内心脏骤停患者心肺复苏失败的重要原因[7]。因此,对年轻的轮科护士培训是提高心肺复苏质量和提高医疗安全的重要措施。

传统的心肺复苏培训模式一般采取填鸭式教学模式,即导师在课堂上以PPT和视频方式讲解心肺复苏的知识点,然后在心肺复苏模拟人身上进行演练操作示范,最后护士分组进行操作演练。传统教学模式选择缺乏理论依据,心肺复苏理论知识点和技能操作关键点不突出,护士对于大量的信息一时间难以消化吸收,无法掌握关键,而模拟操作阶段又因为理论知识掌握不牢固和技能操作要点未掌握而导致操作凌乱,最终导致教学效果不佳[8]。集束化指一组全方位的措施,其每一个措施均可以提高事件结局,其共同实施比单独实施效果更好[9]。佛山市中医院将集束化引入心肺复苏培训模式中,构建集束化心肺复苏培训方法。本研究结果发现,集束化培训模式可以提高心肺复苏理论和操作成绩,提高按压质量,提高心肺复苏关键技术的准确率。集束化培训模式首先通过问卷星方式对护士心肺复苏相关知识进行摸底,全面了解每一位护士对心肺复苏的掌握程度、不足和知识盲点,做到知己知彼。而护士通过智能手机答题则突破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改变护士因为临床工作繁忙而无法集中在教室答题的限制。接着导师根据问卷的分析结果,分析护士的掌握情况有针对性地制作PPT 和教学视频上传至微信群,同时将相关的心肺复苏知识培训链接同样分享至微信群,学习主题突出、内容多样、方式灵活、学习面广,而护士可以自主选择学习的时间、地点,对内容加快,或放慢,或回放进行学习,也可以根据培训内容查找相关资料进行学习,有利于提高学习自主性和兴趣[10]。导师在微信群上随时跟护士进行交流,答疑解惑,有利于学员及时解决问题。课堂教学上,在讲解心肺复苏知识点的同时根据学员的难点、疑惑点重点讲解,让每一位学员全面掌握心肺复苏重点。模拟教学上,2 位导师一边讲解一边操作示范有利于加深学员的印象,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演练有利于提高学习自主性和自我反思。课后导师将学习效果和反馈上传至微信群,有利于学员自我反思总结,不断温故知新和巩固掌握的知识[11]。

综上,集束化培训模式可以提高护士心肺复苏培训质量。

猜你喜欢

心肺导师心脏
执着创新 坚毅豁达——追忆我的导师郭景坤先生
心肺康复“试金石”——心肺运动试验
中医急诊医学对心肺复苏术的贡献
《心肺血管病杂志》
心脏
V eraW an g
“心肺之患”标本兼治
有八颗心脏的巴洛龙
爱情导师
36位导师的创业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