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课堂如何让学习真正发生

2022-03-03刘小云

新作文(教育教学研究) 2022年1期
关键词:课程内容课文情境

刘小云

(江苏省淮安生态文旅区实验小学 江苏 淮安 223001)

语文教学必须将学生视为课上的活动主体,还需要从学生层面思考教学内容、教学流程以及实践活动的设计方式,让学生参与课上活动,与教师进行频繁的互动,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主观能动性。教师应该学习现代教育观念,发现学生个体存在的差异,为提高语文课程教学质量,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同时,合理的设计教学计划,采用由浅入深的方法开展课程活动,使学生随着教师的脚步学习课程内容,逐渐养成语文学科素养。

一、实施多元教学方法

(一)开展以对话为学习指导的教学模式

以对话的方式开展语文课程教学,将对话的核心主题作为课程开展的主要元素,利用对话核心主题引导学生分析课程内容并与教师进行互动探究,让师生在核心主题下进行对话,逐渐提高课程的教学质量[1]。

1.1.1 强调对话核心主题

语文课堂构建成对话的活动场所,并围绕某一核心主题开展教学活动,在对话式教学中,借助不同对话核心主题,促使师生进行互动交流,让学生可以透过核心主题分析教材内容,提高教材内容的完整性。在核心主题确定后从思想角度或对话认知角度出发,带领学生分析课程内容。对话教学必须保证学生对课程内容有粗略的认知,在此基础上开展教师活动,增加学生的课程内容的感触,快速掌握课程内容的核心思想[2]。

1.1.2 回归课堂本色

通过对话教学可以使教学工作回归教学本质,让学生能够在新颖的教学方式下积极的参与课程活动,围绕课程内容建立相应的主题,在此过程中进行互动讨论,强化学生对课程内容的感知能力,并在探究活动中形成逻辑分析思维,快速梳理课程主干,掌握课程的核心内容。教师在课程教学中异常关键,是教学工作能否获得良好效果的主导者,教师应该在主题设置中更多的激发学生对课程内容的思考,让学生可以自主探究课程内容,学习并掌握课程的核心要点。

1.1.3 培养学生形成预习习惯

教学工作能否顺利开展,对学生有一定的要求,采用对话式教学必须建立在学生对课内容有充足了解的基础上。因此,学生必须在课程前进行预习,学生在语文学习中必须形成良好的预习习惯,在每堂课进行前阅读课程内容,掌握课文的主干,由此可以更好的在课上与教师或同学进行交流,阐述自己对课文的想法,完成课上教师布置的学习任务[3]。

(二)创设教学情境

小学语文教学需要考虑到学生在小学阶段的心理状况,根据学生爱玩爱动的特色增加学生感兴趣的元素,吸引学生的目光,接着引导学生观看教材内容,为了促使小学生可以快速进入学习状态,所以教师选择情境教学法,按照课程内容为学生创设多种活动,带领学生学习部编版教材内容。对班上学生的学习状态进行分析,很多学生在课上的听课效果不佳,存在此种状况与课程内容过于枯燥、乏味有一定的联系,为了改变这种教学状况,语文教师创设教学情境刺激学生观感,激发学生学习的欲望,让学生可以由被动接受变为主动学习,提高课程教学效率[4]。

1.2.1 问题情境创设

语文教师在课上使用情境教学方法,结合教材内容灵活的创设情境。问题情境在教学中应用比较频繁,其以问题为核心,利用文字、动画、音乐、影视短片等多种形式创建相应情境,激发学生学习的欲望,同时提出与之相应的问题,让学生根据相应问题进行探讨与分析,

1.2.2 故事情境创设

教师在课上结合课程内容为学生创设故事情境,让枯燥的文字得以应用视频、短片、图片、声音等多种资源立体显示,以故事为展示类别,调动学生听觉、视觉等感官,让学生通过感官接触知识、认知知识,在此基础上重塑知识结构[5]。

1.2.3 活动情境创设

小学教师为了加深学生对知识内容的理解程度,开展实践活动,以实践为课程驱动方式,让学生在活动中感悟知识内容,与此同时设计活动情境,让学生在活动中感悟知识。

(3)开展小组探究教学模式

小组教学活动的开展可以更好的开展教学活动,对学生能力的培养拥有良好的促进作用。让学生在语文课堂真正的学习,必须让学生亲身的参与学习活动,传统教师教、学生听的方式必须废除。让学习真正出现在语文课堂中,教师需要抓住教学的元素——内容、状态、策略。小组探究是促使学生真正学习的策略,教师还需要为学生创造可以投身学习的环境,接着确定教学的主题,发挥小组探究的教育价值[6]。

1.3.1 构建内容

内容的构建对教学工作的开展至关重要,在学生没有明确方向,只能通过硬性记忆的方式学习内容时,无法把握课程的主干,对记忆的内容理解程度不深,容易忘记内容,同时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也难以起到良好的效果。语文教师必须确定课程的主干内容,将课程的主干梳理出来,要求学生试着自己建立课文知识框架,让学生学会归纳、整理知识内容,下面以部编版四年级教材《乡下人家》为例进行分析。

教师:“下面请同学们先读一遍课文,并确定课文讲的内容。”

(学生按照教师的指示阅读课文内容,并梳理课文的内容主干。)

教师:“下面那位同学可以分享自己梳理的课文梗概。”

学生:“屋前种瓜、屋后种瓜、养花、种笋、养鸡、养鸭。”

教师带领学生学习课程,要求学生按照课文内容,整理课文的关键点,梳理课文的主体框架,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发现作者的写作顺序,为学生理解课文内容做准备。为让学生可以全身心的进入学习状态,教师要求学生采用小组合作的方式,互相探究课文的脉络,在小组活动中带动学生完成教师提出的任务。

1.3.2 启动状态

课程教学的进行必须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教师讲《乡下人家》这篇课文时,可以引导学生联系自己的切身经历,乡下采风、探亲等,联想自己的经历,在此基础上学习课程内容。教师还可以使用多媒体向学生展示乡村风光,构建活灵活现的教学情境,接着让班级学生围绕课程内容进行探究。

教师讲《乡下人家》一课时,为学生展现屋前搭瓜架、门前种鲜花、屋后春笋冒、院中鸡觅食、河里鸭戏水、门前吃晚饭、月夜曲催眠等场景,接着让学生以小组形式分析本片课文。通过与课文内容相关的图片或视频短片的展现,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刺激学生学习的欲望,还可以带动学生的情感,帮助学生快速感知本文作者写这篇课文时的心态,接着利用小组探究的方式讨论本篇课文的语句,分析作者写其的目的。

1.3.3 使用策略

语文教师应该合理的应用课上教学时间,准备课程内容,带领学生学习教材课文。教师带领学生分析课文时,不会直接将答案说出来,而是通过提问或是提示的方式引导学生分析课文内容。以往教师直接将课文的主线内容与主要知识点传授给学生,学生没有经过思考,所以发现问题、探究问题的能力难以形成,教师必须从学生层面考量教学方式,合理的使用教学方法。小组探究的应用是促使学生形成自主学习意识与能力的有效方式,教师先要求学生阅读课文,接着提出与课文相关的问题,让学生以小组活动的方式找出问题的答案。

二、把握语文课程教学的重要内容

(一)聚焦重点

2.1.1 聚焦重点内容

语文教学工作的进行需要确立课程骨干,聚焦重点段,教师带领学生梳理课程的主要骨干,加深学生对课程内容的掌握程度。接着从重点进行突破,创造性的整理教材内容,教师需要以培养学生形成语文学科素养为目标,让学生可以发现课程的主干内容。

2.1.2 为学生留出足够的自学时间

教师还需要为学生留出充裕的时间,让学生围绕内容进行自主探究。自主探究是语文教学区别传统教学方法的主要标志,教师真正的放手让学生学习课程内容,要求学生积极的参加课上活动,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在学生参与活动的同时,强化自身的能力。小组探究或是学生自行思考的方式应该配合进行,使用小组活动探究的方式,可以利用众人的智慧,打开学生的思路,帮助学生快速发现问题的关键所在。学生自行思考是对收集资料的再次升华,不仅可以帮助学生更快的找到问题答案,还可以训练学生的思维,让学生全身心的参与课上活动,形成良好的学习能力。

(二)改善师生关系

2.2.1 建立民主的课堂氛围

教师在新课改背景下,应该改变传统一言堂式的教学模式,尊重学生,建立民主的课堂学习氛围。环境对学生学习会形成巨大的影响,教师必须意识到此方面问题,还应该分析学生当下的心态,为了顺利的开展教学工作,必须建立民主、平等、欢快的课堂氛围,让学生在放松的状态下学习,这样对学生学习、吸收课上内容都有一定的帮助,美国教育学家这对环境与学习者学习效果的议题做过研究,也证实了此种观点。多媒体设备只是构建民主氛围的一种工具,教师必须从思想上转变教学思想,还应该给予学生足够的空间,让学生可以拥有表达自己想法的机会,在学生表达自己意见的过程中,教师不仅自己要认真的倾听学生的发言,还需要维持课堂纪律,给予学生充足的尊重,肯定学生的行为并激励学生,对师生关系的建立有良好的促进作用。

教师为学生创建良好的学习环境,让学生在民主、轻松的学习氛围下,思考课上内容,与教师进行互动,在此过程中吸收并内化课程内容,提高学生的学习水平。

2.2.2 丰富课堂教学形式

语文课程教学需要丰富教学形式,丰富课程教学的内容,对教学工作的开展有良好的促进作用。教师可以根据语文课程内容灵活的开展角色扮演、小组比赛阅读、男女生分角色朗读等形式,改变单一的教学形式,让学生对课程学习产生期待感,增加学生在课上活动的参与度。教师在课程进行期间还应该灵活的应用多媒体资源,使用网络教育资源丰富课程内容,让学生可以在文字、图片等资源下理解课程背景,在网络资源下学习课程内容,对学生理解课程内容有一定的帮助。此外,使用网络资源还可以刺激学生的感官,增加学生学习课程内容的兴趣。

2.2.3 实施奖惩措施

语文教师需要改变传统的教学观念,在教学改革过程中明确新课标对学生能力培养的要求,教师需要在学生学习期间挖掘学生身上具备的潜能,重在引导而不是一味的灌输知识,培养学生形成综合能力。传统教学方法没有掌握好教学的尺度,教师一味苛责学生,要求学生按照教师的指示行动,对学生能力的形成并不利,还可能在一定程度上打击学生自主活动的积极性。因此,教师应该快速改变教学观念,注重学生在课上的表现,为促使学生积极的参与课程活动,必须创建理解、宽容的课堂氛围,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改变课上教学模式,通过师生互动的方式带领学生学习,让学生可以在主动的分析课上问题,与其他同学通过小组探究的活动对问题进行研讨,亲身参与课程活动,训练自身的能力,将学生精神发展的主动权还给学生,对学生成长起着极大的促进作用。

为使学生能够积极地参与课上活动,教师对学生的行为进行理性的点评,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起到激励作用,教师应该在语文课程进行期间落实奖惩机制,对学生在学习中取得的进步予以鼓励并给出精准到位的评价,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激发学生参与活动的情感,还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让学生了解自己在阶段学习中的表现,快速调整自己的学习方向,规范自身行为,提高学习的有效性。

结语

教师为使学生可以更好的投入课上教学环境,必须在尊重学生主体意识的前提下,灵活的采用教学方法,让学生可以在多种教学模式下参与课程活动,促使学生在小学阶段通过语文课程教学形成发现问题,探究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除此之外,教师还需要进行教学反思,整理自己在阶段教学中存在的失误并进行修改,结合评价结果分析学生学习情况,随着学生能力的提升,按照教学任务设计教学内容,调整教学难度,遵循学生成长规律,使用学生易于接受的形式开展教学活动,强化学生的学习能力。

猜你喜欢

课程内容课文情境
基于“课程内容六要素”的绘本文本解读路径探析
细读课文,让思路清晰起来
水彩画课程内容与教学体系改革的必要性
借助具体情境学习位置与方向
背课文的小偷
创设情境 以说促写
护患情境会话
背课文
护患情境会话
学前教育专业体育课程内容的构建