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明地黄汤辅治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临床观察
2022-03-04周妍妍郭晶晶
周妍妍,贺 玲,郭晶晶
(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第八十三集团军医院,河南 新乡 453000)
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CSC)是临床眼科常见黄斑病变型疾病,发病以18~50岁男性为主,且双侧发病约占10%左右,易反复发作,治疗不及时会发展为眼内慢性炎症、持续性黄斑水肿,严重影响视力及日常生活质量[1]。CSC属中医“视瞻昏渺”、“视瞻有色”范畴,多由于肝肾阴虚、气虚精亏、血瘀气滞所致,应以疏肝明目、滋阴补肾、活血行气为主要治则[2]。本研究用复明地黄汤辅治CSC疗效较好,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共50例,均为2018年10月至2020年10月我院治疗CSC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常规组(25例27眼)和观察组(25例28眼)。常规组男20例,女5例;年龄18~54岁,平均(33.12±7.34)岁;病程1~7个月,平均(3.78±1.21)个月。观察组男21例,女4例;年龄19~55岁,平均(34.26±7.41)岁;病程1~6个月,平均(3.55±1.18)个月。两组基线资料均衡可比(P>0.05)。
诊断标准:视物有暗点、变形、视力减退;Amsler格子实验为阳性,扩瞳检查黄斑呈现暗红色,且略隆起,中心发光昏糊,裂隙灯切面检查显示视网膜切线与RPE-脉络膜切线呈现明显分离,黄斑部有1~2个灰黄色圆斑小于1/4 DD,眼底血管造影(FAA)检查可见渗漏点,光学相干断层扫描(OCT)检查可见黄斑部浆液性视网膜脱离。中医诊断标准为主症有眼前暗影、视物变小、视直如曲、视物变色、视物昏朦,次症有胸闷欲吐、大便溏泄、纳呆食少、舌淡苔白腻或滑、脉细缓。
纳入标准:①符合西医、中医诊断标准;②符合药物治疗指征;③前1周已停用其他滴眼剂及CSC相关药物;④为初次发病未经治疗;⑤患者或家属均签署知情同意书。
排除标准:①合并严重白内障、青光眼、视神经疾病、视网膜脱离等其他眼部疾病;②合并严重心脑血管、精神、呼吸、血液系统、恶性肿瘤等其他疾病;③妊娠期或哺乳期女性;④对研究药物过敏;⑤不接受中医治疗。
2 治疗方法
两组均给予知识健康宣教,讲解CSC发病危险因素,保持轻松情绪,保证睡眠充足。口服复合维生素B片(天津金世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12020310,3mg维生素B1+1.5mg维生素B2+0.2mg维生素B6+10mg烟酰胺+1mg泛酸钙)2片,日3次;地巴唑胶囊(陕西京西药业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61022805)0.25g,日3次;肌苷片(湖北亨迪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42020990)0.4g,日3次;脑络通胶囊(广州花城药业有限公司,国药准字Z44020338)0.5g,日3次。
观察组加用复明地黄汤治疗。药用枸杞子25g,菊花20g,地黄15g,苏木15g,黄芪15g,丝瓜络15g,当归12g,青葙子12g,丹参12g,麦冬10g,赤芍9g,珍珠母50g。加水600mL,水煎取汁300mL,分早晚2次温服,日1剂。
两组均连续治疗30天。
3 观察指标
视力及眼底改善情况,视力改善标准为视力增加大于等于4排;眼底改善标准为黄斑中心区渗出液吸收,水肿消退,中心凹反射恢复。
OCT参数,包括中央1mm黄斑厚度、中央6mm黄斑厚度、黄斑容积,采用德国Heidelberg提供的OCT扫描仪检测。
采用德国OCULUS提供的自动视野计测定视野缺损,采用三维光学相干断层扫描仪检测黄斑水肿高度,采用FAA测定荧光渗漏面积。
不良反应包括胃肠道不适、头晕、疲倦。
用SPSS22.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计数资料以(%)表示、用χ2检验,计量资料以(±s)表示、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4 疗效标准
眼部症状消失,检眼镜下异常痕迹消失,视力恢复大于0.8为治愈。眼部症状消失,黄斑水肿消退、中心凹反射暗淡、视力恢复0.6~0.8为显效。眼部症状减轻,黄斑水肿有所消退、色素沉着萎缩,视力恢复0.4~0.5为有效。未达到“有效”标准为无效。
5 治疗结果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见表1。
表1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例(%)
两组视力及眼底改善情况比较见表2。
表2 两组视力及眼底改善情况比较
两组治疗前后OCT参数比较见表3。
表3 两组治疗前后OCT参数比较 (±s )
表3 两组治疗前后OCT参数比较 (±s )
注:与本组治疗前比较,*P<0.05。
组别 眼数 中央1mm黄斑厚度(μm) 中央6mm黄斑厚度(μm) 黄斑容积(mm3)治疗前 治疗30d后 治疗前 治疗30d后 治疗前 治疗30d后观察组 28 449.25±82.56 351.26±69.58* 318.58±68.74 236.52±42.15* 8.78±0.71 7.31±0.54*常规组 27 442.96±83.69 398.51±72.57* 310.25±65.92 279.52±56.47* 8.71±0.77 7.94±0.62*t 0.281 2.465 0.458 3.208 0.351 4.023 P 0.780 0.017 0.649 0.002 0.727 <0.001
两组治疗前后视野缺损、黄斑水肿高度、荧光渗漏面积比较见表4。
表4 两组治疗前后视野缺损、黄斑水肿高度、荧光渗漏面积比较 (±s )
表4 两组治疗前后视野缺损、黄斑水肿高度、荧光渗漏面积比较 (±s )
注:与本组治疗前比较,*P<0.05。
组别 眼数 视野缺损(dB) 黄斑水肿高度(μm) 荧光渗漏面积(PD)治疗前 治疗30d后 治疗前 治疗30d后 治疗前 治疗30d后观察组 28 -8.67±1.56 -5.14±1.08* 357.25±36.57 216.59±22.51* 0.96±0.22 0.18±0.06*常规组 27 -8.74±1.45 -7.09±1.28* 362.47±37.48 283.67±28.79* 0.92±0.20 0.39±0.11*t 0.172 6.115 0.523 9.646 0.705 8.833 P 0.863 <0.001 0.603 <0.001 0.484 <0.001
不良反应:观察组胃肠道不适2例、头晕1例、疲倦2例,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0.00%;常规组胃肠道不适1例、头晕1例、疲倦1例,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2.00%。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149,P=0.700)。
6 讨 论
CSC发病机制为脉络部位毛细血管扩张、渗漏,并继发视网膜色素上皮屏障功能损伤,多表现为眼部中央固定暗影形成、视力持续下降且视物变形[3-4]。临床及时控制病情是处理CSC的基本原则。常规西药常通过对症治疗改善临床症状,但并无恢复视力的特效药物[5]。
CSC属中医“瞳神之疾”范畴。主要病机为气虚精亏、血瘀气滞、湿阻脉络、水湿犯目,应以滋阴补肾、疏肝醒目为主要治则[6]。肖胜昔[7]研究表明,明目地黄汤应用于眼科疾病白内障疗效显著,能明显提高视力。复明地黄汤中枸杞可滋补肝肾、益精明目,菊花可明目养肝,地黄可滋阴补肾、补血养血,三者共为君药;珍珠母、青葙子可清肝凉血、退翳明目,为臣药[9];苏木芳香醒神,黄芪可补气,丝瓜络可通经活络,麦冬可滋阴降噪,丹参、赤芍可活血补血[9]。诸药合用,可共同发挥滋阴补肾、强肝明目、活血通络功效,符合CSC病机。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可能与研究例数较少有关。同时,观察组视力及眼底改善时间短于常规组,中央1mm黄斑厚度、中央6mm黄斑厚度、黄斑容积、视野缺损、黄斑水肿高度、荧光渗漏面积均小于常规组。现代药理研究证实,复明地黄汤中诸多有效成分能调节机体电解质平衡、改善微循环障碍,增加视网膜血氧供应,抑制新生血管形成,提高眼部毛细血管通透性,从而减轻水肿状态,减小黄斑厚度及容积[10];同时还能有效降低血液黏度,拮抗自由基损伤,增强自身免疫力,保护视网膜感光细胞,从而改善黄斑[11];还能促进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代谢功能的改善,配合西医常规治疗,能共同发挥保护视网膜、减轻脉络膜病变的作用。另外,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表明复明地黄汤辅助治疗安全性较高,不会增加不良反应。
综上所述,复明地黄汤加减辅治CSC能改善视力及眼底情况,促进黄斑水肿消退,消除视野缺损,减轻脉络膜病变程度,疗效较好且安全性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