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武汤治疗心肾阳虚型慢性心力衰竭临床观察
2022-03-04高阳
高 阳
(辽宁省凤城市中医院中医内科,辽宁 凤城 118100)
慢性心力衰竭为冠心病、风湿性心脏病、肺源性心脏病在内多种心系疾病,在呼吸道感染、房颤、血容量增加等因素下,致使患者肺循环、体循环淤血,患者出现呼吸困难、腹胀、恶心等症状,其中左心衰患者以呼吸困难为典型症状,对于右心衰患者在呼吸困难的同时伴腹胀、恶心等症状[1,2]。我国流行病学调查显示,慢性心力衰竭发生率在1%左右,该病与中医“喘证”症状较为相似,西医常用降压药、利尿药以及强心剂以控制患者病情发展,近些年部分医学研究者提出,在西药治疗的基础上联合中医药以提升治疗效果,心肾阳虚型慢性心力衰竭为常见慢性心力衰竭类型[3]。本次研究为论证真武汤加减方对心肾阳虚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临床应用价值,比较辽宁省凤城市中医院2019 年2 月—2020 年2月68 例未应用真武汤加减方治疗以及应用真武汤加减方治疗的心肾阳虚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治疗效果,具体情况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辽宁省凤城市中医院2019 年2 月—2020 年2 月收治的68 例心肾阳虚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按照是否应用真武汤加减方治疗将患者分为对照组与试验组,各34 例。试验组男20 例,女14 例;年龄48~82 岁,平均(53.12± 1.42)岁;NYHA心功能分级:Ⅱ级、Ⅲ级、Ⅳ级例数分别为11、17、6。对照组男20 例,女14 例;年龄51~80 岁,平均(53.11± 1.35)岁;NYHA心功能分级:Ⅱ级、Ⅲ级、Ⅳ级例数分别为12、15、7。2组患者一般资料相关数据经统计学验证,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具有可比性。
1.2 入选标准 纳入标准:(1)参考葛均波、徐永健、王辰主编第9 版《西医内科学》[4]中慢性心力衰竭临床诊断标准,患者均出现呼吸困难、肢体乏力、心慌、少尿等症状,结合患者心脏彩超检查结果均确诊慢性心力衰竭。(2)参考吴勉华、石岩主编第9 版《中医内科学》[5]中心肾阳虚型“喘证”相关内容,患者在呼吸困难、肢体乏力、心慌、少尿等症状的基础上伴肢体浮肿,舌淡胖、舌下有瘀斑、舌苔白滑,脉沉细,符合心肾阳虚型慢性心力衰竭。(3)患者均神志、认知正常,自愿参与本次研究且表示可配合研究用药,本次研究前获得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排除标准:(1)伴急性心力衰竭或先天性心脏病、严重瓣膜病变者。(2)伴肝、肾等脏器功能疾病者。(3)伴急慢性全身感染性疾病者。
1.3 治疗方法 对照组患者均给予吸氧,并嘱患者卧床休息,同时应用降压药、利尿剂、强心剂等常规西药治疗。试验组患者在对照组常规西药治疗基础上联合真武汤加减方治疗,真武汤基本药物组成如下:炮附片9 g,茯苓9 g,芍药9 g,生姜9 g,白术6 g(选自《伤寒论》)。若患者同时伴有恶心、腹胀纳呆等症状,可加吴茱萸3 g,姜半夏3 g。若水寒射肺,患者同时伴有咳嗽、咳痰症状,应加干姜3 g,细辛3 g,五味子3 g。若阴盛阳衰而下利甚者,应去芍药,加干姜3 g。将上述药物置于8 L清水中小火久煎,煎煮至3 L 后去滓,每日早、中、晚餐后半小时温服1 L。2 组患者均持续给药4周为1 个疗程,共治疗3 个疗程。
1.4 观察指标及评价标准 (1)分别于2 组患者入院时、治疗1 个月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其心脏结构改善情况,比较2 组患者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舒张末期左心室后壁厚度(LVPW)等心脏结构参数变化情况以及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每搏输出量(SV)、心输出量(CO)等心功能参数变化情况。(2)比较2 组患者治疗3 个疗程后临床疗效,参考我国《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6]相关内容,结合患者呼吸困难、肢体乏力、心慌、少尿等症状判断患者病情改善情况,采取4 级评分法,1 级0 分:无症状,2 级1 分:轻度,3 级2 分:中度,4 级3 分:重度。若患者治疗后中医症状评分与治疗前相比减少率超过30%,则表示治疗显效。若患者治疗后中医症状评分与治疗前相比减少率在10%~29%,则表示治疗有效。若患者治疗后中医症状评分与治疗前相比减少率未达10%,则表示治疗无效。中医症状积分减少率=[(治疗前中医症状积分-治疗后中医症状积分)/ 治疗前中医症状积分]× 100%。总有效率=(显效+有效)例数/ 总例数× 100%。
1.5 统计学方法 数据录入SPSS 21.0 系统进行处理,计量资料以均数± 标准差()表示,行t 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行χ2检验。P <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心脏结构 与治疗前相比,治疗后2 组患者LVESD、LVEDD、LVPW等心脏结构参数均降低,试验组患者治疗3个月后LVESD、LVEDD、LVPW均比对照组低,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见表1。
表1 2 组心肾阳虚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心脏结构参数变化比较(,mm)
表1 2 组心肾阳虚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心脏结构参数变化比较(,mm)
注:与本组入院时比较,#P<0.05。
2.2 心功能参数 与治疗前相比,治疗后2 组患者LVEF、SV、CO等心功能参数均提升,且试验组患者治疗3 个月后LVEF、SV、CO均高于对照组,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见表2。
表2 2 组心肾阳虚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参数变化比较()
表2 2 组心肾阳虚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参数变化比较()
注:与本组入院时比较,*P<0.05。
2.3 临床疗效 试验组患者治疗3 个疗程后总有效率94.12%(32/34)高于对照组的73.53%(25/34),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见表3。
表3 2 组心肾阳虚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临床疗效比较
3 讨论
慢性心力衰竭为冠心病、心瓣膜疾病在内多种心血管疾病患者病情发展最终结果,患者往往预后较差,且伴随患者心功能的降低,患者生活质量也显著降低,中医相关典籍中无该病病名,结合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临床症状,可将该病归属于“喘证”范畴,该病本虚标实,本病病位在心,与肺、肾、脾三脏功能失常具有密切的联系,心主血脉,肺主治节,二者相互协调,气血运行自畅。心阳不足则脉内气血运行无力,肺气治节失司,则血行瘀滞。脾失健运,聚生痰浊,气血乏源。心五行属火,肾五行为水,心阳旺盛可有效维持肾脏水饮蒸腾、气化之功,若心阳亏虚,则肾脏蒸腾气化之功减弱,肾为水火之脏,肾阴过盛可克制肾阳,以致心肾阳虚[7-9]。心肾阳虚型慢性心力衰竭为临床常见慢性心力衰竭类型,该病患者以温阳补水为临床治疗原则,常用真武汤治疗,真武汤方中附片为君药,附片辛热,具主入心肾,有温壮肾阳的作用。茯苓淡渗利水,生姜温胃散寒行水,此二味协君药以温阳散寒,化气行水,为臣药。白术苦甘而温,健脾燥湿,白芍酸而微寒,敛阴缓急而舒筋止痛,并利小便,且兼制附片之温燥,为佐药。五药相合,共奏温阳利水之功,使阳复阴化水行[10-13]。中医药临床治疗的原则包括整体观念以及辨证论治,辨证论治即结合患者临床症状选择合适的处方、药材进行治疗,从而借助药物偏性以纠正人体病变脏腑功能盛衰,促使机体恢复“阴平阳秘”的生理状态。吴茱萸味辛、苦,性热,可入肝经、胃经,具有散寒止痛的作用,吴茱萸协同半夏可健脾祛湿,可用于寒湿内停,中焦困阻之腹胀纳呆等症状[14,15]。对于水寒射肺的患者可配伍干姜以温中散寒、细辛与五味子以温肺化饮。若阴盛阳衰而下利甚患者应去芍药,加干姜以助阳[16]。李秋莉[17]临床研究发现,对于应用真武汤加减方治疗的心肾阳虚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总有效率为93.33%,明显高于未应用真武汤加减方的对照组,本次研究结果中试验组总有效率为94.12%,显著高于对照组。此外,本次研究中,试验组患者治疗3 个月后心脏结构以及心功能改善明显。
综上所述,对于心肾阳虚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真武汤加减方的应用可充分改善心功能,延缓心脏结构重塑,提升治疗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