辨证取穴联合心理干预对无偿献血者献血反应及负性情绪的影响*
2022-03-04郭玉梅
李 莉 郭玉梅
(1.吉安市中心血站,江西 吉安 343000;2.井冈山大学附属医院康复科,江西 吉安 343000)
随着国民素质提高,公民献血意识逐步增强,为我国血库的储血贡献了巨大力量,但献血过程中伴随的献血反应也不容忽视。献血作为一种应激源,对每一位无偿献血者的心理、生理均会产生一定程度的影响[1],常见的献血不良反应为头晕目眩、四肢无力、脸色苍白、恶心呕吐等,严重时甚至晕厥,对献血者的心理和生理造成影响,甚至引发医患纠纷[2]。有研究表明[3]:男性献血反应发生率为2.88%,女性献血反应发生率为5.56%,初次献血者献血反应发生率为4.29%,多次献血者献血反应发生率为1.54%,对初次献血人员而言,献血不良反应更明显,其献血体验直接影响后续再次献血的积极性,因此,提高献血过程的舒适感对稳定储血量具有重要意义。
随着中医药现代化的研究深入,中医外治所具有简便快捷的优势更得到发展,中医外治在治疗昏迷、休克等急性病证方面积累了丰富经验。研究显示:采用中医穴位治疗可有效改善献血者的焦虑情绪,明显改善献血反应[4,5]。同时在采血过程中加强心理干预,有助于减轻献血者紧张焦虑情绪,减轻献血反应[6,7],避免献血晕厥。本研究参照无偿献血的护理操作程序,对献血者的治疗取得较好效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20 年7 月—2020 年8 月在吉安市中心血站无偿献血共发生献血反应100 例,将献血者分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0 例。观察组男性28 例,女性22 例;平均年龄(30.2± 4.5)岁;平均体质量(54.2±8.3)kg;献血反应发生时平均献血量(330.5± 20.2)mL;基础疾病:合并高血压病3 例,高血脂5 例。对照组男性26 例,女性24 例;平均年龄(31.3± 4.3)岁;平均体质量(53.8± 7.6)kg;献血反应发生时平均献血量(320.6± 20.4)mL;基础疾病:合并高血压病4 例,高血脂3 例。2 组患者的性别、年龄、体质量、基础疾病等一般资料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05)。
1.2 纳入标准 所有献血者均按照《献血者健康检查要求》[8]进行献血前检查,检测献血者血压、脉搏、呼吸均正常后施行,将出现献血反应的献血者纳入试验对象,常见的献血不良反应表现为意识淡薄、头晕心悸、晕厥、胸闷、面色苍白、冷汗、恶心呕吐等症状。
1.3 治疗方法 当2 组献血者出现献血反应时均予常规的干预措施,包括停止采血,休息平卧,取足高头低位,松开领口,观察生命体征变化。
对照组:予糖水或口服高糖的饮品,心理安抚,必要时予静脉推注50%葡萄糖注射液20~40 mL。
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取中医辨证取穴,在献血反应早期以开窍醒神、通经导气为主,开窍醒神选人中、内关、三阴交穴;通经导气予极泉、委中、尺泽穴。在恢复期以平补阴阳、扶正祛邪、养神安神为主,取关元、合谷、足三里穴。按压穴位方法:医护人员握拳,用点按法对穴位进行旋转式点压,力度以献血者产生轻微的酸、胀、痛感反应确定,时间控制在30 min 之内,每侧穴位按压30 次,直至献血者不适症状缓解。心理干预内容包括:(1)营造良好的采血环境,适当播放背景音乐,保持周围环境融洽,严格体格检查和执行献血体检标准,进行献血知识的健康教育,向献血者讲解相关生理常识,消除顾虑及担忧,减轻心理负担。(2)采血时操作人员动作熟练轻柔,避免献血者直视针具,保证穿刺成功,提高献血者对献血的安全感,穿刺时嘱献血者深呼吸,放松心情,观察献血者的表情及体征变化,当出现不适反应时,加强与献血者沟通交流。(3)注意献血后的不良反应,采血后告知献血后的生理恢复过程及注意事项,减轻心理负担。(4)献血完成后对献血者表示感谢,建立献血后追踪和护理系统,加强献血后服务意识,定期进行跟踪回访,鼓励再次献血,了解献血者对服务的满意程度。
1.4 观察指标及疗效判定 (1)有效率:献血反应10 min内症状消失为有效,反之则无效。(2)采用贝克焦虑量表评估献血者的心理状态,共有21 个类目的焦虑自测问卷,能够反映被测试者焦虑状况的严重程度。量表中将不同焦虑症状的严重程度作为评定指标,采用4 级评分的方法。其标准为1 表示没有;2 表示轻度或无多大烦扰;3 表示中度,感到不适但尚能忍受;4 表示重度,总分≥45 分则为焦虑阳性。分数越低,焦虑程度越轻。(3)采用数字疼痛分级法(NRS)比较2 组的疼痛程度,献血者用0~10 数字表示献血时静脉穿刺即刻的疼痛程度,其中无疼痛为0;轻度疼痛为1~3,中度疼痛为4~6;重度疼痛为7~10[9]。得分越低则疼痛越轻。(4)护理满意程度:采用自拟问卷调查献血者对护理的满意程度,问卷含有采血护士态度、服务、动作是否轻柔的等10 项问题,总分10 分,分数越高表示越满意。总满意率=(非常满意+满意)例数/ 总例数× 100%。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4.0 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 标准差()表示,采用t 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以P <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2 组献血者治疗有效率比较 观察组10 min 内症状缓解人数为48 例,有效率为96%;对照组10 min 内症状缓解人数为42 例,有效率为84%。2 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
2.2 2 组献血者焦虑量表评估比较 干预前2 组献血者焦虑量表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干预后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焦虑量表评分明显降低(P <0.05)。见表1。
表1 2 组献血者干预前后焦虑量表评分比较(,分)
表1 2 组献血者干预前后焦虑量表评分比较(,分)
注:与对照组干预后比较,▲P<0.05。
2.3 2 组献血者的疼痛程度比较 干预后,观察组献血者疼痛程度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见表2。
表2 2 组献血者干预前后疼痛程度评分比较(,分)
表2 2 组献血者干预前后疼痛程度评分比较(,分)
注:与对照组干预后比较,▲P<0.05。
2.4 2 组献血者护理总满意率比较 观察组献血者护理总满意度为84%(42/50),对照组总满意度为72%(36/50),2 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见表3。
表3 2 组献血者护理总满意率比较
3 讨论
献血反应、献血晕厥类属于中医学“厥证”的范畴,与精血外夺及情志刺激相关,中医认为血液是人体重要的营养物质,是保证机体正常运行的关键,气为血之帅,血为气之母,气血亏耗则心神失养,献血后短暂失血而造成的献血反应及晕厥是因血虚而导致血不能载气,气无以附,神失所养[5]。明·张介宾《类经》云:“厥逆者,直因精气之内夺”,清·鲍相璈《验方新编》云:“凡晕、厥二证,皆由气血并竭……至于厥证,故手足逆冷而发厥”,其治疗应以调整气血以治其本,开窍醒神以治其标,穴位刺激是中医外治重要的治疗方法,通过穴位治疗可以达到疾病防治。
穴位刺激在治疗急症时具有简便快捷有效的优势,内关为手厥阴心包经之络穴,又为八脉交会穴之一,通于阴维脉,有调整和改善心脏自主神经功能,对心率具有双向调节作用,既能醒脑开窍、宁心安神、宽胸理气之功效,与他穴相配,对脏腑的多种疾病具有显著疗效。头为诸阳之会、精明之府,脏腑经络之气皆会于头部。合谷属手阳明大肠经之原穴,是调理人体气机之大穴,诸穴配合使用具有调理气机、补气固脱、益气回阳之功效。李艳等[6]研究表明:按压合谷、内关等穴,可通过所属经络传至脏腑而调节其功能,可有效改善晕厥症状,加快意识恢复,缩短晕厥持续时间。
献血反应及晕厥是由于精神紧张、恐惧心理或疼痛刺激作用于丘脑下部,反射性引起迷走神经及交感神经功能紊乱而突然发生的、短暂性的、自限性的意识丧失状态[10]。穴位刺激可以减轻应急状态下植物神经功能紊乱导致的意识短暂缺失,李松芯[5]研究显示:穴位按摩不仅可以实现对情志的调和,同时也能够使脏腑经络血气调和,从而实现对献血者不良心理状态和献血反应的快速改善。本研究中观察组采用穴位按压法处理献血反应及晕厥,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 <0.05),提示穴位按摩对献血反应及晕厥有较好的改善作用,印证了上述研究结论[5]。
献血不良反应是影响献血者再次献血重要因素,一次不愉快的献血经历将会导致再次献血的恐惧,在采血过程中注重献血者的心理干预,有助于减轻献血者紧张焦虑的负性情绪,提高公民献血积极性。
心理护理是运用心理学的理论和方法,在护理中更加注重患者的心理状态,通过科学的心理干预,对患者消极因素进行引导,以达到保持最佳心理状态,使患者更积极有效地应对治疗环节的各个问题。心理护理作为现代护理模式的重要组成,应贯彻整个临床护理过程。优质的心理护理方法能够给予献血者一定的心理支持,让献血者正确认识到一定量献血不会对身体产生影响,消除献血者对于献血的误解,疏导献血者不良情绪,提高其依从性,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最大程度上提高舒适度和护理满意度[11]。本次试验中观察组献血者焦虑量表评分、疼痛程度评分显著优于对照组(P <0.05),结果表明辨证取穴联合心理干预能更好地改善献血者焦虑情绪,提高舒适感。
综上所述,采用中医辨证取穴联合心理干预能更好地改善献血者焦虑情绪,减轻献血反应,降低并发症,提高献血工作的舒适感和满意度,具有很好的临床运用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